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813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13]
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08-2009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初联考试卷
  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08-2009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初联考 08.8
语 文 试 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 卷(共45分)
一、基础题(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症结/症状   哄闹/一哄而散     成见/图穷匕见
B、剽窃/缥缈  胼胝/民脂民膏   岱庙/严惩不贷
C、恪守/联络  谄媚/陷害忠良   拮据/诘屈聱牙
D、评判/频率  琢磨/卓有成效   契约/锲而不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遒劲      敲竹杠      沸反盈天      来而不往非理也
B、丰腴      打圆场     煊赫一时      识时务者为俊杰
C、撕打      跑龙套     有条不紊      言必信,行必果
D、接洽      挂幌子     德艺双罄      牵一发而动全身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作为我国计算机汉字照排系统发明人,王选以一项发明     了一家企业的基业,更波及一个时代,使中国印刷业划时代地“告别铅与火,进入光与电”,产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
②甲A联赛最后两轮的各场比赛,足协全部延聘外国裁判员,尽管这     是一个好办法,但为了杜绝假球,也只能选此下策。
③在近代科学论中,     是在经验论派     在唯理论派那里,我们都常常碰到这种看法:人类经验的原始材料是处在一种无秩序的状态之中的。
 A.造就  未尝  无论  以及      B.成就  未尝  不管  还是
C.造就  未必  无论  以及      D.成就  未必  不管  还是
4、下列各句中意思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世界范围内造成极大恐慌的“禽流感”疫情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各国政府必须加强合作,才能寻求到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方法。
B.“十运会”开幕之夜,灯火阑珊的奥体中心上演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文艺晚会,令所有现场观众无不为之欢欣鼓舞。
C.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在设计上大量融入了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D.作为一种道德标准,“八荣八耻”积淀着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内涵,也折射出中华民族新时期的道德追求,我们能否将我国建设成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将直接取决于对这一标准的有效落实。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
A.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经济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人们生活衣食无忧。但我们不能忘了那些舍身求法的先辈,没有他们,难有我们的今天。
    B.今年暑期,四川、重庆都遭遇了长时间的高温天气,走在大街上犹如置身蒸笼。于是,人们纷纷涌进开着空调的商场,去享受那如坐春风的感觉。


浏览完整试题C.现代社会中,官员腐败成了社会的一大顽疾,不法官员为了一己私利,前仆后继地侵吞国有资产,如不重刑惩处,国将不国。
 D.我向来不喜欢体育活动,各种体育项目我都素不相能,可老师却偏要叫我当体育委员,让我哭笑不得,真是强人所难。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雨果是法国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B.高尔基(1868―1936年),俄国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长篇小说《母亲》。
C.海因里希•伯尔,法国小说家,我们曾学过他的小说《流浪人,你若来斯巴……》。其早期作品基调较为灰暗沉郁,后期作品对社会的罪恶表现出强烈的愤懑情绪。
D.泰戈尔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重要诗作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2分,每小题3分) 
人是生物,要想健康的活着,必须保持体内的菌态平衡。人诞生后,各种细菌便相继光顾到人体内,成为人体的终生伴侣。
须知,人体自身的细胞有百万亿个,而携带的微生物细胞是人体细胞的10倍。不要认为外来的生物是“异己”,它们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常微生物群与免疫和代谢在人体内遗传基因控制下,构成了生命存在的三大支柱。它们参与人体的生理、生化、病理、药理、组胚、解剖及其它各个方面的功能和结构的发生、发展及衰退的过程。
研究表明,正常微生物群直接参与集体的生物防御屏障结构。一为化学屏障。正常菌群代谢的产物乙酸、丙酸、乳酸活细菌素等活性物质,形成酸罩等化学屏障,抗拒致病菌入侵及伤害。二是生物屏障。生活在粘膜或皮肤上的正常菌群可形成一个个体特异性的生物膜样结构,菌群之间互相作用,彼此协调,相生相克,刺激皮肤粘膜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抑制过路菌或共生菌定植、占位、生长繁殖的作用。
综上所述,人是不能离开细菌的。然而,令人忧心的是,诸多不良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微生态的平衡与稳定,导致微生态失调。人们滥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不合理地是用现代化的检查,这些都会引起人体菌态失衡,危机健康。特别是抗生素的狂轰滥炸,看来细菌杀死了,旧病未除,新病又起,令医生头痛,患者遭殃。为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吃菌之说,研制了微生态调节剂——益生素。
生病后,让细菌治疗,这是当今的崭新疗法。“抗生素之后的时代将是活菌时代,也即是益生素的时代。”这是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魏曦教授1981年说的名言。
7.“它们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句中“它们”指代的是
   A.人体自身的细胞              B.人体中的各种细胞
C.微生物细胞                  D.正常微生物群
8.“正常微生物群直接参与集体的生物防御屏障结构”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常菌群代谢的活性物质,形成酸罩等化学屏障。
B.化学屏障抗拒细菌入侵及伤害,是机体的生物防御屏障的第一道防线。
C.菌群之间,只有相互作用,彼此协调,相生相克,刺激皮肤粘膜免疫系统,
才能发挥生物屏障的作用。
D.生物屏障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是机体的生物防御屏障的第二道防线。
9.后一段引用魏曦教授的名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体内微生态的平衡与稳定是人保持健康的前提。
B.人体离不开微生物细胞,它参与人体各方面功能和结构的整个过程。
C.人们使用抗生素、激素和现代化的检查,引起人体菌态失衡,危及健康。
D.人们要转变观念,生病后要从主要依赖于抗生素治疗转变为主要依赖益生素治疗。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A.生命存在的三大支柱是正常微生物群、免疫和代谢。
B.各种细菌在人体内的是人体的终生“伴侣”,人体菌态失衡,意味着生命的消亡。
C.滥用抗生素,既杀死病菌,也会杀死其它有益的细菌。
D.抗生素之后的时代是活菌时代,而具有微生态调节作用的益生素,能起到防病疗
病的效果。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15分,每小题3分)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1.找出加点词用法不同的项(    )
A、危而不扶,颠而不持
B、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D、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12.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有事于颛臾:采取军事行动      B、先王以为东蒙主:让……做
C、无乃尔是过与:责备                D、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动词
13.“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    )
A.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B.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C.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D.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14.从孔子的话中,可以看出冉有、季路违背了先生的政治主张的行为是 (   )
 A.相夫子            B.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展开余下试题 C.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D.谋动干戈于邦内
15.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也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
B.《论语》由孔子编写,全书共20篇;孔子,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C.《论语》的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D.“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第II 卷(共105分)
四、(25分)
根据上面的文段,完成16-17题(9分)
16、请从文中找出三个成语:  (3分)
①                   
②                   
③                   
17、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无乃尔是过与?
(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8分)
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  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鹧鸪天
贺  铸
重过阊门①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②,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①阊门:苏州西门,词人旧居。②晞:晒干。
   (1)这两首词同写对亡妻一如既往的深切怀念。苏词上阕有“无处话凄凉”一语,贺词上阕虽无“凄凉”二字,却无一语不凄凉,说说《鹧鸪天》上阕是如何表达情感的。(4分)
(2)这两首悼亡词都写出了妻子的美好形象,说说两首词对妻子的美好形象各采用了什么不同的写法,表现了各自怎样的情感。(4分)
 
