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1018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选修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8]
金陵中学2008年高三语文考前热身练习
近陵中学2008年高三语文考前热身练习
2008.06.06.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松柏/柏油 攒射/万头攒动 数见不鲜/寡廉鲜耻 半身不遂/称心遂愿
B.伛偻/佝偻 嚼舌/咬文嚼字 方兴未艾/期期艾艾 箪食壶浆/食古不化
C.幽咽/下咽 泥沙/拘泥固执 应有尽有/应运而生 大腹便便/便宜从事
D.关卡/卡壳 量杯/量体裁衣 家给人足/补充给养 畜养牲口/六畜兴旺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这次汶川地震使大量百姓毁家纾难,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以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B.李白在《拟古》中喊出了两句石破天惊的话:“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他认为无论人生还是宇宙都有一个悲剧的结局。
C.季羡林先生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佛教,又从佛教的传播和发展角度勾勒了中印两国文化交流的轨迹,其论述逻辑分明,文字平易近人。
D.北京奥运会一百米跨栏比赛是亿万观众最期待的,刘翔和罗伯斯将展开激烈的争战,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确保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B.构建“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对外交往中爱好和平、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文化传统。
C.在和平建设的火红年代,作为人民领袖的毛泽东于百忙之中,先后七次视察徐州,在亲切教诲之余,与徐州发展关系密切的党政军领导共谋建设大计,开创了国家领导人视察地级市之最。
D. 央行负责人表示,可以通过保持存款利率不变而提高贷款利率的方法来缓解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而带来的升值负担。
4.学校举行大型朗诵会,请你为白居易的《琵琶行》或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写一段主持辞,要求:①语言生动,有文采,至少用一种修辞格。②至少引用一句原作中的诗文。③不超过60字。(4分)
5.仔细观察下面这幅“中国环境标志”图(图为绿色),准确理解标志的含义,然后写一段说明介绍的文字。(5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8分)
尹师鲁墓志铭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浏览完整试题
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
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节选自《欧阳修集•居士集卷二十七》)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 多:赞美。
B.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 贷:宽恕。
C.处穷达,临祸福 穷:困窘。
D.舁至南阳求医 舁:抬着。
7.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分别直接表现师鲁“博学”和“敢为”的一组是( )(3分)
A.①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 ②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
B.①通知今古,长于《春秋》 ②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
C.①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 ②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D.①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 ②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天下的士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师鲁,可见他的名声被当时人看重。这不单是因为他有才能,也由于他的“忠义之节”。
B.师鲁考中进士后为官许多年,仕途不很顺利,多次被调动官职、贬官,有时还不得已辞去官职,其原因有他仗义执言,敢作敢为,也有“遭父丧”。
C.本文还附带提到了师鲁军事方面的才能,他在著作中表述了作战、守卫成功失败
的要义和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可惜未能全部施行。
D.师鲁在潞州任职,可谓勤政爱民,百姓都拥戴他;在渭州任职时的所作所为,堪
称秉公执法,后被人借事中伤,遭贬官。
9.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3分)
(2)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3分)
(3)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登快阁①
黄庭坚
