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 ★ 启用前 【考试时间:2007年1月26日上午9:50 —11:50】 高中2008级第三学期末教学质量测试 语 文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组成,共6页;答题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阑跚 相辅相成 沉吟 舞榭歌台 B. 暮霭 豆寇年华 休憩 雕栏玉切 C. 婀娜 慷概激昂 驻足 摧眉折腰 D. 踟躇 出神出化 憔悴 信誓旦旦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千呼万唤的《夜宴》终于露面了,但这部耗资巨大的中国大片却屡屡遭遇“笑场”。 B. 食品检疫工作关系千家万户的安全,因此,必须吹毛求疵,一点都不能大意。 C. 他习惯妄自菲薄他人,因而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颇为自负的人。 D. 李强是班里的热心人,他总是把在教室里、操场上信手拈来的垃圾丢入垃圾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一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B. 近年来,中国外交以更加主动、积极和自信的姿态呈现在世界面前,并赢得了国际上的更多支持、理解和信任。 C. 其实是牡蛎为了努力排除体内的沙子,分泌液体,将沙子包围起来,进而形成圆润的珍珠。可见生命在奋斗历程中是多么艰苦! D. 豫剧《村官李天成》发表后,引起很大反响。作者写“李天成”,是为展现他富而思源、一心一意建设社会新农村的情怀。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 , , , 。 , ,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①秋的色 ②秋的意境与姿态 ③秋的味 ④秋并不是名花 ⑤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⑥也并不是美酒 A. ①③⑤②④⑥ B. ④⑥⑤①③② C. ③①②⑤④⑥ D. ④⑤⑥③②① 二、(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浏览完整试题植物的附生现象 附生现象是指两种生物虽紧密生活在一起,但彼此之间没有营养物质交流的一种生命现象。一种植物借住在其他植物种类的生命体上,能自己吸收水分、制造养分,这种包住不包吃的现象,被称为附生,也叫着生。 附生植物最普遍的特点是附生在寄主植物水平的枝干上及枝干的分叉点上,因为这些地方最容易堆积尘土,有的低等植物甚至附生在叶片上。除了叶片附生的植物会对寄主的光照条件造成一定的影响外,附生植物一般不会对寄主造成损害。 植物的附生现象是热带雨林的主要标志性特征之一,形成这种现象需要满足一定的环境条件。一是环境的空气湿度大,二是寄主表面有一定的腐殖质存在。有机物的附生现象存在于植物间,尤其在热带与亚热带的森林中最为常见。附生植物的种类比较丰富,从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都有附生植物。据统计,全世界约有附生植物65科850属3万种。 在热带雨林中,植物生长茂密,由于植物之间争夺阳光的竞争比较激烈,附生的植物就更容易获取来之不易的光源。附生植物在形态和生理上,已形成非常适应的特性,比如鸟巢蕨的形态似鸟巢状,可以截留尽量多的雨水以及枯落物、鸟粪等,海绵状的枯落物可储存水分,并提供营养物质。 附生植物喜住高温多湿的地方,在热带雨林的原始森林里,高大乔木的湿漉漉的树干上几乎都被附生植物覆盖住。除了南北两极外,世界上各地几乎都能见到附生植物的踪迹,比如生长在墨西哥的空气风梨。 众所周知,在植物界植物种类的分布具有梯度特征,从低纬度的赤道附近到高纬度的温带和两极,由于雨量和温度的逐渐降低,单位面积植物的丰富和数量具有逐渐减少的趋势。附生植物也不例外。 上面所说的热带附生现象,北方也会见到。且不要说南方森林常会见到植物之间的附生现象,就是我们生活的周围比如公园也会遇到这种现象。在北方森林,常见到的是地衣或苔藓类植物附生在树干上。但是木本植物之间的附生现象还不多见,偶尔也会发现。 附生现象主要是指草本植物附在木本植物上,但是乔木附生在乔木植物上也会见到。比如桑科植物能够附生在其它乔木植物上。附生现象是植物对大自然的一种进化适应。植物的生命力很强,其种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就能生根发芽。当种子被风吹起或被鸟类传播,偶然落在符合生存条件的活树或枯萎的树干上就成长为附生植物。 在生态系统中附生植物具有多方面的生态功能,对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形成、维持及养分和水分的循环都有一定的作用。另外,附生植物对环境变化还具有指示作用。人类活动会影响附生现象的存在。人类活动剧烈的地方,附生现象会大大降低,甚至消失。 5.下列不能说明“附生现象是植物对大自然的一种进化适应”的一项是 A. 在热带雨林中,植物生长茂密,附生的植物就更容易获取来之不易的光源。 B. 鸟巢蕨的形态似鸟巢状,可以截留尽量多的雨水以及枯落物、鸟粪等。 C. 植物的生命力很强,其种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就能生根发芽。 D. 在北方森林,木本植物之间的附生现象还不多见,偶尔会发现。 6.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 附生植物借住在其他植物种类的生命体上,能制造养分,但不能吸收水份。 B. 附生现象发生的最重要的条件是:环境的空气湿度大,水分充足。 C. 有机物的附生现象存在于植物间,尤其在热带和温带的森林最为常见。 D. 除了叶片附生的植物外,附生植物一般不会对寄主造成损害。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海拔的升高,附生现象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B. 从赤道向北,附生植物种类和数量都有增加的趋势。 C. 桑科植物生命力强,我们可以在其它乔木植物上发现其附生现象。 D. 附生植物对环境质量具有指示作用,这是附生植物的一大作用。 三、(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一)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节选自苏洵《六国论》) (二)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节选自苏辙《六国论》)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非:不,不是 B.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或:或者 C.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 咎:归罪,责备 D. 以阴助其急 阴:暗地里,暗中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C. 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D. 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