1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分)  
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___________,齐之以礼,            。
(《论语》)
⑵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况《劝学》)
⑶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      _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⑷沧浪之水清兮,        __ ;沧浪之水浊兮,    ___    。(《渔父》)
⑸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杜牧《阿房宫赋》)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18分)
对一朵花微笑      刘亮程
    ①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②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  
    ③这是我第—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
    ④还有一次;我在麦地南边的一片绿草中睡了一觉。我太喜欢这片绿草了,墨绿墨绿,和周围的枯黄野地形成鲜明对比。  
   ⑤我想大概是一个月前,浇灌麦地的人没看好水,或许他把水放进麦田后睡觉去了。水漫过田埂,顺这条干沟漫漶而下。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那种绿,是积攒了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我虽不能像一头牛一样扑过去,猛吃一顿,但我可以在绿草中睡一觉。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做一个梦,也是满足。  
    ⑥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忙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而这一小片的草木会不会等到我出人头地的一天?    
    ⑦这些简单地长几片叶、伸几条枝、开几瓣小花的草木,从没长高长大、没有茂盛过的草木,每年每年,从我少有笑容的脸和无精打采的行走中,看到的是否全是不景气?
    ⑧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这不容易开一次的花朵,难得长出的一片叶子,在荒野中,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就像青青芳草让我看到一生中那些还来到来的美好前景。
    ⑨以后我觉得,我成了荒野中的一个。真正进入一片荒野其实不容易,荒野旷敞着,这个巨大的门让你努力进入时不经意已经走出来,成为外面人。它的细部永远对你紧闭着。  
    ⑩走进一株草、一滴水、一粒小虫的路可能更远。弄懂一棵草,并不仅限于把草喂到嘴里嚼嚼,尝尝味道。挖—个坑,把自己栽进去,浇点水,直愣愣站上半天,感觉到可能只是腿酸脚麻和腰疼,并不能断定草木长在土里也是这般情景。人没有草木那样深的根,无法知道土深处的事情。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埋得暗无天日。人把一件件事情干完,干好,人就渐渐出来了。
    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
20.文章开头写了“我”两次在荒野草地上的感受。
(1)  “我”为什么“笑了起来”?
(2)“我”为什么感到“满足”?      (3分)
  (1)答:                                                                        
  (2)答:                                                                        
21.(1)第⑥⑦这两段在文章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第⑨段和第⑩段分别使用了“出来”一词,其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3分)
   答:                                                                           


展开余下试题22.在文章结尾,作者说:“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联系全文,回答:
(1)作者在文章中谈及了哪些“人的道理”?请你分点叙述。(4分)
(2)又为什么不懂“草木的道理”?(2分)
  (1)答:                                                                       
                                                                              
  
(2)答:                                                                       
23.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中“枯萎多年”“终于等来一次生机”的荒草,象征着“劳忙半世”而等待“出人头地”的人生,它让人看到“未来的美好前景”,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刻体悟。
  B.“我成了荒野中的一个。”这句话既表现了我对人与自然相融为一的渴望,又暗示了一种无法相融的孤独。正因为如此,我才努力要“真正进入一片荒野”。    
  C.文章从对草木的亲近写到草木其实无法亲近,从过去我对生存的麻木写到草木唤醒了我对生存的热情。“对一朵花微笑”,是一种既带有几分无奈、却又满怀虔诚的赞美。    
  D.作者笔下荒芜的大自然充满了童话色彩,是人的精神家园。在这片精神家园里,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可以无滞碍地栖居在一起,可以自由地进行灵魂的交谈。    
  E.作者通过鲜活朴素的语言、独特的视角,对朴素旷远和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描绘,引发人真切的记忆和悠长的思绪。看似乎静却发人深省,节奏舒缓却撼人心肺。
                                                    答:(      )(      )
六、语言应用与表达(5分)  
24.某市即将举行“诗骚情韵”诗歌朗诵会,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开场白。
要求:感情强烈,富有文采。(40字左右)(5分)
                                                                              
                                                       &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温州市十校”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1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