痴儿②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③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快阁:地名,在江西太和县。黄庭坚时任知县。②痴儿:作者自比。③朱弦:《吕氏春秋》:“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青眼:《世说新语》载阮籍能为青白眼,青眼指眼珠在中间,对人表示好感,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
(1) 请说说此诗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写景抒情上的不同点。(2分)
(2) 有人说这首诗的意旨落脚在“归”字上,请结合全诗谈谈哪些地方体现了一个“归”字。(2分)古诗文作者多有“弃官归”的情结,你怎样看待古人的这种“归”意?(4分)
(三)11.名句名篇默写(8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2)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4)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5)座中泣下谁最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6)勿以恶小而为之,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国志》)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看病
一碟
年轻的白大褂微笑着把林森请到了桌前。
林森身体好。以前在农村时,就没上过医院,没想到一调进城里,身子骨就像放了大量的酵母菌,一个劲儿地发酵膨胀,到现在连楼梯都快爬不动了,他不得不来到陌生异常的市中心医院来检查身体。挂了号,刚跨进候诊室,就被并不认识的值班医生像熟人一样请到桌前。年轻的白大褂一边给林森把脉,一边跟他拉呱儿。原来白大褂在市报和电视上见过林森,知道他是市里的主要领导,所以林森一进候诊室就被他认出来,受到了一次莫名其妙的优待。谈话中林森也就知道了白大褂的姓名——魏力,并且得到了他的一张名片。
“魏大夫,我的病……”林森见白大褂专心扯闲篇,觉得有必要提醒他一句。
“脂肪积聚症。没啥大问题,运动量少的人一般都容易得这病。”年轻的白大褂谦恭地微笑着说,“您叫我小魏吧。在您跟前我是小字辈。”
小魏大夫手脚麻利地开了张药方递给林森,说:“别坐车,上下班步行,一个月后我再给您复诊。没问题的,为了自己的病,这是运动疗法。方子上的药只起个辅助治疗的作用。”
展开余下试题
林森很高兴,为了自己的病,为了医生优质的服务。他告别了谦恭地送他出门的小魏大夫,步履轻快地走出医院,对在外面等候他的司机小景说,他不坐车了,他要走路治病。
林森的路走得很顺畅,但史料未及的是,随着时间的延伸,他竟走出了不少流言蜚语。
有的说,林森犯了严重的错误,被市长拍着桌子骂了一顿,要撤职呢。
有的说,林森贪污受贿经济上有大问题,正在停职审查呢。
这些话有一部分传到林森的耳朵里,林森觉得可笑。他相信,身正不怕影子斜,半夜敲门心不惊。那些谣言,让它们怎么生就怎么灭去吧!所以林森就继续走他的路。
林森有一个女儿。女儿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成了待业青年。市环保局闻讯,派人专程来到林家,说本单位缺人,如果可以的话请她去局办做职员。女儿很高兴,林森当然更高兴。可近来不知咋的,环保局又一个劲儿地找各种借口延宕,急得女儿老往环保局跑。
最后一次,女儿是哭着回来的。回来后就劈头盖脸地数落父亲,接着又半跪着哀求父亲不要再步行了,并且要争取多上几回市报和电视。
林森莫名其妙:这与女儿的工作有啥关系?女儿稍稍平静下来,断断续续说出了原因。原来环保局的人被她缠得没法,才亮出了底牌:你爸爸要完了,我们还要你干啥呀!
林森听了,气得面皮紫涨,拍着桌子直吼:“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他转过头来安抚女儿:“不要紧!啊,不要紧,爸爸给你安排个更好的工作,咱不跟那些势利小人一般见识!”
哄得女儿高兴了,林森心头却沉重起来。积羽沉舟,积毁销骨,真是人言可畏啊!他终于领教到了谣言的厉害。
为期一月的“运动疗法”总算结束了,林森眼前浮现出小魏医生谦恭的微笑来,他心情轻快了许多,这个小魏不错,他想,有机会一定跟卫生局说说,表扬表扬。这样的年轻人如今不多了。
到了医院候诊室,林森把挂号单递给了小魏医生。和一个月前一样白皙英俊的年轻白大褂这次没有了微笑,他面无表情地打量了一眼挂号单,把它拂下地来:“排队去。”
林森弯腰拾起挂号单,想了想,又掏出魏医生的名片递过去,笑着说:“小魏,不,魏大夫,你忘了我啦?我是林森呀!上个月……”
“什么上个月下个月的!”白大褂的脸板得像青石板,“要遵守医疗公德,按先后顺序一个一个来,懂不懂啊?下一个,王、王瑶……”
看着再一次被拂下地的挂号单和名片,林森蒙了。少顷,他似乎明白了什么,血涌上了头顶。他大踏步走到候诊室中央,从衣兜掏出小巧的手机,啪啪啪按了几个数字,凑在耳边大声吼道:“小景,我是林××。你马上把车给我开到市中心医院来!不,给我开加长林肯!”
(选自《微型小说精选》)
12.小说中塑造的“魏力”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作者为塑造这一人物主要使用了哪些表现技巧?请简析。(6分)
13.小说的主要情节是“看病”,但中间却写了“林森的女儿找工作”一事,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14.文章的结尾写到了“林森”的动作及语言,请简析这些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
15.小说以“看病”为题,请探究其丰富内涵。(6分)
以下四、五两大题中,选择一道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大陆翻译危局
“我真搞不懂,某某的作品那么差,怎么会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近两年来,在大大小小的文学论坛上常见的疑问。而在相关的回复中,总会有人用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哪里是作家写得不好?是我们翻译的质量太差了!”
