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909  
标签:粤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09]
2008年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年级考前训练题
  2008年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年级考前训练题
语文试卷
6月1日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掺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目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A.哺 育     逮 捕     果 脯     苗 圃 
B.竹 篙     缟 素     蒿 草     嵩 山
C.蟾 蜍     赡 养     搭 讪     讪 笑
D.牝 马     聘 请     匕 首     卑 鄙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陈小珊省吃俭用,把平时省下来的零用钱,给希望学校的师生买了一批工具书和学习文具。
B.人们通常认为蝙蝠是从某种能滑翔的动物进化而来,但研究者提出不同看法说,蝙蝠惊人的飞行能力与那些仅仅能滑翔的哺乳动物不可同日而语,也许它另有渊源。
C.美国财政部长近日表示,一个繁荣稳定、能够而且愿意在全球经济中发挥带头作用的中国,与美国的利益休戚相关。
D.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些年来,国外教育机构不仅在寻求与我国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各类学校合作,而且许多人也开始将注意力投向民办教育,并以此作为创业的新起点。
B.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尽可能使用传统语言,不要滥用网络语言,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化和青少年学习增加困难。
C.一对夫妇特意赶在结婚纪念日这天来到“爱心改变命运”捐助中心,一人捐献了2000元人民币。
D.中国传统的艺术很早就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创造了民族的独特的现实主义的表达形式,使真和美、内容和形式高度地统一起来。
4.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读书,是智慧的行为。
②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夜雪初霁读到朝墩甫上。
③在起起伏伏中,或悟人生至理,或叹人生苍凉,都不失为人生之快事。
④在春秋默默交替里,在岁月寂然运行中,心灵因书,时而大恸,时而微喜,时而寒霜彻骨,时而微风拂面,一波三折,百转千回。
⑤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好的习惯。


浏览完整试题A.①③②④⑤              B.⑤①②③④   
C.②④③⑤①              D.①⑤②④③
二、本大题7小题,共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齐宣王与盼子游于囿,出鸟兽鱼鳖而观之,见其驯狎而不惊也,洋洋然有喜色。盼子问曰:“王何以能使之若是哉?”王曰:“吾惟其性之欲,而弗逆焉耳。”盼子曰:“王必以山林处其狐狸、猴猿,沼处其鱼鳖,而泽处其鸿雁乎?”王曰:“然。”盼子曰:“王必以肉饱其虎豹,果饱其猴猿,稻粱饱其鸿雁,鸡鹜饱其狐狸乎?”曰:“固然。”盼子曰:“使虎豹一日无肉,猴猿一日无果,鸿雁一日无稻粱,狐狸一日无鸡鹜,则王能安之乎?”王曰:“不有也。”曰:“今欲以泽沼处虎豹、狐狸、猴猿,而山林处鸿雁、鱼鳖,则王能驯之乎?”王曰:“不能也。”曰:“然则王之所以处鸟兽鱼鳖无不得其所矣,彼必感王之德而知所以报王矣。今济与洸斗。河济洸泗同溢,民庶流离,无人以拯之,臣请举豹。三晋合兵伐我,侵车东至阿,无人以御之,臣请举虎。瀛博之间海溢水冒于城郭无人以收之臣请举鳖四郊多垒烽火不绝狗偷鼠窃乘时而兴无人以治之臣请举狐。戎卒相持,千里馈饷,禾黍不登,仓廪空竭,无人以理之,臣请举雁。礼典违阙,纪法失守,敌国使至,无人以应之,臣请举猴。忠信不孚,民隐其情,断狱多僻,无人以明之,臣请举猿。力本无赀,草莱滋蔓,田野荒芜,无人以辟之,臣请举狸。而王可以坐镇齐国矣。”王勃然色变。盼子曰:“王无怪也,臣也为王不惜桑麻之地,以为山林沼泽;不惜人食,豢养禽兽者,为其足以承王之任使也。今皆不可,则必于人乎取之。而王之待士,未见有惟其性之欲而弗逆者也,未见有处之必以其处,而食之必以其食者也。则王之所重轻,人知之矣。而又欲绳之以王之徽纆①,范之以王之榘度②,强之以其所不能,迫之以其所不愿,则任王之事者,非图哺啜,则有所不得已焉耳。而欲望其悉心竭力,与王共治齐国,是何异乎筑枯箨③以防水,钻朽木以取火哉?”于是宣王豁然大寤,投案而起,下令放禽兽,开沼泽,与民共之;礼四方之贤士,立盼子以为相,齐国大强秦、楚,致霸,盼子之力也。
(选自明刘基《郁离子》)
【注解】①徽纆(gūi mò):捆绑俘虏或罪犯的绳索。②榘(jǔ)度:榘,“矩”的异体字,法度。③筑枯箨(tuò):筑,捣土使之坚实。箨,俗称“笋壳”。“筑枯箨”,捣干笋使它坚实,是说不可能做到。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见其驯狎而不惊也                        狎:亲近;亲热
