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中考模拟卷
阅读:805
标签:
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05]
北京市宣武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次质量检测
北京市宣武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次质量检测
第Ⅰ卷 ( 共60分)
一、选择题。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该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共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惩罚(chéng) 堤岸(dī) 绯红(fēi) 称心如意(chèng)
B.沟壑(hè) 侥幸(jiǎo) 脑髓(suǐ) 扣人心弦(xuán)
C.惬意(qiè) 污秽(huì) 殉职(xùn) 随声附和(hè)
得 分
D.允许(yǔn) 憎恶(wù) 祈祷(qǐ) 一碧万顷(qǐ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闲暇 忙碌 娇嫩 各行其是
B.布置 陪伴 启程 搬门弄斧
C. 秘诀 端详 荒唐 跋苗助长
D.勾留 烽烟 腊烛 闻鸡起舞
得 分
3.下面句中画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
冷空气给北京带来的降雨并不明显, 太阳又有充足的表演时间, 气温并没有像先期预计的那样低。
A.即使 那么 所以 B.由于 而且 因此
C.虽然 而且 但是 D.如果 那么 可是
得 分
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小广告叠成“纳痰袋”,可以帮助大家摒弃随地吐痰的不文明。
修改:在“不文明”的后面加上“行为”。
B.要解决外地考生在北京考试的问题,需要教育部在内的多个有关部门进行周旋。
修改:将“周旋”改为“协调”。
C.在西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
修改:删去“在……的推动下”;或者删去“使”。
D.为了减轻上路后“新手”的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的发生,交管部门将扩大考试难度。
修改:将“新手”提到“上路后”的前面。
得 分
5.下列作家、作品均为同一朝代的一项是( )
①《陋室铭》 ②范仲淹 ③王安石 ④《钱塘湖春行》
⑤ 《望岳》 ⑥王 维 ⑦陶渊明 ⑧《行路难》
A.① ③ ④ ⑥ B.② ③ ⑤ ⑦ C.① ④ ⑥ ⑧ D.② ⑤ ⑦ ⑧
浏览完整试题
得 分
本题
共得分 阅卷人
二、填充题(共8分)
6.默写(6分)
(1) ,燕然未勒归无计。 ,人不寐, 。(《渔家傲》) (2分)
(2)古藤老树昏鸦, , , ,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 秋思》)(1分)
(3)坐潭上, , ,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2分)
(4)曹刿认为作战需要鼓舞士兵的勇气,“ , , 。”曹刿在“齐人三鼓”之后下令击鼓进军的原因是:“ ”。(《曹刿论战》)(1分)
7.文学名著(2分)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号称美猴王,在天庭时,由于他不满意玉皇大帝封他为“ ”的官位,于是他“ ”,打败十万天兵天将;回到花果山后,他自立为王,号称“ ”,后来,他和 、 一起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立下了汗马功劳。
得 分
本题
共得分 阅卷人
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
8.北京2008奥运会召开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宏光里社区开展了一系列迎接奥运的活动,在社区大学生、中学生和小学生中开展征集奥运对联是其中一项重要活动。下面是社区大学生、中学生和小学生参与此项活动的统计数字,请你从下列表格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 (4分)
项目 学生人数 参与人数 上交对联数 入选对联数 入选对联占上交对联数的比例
小学生 633 633 591 80 13.5%
中学生 369 369 358 122 34.1%
大学生 65 65 60 49 81.7%
总计 1067 1067 1009 251 24.9%
主要信息一:
主要信息二:
得 分
9.对联收集上来后,社区主任请你对获得一等奖的三副对联做点分析。请你结合提供的两幅图画,选择其中任意一幅对联,从内容或形式方面对所选对联作简要分析。(4分)
对联A: 同一个世界,五环相连和睦相处都是亲人
同一个梦想,五洲牵手和平进步均为一家
对联B:中国印,方寸之地,凝聚东西方气韵
北京舞,笔画之间,升华奥运会精神
对联C:律动的方印,像字非字,纵情中华笔墨
奔放的舞姿,似画非画,尽展民族精髓
我选择的对联是: (填写字母序号)
分析:
得 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10—13题。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展开余下试题
10.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临溪而渔 身临其境
B. 山间之朝暮 暮色苍茫
得 分
C.杂然而前陈 推陈出新
D.觥筹交错 一筹莫展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云归而岩穴暝 暝:
(2)佳木秀而繁阴 佳:
(3)泉香而酒洌 洌:
(4)醒能述以文者 述:
得 分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翻译:
得 分
13.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①段的段意。(不超过26个字)(2分)
得 分
本题
共得分 阅卷人
五、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春深》,完成第14—18题。(11分)
春深(林斤澜)
①北京俗话说:“春脖子短。”意思还是“春短”,中间加个“脖子”,妙!杨树刚上叶子,柳树刚吐絮,桃花“暄(松软)”,杏花“旧(颜色变了)”,都才看见就暴热起来了。头连肩膀,无所谓脖子的德性,可以是极壮健的人如拳击勇士,也可以是缩头缩脑如武大郎者。不过有那猛烈的春风在,漫天的黄沙在,就算做勇士形象吧。但也不无可惜,不无可笑。春天就这样勇了,夏日炎炎怎么处,冰冻三尺的寒冬又怎么称呼。
②我问就久居北大荒的弟弟,江南老家的春天怎么样?他立刻回答很长,长到过不完的样子。亏他说的出来,只一个长字。故乡的遥远,童年的朦胧,春天的深沉,无意过筛过箩却过了,无心淘洗也梦游一般澄清提纯了。只落下一个字:“长”。
③我疑心这一长字是思乡的单相思,不一定实际。写信去问一位蛰居家乡的小伙伴,他一生困顿,现在是混得最好的时候,在乡下做机修活儿。
④回信来了,说只觉得做活儿手冷,快点热起来好。
⑤可见实际长还是长的。手冷希望快点热起来,那是一个老手艺人的话,少年时候我们没有这种想法,那手总是热的。
⑥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龙灯花鼓夜/长剑走天涯
⑦那时候我们喜欢这样的诗。现在敢说经历了沧海桑田,细细想来敢说春深如海。只有海的意味深长,才包罗万象,一个浪花冷一个浪花热,这个手冷那个手热,都不过是浪花中的泡沫。
⑧ “春深如海”,在诗里文里看得多了,也看俗了。其实这个“深”字好,“深”字也就是弟弟说的“长”字吧,不过也还有不同。
⑨少年时正是战争岁月,我在乡下跑来跑去。花花草草没人管,没有人理。淡淡的阳光,濛濛的细雨。阳光只管照,细雨只管下,谁也不理谁,忽然,山坡上映山红开了,人走不到的石头岩上开了,人走来走去踩得稀烂的黄泥路也开了,牛羊吃草的坡上开了,水泥坟圈石头坟坛那里拱着水泥拱着石头开了。
⑩映山红,满山红相映。到了北方,叫做杜鹃,栽在盆里,放在暖房里过冬,湿度、温度、光度样样伺候合适了,才开个五天八天。
○11江南也有大晴天,单薄的映山红当天发干,再晒一天,减色。晒上三天,山上残红映不成了。可是江南春天的细雨,不等阳光收走,自会濛濛一片。映山红一挂上针尖般大的水珠,全副精神又出来了。时雨时晴,同时雨同时晴,晴雨没有休时,映山红没有休日。
○12这是长了。
○13在“文革”那艰难的岁月里,我在北国风沙里,忽然遇上个不得不文化交流的外国画展。刚踏进门槛,就有个木刻面孔在我耳边,小声,又毫不含糊地告诫:“批判接受,批判接受……”
○14我扫一眼墙上展品,大多是风景油画。“批判接受,批判接受……”
○15我没有接受的兴趣,匆匆一走而过。忽然,我被吸引了,站住了。那画灰蒙蒙,细雨看不见,可又扑面。一道慢坡,坡头一圈矮矮围墙,墙里有些石头堆又不够废墟,说不清。坡下边有两头牛,边吃草边瞌睡,牛毛上挂着针尖水珠,要不,怎么朦朦胧胧。我在草地上找红色,也朦胧似有似无,我认定是有,还是映山红。
○16我看见了少年时代,看见了“龙灯花鼓夜,长剑走天涯”。看见了老手艺人,手冷望天。在艰难的风沙里,忽然看见了想也想不起来的故乡的春天,又朦胧看不透,看不透又盛得住一生所有的思念。
○17当然,挂在我眼前的是外国人画的外国风景。
○18这是深了。
(选自《林斤澜散文》)
14.文章开头写北京的“春短”有什么作用?(2分)
得 分
