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233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33]
2008届四川绵阳高二语文上期期末考试附答案
  保密 ★ 启用前 【考试时间:2007年1月26日上午9:50 —11:50】
高中2008级第三学期末教学质量测试
语  文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组成,共6页;答题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阑跚    相辅相成    沉吟    舞榭歌台
B. 暮霭    豆寇年华    休憩    雕栏玉切
C. 婀娜    慷概激昂    驻足    摧眉折腰
D. 踟躇    出神出化    憔悴    信誓旦旦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千呼万唤的《夜宴》终于露面了,但这部耗资巨大的中国大片却屡屡遭遇“笑场”。
B. 食品检疫工作关系千家万户的安全,因此,必须吹毛求疵,一点都不能大意。
C. 他习惯妄自菲薄他人,因而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颇为自负的人。
D. 李强是班里的热心人,他总是把在教室里、操场上信手拈来的垃圾丢入垃圾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一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B. 近年来,中国外交以更加主动、积极和自信的姿态呈现在世界面前,并赢得了国际上的更多支持、理解和信任。
C. 其实是牡蛎为了努力排除体内的沙子,分泌液体,将沙子包围起来,进而形成圆润的珍珠。可见生命在奋斗历程中是多么艰苦!
D. 豫剧《村官李天成》发表后,引起很大反响。作者写“李天成”,是为展现他富而思源、一心一意建设社会新农村的情怀。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           ,          ,          ,
          。          ,          ,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①秋的色          ②秋的意境与姿态         ③秋的味
④秋并不是名花    ⑤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⑥也并不是美酒
A. ①③⑤②④⑥        B. ④⑥⑤①③②        
C. ③①②⑤④⑥          D. ④⑤⑥③②①
二、(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浏览完整试题植物的附生现象
附生现象是指两种生物虽紧密生活在一起,但彼此之间没有营养物质交流的一种生命现象。一种植物借住在其他植物种类的生命体上,能自己吸收水分、制造养分,这种包住不包吃的现象,被称为附生,也叫着生。
附生植物最普遍的特点是附生在寄主植物水平的枝干上及枝干的分叉点上,因为这些地方最容易堆积尘土,有的低等植物甚至附生在叶片上。除了叶片附生的植物会对寄主的光照条件造成一定的影响外,附生植物一般不会对寄主造成损害。
植物的附生现象是热带雨林的主要标志性特征之一,形成这种现象需要满足一定的环境条件。一是环境的空气湿度大,二是寄主表面有一定的腐殖质存在。有机物的附生现象存在于植物间,尤其在热带与亚热带的森林中最为常见。附生植物的种类比较丰富,从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都有附生植物。据统计,全世界约有附生植物65科850属3万种。
在热带雨林中,植物生长茂密,由于植物之间争夺阳光的竞争比较激烈,附生的植物就更容易获取来之不易的光源。附生植物在形态和生理上,已形成非常适应的特性,比如鸟巢蕨的形态似鸟巢状,可以截留尽量多的雨水以及枯落物、鸟粪等,海绵状的枯落物可储存水分,并提供营养物质。
附生植物喜住高温多湿的地方,在热带雨林的原始森林里,高大乔木的湿漉漉的树干上几乎都被附生植物覆盖住。除了南北两极外,世界上各地几乎都能见到附生植物的踪迹,比如生长在墨西哥的空气风梨。
众所周知,在植物界植物种类的分布具有梯度特征,从低纬度的赤道附近到高纬度的温带和两极,由于雨量和温度的逐渐降低,单位面积植物的丰富和数量具有逐渐减少的趋势。附生植物也不例外。
上面所说的热带附生现象,北方也会见到。且不要说南方森林常会见到植物之间的附生现象,就是我们生活的周围比如公园也会遇到这种现象。在北方森林,常见到的是地衣或苔藓类植物附生在树干上。但是木本植物之间的附生现象还不多见,偶尔也会发现。
附生现象主要是指草本植物附在木本植物上,但是乔木附生在乔木植物上也会见到。比如桑科植物能够附生在其它乔木植物上。附生现象是植物对大自然的一种进化适应。植物的生命力很强,其种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就能生根发芽。当种子被风吹起或被鸟类传播,偶然落在符合生存条件的活树或枯萎的树干上就成长为附生植物。
在生态系统中附生植物具有多方面的生态功能,对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形成、维持及养分和水分的循环都有一定的作用。另外,附生植物对环境变化还具有指示作用。人类活动会影响附生现象的存在。人类活动剧烈的地方,附生现象会大大降低,甚至消失。
5.下列不能说明“附生现象是植物对大自然的一种进化适应”的一项是
A. 在热带雨林中,植物生长茂密,附生的植物就更容易获取来之不易的光源。
B. 鸟巢蕨的形态似鸟巢状,可以截留尽量多的雨水以及枯落物、鸟粪等。
C. 植物的生命力很强,其种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就能生根发芽。