B. 忠信不孚,民隐其情                      孚:为人所信服
C. 今济与洸斗                              斗:撞击,激荡
D. 断狱多僻,无人以明之                    狱:案件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A. 出鸟兽鱼鳖而观之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B. 王必以肉饱其虎豹                   而食之必以其食者也
C. 齐宣王与盼子游于囿                 则必于人乎取之
D. 则王之所重轻,人知之矣。           无人以御之
7. 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现盼子讽谏效果的一组是(3分)
①见其驯狎而不惊也,洋洋然有喜色           ②王曰:“不有也。”
③王勃然色变                               ④无人以御之,臣请举虎
⑤豁然大寤,投案而起                       ⑥齐国大强秦、楚,致霸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②③⑥        D. 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齐宣王邀请盼子同游,并请他观赏鸟兽鱼鳖等;盼子则趁机向齐王进谏治国方略。
B.盼子与齐宣王探讨动物的饲养之道,既是委婉的讽喻,也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
C.盼子认为,在得不到礼遇的情况下,为齐宣王做事的人不是贪图吃喝,就是迫不得已。
D.齐国称霸的主要原因,是齐宣王接受了盼子礼遇贤士的建议,并任用盼子为相。
9.断句和翻译(9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3分)
瀛 博 之 间 海 溢 水 冒 于 城 郭 无 人 以 收 之 臣 请 举 鳖 四 郊 多 垒 烽火 不 绝 狗 偷 鼠 窃 乘 时 而 兴 无 人 以 治 之 臣 请 举 狐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然则王之所以处鸟兽鱼鳖无不得其所矣,彼必感王之德而知所以报王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无人以辟之,臣请举狸(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唐]张九龄
清切紫庭垂,葳蕤防露枝。
色无玄月变,声有惠风吹。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凤凰佳可食,一去一来仪。
注:①玄:黑色;②月:白色。
(1)这首诗描写竹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余下试题(2)请简要分析颈联所包含的人生哲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奚以知其然也?                ,              ,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2)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         ,         ,          。(杜牧《阿房宫赋》)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
                      。
(4)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三、 本大题4 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正义不能覆盖真相
最近南京一起小小的民事案件,引起了热烈的舆论反响。此案真相仍然迷离,目前可以确认的事实只有:等公交车的徐老太,在上下车的拥挤人群中摔倒,第一个下车的彭宇,将其扶起。徐老太指控彭宇为将其撞倒的肇事者,要求他承担医疗费损失费10多万元;彭宇声称自己只是好心帮忙。法院认定徐老太是与彭宇相撞后受伤,要求彭宇补偿徐老太损失的40%。彭宇事后将事件投书当地媒体,称自己好心反被诬。这个故事也因为符合“好心反被诬”的戏剧性和道德煽动力,迅速在网络上传播。然而,伴随关注和讨论的深入,人们不得不以理性去承认,虽然许多网友都可以指出法院那张写满“常理”的判决书上没有充分的论据和论证,急于道德谴责的人们同样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彭宇不是肇事者。
这种事实不完整、真相难以还原的民事案件应该并不少见,简单的彭宇案可以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让人略感意外。一个话题自然而然的流行或者火热,它是某种大众心理被激活引爆的结果;而作秀或者炒作,其背后也是对大众心理的迎合,真正的幕后推手没有区别,都是一种潜在待满足的集体渴望。 
网络上的热帖,几乎是一边倒地认定彭宇不曾撞人,并且以此为前提,推断此案判决背后有“猫腻”,与徐老太的警察儿子有关,并且将之拔高为法律和道德共同失效的证据……愤怒是如此汹涌,其中可以找到许多我们熟悉的社会情绪:对司法机构的不满、对道德人心的不满、对社会规则的不满……这愤怒当然是有现实基础的,这愤怒在某种程度上确实仍然能够让人感到某种希望的微光:人心中还保存着对正义的渴望,并且这渴望正在支配人们发言、行动,而这些言语和行动一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这个世界。 
