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904  
标签:苏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04]
2008高考模拟试卷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模拟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必考题)、第Ⅱ卷(选考题)、第Ⅲ卷(加试题)三个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必考部分(142分)
一、文学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4题。(20分)
萤赋
曹旭
飞来了,流萤,你是一粒流动的金沙。
乡村的夏夜,在打谷场,在杨柳低垂的小河边,躺在凉席上,拿着蒲扇,听奶奶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卧看天上的星星。看着,看着,突然,有几颗星星飞下来,有几点飞向我们,划小榻而过,化为星星点点的流萤。
萤火虫有自己的歌,奶奶教我唱,我跟着学:“萤火虫,萤火虫,飞到西,飞到东。飞到小河边,小鱼在做梦。”    
一些赤膊的,穿短裤衩的,树阴下玩泥巴的兄弟们,一起追随在你的身后,你比星星更受我们追捧。    
孩子们喜捉昆虫,捉天牛,主要为了在它的脖子上缚一根丝绳,让它绕圈子飞翔;捉蜻蜒,主要是为了喂蚂蚁。一个死的,上百个抬的,很有趣,但只有捉萤火虫的理由最正经。
一年级的樊老师,给我们讲过古人在萤囊下读书的故事;我们高兴了,便捉萤火虫代替小油灯,节约家里买灯油的钱,一角八分的也好。
于是。一群八九岁、十几岁的孩子,呼朋唤友的,不顾奶奶的叫唤,赤着膊,光着脚,穿一条短裤裤衩,一根竹竿,上面吊一只丝网,踏着露水和熹微的星光,在草丛、村口和河边守候。
捉到萤火虫,双手要合拢,围成一个空,把它放在中间。不能捏住,否则捏死了,不再飞翔,不再点灯,不再和你游戏。捉到的萤火虫,都放在小竹笼里,让它们乖乖就范,集中在一起;也有捉到后放进下瓶里的;一夜捉到十几只萤火虫,收获就算不小。
把小竹笼和小瓶放在桌子上,取一本书来读,真的能照见字哩。萤火虫反映出来的萤光,比太阳光更和谐,像月亮浸在水里发出来的一样。
竹笼透气,小瓶不透气。但不管在小竹笼或是小瓶里,受到侵犯的萤火虫们不高兴了,它们会收敛起脸上的笑容,一敛色,就把身后的电灯开关关掉,用黑暗表示抗议。这时,我们知道它们真的生气了,便歉意地把它们放出来。重获得自由的它们才又拨亮灯芯,一程一程地飞远,一点一点地亮起来。
永远记得的,是奶奶的故事;是乡村的夏夜,星星和萤火虫辉映的图景;童年的乐趣,便是虫趣了。
今夜,你与月光有约?你接受了月光的邀请?用露水洗过澡,换一身新鲜衣裳,怀抱清光,作夜的游行。
当你无声无息地飘过万籁俱寂、庭院深深的墙边,我已经注意到,你瓶中生命的歌,我看见那荧荧的火焰;在扬花比影子更透明的夜色里,你快乐地歌唱,快乐地飞翔,以轻盈的舞蹈,舞成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蓝精灵。
你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开太阳,因为你知道,拥有太阳般显赫耀眼的人是瞧不起你的;月光的晚宴上,你才能翩翩起舞。
在亿万兆光明的排行榜上,你只经营小小的光芒;但你并不自卑,也不妒嫉。因为你知道,光明是永恒的,光明会以不同的形式永远存在;你是一个志愿者。你参加了夏夜火炬的传递。
在太阳沉没以后,光明由蜡烛继续着;当蜡烛被风雨熄灭燃尽了以后,光明由你继续着;你一直把光明的火炬交给天亮。你很明白,只有在太阳和蜡烛都不在场的时候,你才会露面,对光明作一点小小的补充。


浏览完整试题离开故乡40年了,求学的我,坎坷的我,“文革”中间坚持自学的我,老是想到小时候,想到到萤火虫,想到萤火虫一般,以自己的火,把光明凸现在人的思想里。在我的心路,点上一盏不灭的萤灯。
——2007年8月9日《新民晚报》
1.散文的上半部分描写了自己小时候与萤火虫相关的事情,说说作者在诸多描写中,突出描写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4分)
答:                                                                       
                                                                                
2.作者笔下的萤火虫,凝聚着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6分)
答:                                                                   
                                                                                
3.本文后半部分对萤火虫的记述时采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                                                                       
                                                                               
4.散文的最后一段为什么要写?不写可以吗?(6分)
答: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
韩安国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后徙睢阳。尝受《韩子》、杂家说于驺田生所。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扞①吴兵于东界。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
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建元中,武安侯田蚡为汉太尉,亲贵用事,安国以五百金物遗蚡。蚡言安国太后,天子亦素闻其贤,即召以为北地都尉,迁为大司农。闽越、东越相攻,安国及大行王恢将。未至越,越杀其王降,汉兵亦罢。建元六年,武安侯为丞相,安国为御史大夫。 
  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燕人也,数为边吏,习知胡事。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不如勿许,兴兵击之。”安国曰:“千里而战,兵不获利。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②之末,力不能漂鸿毛。非初不劲,末力衰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群臣议者多附安国,于是上许和亲。
——选自《史记.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
注释:①扞:通“捍”,抵御  ②冲风:由下往上刮的强风。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    )
       A.其后安国坐法抵罪             抵:抵偿
       B.田甲曰:“然即溺之。”         溺:用小便浇灭
       C.安国及大行王恢将             将:将领


