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093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93]
云南省宣威六中高考语文冲刺卷
  宣威六中语文冲刺模拟卷[教师用]
                      选编  王廷亮[中学特级教师]   200.5.30
    注:此试卷是查阅了大量的名校5月卷才整理改编出来的,其中的大部分题为具有查缺补漏性质的新题型,请认真对待。
                       第一卷  单选题(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D
A.稍(shào)息     兵荒马乱   唉声叹气    长相厮守   认罪伏法
B.上(shǎng)声    成群结队   变本加厉    信而有征   要言不烦
C.道行(héng)     灰心丧气   可见一斑    急不可待   迫不及待
D.胴(dòng)体     计日成功   元气大伤    揭杆而起   倚老卖老
答案:D.【计日程功  揭竿而起    信而有征:可靠而又证据】
2、下列句子文学常识表述正确,且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 
A.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第一篇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定语语序不当,改为“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原名《左传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他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多年的史事,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左传》是编年体史书,“他”改为“它”,否则主谓不当】
C.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戏剧有喜剧、悲剧、悲喜剧(正剧)等不同种类,被马克思赞誉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而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中国明代戏曲作家汤显祖,也有著名的《牡丹亭》问世,其思想性艺术性亦达到极高的境界。
【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或说成“主谓不当”也可,改为“马克思赞誉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或“他被马克思赞誉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D.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属章回小说。《红楼梦》代表了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水平。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C
 A.据今天的消息,上海对“美眉”、“恐龙”、“PK”、“粉丝”等日渐泛滥的网络语言将发出“封杀令”。此举一出,石破天惊,即刻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舆论评价更是众说纷纭。
【“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改为“一石激起千层浪”。】
B.天赋发展到七十分的,从古以来少有,发展到一百分的恐怕更是千载难逢。
【“千载难逢”形容机会难得,不能指人,改为“凤毛麟角”】
C.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2年“夸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畅快淋漓。[形容十分舒畅痛快]
D.为了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新落成的“小平故居”于“十•一”向游人开放,前往参观的人不绝如缕。


浏览完整试题【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改为“络绎不绝”】
4.下列各句修辞得当、标点也无误的一项是C
A.如果人生是一座瓷窑,那么在瓷器庞大的家族谱系中,童年,是最玲珑精致的一只——绝无仅有的一只!同时也是最脆弱的最易受到伤害与打击的一只。【叹号改逗号】
B.推诿,指责,抱怨,谩骂……,人类为“保护自己”生了满身的硬刺,结果每根刺的戳出都足以暴露丑陋的肌肤。【省略号后边不用任何点号】
C.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空中袅袅的余音,给人无比美好的享受。
D.晚上,我们坐在院子里乘凉,听爷爷讲聊斋故事。他讲到紧张的时候,大家都屏住气;讲到轻松的时候,大家都拍手大笑。这时连月亮也探头探脑,冷眼瞧着我们。【月亮“冷眼”同意境不吻合。通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汉服,未必可称“国服”
                              雷 颐
1、在声势空前的“传统文化热”中,消失已几百年的“汉服”也被从历史的箱箧中翻捡出来,为五彩缤纷的服装之苑增添了一个小小的“亮点”。“穿衣戴帽,各有所好”,此事本来无可厚非,然而,【5、A】某些汉服爱好者、提倡者表达出来的那种“天朝上国”“华夏中心”的价值观念却不能不令人深思;而有人进一步要求将汉服定为“国服”,则期期以为不可。
