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036
标签:
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6]
震泽中学初中部第一学期第二次月反馈
震泽中学初中部06~07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反馈
初一语文试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
得 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20分)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撷取 归省 pángbó qiè 而不舍
2、下面句子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4分)
(1)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似曾相识的风景,一些莫明的惊奇、喜悦与感动,悄悄升起在孩子的内心。
(2)贾里也曾有过挤身军界的打算。
(3)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叙,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欧斗。
(4)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错 别 字
改 正
3、根据要求默写:(6分)
(1)“ , ”,虽然海天相隔,毕竟血浓于水,海峡两岸渴望祖国统一的炎黄子孙,都怀着相同的心愿,彼此真诚祝愿。(用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诗句填空)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蕴含自然之趣的一联是:
“ , ”。
(3)韩愈在《 》一诗中,描摹早春特有的景致的诗句是:“ , ”。
(4)《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 ,他在词中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描写夏夜景物的特征,这两句诗是“ , ”。
4、下面是某餐馆门口的一幅对联,请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补充完整。(2分)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弃之可惜。
下联:杯中酒口口都甜香,量力而行。
5、期中考试前夕,李斌同学到办公室问王老师:“王老师,这次语文考试有没有口语交际方面的题目?”王老师笑着对他说:“你是不是希望通过考试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听了王老师的回答,李斌同学若有所悟的离开了办公室。你悟出王老师的言外之意吗?用一句话写出你的解释。(2分)
6、你的同学到图书馆借了一部小说,读着读着,他渐渐地被书中精彩的描写所打动,于是,不禁拿起笔来,想要划下一些精彩语句,并在书旁做些批注,此时,恰好你在旁边看见了,你会怎么劝他?(2分)
浏览完整试题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第7——10题。(9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 !”
7、补写文中空白处的原句。(1分)
,
8、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 自三峡七百里中 B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自非亭午夜分 何不试之以足?
C 其间千二百里 D 故渔者歌曰
使其冲烟飞鸣 故时有物外之趣
E 绝 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9、“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先翻译,再分析好在哪里?(4分)
10、仔细辨别下列各句的特点,选出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 )(2分)
A、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B、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C、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D、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第11——15题。(11分)
[甲]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乙]济南的秋天是诗境。……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有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也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
