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6、对《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A这首词可算是苏轼豪放词风的代表作,作者用豪壮的情调抒写胸中的块垒。 B 这首词开篇就描绘出了一种广阔、雄壮的景象,不仅有自然景物,而且有千古的英雄人物在读者面前一一浮现。 C 词中豪壮的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和诸葛亮形象的塑造上,比如肖像的描写、谈笑貌的描摹,而且以美女衬英雄。 D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壮志未酬的一种无奈,一种自我安慰,可以说是豪放中略见苍凉。 7、对《雨霖铃》表述有错误的是()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A 全词围绕“悲秋”构思,先写实景,后写虚景。 B 全词围绕“伤离别”构思,从离别之前写到别后的想象,情景交融。 C 这首词写离别前勾勒环境,离别时刻描写情态,别后的想象刻画心理。D 这首词主要内容是以冷落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 离情别绪。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8分)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B璧有瑕,请指示王。 C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 D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因跪请秦王 C引赵使者蔺相如/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D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蔺相如“机智果断”的一组是( ) ①璧有瑕,请指示王②怒发上冲冠③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④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⑤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⑥臣请就汤镬 A. ①②③ B. ③④⑥ C. ①⑤⑥ D. ①③⑤ 11、 下列对于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蔺相如献璧后,从秦王的倨傲无理中,敏锐地看出“秦王无意偿赵城”,就略施小计,把壁取回。趁势持璧而立,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 B. 蔺相如将赵王“修敬”与秦王“甚倨”进行对比,面责秦王无礼无信,并用自己与璧同归于尽的决心来威胁对方,秦王想采取其他办法巧取豪夺,便假意同意“十五都予赵”。 C. 蔺相如看出秦城实不可得,便提出“斋戒五日”和“设九宾于廷”,暂使缓兵之计,以获得回旋余地,然后采取断然措施,派人暗中把和氏璧送回赵国。 D. 蔺相如在大庭广众之下,引用历史上秦王失信的事实,揭露秦一贯背信弃义,告示秦王,璧已送回赵国,并表示把个人生死已置之度外。至此,秦王无可奈何,只好接受事实,蔺相如取得“完璧归赵”的胜利。 Ⅱ卷 四、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