  2、【6、A】“衣服”本来的功能只是遮身蔽体、保暖防寒,但在历史中又演化出了政治、审美的功能。在传统社会,服饰的政治功能被突出、强化,成为统治者“治民”的重要部分。历代王朝都有《车服制》《章服品第》一类对着装等级制度的严格规定,早在周代即产生了比较完整的衣冠制度,自天子至大夫到士卿,服饰各有区别定制。至魏晋时期,王公贵族虽然“服无定色”,但仍有八品以下不得着罗、纨、绮等高级丝绢织物的规定。【6、B】唐代是最开放的年代,但从唐高祖李渊起就正式颁布衣服之令,对皇帝、皇后、群臣百官、命妇、士庶等等各级各等人士的衣着、色彩、服饰、佩带诸方面都作了详细的规定。总之,中国古代服饰的核心是等级制度,衣冠服饰是尊卑贵贱等级序列的标志,任何人都不得僭越。今天人们所推崇的“汉服”,实际只是传统社会中少数“上等人”的服饰,广大“引车卖浆者流”,绝不能像孔乙己那样穿长衫,只能如阿Q那样着短装。
3、以“夷狄”入主中原的满清王朝以血腥手段强迫汉人易服来表示对其“臣服”,服装成为对一个王朝的忠诚与叛逆问题,“穿,还是不穿”成为“生,还是死”的大问题。清王朝同时又秉承华夏“衣冠之治”的传统,同时制定了种种有关穿靴、戴帽、着装、佩饰的烦琐规定,维持等级森严的统治。
4、服装政治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仍大为盛行,服装成为“革命”与“不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文革”中几乎只有工作服、蓝中山装和绿军装成为被允许的“革命服装”。
5、改革开放是思想观点大解放,也是服装大解放,人们重新拥有了穿衣戴帽的自由。然而,现在一些“汉服”的提倡者却再度将服装政治化,提出“华夏复兴,衣冠先行”“恢复华夏服饰,重建衣冠上国”“是我们不断在寻找的民族归属感和文明标志的符号”,并且,主张将“汉服”定为“国服”,而“国服是一个国家的外在象征和代表,就像我们的黑头发、黄皮肤一样,是我们民族的标志。国服的确立,也意味着民族自信和自尊的确立。”
  6、于是,服装问题重新上升到“爱国”“民族复兴”的道德、政治高度,在这种话语的隐喻中,不着汉服者自然居于“不爱国”、不参与“民族复兴”的道德和政治劣势。而且,主张将“汉服”立为“国服”者似乎忘记了,中国还有其他五十多个民族,他们虽然人数少得多,但其权利与汉族不应当是完全平等的吗?
7、千百年来,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人们才逐渐摆脱了“服饰政治化”观念,服饰成为个性表达、选择的最好形式之一。今天,重倡汉服不应是对个性的否定。宽衣博带、长裾雅步的汉服与西装、中山装、短裙牛仔、中国其他民族服饰等各色服装纷然杂陈,供人平等选择,诚然为社会多元、进步的标志之一。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
5.不能说明作者的“汉服,未必可称‘国服’”这一观点的一项是A
A.某些汉服爱好者、提倡者表现出来的那种“天朝上国”“华夏中心”的价值观念,令人深思。
【从文章首段内容可知,是“某些汉服爱好者”的表现,不属于本文作者的论据】
B.今天人们所推崇的汉服,实际只是传统社会中少数“上等人”的服饰,普通百姓与之无缘。
C.人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逐渐摆脱了“服饰政治化”观念,重倡汉服不应是对个性的否定。
D.中国还有其他五十多个民族,他们虽然人数少得多,但其权利与汉族应当是完全平等的。
6.下列说法,完全符合文意的一项的是C
A.在传统社会,衣服的功能不再是遮身蔽体、保暖防寒,其政治功能被突出、强化,成为统治者“治民”的重要部分。
【“衣服的功能不再是遮身蔽体、保暖防寒”误,第二段第一句话“衣服本来的功能只是遮身蔽体、保暖防寒,但在历史中又演化出了政治、审美的功能”,肯否相混】
B.历代王朝都有对着装等级制度的严格规定。唐代是最开放的年代,但对各级各等人士的衣着诸方面的规定也最为详细。【说唐代“规定也最为详细”,程度上夸大了,原文是“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C.服装成为“革命”与“不革命”的重要标志,是历史上“服装政治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延续和具体表现。【第4段第一句话】
D.宽衣博带、长裾雅步的汉服已消失了几百年,汉服提倡者将它从历史的箱箧中翻捡出来,毫无意义和价值。【从文章最后一句话可知,“宽衣博带、长裾雅步的汉服与西装、中山装、短裙牛仔、中国其他民族服饰等各色服装纷然杂陈,供人平等选择,诚然为社会多元、进步的标志之一” ,可见“毫无意义和价值”的说法不对。)


展开余下试题7.对这篇论述文基本的行文思路,分析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B
A.针对现实提出论点 → 从历史的角度论证提倡汉服的危害 → 从少数民族的角度说明提倡汉服的错误 → 总结全文。
B.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 回顾服装被政治化的历史 → 指出称汉服为国服是服装政治化的表现 → 进一步重申论点。
【这篇文章的基本论证思路是从反对“服装政治化”的角度,反对将“汉服”定为“国服”;而对“服装政治化”的危害,则是通过回顾历史来展开论述的。所以比较起来,B项的分析概括是最准确的。】
C.现在:有人提倡汉服 → 过去:汉服在历史上的种种表现 → 现在:不宜提倡汉服。
D.正面:明确基本观点 → 反面:汉服在历史上的种种危害 → 正面:深化基本观点。
【加框的地方都错】
三、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范文正公文集》序