D. 在北方森林,木本植物之间的附生现象还不多见,偶尔会发现。
6.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 附生植物借住在其他植物种类的生命体上,能制造养分,但不能吸收水份。
B. 附生现象发生的最重要的条件是:环境的空气湿度大,水分充足。
C. 有机物的附生现象存在于植物间,尤其在热带和温带的森林最为常见。
D. 除了叶片附生的植物外,附生植物一般不会对寄主造成损害。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海拔的升高,附生现象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B. 从赤道向北,附生植物种类和数量都有增加的趋势。
C. 桑科植物生命力强,我们可以在其它乔木植物上发现其附生现象。
D. 附生植物对环境质量具有指示作用,这是附生植物的一大作用。
三、(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一)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节选自苏洵《六国论》)
(二)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节选自苏辙《六国论》)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非:不,不是
B.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或:或者  
C.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 咎:归罪,责备
D. 以阴助其急 阴:暗地里,暗中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C. 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D. 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展开余下试题A.两文都论及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但所持观点不尽相同。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赂秦;苏辙则认为是六国“背盟败约”,自相残杀。
B.苏洵借史实以表达自己关怀时务针砭现实的情怀;而苏辙则立足六国“不知天下之势”这一点,从战略进行详明的辨析。
C.苏洵批评六国没有分封、礼待天下谋臣奇才以抗秦,而苏辙则着重批评齐、楚、燕、赵四国目光短浅,贪图尺寸之利。
D.苏洵借古讽今,由论史转向论策,这些策略实际上也是对北宋朝廷说的。  苏辙就史论史,只在结尾表示了自己的惋惜之情。
第II卷(共80分)
四、(18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2)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1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湖上早秋偶兴
汪莘
坐卧芙蓉花上头,青香长绕饮中浮。
金风玉露玻璃月,并作诗人富贵秋。
(1)首句,诗人为什么说坐卧花上,而不说坐卧湖上? 
(2)同是写荷花,李璟《浣溪沙》中有“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句,简析李诗与汪诗的不同意境。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
(1)惟草木之零落兮,            。 (屈原《离骚》)
(2)            ,妾当作蒲苇。 (《孔雀东南飞》)
(3)            ,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4)            ,俟我于城隅。 (《诗经》)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 (欧阳修《伶官传序》)
五、(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暖冬
               周海亮 
①小的时候,是那么疯。数九寒天的,跑到村东小河上砸开一块冰,人蹿上去,兴奋得尖叫;拿一根细竹竿撑着河床,那冰就行驶开来,成一条冰船,满载着童年的快乐。
②照例是午后。照例,他是唯一的舵手,把一根竹竿挥得虎虎生风。突然却从脚下传来断裂的咔嚓声。低头一看,那冰已经破裂,在他的两腿之间,裂开一条半尺宽的口子。一块冰分离成两块,慢慢漂向相反的方向。他急了,怪叫一声,扔掉竹竿,人却掉进河里。冰水像无数把刀子,扎得他浑身刺痛和麻木。 
③好在河水不深,仅没到胸。他颤抖着牙关爬出来,缩成一团,高呼救命。恰好有村里的老人经过,把他放上独轮车送回了家。 
④他被母亲大骂一通。屁股上,落了母亲恶狠狠的笤帚。母亲说那河那么深,你不知道?母亲说怎么不淹死你?母亲说棉袄棉裤都湿了,晒不干,你明天穿着炕席上学?他缩在炕头的棉被里说,我明天不上学了。母亲说你敢?辛辛苦苦供你读书,你不去上学?你敢? 
⑤母亲把他的湿衣裤拿到院子里晒。冬天的阳光,象征性地洒在上面。那些衣服很快冻成冰棍。母亲坐在炕沿,看着他,愁眉不展。 
⑥那些年月,家里不可能有多余的棉衣棉裤。是啊,明天,冰天雪地的,他怎么上学? 
⑦他一直把自己包在棉被里,看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他小心翼翼地吃饭,小心翼翼地和母亲说话,小心翼翼地写作业和睡觉。他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他知道自己得一直呆在炕头,直等到他的棉袄棉裤彻底干燥。 