展开余下试题       D.群臣议者多附安国             附:赞同   
6.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体现韩安国“持重”性格的一组是(3)               (    )
①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  ②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  ③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  ④亲贵用事,安国以五百金物遗蚡  ⑤击之不便,不如和亲。  ⑥不如勿许,兴兵击之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    )
       A.韩安国早年受过韩非学说的影响。他曾经受命和张羽一起成功地阻挡了吴楚军队,并显示出持重的性格特点,还由此成名。 
       B.狱吏田甲在韩安国因果入狱后侮辱他。韩安国被重新起用后,田甲吓得离职潜逃。是韩安国叫他回来就任原职,以后能友好地对待他。
       C.韩安国曾经以五百金向亲贵田蚡行贿,再加上天子对他的印象也比较好,他终于得到重用,当上了为御史大夫的高职。
       D.与匈奴“打”还是“和”?韩安国认为虽然当时匈奴的国土不是很广,国家的力量也不是很强,但是“打”毕竟有许多的弊端,选择“和”比较好。
8.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3)
译文:                                                                            
(2)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3分)
译文:                                                                      
 (3)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3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9-10题。(8分)
罗敷歌
贺铸
    自怜楚客悲秋思,难写丝桐①。目断书鸿②,平淡江山落照中。谁家水调③声声怨,黄叶西风。④罨画桥东,十二玉楼空更空。
注:①丝桐:指美妙的音乐。②书鸿:传书的鸿雁。③水调:曲牌名。④罨画,色彩斑杂的彩画。
9、阅读词作后说说“黄叶秋风”的描写,在词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4分)
答:                                                                       
                                                                               
10、前四句和后四句在表达的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4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每空1分)
(1)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                。(王勃《滕王阁序》)
(2)                ,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少而好学, 如日出之阳 ;         ,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            。(刘向)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选择题(9分,每题3分)
12.下列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   )
A.恐吓/吓唬   畜牧/六畜兴旺    爪子/张牙舞爪  
B.着凉/着魔   压轴/两轴丝线    卒业/生卒年月
C.查看/查究   的确/众矢之的    为止/为人作嫁
D.哈欠/哈腰   校勘/校阅三军    较场/彰明较著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中秋节将至,市场上月饼琳琅满目,购买者也一日多过一日,这中间不少是自己食用的但那些购买几百元,几千元盒装月饼的顾客,基本上是为了送礼。
B.在视共产主义学说为洪水猛兽的国民党专制时期,他曾大义凛然地宣布“马克思主义也可以研究,我们不怕!”这种宣示,已将身家性命置之度外。。
C.成仿吾在担任东北师大校长期间,中央有关部门下发了一份通知,要求停办政治教育系,一时间该系师生人心惶惶。 
D.诚然,办学校一般需要随俗浮沉,需要尊重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但是,办学者绝不能为旧的习俗所左右,特别是当事关教育改革重大问题时。
1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此次亚艺节晚会的演员阵容非常强劲,韩国小天王Rain、神话成员金东万、乐坛教父申圣勋,日本著名歌手西城秀树,以及萧亚轩、陶吉吉、费玉清等都位列其中。


展开余下试题B.当时郑钧正和工作人员一起讨论新专辑MV的拍摄问题,结果突然感到心脏非常疼,马上就去医院检查。因为是家人陪着去的,公司方面所以一直没有联系上人,不清楚他的检查情况。”
C.斯琴高娃在读过剧本之后就对海盗一角爱不释手,她在接受采访时说:“女主角梁桂凤杀富济贫,当地人都称她为‘海上女侠’,她因生活所迫而同上海黑帮老大顾四爷展开各种较量,显示了女性特有的机智与英勇。”
D.本来大家都要上班,要送和收只能到晚上,而将大小官员都放假了,说不定使那些还在“偷偷摸摸”转悠的别有用心之人,提供了更多冠冕堂皇的“跑”和“要”的机会。
 (二)表述题(9分)
15.请根据前面的比喻句,为“诗”续写一句话,要求:(1)使用贴切、形象的比喻;(2)要以一位诗人为主语。(3分)
假如文学是茶树,                                                          。
假如文学是大海,                                                            。
16.请用成语为下面这幅漫画题名。(3分)
题名:                           
 
 17.请以“冰山创造的独特食物链”中心,为下面这几句话排序。(6分)
⑤海燕和南极臭鸥涌向冰山,把它当作临时基地,从那里捕食磷虾。
②冰山在漂移融化过程中释放铁一类的矿物质,使藻类大量繁殖。
⑥冰鱼也以磷虾为食,它是已知知唯一体内没有没有血红蛋白的脊椎动物:它似乎直接从水中吸收氧气。
③磷虾成群活动,以浮游植物为食。
④海豹、企鹅和体型较大的鱼会把它们从“冰屋”中弄出来吃掉。
①冰山周围的水母,以浮游生物、磷虾和下鱼为食。
答:                                                
四、作文(70分)
    18、请以《倾听》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任选角度构思立意,文体自定;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第Ⅱ卷     选考题(18分)
(一、二两大题为选考题,考生只能选其中一大题作答,不得跨题作答)
一、阅读下面社科类文本,完成19-22题。
游民问题与社会的游民化
王学泰
游民、游民文化及其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在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史上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史学与文学史研究者有责任揭示这个历史事实,并从中探索其演变规律。在揭示这个事实与总结其规律
标签:苏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08高考模”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0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