11、甲乙文写山,都主要写了山的 ,但甲文突出了雪后山的 的特点,而乙文则突出了秋色中山的 的特点。(3分)
12、乙文写山色,先写 的松树和树旁黄草的颜色,再写 的黄、灰、绿、藕荷色和 的色儿,然后重点写 的颜色,并突出其 的特点。(3分)
13、甲文中“看吧”统领的内容一直到“ ”。(1分)
14、请简要分析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4分,每小题2分)
(1)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2)忽然黄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第16——19题。(10分)
伽利略拒绝停止他的实验,因此他们就决定将威胁付诸行动。与亚里士多德的教导相反,伽利略认为,如果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就会同时落地。这些教授认为,这完全是胡说八道。“除了傻乒,没有人会相信一根羽毛同一颗炮弹能以同样速度通过空间下降。”现在正是揭穿伽利略的荒唐,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的时候了。他们要让他在大学的全体教授和学生面前当场出丑,使他愚笨的学说当场被揭穿。
伽利略很乐于接受这个挑战。为这次“表演”选定的地点是比萨斜塔。指定的日期到了,教授们穿着他们的紫色丝绒长袍,整队走到塔前。学生们和镇上的很多人则走在这些人的前面。大家吵吵嚷嚷,兴高采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展开余下试题
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他一只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铅球,另一只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铅球。时间到了,伽利略让两个铅球从塔顶同时落下。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然后随之是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难以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从塔顶下落,同时越过空中,同时落到地上。
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
15、教授们认为伽利略胡说八道的原因是:(2分)
16、对斜塔上的实验,教授和伽利略双方的目的各不相同,请分别指出。(2分)
教授的目的是: 。
伽利略的目的是: 。
17、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这一“嘘”字和下文什么样的反应相照应?接着是“难以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这个“难以相信的事情”指的又是什么?(4分)
18、伽利略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气”,请结合语段或你对他的了解,谈谈伽利略“特殊的勇气”表现在哪里?(2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第19——23题。(11分)
遥遥外婆心
刘蒙
①四月,飘着梅雨。突然想到了外婆。
②外婆的头发也似这雨般凌乱,外婆的眼泪也似这雨般温润……想到这里,我的眼泪便出来了。我弄不明白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心境,又一想,我想她罢了,想她蒲扇里扇着的童年了。于是我回到那岁月里去了。
③我的出生交织着外婆的痛苦与幸福。在我出生的前三天,外公走了,最悲痛的莫过于外婆了。然而,外婆没有哭得死去活来,领着一大群孩子,承受外公留下来的一切。接着,我便来了。外婆隐藏了所有的悲伤,用欣然的笑脸迎接新生命。
④在外婆那把发了黄的蒲扇里开始了我的成长。外婆只有一个女儿,就是母亲,母亲只有我这一个女儿,于是我在外婆的众多子孙里,便成了一个例外。
⑤外婆家门口有一很大的竹园,园里有许多的果树。竹子四季青翠,果子季季有熟。竹园便成了我们的乐园。园里有棵桃树,却不知是怎长得与别的桃树不同,旁无杂枝特别的高,结果很少、但很大。成熟的季节一到,我们一群孩子便开始围着树商量怎么摘到果子。我自告奋勇,脱了鞋便往上爬,树上的虫子落到脸上又痛又痒都不顾,听到下面的喝彩便觉得自己了不起,更起劲了。摇落了一地的果,大家在下面欢呼雀跃。我准备下来的时候,才吓傻了,离地那么高,顿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慌乱中往下爬,可衣服却被树枝挂住了,悬在半空,哇的便哭开了。没有人帮助我,小伙伴们都四散开了(许在哪个角落玩的忘了我)。我在树上哭累了,吊的迷迷糊糊的时候,一双温暖的手将我抱起。我睁开眼看到了我熟悉的慈祥的脸,不禁鼻子一酸,放声哭了,那一刻感觉再也离不开外婆了。直到今天,我还没弄清,一个走路蹒跚的老人怎么爬上树抱下她的小外孙的……
⑥清清凉凉的晚上,外婆便抱着我在竹园里拍着蒲扇,开始用她那沙哑的声音哼着湖北童谣:碗豆花儿开了呃,兔儿来了哟,狗儿来了哟,莫吵我的宝宝哟,我的宝宝要睡觉, 就这样在外婆沙哑的童谣声里我慢慢地长大了。