我们并不是第一次看到民间重建道德的渴望。在网络上常年都有人在为贫穷的学生、生病的母亲、失学的儿童组织捐款救助,在黑砖窑事件中、在虐猫案中、在黄静案中、在高莺莺案中,我们都看到网友组织起来,为真相、为良知、为公正不断地声援、呼吁、行动。然而,这种未经制度化的道德力量几乎注定短命、散乱、无序、难以成长、效果微弱;而且,未经制度化的道德力量本身,还存在一种无意识的风险,缺少自我反省与理性管理的道德力量,有时候会表现出暴力的倾向。 
在彭宇案中,我们看到是这样的对比:事实真相难以确定、许多言论者立场坚定。当然,人们谴责的那些宏大的命题都坚硬而真实地存在:司法不公、道德沦丧、寄生在制度上的邪恶……但是,具体就彭宇案来讲,在事实真相没有弄清楚之前,或者在事实真相不可能弄清楚的情况下,选择谴责社会道德的立场,是否正当呢?在正义之名下,这种一边倒的言论至少带来了一个不良后果,那就是,本来模糊难定的案情正在以“好心反被诬”为关键词传播,信息经过层层传播者心怀“正义”的加工,正在覆盖事情本身的复杂。在许多人看来,彭宇案已经是农夫与蛇的现实版本,已经是道德沦丧的最佳证词——如果彭宇真的是肇事者呢?并不是完全没有这种可能。当社会对堕落奋起反抗,其结果竟然是正义覆盖真相,道德以伤害道德的方式被践行。只因人们无法信任制度,悲剧从此开始。
                                    (2007年09月10日《南方都市报》有删节)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6分):
A.彭宇会是肇事者。
B.彭宇一案可能是个弄不清楚的案子。
C.法院的判决是不正确的。
D.正义的言语和行动一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这个世界。
E.道德力量有时会表现出暴力倾向。
F.彭宇一案之所以引起强烈反响,是因为它表达了一种待满足的潜在的集体渴望。
13.下面各项中,不能阐述主题的一项是(3分):
A.网络上一边倒地认定彭宇不曾撞人源于许多我们熟悉的社会情绪。
B.这些社会情绪又相当程度地反映了社会真实。
C.凭着这些拥有真实基础的社会情绪不能证明彭宇确实不是肇事者。
D.如果真相被正义覆盖,其结果会比正义不能伸张更为严重。
14.作者是如何剖析文中论述到的所谓“正义”迷惑人的一面以及它不能成立的一面(4分)?
15.请你用另一个词代替题目中的“覆盖”,使之更加明快、通俗,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更加理性地待人处事(5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
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稻  草  人
汪夕禄
那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地里的麻雀多得吓人,刚刚种下的粮食,刚刚栽下的菜,立刻会成为它们的袭击目标。天很蓝,它们像一片灰色的阴影扑向农人们汗水浇灌的田地。叽叽喳喳的叫声,像蜘蛛网一样粘住人们的耳膜。祖母说,该请稻草人出来了。她说这话的时候,表情很悠远,好像在说她那个十九岁夭折的小女儿。乡里人说,稻草人有灵性,它们各自代表着某一个逝去的生命。每当夜幕降下来,人们都回家了,稻草人就走的走,歇的歇,甚至会拢到一起谈天。  
祖母到场上的草垛挑选了几捆干净柔韧的新鲜稻草,放到院子里翻晒。一只老母鸡咯咯地奔向摊在阳光下的稻草,一抬头,发现威严的祖母正拿眼瞪它,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就灰溜溜地跑开了。  
稻草晒到下午,粮草特有的清香被阳光蒸发出来,满院氤氲。祖母就把我从隔壁小青家叫来,开始扎稻草人了。小青和我就跟在祖母蹒跚的脚步后,来到院子里。  
祖母搬个小凳坐下,满脸虔诚,下午的阳光给她镀了个金身,是一尊佛呢!  
祖母说,人一辈子,最重要的是看里面有没有货,我要给它最好的里子。  
祖母的手很苍老,手面上爬满了纵横的青筋。这样的手,却很巧,转眼之间,一个稻草人便立在院子当中,孤零零地,挂着阳光的碎片。祖母从箱底抖出祖父曾经穿过的旧衣服,轻轻地给稻草人套上,再戴上一顶破凉帽。在我的眼中,那不是稻草人,是曾经的慈祥祖父。
祖母又扎了个娇小的稻草人,用的是最好的稻草,胴体竟也泛出黄的光。我知道,那是祖母十九岁的女儿。我曾经在家里感受到她的气息,十九岁的姑姑,在一张泛黄的照片上冲我微笑。 


展开余下试题现在,祖母用稻草人恢复十九岁姑姑的风采,穿一件黑色夹袄,扎上红丝巾。祖母看着她,眼里有光闪烁,是泪,却被老人巧妙地用衣角拭去。  
祖母一般扎四个稻草人,东西南北各一个。然后,她领着我和小青,给它们安家。  
稻草人属于庄稼,属于田地。在田野里,它们威严得像叱咤风云的将军。它们的到来,使得猖狂的麻雀们只敢远远近近地向田里张望。  
我们三人在没有声音的田野里忙碌着,天蓝得令人心碎。远处,一大片杨树林,像田野的青丝,左右摇摆。祖母终于累了,拉我和小青坐到田埂上,用粗糙的手抚摸我们的脸蛋。我们把身边的零散稻草往祖母身上扔,爬到她的肩头上用小拳头砸她。三个人在田野里滚成一团,逗得稻草人也止不住咯咯地摇动手上的破扇子。  
太阳很快就要下山了,傍晚的阳光最柔情。我们停止了打闹,静静地坐在田埂上,三个人不约而同地看稻草人在夕阳余晖下的剪影。一直等到村里传来爸妈呼唤我们三人回家吃晚饭的叫声,才恋恋不舍地站起身,拍拍身上的尘土,最后看一眼稻草人,缓缓地往村里走。  
那时候,祖母已经很老了。  
  现在,祖母已经去世很多年了。  
  现在,稻草人也消失很多年了。  
稻草人没了,取而代之的是闪眼的红绸带。祖母没了,谁可以取代呢?