15.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②段划线句子的含义。(1分)
得 分
16.第③—⑧段写出了江南春天怎样的特点?(1分)
得 分
17.文章有两处将北方与南方的春天进行对比,请找出来,用自己的话做简洁的表述。(3分)
得 分
18.结合作者对江南春天景色的描写,具体说说作者为什么对那幅外国风景油画产生了兴趣。(不超过140个字)(4分)
得 分
本题
共得分 阅卷人
(二)阅读《漫话北京的起源》,完成19—21题。(7分)
漫话北京的起源
古都北京3000多年的历史,是从琉璃河以及附近董家林、刘李店、黄土坡等村的燕都遗址出土文物考证研究确认的。周武王11年灭商后,实行分封制度,其中主要的封国有71个,被分封到北京地区的有蓟国和燕国。
“蓟”是一个古代地名,在今天北京城西南,曾为周朝燕国国都。“蓟”这个名称最早见于《礼记》中的《乐记》篇: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讲的是周武王消灭了殷商势力之后,立即着手分封黄帝的后代于蓟的事实。《史记•燕召公世家》载:“召公奭(shi)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关于燕的地位与声望,史记记载不一。
燕,是生活于当地的一个古族的名称。早在殷商时期,燕族便已经活动于今河北省涞水县、易县一带,当时是殷商的北方属国。周武王灭商以后所分封的燕国,就是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那么,周武王分封燕国时的初封地在哪里呢?长期以来史学家们争论不休,一直没有定论。琉璃河遗址发掘的随葬器物,给出了确切答案。从琉璃河遗址的分布面积、董家林古城址的年代、以及两个墓区的规模和带有“燕侯”铭文青铜礼器的出土文物情况看,这里无疑就是西周燕国的初封地,而董家林古城址就是当时燕国的都城。它与北面位于今北京城西南莲花池一带的蓟城,南北相距约百里。可见当年燕与蓟是两个各自独立的诸侯国,有各自的都城,两城异地毫不相涉。
展开余下试题
到了东周时,北京周围地区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位于蓟国以南的燕国势力增强,逐渐兼并了北面的蓟国,并且将国都迁移到蓟城。《韩非子•有渡》记载说:“燕襄王(公元657—618年)以河为境,以蓟为国。”就是说东周燕襄王时,燕国的南疆以黄河为界,它的国都是蓟城,从此以后,就有了燕国蓟城的说法。后来北京被称为燕京,也就来源于这里。
燕国将国都迁到蓟城以后,初封时作为都城的琉璃河董家林古城则被冷落,以后由于各种原因沦落为废墟;但因为当地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缘故,反倒保留下不少的古代足迹和珍贵的历史遗物。依此可以论定,从历史的延续来看,蓟城燕都均是北京城的起源。
(选自《北京日报》2008年3月30日 有改动)
得 分
19. 周武王最开始分封的蓟国诸侯统领是 ,燕国的诸侯统领是 ,燕国最早属于 。(2分)
20.古代“燕”和“蓟”是两个各自独立的诸侯国的依据是什么?(3分)
得 分
2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说说这些材料进一步证明了原文中的哪些内容。(2分)
1972年,北京考古队在琉璃河附近村庄挖掘时发现,遗址的中部有一座埋于地下的古城址,董家林村就坐落在古城址中。1976、1977、1984年,考古队曾三次对古城址的东北角、北城墙进行发掘,发现城墙内侧两座墓葬,时代属于西周早期的墓葬打破内附墙的现象。从其随葬物的形制及其纹饰看,也发现属于西周时期的灰坑及房址打破城墙内附墙的现象。
由于墓葬、灰坑、房址都打破了城墙的内附墙,说明该城的始建年代最迟不应该晚于西周初期。
答:
得 分
本题
共得分 阅卷人
(三)阅读《别再糟蹋美猴王了》,完成22—25题。(8分)
别再糟蹋美猴王了(刘昊)
你本是石猴,没有性别,你先为道,后为僧,本无爱情,可现在的某些改编者却总喜欢想象你的男女之事:你曾经和白骨精有过感情;曾经对一个叫“紫霞”的姑娘说过一段被年轻人奉为经典的情话;你曾经殴打你的师父,甚至和观音姐姐不清不楚;而在美国人和日本人的想象中,你还有一对“龙凤胎”的后代……
毫无疑问,这足以令美猴王时常泪如雨下、欲哭无泪或者哭笑不得。在改变古代经典的风潮中,那个吴承恩笔下的孙猴子越来越面目全非、不
上一篇: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下一篇:
崇文区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统一练习(一)
标签:
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北京市宣武”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0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