⑧夜里他醒来,看到微黄的光圈和一抹年轻的剪影,那是母亲和她的油灯。 
⑨早晨他被母亲推醒。母亲说快起床上学,要迟到了。他惊奇地发现,母亲竟给他捧来了新的棉袄棉裤。干燥的棉袄棉裤穿在身上,暖和并贴身。每一个扣子都亮闪闪的,像从夜空中摘下的星星。他背着书包上学,走到院子里,突然回头。母亲正在玻璃窗后看着他。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他,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
⑩那天他突然长大了。他不再爬墙上房,不再去冰河划船。那一天,母亲年轻的容颜永远并深刻地烙进他的记忆。 
○11那年冬天特别冷。但他一直认为,那是他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12可是那个冬天,母亲却落下一生的病根——类风湿。那天,她用了整整一夜,将自己的棉袄棉裤认真地改小,套在他的身上。 
○13然后,整整一个冬天,母亲没有自己的棉衣。 
14.简要分析“那一天,母亲年轻的容颜永远并深刻地烙进他的记忆”一句中,“烙”这个词的妙处。(3分)
15.简要分析第⑨段划线句在文中的含意。(3分)
16.文中说,那年冬天“特别冷”,但 “他”却一直认为,“那是他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为什么?(4分)
17.读这篇文章,你也许会想到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请默写这首诗,并结合这首诗谈谈你读本文的感受。(5分)
六、(7分)
18.根据下面的文字,给“数学语言学”下定义。(回答不超过60字)(3分)
把数学和语言学这两门相距甚远的学科紧密联系起来的强有力的纽带,是语言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前者实现了语言符号的远距离传输和转换,后者则用数字化的快速运算来处理非数值符号语言。20世纪以来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使数学领域空前地扩展了,语言学的领域也空前地扩展了。它们都扩展到以符号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因而就发现了共同的边界,并且彼此渗透,于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数学语言学应运而生了。
19.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组,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由。(4分)
第一组:李白与杜甫      第二组:柳永和苏轼      第三组:鲁迅与罗素
【要求】:①对所选组中两个人物或形象进行比较;②不出现常识性错误;
③字数在50-70字之间。
七、(40分)
20. 联系你自己的认识和生活体验,以“谈性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700字。
 
高中2008级第三学期末教学质量测试
语文(第Ⅱ卷)答题卷
题号 四 五 六 七 卷Ⅱ总分 总分人 总  分
复查人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四、(18分)

11.(6分)(1)                                                                                                             
                                                                                                                                         


展开余下试题                                                                                                                                         
(2)                                                                                                            
                                                                                                                                         
12.(6分)(1)                                                                                                             
                                                                                                                                         
(2)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2008届四川”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3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