16.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写麻雀,这样写有哪些作用?(4分)
    答:
17.文章最后一段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在作者的心目中,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5分)
    答:
 
18.在你的记忆深处,肯定也有某种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而今却已消失了的“稻草人”?请你以“我心中的‘稻草人’”为题,写一段文字,不少于100字。(6分)
答: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原谅他人能避免再次受伤害
丁 洁编译
当你被他人冒犯,比如受到欺骗和侮辱时,会怎样应对?是毫不犹豫地报复,还是试着原谅?无论选择哪种方式,我们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最终目的是使自身的情绪得到释放。但你是否考虑到,你的行为方式对冒犯者有什么不同的影响吗? 
通常我们会认为,在得到原谅之后,冒犯者会心存感激。由于将来有可能继续维持这种关系,因此会尽量避免类似的冒犯行为再度发生。但也有不同的意见存在。有观点就认为,冒犯者主观上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错,你的原谅加强了他的这种想法,从而做出类似行为的可能性反而会增高。 
三一学院的研究者哈瑞•威廉斯(Wallace)近期发表在《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上的文章证明了第一种观点:当我们选择原谅冒犯者时,冒犯者会更多地感到悔恨,同时类似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会降低。  
威廉斯采用了一系列研究来证明他的观点。在第一项研究中,他通过巧妙的“囚徒困境”实验设计,让其中的参与者A冒犯了另外两位共同进行实验的参与者B和C。此时B表达了原谅,C表达了不原谅。之后实验继续进行,要求冒犯者A必须在B与C之间选择,对其再次做出冒犯的行为,结果发现,A对没有表达原谅的个体C再次做出冒犯行为的概率较高,而对表达原谅的个体B做出冒犯行为的概率较低。 
在第二项研究中,研究者设计了类似的情景,让参与者A在B与C之间做出选择,并调查冒犯者是否后悔自己的这种行为。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参与者选择了再次冒犯没有表达原谅的个体C,并且对这种行为的后悔程度较低。 
而在第三项研究中,研究者要求参与者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进行判断,一半参与者回忆自己做过的冒犯行为,并最终得到了原谅,另一半参与者回忆没有得到原谅的冒犯行为,最后要求参与者对后悔程度进行判断,得到的研究结果与第二项研究一致。 
三个研究得到了基本一致的结论,即如果冒犯者得到了原谅,他会更多地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悔恨,同时,对被冒犯者再次做出同样行为的可能性会降低,而非升高。虽然并不是100%得到原谅的冒犯者都会避免再次做出类似行为,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结论是成立的。 
中国有句古话“有容乃大”,选择原谅与宽容并不容易,但这却是减少未来再次受到伤害的更好方式。威廉斯最后指出,考虑到原谅带来的诸多好处,个体在面对冒犯时,选择原谅是比怨恨报复更安全的处理方式。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改动)
19.从文中看人们对于“冒犯者”和被冒犯者之间的关系有两种基本观点,请用自己的话请概括之。(4分)
20.文章不厌其烦罗列威廉斯的三项研究情况,这样写有何作用?(5分)
21.别人冒犯你,“选择原谅与宽容并不容易”,为什么“不容易”?请说说原因。(6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22、仿照下面示例,另写两个表现大自然“和谐之美”的句子。(6分)
示例:清溪不恼鱼儿的嬉闹,因为它理解鱼儿拥抱蓝天的梦想。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部分家长对推行素质教育心存疑虑。他们认为,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减少在校学习时间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请你写一段文字进行解释,以消除父母的疑虑。要求恰当引用一句名言,不超过80字。(6分)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请
标签:粤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08年深圳”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0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