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略论儒学的地域性传统 儒学的形成与地域性文化传统有着紧密的关联。前辈学者对此已有所研究。傅斯年认为,鲁国盛行秉承周代的礼乐文化传统,“于是拿诗书礼乐做法宝的儒家出自鲁国,是再自然没有的事情”,孔子的一些弟子将儒学流播他国,但“儒学一由鲁国散到别处便马上变样子”。如齐人喜作荒诞不经之论,这一文化传统孕育了“骨子里只是阴阳五行,又合着一些放言侈论”的“齐儒学”,而有别于鲁国“儒者的正统”。劳思光提出:“北方之周文化传统,至孔子时方有哲学思想出现”,“儒家重德性,重政治制度,立仁义王道之说,是周文化或北方传统之哲学”。 地域性传统对于两汉至隋唐的儒学同样是重要的。汉代以经学的古文、今文之争为背景,而两者之分野则与不同的地域性传统有关。马宗霍的《中国经学史》指出:古文今文“已由字体之异而转为说解之异”,这说解之异即表现了齐学、鲁学的地域性传统之别。儒学在魏晋南北朝主要表现为新起的玄学和延续汉代经学,而这两者恰是有地域性的,史书称前者为南学,后者为北学。到了宋元明清时期,儒学的地域性传统表现得尤为突出。理学和心学的兴起、嬗变是这一时期儒学的主线,而地域性传统则贯穿其间。黄宗羲最早系统地研究这段儒学史,他主要是以地域性学派为基干来展开叙述的。 到了近代中国,随着地理环境对人们交往的限制越来越小和西学成为了学术的范导,传统儒学走向瓦解。但是,近代和古代是有着连续性的。这种连续性的表现之一,就是古代儒学的地域性传统依然影响着近代思想对西学的吸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知识群体还不可能完全摆脱原先的儒学地域性传统的统摄,往往会不自觉地以本来所接受的地域性传统为参照系,诠释西学或选择西学中与其相通的成分。 研究中国古代儒学的地域性传统,无疑需要回答这一传统何以可能的问题。这里从认识论层面作点考察。希尔斯指出,学术传统有明确阐明的部分和未阐明的部分,前者主要是通过概念、范畴、原理等予以言说而延续,后者即“那些弦外之音、‘不言而喻的知识’成分,以及洞见之类不宜应用原理和规则的东西,是不能以明确的语言进行传授的,而要通过内心联想,通过对动作执行者的典型行为的移情来获得”;而“理性的科学传统之所以能有效地进行延传,是因为人们继承和掌握了其未阐明部分。继承者不但继承了明确阐明的部分,而且继承了未阐明部分,由此形成了他们的思想”;他们所说的传统的阐明部分和未阐明部分可以称之为名言的传统和研究的传统,由于后者得以有效传递的方式是师徒授受,因此学术传统的延续就限制于一定的空间而形成地域性特征。这样的理论也许能够帮助我们解释古代儒学地域性传统何以如此显著,因为古代儒学的传递基本上是以私人讲学的师徒授受方式进行的,于是各处的讲学地区(以后就是书院所在地)就产生了有地域性传统的儒学。关注儒学的地域性传统,是揭示其富于民族智慧的意会传统的重要途径。我们在这方面需要更多的努力。 5.下列对儒学地域性传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傅斯年认为,鲁国儒学的核心是诗书礼乐,齐儒学的核心则是阴阳五行。劳思光则认为北方儒学的核心是重理性、重政治制度,立仁义之道。 B. 马宗霍认为,汉代经学中古文、今文之争的实质不是字体之争,而是体现了儒学思想中齐学、鲁学的地域性传统之别。 C. 儒学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其地域性特征表现得更加突出,在南方表现为新兴起的玄学,在北方则表现为延续汉代的经学。 D. 宋元明清时期,儒学的地域性发展体现为两条主线,一是理学和心学的兴起、嬗变,二是地域性学派的不断涌现。 6.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传统儒学走向瓦解的原因是社会的发展使地理环境对人们交往的限制越来越小和西学成为了学术的范导。 B. 虽然传统儒学在近代走向了瓦解,但古代儒学的地域性传统依然影响着近代思想对西学的吸取。 C. 学术传统中明确阐明的部分,主要是通过概念、范畴、原理等予以解说而延续,就是说这些可以用明确的语言进行传授;未阐明部分则主要靠接受者自己感受和领悟,无法用明确的语言进行传授。 D. 名言的传统和研究的传统得以有效传递的方式是师徒授受,因此学术传统的延续就限制于一定的空间而形成地域性特征,这就是古代儒学地域性特征显著的根本原因。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研究儒学地域性传统可以帮助我们在对儒学的研究中形成新的地域性学派,从而使我们的儒学研究园地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B.因为古代的儒学的传递基本上是以私人讲学的师徒授受方式进行的,于是各处的讲学地区就产生了有地域性传统的儒学。 C.希尔斯理论对儒学地域性的形成原因做了最好的解释,从而回答了这一传统何以可能的问题,可以推断出希尔斯对传统儒学也做过深入的研究。 D.意会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其形成的基础是传统儒学的发展和近现代中国知识群体以地域性传统为参照,诠释西学或选择西学中与其相通部分的结合。 三、(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费祎字文伟,江夏鄳(méng)人也。少孤,依族父伯仁。仁将祎游学入蜀。会先主定蜀,祎遂留益土,与汝南许叔龙、南郡董允齐名。时许靖丧子,允与祎欲共会其葬所。允白父和请车。和遣开后鹿车①给之。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请上。及至葬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祎晏然自若。持车人还,和问之,知其如此,乃谓允曰:“吾常疑汝与文伟优劣未别也,而今而后,吾意了矣。” 先主立太子,祎与允俱为舍人,迁庶子。后主践位,为黄门侍郎。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孙权性滑稽,诸葛恪、羊衜(dào)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以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权甚器之,谓祎曰:“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还,迁为侍中。亮北住汉中,请祎为参军。建兴八年,转为中护军,后又为司马。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亮卒,祎为后军师。顷之,代蒋琬为尚书令。琬自汉中还涪,祎迁为大将军,录尚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