苏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七八岁】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定于后置,有自京师来之士】,以【介词,把】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给……看】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诵读记住】其辞,问先生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什么样的人】,先生曰:“童子【小孩子】何用【何必】知之?”轼曰:“此天人【仙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副词,加强反问语气】不可!”先生奇【意动用法,以……为奇异、与众不同】轼言,尽以【省宾语“之”】告之【活用为第一人称,我】,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明白】【省宾语,“之”这句话】,则已私识【记住】之【他们】矣。嘉祜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惜范公殁【去世】。既【……以后】葬,而墓碑出,读之至【到】流涕【活用为名词,流泪的地步】,曰:“吾得【知晓】其为人。”盖【发语词,不译】十有【通“又”】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写久慕盛名,不得拜谒的遗憾】
     [译文]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拿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问先生,先生说:  “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说:“(如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们,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嘉祜二年,我才来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可惜范公 (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
是【这】岁登第【考中进士】,始见【推荐、赏识】于【被】欧阳公,因【介词,通过】公以【连词,表修饰】识韩、富。皆以国士待【看待、对待】轼,曰:“恨【遗憾】子不识范文正公。”
       译文:这一年(我)考中进士,才被欧阳公所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他们都用对待国家精英的礼节对待我,说:“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
【再写不能结识范公的遗憾。以上两段都是从侧面描写范仲淹,先借自己对他的仰慕衬托范公的俊杰风采,再用另外的三杰对我不能见范仲淹的遗憾,加倍衬托出范公是出类拔萃的人杰来】
呜呼,公之功【功绩】德,盖【原来】不待【凭借】文而显【彰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流传】。然不敢辞【推辞】者【的原因】,自以八岁知【了解】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交往】,而公独不识,以【把,介词】【省略宾语“之” 】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省略介词“于” 】其文字【借代,指文章】中,以【从而,表并列】自托【托名】于门下士之末【末尾】,非畴【通“酬”,实现】昔之愿也哉?
【借作序托名,再表仰慕之情】
      译文:唉!范丈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传。然而(我)不敢推辞的原因,(是)自从在八岁知道敬重爱戴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都能够跟从他们交游,而范文正公唯独没有结识,我认为是平生的遗憾事,如果能够在他的丈章中挂名,私自在他的门客的末流托名,难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吗?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这些人】,其王霸之略【谋略】,皆素定于畎(quǎn)亩【田野,借代,指为布衣】中,非仕【做官】而后学者【学习的霸王之道】也。淮阴侯见【拜见】高帝于汉中,论【评述】刘、项长短【优势和不足,与今天不同】,画【谋划】取三秦,如指诸【兼词,之于】掌,及佐帝定【平定】天下,汉中之言【见解】,无一不酬【实现】者。诸葛孔明卧草庐【房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规划】取【谋取】刘璋,因【依靠,依仗】蜀之资【资材】,以【以便,目的连词】争天下,终身不易【改变】其言【见解】,此岂口传耳受【指道听途说】尝试【试探着做】为之而【承接连词】侥幸成者哉?
 【写古代成大事者,未出山就已成竹在胸,既出仕则尽酬壮志,为下文写范仲淹做铺垫】
    译文: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乐毅这些人,他们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谋略,都本来在乡野之中就确立了,不是做官后学习的。淮阴侯在汉中见汉高帝,评论刘邦、项羽的长短,谋划取得三秦,像在手掌上比划,等到辅佐汉高帝平定天下,汉中的言论,没有一样不得到实现的。诸葛孔明隐居茅庐之中,与先主(刘备)评论曹操、孙权,谋划攻取刘璋,依靠蜀地的资财,争夺天下,终身不改变他的见解。这难道是道听途说尝试着做而侥幸成功的?
