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中考试卷
阅读:1013
标签:
粤教版
高一
必修三
中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3]
始兴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题
始兴中学2007—2008学年
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题
本卷总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为150分钟。
一、(9分,每小题 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棱(léng)角 角落(jiǎo)
灼热(zhuó) 巷道(hàng)
B、 砝码(fǎ mǎ) 相似(sì)
强大(qiáng) 张牙舞爪(zhǎo)
C、 内疚(jiū) 夯(hāng)筑
半晌(xiǎng)疑云 大吹大擂(léi)
D、 颤栗(zhàn) 暴戾(lì)
召唤(zhào) 奔驰(bēn)
2、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他做起事来,总是顾此失彼,目无全牛,缺乏通盘考虑,所以免不了出错。
B、谭嗣同是甘为变法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有为、梁启超他们确乎少了些刚烈。
C、我们努力坚持自己所认识到的思想与认识态度,虽有刀锯斧钺,也甘之如饴,愿以此报答生平知己。
D、一个月后,他的病逐渐好起来了,这已是他第四次起死回生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专家认为,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有重要意义。
B、这家医院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的治疗达到了国内先进水 平,建立了细胞动力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C、思想要通过或者依附于一定的东西——画家用色彩线条,音乐家用音响旋律,文学家用的主要是语言。
D、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推进消费体制改革,努力完善消费环境,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价格欺诈行为。
二、古诗文阅读 :(共37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12分,每小题3分)
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也。二十九年,从(淮阳)王朝京师,随官属得会见,帝问以政事,伦因此酬对政道,帝大悦。拜会稽太守。会稽乱淫祀,好卜筮。民常以牛祭神,百姓财产以之困匮。伦到官,移书属县,晓告百姓:其巫祝有依托鬼神诈怖愚民,皆案论之;有妄屠牛者,吏辄行罚。民初颇恐惧,或祝诅妄言,伦案之愈急,后遂断绝,百姓以安。永平五年,坐法征,老小攀车叩马,啼呼相随,日裁行数里,不得前,伦乃伪止亭舍,阴乘船去。迁蜀郡太守。蜀地肥饶,人吏富实,掾吏家赀多至千万,皆鲜车怒马,以财货自达。伦悉简其丰赡者遣还之,更选孤贫志行之人以处曹任。于是急赇①抑绝,文职修理。所举吏多至九卿、二千石,时以为知人。肃宗初立,擢自远郡,代牟融为司空。帝以明德太后故,尊崇舅氏马廖,兄弟并居职任,冠盖之士争赴趣之。伦以后族过盛,欲令朝廷抑损其权,上疏。及马防②为车骑将军,当出征西羌,伦又上疏曰:“闻马防请杜笃为从事中郎。笃为乡里所废,客居美阳,女弟为马氏妻,恃此交通,在所县令苦其不法,收系论之。今来防所,议者咸致疑怪,况乃以为从事,将恐议及朝廷。今宜为选贤能以辅助之,不可复令防自请人,有损事望。”并不见省用。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节选自《后汉书•四十一》)
浏览完整试题
[注]: ①赇(qiú):贿赂。 ②马防:马廖之弟。
4、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伦因此酬对政道 酬:应答
B、伦案之愈急,后遂断绝 案:追查
C、有妄屠牛者,吏辄行罚 妄:随意
D、伦悉简其丰赡者遣还之 简:选拔
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百姓财产以之困匮 笃为乡里所废
A、 B、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况乃以为从事 若是者,其可谓无私乎
C、 D、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其孰能讥之乎
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第五伦处事公正无私的一组是
①移书属县,晓告百姓 ②乃伪止亭舍,阴乘船去
③所举吏多至九卿、二千石 ④伦以后族过盛,欲令朝廷抑损其权
⑤言事无所依违 ⑥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④⑤⑥ D、②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五伦任会稽太守时,坚决禁绝欺诈恐吓百姓的迷信活动,使百姓能安居乐业,在他因犯法被召回时,百姓都依依难舍。
B、第五伦任蜀郡太守时,不以贫富而以志行任免官吏,这样就禁绝了竞相行贿的现象,整肃了吏治,选拔了人才,时人认为他知人善任。
C、第五伦认为皇帝拜马防为车骑将军出征西羌属任人不 当,于是上疏谏止,但是皇帝没有接受他的忠告。
D、第五伦认为自己称不上无私,因为对欲赠千里马者,虽未举荐,但心存恩念;儿子有病,自己也牵肠挂肚,夜不成眠。
8、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伦乃伪止亭舍,阴乘船去。
译文: (2分)
(2)伦以后族过盛,欲令朝廷抑损其权,上疏。
译文: (3分)
(3)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
译文: (3分)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①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②?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注释]:①实:果实,此处指稻谷。 ②伤:怜悯
诗中的“病牛”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一种思想境界?