大陆每年出版的外国文学译著数量维持在千种以上。但是,“文学翻译大国”的光环,却遮不住译文粗劣、译者浮躁、批评缺位等问题。
香港著名翻译家黄邦杰先生指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内地翻译队伍的后继者似有不足之势。真是一语中的。曾经诞生傅雷、草婴、王道乾等优秀译者的中国,如今几乎没有几个叫得响的翻译家。
内地出版社的急功近利也是造成翻译质量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拿名著来说,许多国内的出版社喜欢炒作概念,追求短期效益。比如,在某个文豪诞生或逝世周年的时候,一窝蜂地出版此作家作品。这些重译本装帧精美,印刷质量上乘,但翻译质量与旧译本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语。
与翻译质量的每况愈下相联系的是目前译者的尴尬境况。
20年以来,中国绝大多数职业的薪酬都翻了20倍,但翻译的薪酬只翻了1倍。1980年代初期,译书的稿费基本在千字30元人民币左右,而现在,平均翻译费也不过千字60元人民币。
问题在于,翻译还是一个对人的素质有极高要求的工种。一个外语系毕业的学生,甚至一个有海外生活经验的留学生,可以做大型会议的同传,却未必能胜任一部文学作品的翻译。翻译要求一个人既精通外语,又有良好的中文功底,还要对外国的人文历史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除了扎实的双语功底和深厚的学养之外,翻译还要求译者有“灵气”。翻译是一种艺术、一种创作,而艺术创作总是需要灵性的。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是一个优秀翻译家的必备素质。
一方面是低廉的薪酬,另一方面是超高的要求,无怪乎如今优秀的译者寥若晨星。
那么,出版社为什么只给翻译者那么低的稿酬?
出版“新名著主义丛书”的万语文化公司总经理金浩先生说:现在出版一本译著,假定售价是20元人民币,印数是1万册,那么版权、翻译和印费的成本将占到总收入的40%。在这种情况下,一本译著的毛利相当有限,只有销量在七八千册以上才有可能赢利。
这样,国内的出版社自然不会给译者更多的稿费,更不会像西方出版社那样,给予译者一定的版税。出版社将原因归咎于现在的人们不爱读书,尤其不爱阅读深刻的文学作品上。这话也许没错。但问题在于,如此一来只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读者的热情不高,出版社在策划图书时不敢冒险,开出的翻译稿酬无法吸引到高质量的译者,翻译出的作品质量低下,读者就越来越不爱读翻译作品了。
这样的循环进行到一个程度,造成的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情况。一些爱书人感叹于现在翻译质量的下降,而众多不知情的读者直接把矛头对准了那些作品的原作者。越来越多的人觉得,现在国外已经没什么好作家了,海外的东西,不值一读,不必阅读。
这是真正的危险,是国内文化界必须正视的翻译危局。
16.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有人认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那么差,是因为我们的翻译质量太差了;而出版社则认为大家不爱阅读深刻的文学作品是翻译作品质量低下的唯一原因。
B.大陆每年出版的外国文学译著都存在着译文粗劣、译者浮躁、批评缺位等问题。
C.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大陆的翻译队伍似有不足之势,如今缺少叫得响的翻译家。
D.许多国内的内地出版社喜欢在某个特定的日子出版一些装帧精美,印刷质量上乘,但翻译质量低劣的译本。
17.列各项中,不属于“优秀译者寥若晨星”的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绝大多数职业的薪酬都翻了20倍,但翻译的薪酬只翻了1倍。
B.出版社急功近利,喜欢炒作概念,追求短期效益。
C.翻译对翻译者的素质有极高的要求。
D.80年代初,国内译书稿费千字30元左右,现在不过千字60元。
18.据文意,分条概括一个优秀的翻译家必须具备哪些素质。(6分)
19.文末说,“这是真正的危险,是国内文化界必须正视的翻译危局。”综观全文,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6分)
展开余下试题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
乙醇燃料将是绿色能源的最终出路
(1)乙醇燃料的迅速应用改变了巴西的经济结构,由于巴西不再需要进口石油,光这一项费用就为国家节约690亿美元的外汇,这些资金留在巴西国内,使一些农村因种植甘蔗而迅速致富。目前,巴西已经在东南部地区建造了250个乙醇燃料生产工厂,还有50个工厂正在建造当中。
(2)巴西的经验给很多国家带来了众多启示,特别是美国的一些风险投资开始深入研究乙醇燃料的未来真正价值,他们通过论证多种模型试图否定乙醇燃料,并将乙醇燃料同多种绿色能源进行比较,其结果令专家大吃一惊,他们的研究发现乙醇燃料将会最终取代汽油成为未来燃料,这个现实不仅会在美国实现,而且在很多国家都会实现。
(3)然而即使是最专业的风险投资也不会认为我们在近期内能够彻底抛弃汽油,以石油为基础的产业链实在太有效了,它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换句话说,我们很难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另一方面,很多人还对通过谷物进行发酵获得的乙醇是否足够满足人类对燃料的需求表示怀疑,很多人担心,以谷物为原料大量生产乙醇将会改变人类的膳食结构,有些批评家认为从谷物中获取乙醇将消耗更多的能量。美国能源部的最终报告使所有争吵者平静了下来,美国政府认为:就关键能源和对环境的正面影响,通过谷物生产的乙醇明显领先通过石油生产的燃料,而未来通过纤维素生产的乙醇则会做的更好。