公在天圣中,居【居家,在家】太夫人忧【丁忧,守孝】,则【就】已有忧【为动用法,为……忧虑】天下致【达到,实现】太平之意,故为【写】万言书以遗【送给】宰相,天下传诵。至【等到】用【被任命】为将,擢【提拔】为执政,考【考查】其平生所为,无出【超出】此书者【的地方】。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通“悌”,敬爱兄长】,盖如饥渴之于【对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原来是】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这样】者。虽弄翰【毛笔,弄翰,指写文章】戏语【游戏的话】,率然【轻率的样子】而【表修饰】作【写作】,必归于此【这里,指心忧天下实现太平的心愿】。故天下信【相信】其诚【诚信】,争师【学习】尊【尊崇】之。
【盛赞范仲淹言而有信,践行心忧天下、实现太平的理想,令人敬仰】
    译文:范文正公在天圣年间,为母亲守孝,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太平的心愿,所以写万言书来送给宰相,天下人都传诵它。到了他被任用为将领,被提拔为执政,考查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没有超出这本书的。他对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像饥渴的人对于饮食,想要片刻忘记都不可能。像火的热,像水的湿,是他的天性有不得不这样的地方。即使是执笔戏言,顺着本性写作,一定归结到这种天性。所以天下人相信他的真诚,争相师从他、尊崇他。
 [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8.对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展开余下试题    A.恨子识范文正公               恨:遗憾。
    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         游:交往。
    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酬:报答。【酬:实现】
    D.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       弟:尊敬兄长。
    9.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的一组是D 
①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不能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
    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③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④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⑤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⑥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⑤⑥句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
    A、①②⑥    B、②⑤⑥   B、③④⑤    D、②③④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苏轼小时候所听说的《庆历圣德诗》,颂扬了包括范仲淹在内的十一个人,所以苏轼对范仲淹仰慕已久,但一直没能见到他。
    B.苏轼认为,范仲淹的功德,不需要文章来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言来传世,自己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自己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的说法有违文意,自己不敢推辞为其作序,是出于对范仲淹的由衷敬仰】
    C.苏轼举伊尹、太公、淮阴侯、诸葛孔明等人为例,是为了说明范仲淹就像他们一样,早就有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抱负,并且一以贯之,终身不易。
    D.这篇序言如叙家常,通过童年的记忆、考中进十后的结交逸事等的叙巧,着力歌颂了范仲淹的功德,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
                    第二卷  非选择题(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3分)
   译文: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了”、“识”、“私”各1分,  全句通顺。)
    (2)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3分)
译文:这一年(我)考中进士,才被欧阳公所赏识(了解),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被动句式“见……于”、“知”、“因”各1分,全句通顺。)
    (3) 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4分)
(3) 范文正公在家为母亲守孝,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达到)太平的心愿(意图),所以写万言书来送给宰相。(“忧”“致” “意” “遗”  各1分,全句通顺。)
1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赏析:“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表明自己放弃官场生活的坚决。“摇首”二字很形象,既对“红尘”否定,又不置一辞,这是一种轻蔑不屑的态度表明自己的志趣与官场格格不入。一旦“摇首出红尘”,作了个烟波钓徒,想饮则开怀酣醉,想睡则恬然酣睡,不必考虑上朝坐堂的时间,一种超脱尘世的轻快感溢于言表。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进而写渔父生活,兼具张志和《渔父》词和柳宗元《江雪》诗之意。这里,渔父生涯既不全然象“青箬笠 ,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那样浪漫,又不全象“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写的那样苦寒。“绿蓑青笠”,白鹭桃花,“披霜冲雪”,独钓清江,都是词人恬淡自适的惯常生活状态。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后片切取一个断面,进一步表现闲适生活的可爱。“晚来风定”时候,景致迷人:新月当空,钓丝不动,水平如镜,上下天光,月圆水清,表里澄彻,犹如绝无尘滓的心灵。作者用洗炼的笔墨勾勒出一幅清雅的图画。“钓丝闲” 写的是水静“上下是新月”写的是空静,而这一切表现的则是恬淡的心灵之宁静。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境”,而在这幅静态的画面上,作者最后加上奇妙的一笔——千里长空,水天一色,一只缥缈的孤鸿,振翅高飞,明灭于浩瀚的远空。那是静的背景上的一个动点,而它的动感不是来自位置的移动而是来自光线的变化。这画境还具有一种象征的意义:那风平浪静的江景,显然是词人“ 澄怀 ”的反映;那“缥缈孤鸿影 ”,也是一个自由出没于江上的幽人的写照。
 词的下片,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的是一幅澄澈清雅、闲适宁静的月夜垂钓图,表现了词人对红尘官场的轻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怀,寄寓了作者坚持纯洁高尚的操守,向往自由宁静生活的人生追求。
    写法:情景交融,用典,象征。词眼:出红尘。
(1)从内容和结构两角度简析“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4分)
答:从内容上看,是作者远离官场后的生活写照,定下了全词的宁静愉悦感情基调。从结构上看,“出红尘”是全词的“词眼”,统领全词。因为“出红尘”,才有了下文所描写的悠闲自在、超然旷达的生活情景。
(2)词的下片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4分)
答:词的下片描写了一幅迷人的景致:新月当空,钓丝不动,水平如镜,上下天光,月圆水清,表里澄彻,犹如绝无尘滓的心灵;千里长空,水天一色,一只缥缈的孤鸿,振翅高飞,明灭于浩瀚的远空。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的是一幅澄澈清雅、闲适宁静的月夜垂钓图,表现了词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云南省宣威”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9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