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1638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38]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精读文言文阅读练习
八下精读文言文阅读训练
21、《与朱元思书》阅读训练
一、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①.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
③.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二、解释下列加线词语。
从流飘荡: 天下独绝 : 百叫无绝 :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互相轩邈: 负势竞上: 千转不穷: 经纶世务者: 水皆缥碧:
窥谷忘反 : 横柯上蔽:
三、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四、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五、“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实际意思是什么?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训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与朱元思书
吴 钧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文章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水时,作者抓住了水的______和_____的特点。
3.写山奇,分别从____觉和____觉来写景,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欣赏了奇山秀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
七、阅读拓展
[甲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浏览完整试题
[乙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加线的词语。
良多趣味( ) 属引凄异( ) 泠泠作响( )
2、.甲文先写山,后写水,层次井然。写水是按 (顺序)写的。乙文则是按 结构来写的。
3.两文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4、.甲文总写三峡的特点是什么?乙文总写富阳到桐庐的山水特点是什么?分别用原文语句回答。
5、.乙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并把他译成现代汉语。
24、《送东阳马生序》练习
1.本文作者 ,字 ,号 , (朝代)散文家。
2.解释下面加线的词语。
(1)余幼时即嗜学( )(2)无从致书以观( )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4) 弗之怠( )( ) (5) 走送之( ) (6)不敢稍逾约( )
(7) 既加冠( ) (8) 无硕师名人与游( )
(9) 门人弟子填其室( ) (10) 未尝稍将辞色( ) ( )
(11) 援疑质理 ( ) ( ) (12) 或遇其叱咄( )
(13) 俟其欣悦( ) (14) 负箧曳屣 ( ) ( )
(15) 持汤沃灌( ) (16) 以衾拥覆 ( )
(17) 寓逆旅主人( ) (18) 腰白玉之环 ( )
(19) 烨然若神人 ( ) (20) 緼袍敝衣 ( )
(21)略无慕艳意( )
3,写出本文中带有通假字的句子及句中通假字:
(1) (2)
4.根据要求默写:
(1)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
(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展开余下试题
(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
(4)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
5、对上段中“舍”“腰”“略”“知”解释正确的是( )
A.房子 腰间 丝毫 感觉 B.房子 腰上挂着 稍微 知道
C.房子 腰上挂着 丝毫 感觉 D.房子 腰间挂着 丝毫 知道
2.“日再食”的译文是( ) A.每天的第二顿B.每天吃两顿C.每天吃第二顿的时候
3.“以中有足乐者”是指( ) A.作者认为读书是足以快乐的事 B.作者认为自己家贫而能勤奋读书,这是足以快乐的事 C.作者认为书中有令自己欣慰的事
4.作者写舍生服饰华贵的目的是( ) A.突出自己求学的勤奋 B侧写自己生活条件的艰苦 C.表达对同舍生的鄙夷 D.表现同舍生的不学无术
中考链接:
五、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回答题目。(12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1)无从致书以观 致:__________
(2) 走送之 走:__________
(3)援疑质理 质:__________
(4) 俟其欣悦 俟:__________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先帝不以臣卑鄙
C.或遇其叱咄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D.益慕圣贤之道 孔子曰:“何陋之有?”
3.请将“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一句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分别从哪两方面叙写了作者的求学之难?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六、(2006,广东)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6至9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无从致书以观 专心致志 B.益慕圣贤之道 精益求精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得患失 D.未尝稍降辞色 义正辞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译文
3.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2分)
答:
4.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
;(2) ;(3) (3分)
26、《小石潭记》训练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悄怆幽邃( )
(3)不可久居( ) (4)隶而从者( )
2.写出下列加粗词语所指代的内容。
(1)其岸势犬牙差互( ) (2)不可知其源( )
(3)以其境过清( ) (4)乃记之而去( )
3.按提示写出相应语句并加以积累。(扣住文中描写水、鱼、溪流的句子去填。)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__________。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
(1)蒙络摇缀,参差披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从文章内容和主旨方面去揣摩。)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展开余下试题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不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________的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为________的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用________辞格,摹形状貌,形象逼真。
6.文中描写小石潭的________等景物,突出了小石潭________的特点,全文寓情于景,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________的情感。
7.作者为什么将这个无名小水潭命名为“小石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石潭溪水的流向是怎样的?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在潭的哪个方位?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文中起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岳阳楼记》练习
阅读下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对上文加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或者 作法 在先 没有
B.有人 心情 在先 微小
C.或者 作法 在……之前 轻微
D.或许 心情 在……之前 没有
2.从文中找出四对反义词。
答:(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
3.“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的句式特点是( )
A.宾语前置 B.判断句 C.介词结构后置 D.定语后置
4.“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予尝求古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的是[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感极而悲者,喜洋洋者。
6.“何哉?”这是针对什么提出来的问题?文中是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有两个“忧”字,依次说明“忧”的是什么?
答:忧________________,忧________________
8.抒发作者宽大情怀和政治抱负的语句是[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上一篇:
2007~2008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语文试卷
下一篇: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试卷及答案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人教版八年”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3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