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1109  
标签:语文版 九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09]
九年级语文课堂同步练习
  九年级语文课堂同步练习
 一、  阅读《白杨礼赞》选段(甲)与作家袁鹰《白杨》的散文(乙),完成1——6题。
                                 甲:《白杨礼赞》选段
   ①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②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③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④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⑤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⑥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乙:白杨(袁鹰)
   
     火车窗外是茫茫的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分得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从窗口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的秀拨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爸爸”他的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
     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
     “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辨着。
     “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小小的争论,才把爸爸的思路引过来,他慢慢地抚摸孩子们的头
     “这不是伞,这是白杨树。”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爸爸的微笑停止了,换上严肃的神色,他想了一会就告诉独生子和小女儿,这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那生根,发芽,长出茁壮的枝子,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么?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晓得爸爸在新疆工作,是下放到那儿去的,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也是下放到那儿去的,他们只晓得爸爸这次回到奶奶这里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晓得新疆是很远很远的地方,坐几天火车,还再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多许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而它们不管到哪里,总是那么直,那么高大。


浏览完整试题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在火车前进方向的右方,在一株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969年秋天,兰新路上
   
      1.甲段摘引自《白杨礼赞》,作者____________。按照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所见、所感,将这段文字分成两层。在文中用“‖”标出来。 
   2.甲文中能概括作者所见的是第________句。 
   3.甲段写黄土高原与全文礼赞白杨树有什么关系?
   
      4. 油画,色彩浓重;水墨画,色彩淡浅。如果以油画、水墨画来比拟《白杨》和《白杨礼赞》,你认为《白杨》是_________画,《白杨礼赞》是_______________画。 
   5.甲文题目中“礼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白杨》和《白杨礼赞》一样,也有象征意义,它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杨礼赞》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篇文章同是以白杨为题,但所象征的各不相同,对这点,你怎么认识? 
   
   二、阅读《白杨礼赞》第5——6段,完成下列各题。
   1.它的皮先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体会句中动词“泛”的表达效果。)
   
   2.文章选用了哪几个词语来概括白杨树的形象特征? 
   
   3.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白杨树的? 
   
   4.作者认为白杨树的性格特征是什么?请引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
   
   
  三、阅读《白杨礼赞》第7段,完成下列各题。
   1.本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词语来赞美白杨树? 
   
   2.文章是如何由树联想到人的? 
   
   3.这一部分中连用了四个反问句,这一组反问句的意思是怎么逐步加深的? 
   
   
   
                                            《囚绿记》练习
      一.语言积累
1.选出下列加点词注音全对的一组,.[   ]
A涸辙gù            淅沥xi          揠苗助长yà   B 攀缘fān           流连lián            急不暇择xiá
C珍重zhèn          猗郁qī          毫不犹豫yù  D蕈xùn菌          囚系jì          永不屈服yǒng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b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
    c如果美是专指“婆婆”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d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3.语意连贯恰当的一组是(     )
1,绿色是多宝贵的啊!
2,它是生命,它是希望,这是慰安,它是快乐。
3,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
4,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A1243                          B1234     C 3412                         D 4312
二. 阅读《囚绿记》中的8—11段文字,完成1——3题。
     
   1、①段中作者用了个比喻句来表达自己“自私的念头”,你认为是哪一句?
   
   2、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常春藤“固执”?这表现了常春藤什么精神品质?
   
   3、④段中作者一方面说自己“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另一方面却又称“魔念在我心中生长”,这是怎样的一种矛盾的心情?请你写出来。
   
   
三   阅读《囚绿记》全文,完成下列各题。
   1.文中出现了“绿影”、“绿友”、“绿囚”,用词不同,含义有何不同?
   
   2.“我”“囚绿”的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最后作者又让“绿囚”恢复了自由?
   
   4.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珍重”词语的深刻含义。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5.联系文中交待的历史背景,说一说课文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一、   1.茅盾 ①②③④‖⑤⑥ 
   2.① 
   3.本段写黄土高原,目的是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生长在“雄壮”“伟大”的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也定是不平凡的;而驱赶了“倦怠”“单调”的情绪,令人振奋得惊叫起来的正是白杨树。这样写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很好地衬托了白杨树。
   4.水墨画 油画 
   5.崇敬的赞美 
   6. 《白杨》象征着在新疆扎根、生长作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和后继者。《白杨礼赞》象征了北方的农民,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抗战军民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与意志。


展开余下试题二、1.一个“泛”字,富有动感,生动地表现了白杨树旺盛的生命活力。
   2.作者用“力争上游”概括了白杨树的形象特征。
   3.分别从干、枝、叶、皮等四个方面描写白杨树的特点。写干,突出了白杨树的直;写枝,突出了它的直而紧靠;写叶,突出了它的向上;写皮,则主要点明它“微微地泛出青色”。
   4.文章中用“倔强挺立”总写了它的性格特点,并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三、1.用七个感性色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2.以亲切谈心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反问句,由树及人,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第一句由树及人的过渡,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那么,应该觉得它是什么呢?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人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词语就反映了一层比一层深的含义。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杨树“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句从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感情得到升华,文章达到高潮。  
 
参考答案:
一.  1 d   2 d    3  a  
二.1、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2、固执指“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垄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或者说“向着阳光”。对光明的向往,执着的追求,不屈不挠的精神。(后一问不一定要回答这么详细,点到即可。)
   3、“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是因为作者为了更好的亲近绿,引绿入室,但却伤了绿。作者在绿藤身上看到了生命的力量,觉得自己隐隐然做错了。但另一方面作者却仍然执著一念存着“魔念”,囚禁着绿,作者对绿藤对光明自由的追求没有能够有真正的理解。(能够明确的说出作者内心的矛盾意思对即可。)
   
   三.  1.:“绿影”指太阳照过常春藤的枝叶形成的影子;“绿友”指“我”囚禁的常春藤的两枝柔条;“绿囚”指不屈服于黑暗的顽强抗争的人。
   2.作者想让绿色和自己更接近、更亲密,拿绿色来装饰简陋的房间,装饰过于抑郁的心情,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借绿色来比喻抑郁的年华。
   3.“绿囚”执著地向着阳光生长,作者被这种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所折服,最终把绿囚放了。
   4.表现了作者对永不屈服的抗争精神的敬畏。
   5.当时正处于抗战爆发的前期,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全国人民需要紧密地团结起来,反抗日本的侵略。本文通过对“绿囚”的赞美,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的抗争精神。 (202.103.216.243)  
标签:语文版 九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九年级语文”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0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