⑦总是看外婆对着我们笑,以为她是无痛楚的。其实是年少的我不知事罢。外婆心里装着难解的苦痛,而她最念叨的便是母亲,渐渐才知,她后悔对不起母亲,没有让她按照自己的方式追求自由、幸福。(写到这里,有些愧疚——多少有些是针对父亲的。)说起来有些悲哀也有些可怜,我这个年代出生的人,上一辈的婚姻近乎是包办的。我不能论母亲的幸福与否,但在外婆的心中,总是藏着这么一个心结。她在想母亲的时候,便坐在那里独自拭泪。外婆很少到我们家来。从我开始读书就很少见外婆了。只是每次母亲回去见了外婆,总是红肿着眼,总是在说,她又老了。外婆很老了,她总是不停地抽着旱烟。这里,我仿佛又看到青烟里干咳着的干瘪的身躯,顿感到一阵凄凉、寂寞袭来。
⑧外婆总打电话过来,还是那熟悉沙哑的声音,还是叫我回湖北,听父母的话之类的话,每次桃熟的时节,便会托人带许多来。而我是不孝的,外婆将我带大,从我们搬来湖南后,就很少去看她,而她却总是惦念着我们,惦念着我。她说我喜欢吃她做的鱼,而我总是很怕鱼刺。于是,在母亲去了回来,总有一大包的晾得很干散着浓浓香味的“外婆鱼”。这是只给她外孙女的。这种鱼,已经剔除了刺,看上去晶莹剔透,似一件件的艺术品。我的中文老师一次见到,感于赋吟“迢迢长江水,遥遥外婆心。日日擢茧手,默默弄利刺。世间深深情,堪此‘外婆鱼’”。是日,由此有“外婆鱼”之称。而今远游,虽尝千般鲜,终不解其中味。每每食鱼,总会想到那双长满老茧枯树般的手,鼻子便酸酸的。她的心里装满了爱,她总是宽容、和蔼,她希望和平安宁,希望我幸福,用心去爱一切。于是,在这个城市,我怀着一颗从她那里得到的心,真诚地待人、爱人。外婆不曾读过许多书,却教给我世间同样崇仰的真善美。
⑨ 我总说在忙于学习,现今又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去看她,是难以说得过去的。我感到无比的愧疚。可我知道,在我的内心的最底处是思念着她的,思念那瘦小的身影,那凌乱的白发……到这里,我的泪又出来了。
⑩在这深深的梅雨里,更深深的思念她。但愿梅雨也懂得,捎去我的思念,给我那苍老的外婆。
19、“遥遥外婆心”寄寓着外婆对我的___________的心,也寄寓我对外婆的______的心。(2分)
2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着重写外婆的三件事: (3分)
21、第七小节,有人认为与主题没有多大关系,删去也没有关系,你觉得呢?(2分)
22、“这里,我仿佛又看到青烟里干咳着的干瘪的身躯,顿时感到一阵凄凉、寂寞袭来。”一句中“一阵凄凉、寂寞袭来”应该如何理解? (2分)
23、根据你理解,你认为作者在文章开头与结尾都写到了梅雨,有什么作用?(2分)
第三部分 作文
24、苹果落地,牛顿因此而创立了“万有引力”;油灯晃动,伽利略因此而发现摆的规律;日常洗澡,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定律;……用心发现自会有“物外之趣”。请以发现为话题,完成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可以叙述你的一次发现经历,也可以谈谈你对此话题的看法,还可以……。题目自拟,角度任选,文体不限(除诗歌)。
震泽中学初中部06~07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反馈
初一语文答案
1、 略
错 别 字 明 挤 叙 欧
展开余下试题
改 正 名 跻 序 殴
2、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海日生残夜,江村入旧年;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辛弃疾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其它合乎题意的亦可)
5、略
6、提示:注意称呼、内容陈述、诚意、口语化等,语句通顺。
7、略
8、D
9、翻译略 以“回清”写“素湍”的动态,以“倒影”写“绿潭”的静态,极言江水这清澈。“素”见浪花之雪白;“绿”显潭水之清澈。
10、B
11、颜色 秀美 灵动、多彩、淡美
12、山腰 山脚 山顶 山腰 多变
13、微微露出点粉色
14、(1)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夕阳照耀下雪后小山的娇美。
(2)连用两个比喻,形象地写出山腰中色彩的变换,如梦如幻。
15、与亚里士多德的教导相反 ;除了傻瓜……通过空间下降。
16、揭穿伽利略的荒唐,让他当场出丑 接受挑战,证明自己的理论
17、嘲弄的哄笑;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 “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落到地上”。
18、①不顾众人的“嘲笑”和反对,敢于实验 ②孩子时代就不轻信权威
③不听从父亲的安排,决定以科学为终身事业(答对一个方面即可)
19、慈爱 思念
20、抱我下树 哼唱童谣 剔除鱼刺
21、不可删去。 因为这部分主要写出了外婆的心中的悲凉与苦痛,在这种情形之下,外婆对我的爱就更显得伟大与感人。
22、想到外婆的晚年处于如此的孤独、悲凉之中,我的内心顿时感到深深的内疚
23、梅雨渲染了一种忧郁的气氛,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衬托了我对外婆的绵绵思念 (218.4.61.114)
上一篇:
九年级语文家庭作业
下一篇:
中考古诗文名句运用题例与解答及名句积累分册练习
标签:
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震泽中学初”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