(4)通过纤维素生产的乙醇使用秸秆、草皮和树皮,这些纤维素人类并不能食用,根本就不会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研究人员通过使用特定的酶将纤维素进行分解获得简单的糖类物质,再把这些糖类物质转化成能量使用。纤维素在自然界是大量存在的,通过纤维素所获的乙醇是非常洁净的,可以和汽油一样有效驱动汽车行驶,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我们不再需要重新发明汽车,这将使我们的汽车工业继续发展下去,不会造成巨大的浪费。目前,可以消化纤维素的酶已经可以在工业上大量应用,像汰渍洗衣粉中就添加了可以分解纤维素的酶,这样洗出来的衣物更加干净。专家估计,酶已经使纤维素乙醇的成本从5年前的5美元/加仑降低到0.2美元/加仑,现在生产乙醇的工厂需要做的唯一工作是摸索出大规模生产的经验。
(5)光靠企业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在新能源的推广上力量非同小可。为加快乙醇燃料的迅速应用,美国政府要求到2013年纤维素乙醇燃料的年使用量要达到2.5亿加仑。除此之外,专家们还建议美国政府消除高达54%的从巴西进口乙醇汽油的关税,由于甘蔗更适合制造乙醇,因此巴西生产的乙醇燃料更便宜。降低关税将使更多的人能够使用乙醇燃料,同时会促使更多的加油站进行改造,以供应乙醇燃料,进一步促进乙醇燃料的大量应用。很多专家还认为,一些石油公司巨头还应加大绿色能源的投资力度,壳牌公司仅在俄罗斯的投入就高达200亿美元,而绿色能源的投入与之相比就显得小巫见大巫了。
(6)当然,乙醇燃料从理想到现实不会一蹴而就,巴西历经数十年在国际原油价格还没有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就开始应用乙醇燃料,才取得现在的成就。专家提示:越早开始推广乙醇燃料,就会越快从依赖石油的泥潭中解脱出来,国际原油价格再也不可能回到每桶20美元的价格,随着世界新兴市场的崛起,能源危机将会越来越严重,乙醇燃料正在表现出唯一可以替代石油制品的独特魅力。
20.以下是对人类在近期内不能彻底抛弃汽油的原因的解说,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石油同我们未来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实在困难。
B.很多人认为通过谷物进行发酵获得的乙醇根本不能满足人类对燃料的需求。
C.很多人对以谷物为原料大量生产乙醇可以改变人类的膳食结构表示怀疑。
D.有评论家认为从谷物中获取乙醇将消耗更多的能量,可能会得不偿失。
21.以下是对乙醇燃料优势的解说,合乎原文的一项是( )(3分)
A.美国政府认为,从经济角度看,乙醇燃料明显优于通过石油生产的燃料。
B.通过秸秆、草皮和树皮这些纤维素生产的乙醇根本就不会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
C.自然界中能用来生产高质量乙醇燃料的原料有待于发现与利用。
D.只要各方面认真配合,乙醇燃料的广泛应用就指日可待。
22.为加快乙醇生产,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请分条列出。(6分)
答:
23.从巴西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加大对以乙醇燃料为代表的绿色能源投资、生产的力度,有什么作用?(6分)
答:
六.作文(70分)
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高三语文考前热身练习答案
1.C
A.bǎi/bǎi cuán/cuán xiān/xiǎn suí/suì
B.lǚ/lóu jiáo/jiáo ài/ài sì/shí
C.yè/yàn ní/nì yīng/yìng pián/biàn
D.qiǎ/qiǎ liáng/liàng jǐ/jǐ xù/chù
2.A
A.毁家纾难:捐献全部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
B.石破天惊:比喻文字议论新奇惊人。
C.平易近人:①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②(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D.鹿死谁手:以追逐野鹿比喻争夺天下,现多用于比赛或竞争。
3.B(A语序不当,改成“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确保农民持续增收”。C成分残缺,“与徐州发展关系密切的党政军领导共谋建设大计”句中,缺少一个介词,应在“与”后面加上一个“
上一篇:
河北省保定市2008年高三调研考试
下一篇:
南师附中2008高考语文临门一脚卷2008.6.2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选修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金陵中学20”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