答:
展开余下试题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组选做一项,共8分)
(1)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2)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海上生明月, 。(张九龄《望月怀远》)
(4)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5) ,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6)想当年, ,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7)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
(8)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4题。(12分,每小题3分)
人类急躁轻率的步伐胜过了自然界稳健的步履,事物很快发生变化,新情况急剧不断地产生。如今辐射已不仅仅是地球上出现生命之前便存在的岩石隐秘射线、宇宙射线以及太阳紫外线,它更是人类拨弄原子的奇异产物。同样,逼迫生物与之适应的化学物质也不再只是从岩石上冲刷出来由河流带入海洋的钙、二氧化硅、铜以及其他矿物质,它们还有人类的聪明才智创造的人工合成物,在实验室里配制而成,在自然界找不到与它们相似的东西。
……
这些喷雾液、药粉、烟雾剂现在几乎普遍在农场、花园、森林和家庭中使用——这些化学药品能够不加选择地杀死任何昆虫,不论其是“好”是“坏”;能够使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能够以一层剧毒物质履盖在叶片表面或长期滞留在土壤中。而人们使用所有这些药品消灭的目标或许仅仅是屈指可数的几种杂草或昆虫。难道有人会相信,可以向地球表面倾泻这么多毒物而又继续使它适宜一切生物生长?这些化学药品不应称作“杀虫剂”,而应称为“杀生剂”。
11、对两个“它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它们”指代的对象相同,都是指化学物质。
B、两个“它们”指代的对象相同,即是指人工合成物。
C、两个“它们”指代的对象不同,第一个指钙、二氧化硅、铜以及其他物质,第二个指人工合成物。
D、两个“它们”指代的对象不同,第一个指化学物质,第二个指个工合成物。
12、对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事物的变化,辐射已是人类拨弄原子的奇异产物。
B、在过去,辐射包括只有岩石隐秘射线、宇宙射线以及太阳紫外线。
C、如今,辐射包括自然界的和人类制造的。
D、辐射变得越来越多,根源是事物很快发生变化。
13、下面表述中不符合文段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为了杀死少数的杂草或昆虫研制了大量化学药品。
B、目前在农场、花园、森林和家庭中广泛使用这些化学药品。
C、人类研制的化学药品造成了对人类本身的伤害。
D、向地球表面倾泻大量的药物,导致地球表面不适宜一切生物的生长。
14、下面表述中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化学物质的日益增多是人类胜过自然的表现。
B、作者认为辐射是人类拨弄原子的奇异产物,这里流露了作者对人类智慧的赞扬。
C、作者把一些化学药品称作“杀生剂”,可见作者对使用这些化学药品持否定态度。
D、这些化学药品能杀死任何昆虫,说明药力非常有效,这一点作者是肯定的。
四、(共15分)
说明:请从下面两篇文章中选择一篇阅读,作答前填上文本序号“一”或“二”。
(一)、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15——17题。
月,阙也 张晓凤
“月,阙也。”这是一本近两千年前的文字学专著的解释。阙,就是“缺”的意思。
那解释使我着迷。
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阙?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
那斋名也使着迷。
“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毫无疑问地被一般人所接受。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的。
在《淮南子》里,我们发现中国的天空和中国的大地都是曾经受伤的。女娲以其柔和的慈手补缀抚平了一切残破。当时,天穿了,女娲炼五色石补了天;地摇了,女娲折断了神鳖的脚爪垫稳了四极。她又像一个能干的主妇,扫了一堆炉灰,止住了洪水。
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残缺。
我非常喜欢中国西南部一个少数民族的神话。他们说,天地是男神女神合造的。当时男神负责造天,女神负责造地,等他们各自分头完成了天地而打算合在一起的时候,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女神太勤快,把地造得太大,以至于跟天没办法合得起来。但是,他们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把地折叠了起来,形成高山低谷,然后,天地才结合起来了。
是不是西南的崇山峻岭给他们灵感,使他们想起这则神话呢?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褶皱,褶皱造成了奇峰幽谷之美。月亮是不能常圆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当我们心平气和地承认这一切缺陷的时候,我们忽然发觉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
在另一则汉民族的神话里,说到大地曾被共工氏撞不周山时撞歪了——从此“地陷东南”,长江黄河便一路浩浩淼淼地向东流去,流出几千里的惊心动魄的风景。而天空也在当时被一起撞歪了,不过歪的方向相反,是歪向西北,据说日月星辰因此哗啦一声大部分都倒到那个方向去了。如果某个夏夜我们抬头而看,忽然发现群星灼灼的方向,就让我们相信,属于中国的天空是“天倾西北”的吧!
五千年来,汉民族便在这歪倒倾斜的天地之间挺直脊背生活着。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一张葱油饼不够圆,一块镍币也不够圆,即使是圆规画的圆,如果用高度显微镜来看也不可能圆得很完美。
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不在现实世界里。在现实世界里,我们只能做圆的“复制品”。就现实的操作而言,一截圆规上的铅笔芯在画圆的起点和终点时,已经粗细不一样了。
所有的天体远看都呈球形,但不是绝对的圆,地球是约略近于椭圆形。就算我们承认月亮约略的圆也算圆,那也是“方其圆时,即其缺时”。有如十二点整的钟声,当你听到钟声时,已经不是十二点了。
花朝月夕,固然是好的,只是真正的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赏花?在初生的绿芽嫩嫩怯怯地探头出土时,花暗藏在那里;当柔软的枝条试探地在大气中舒手舒脚时,花隐在那里;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里;当花瓣怒张时,花在那里;当香销红黯委地成泥的时候,花仍在那里;当一场雨后只见满丛绿肥的时候,花还在那里;当果实成熟时,花还在那里;甚至当果核深埋地下时,花依然在那里。
展开余下试题
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美?哪一刹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
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它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
15、请根据文章立意,分别说明以下两句的寓意。(6分)
(1)月,阙也。
(2分)
(2)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
(4分)
16、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在这歪倒倾斜的天地之间挺直脊背生活着”?
(4分)
17、为什么说“真正的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赏花”?根据文章立意,简要回答。
(5分)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5—17题(15分,每小题5分)。
这是一条窄窄的小巷。原住着一群瞎子。他们没有汽车,也没有自行车。这个城市越来越现代化,他们的交通工具依旧是一根竹棍。笃笃,笃笃,神奇般的竹棍,再不长叶,也不生根,却是他们的神经和眼睛,在两边工厂院墙高高相夹的几百米深的甬道里,他们步
上一篇:
高中会考资料——背诵默写
下一篇:
烟台开发区2008中考提前招生录取语文试题
标签:
粤教版
高一
必修三
中考试卷
相关:
关于“始兴中学20”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