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000  
标签:语文版 高一 必修三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0]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三测试卷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三测试卷
一、(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舞榭(xiè)    笃信(dǔ)     露脸(lù)     鬼崇(suì)
   B、樯橹(qiáng)  物阜民丰(fù)  靛青(dìng)  瘪三(biě)
C、懵懂(měng)  酹江月(lèi)    绦子(tāo)   不胫而走(jìng)
D、拂晓(fá)     枕藉(jiè)      潦水(lǎo)   烔烔有神(jǐng)
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身量苗条,体格风骚。(这里指姿容俏丽)
B、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一点儿)
C、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轻浮放荡)
D、无意中使得那个对人类几科看都不愿看一眼的受人歧视的天使相形见绌。(相比之下显得不足。形:比较。绌:不足)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平挹江漱,幽阒辽 ,不可具状。
B、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C、宜咏诗,诗韵清绝。
D、自翰林出滁上。
4、下列是对《声声慢》这首词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十四字,连续使用叠字,写词人孤独寂寞,渴望找到一种精神寄托,结果遇到的是冷冷清清的环境,心里更加凄惨、悲切了。
B、“乍暖还寒时候”是说早春的气候特征,忽冷忽热。也指所处的时代、社会不安宁。
C、“独自怎么得黑”写她失去丈夫后的孤寂之苦,说时光真是难熬。
D、“怎一个愁字了得”写她无法把愁绪排遣的苦况。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18分,6-9题,每小题2分;第10题6分;11题4分。)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6、文中划线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       ②南亩:泛指农田
   ③九土:即九州,指全国       ④呕哑:难听的音乐


浏览完整试题   ⑤独夫:孤单的人             ⑥戍卒:指陈胜、吴广等起义者
   ⑦楚人:指刘邦               ⑧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
      A.①④⑤⑦       B.②③⑥⑧       C.①③⑤⑧        D.②④⑥⑦
7、根据文意,“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句中四处“后人”(   )
A.①②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③是指当时的人(如杜牧);④是指秦人。
  B.①②④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③是指后人之后人,更后的人。
  C.①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②④相同,都是指当时的人。
  D.①④相同,都是指当时的人;②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
8、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9、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10、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11、给下列古文加标点符号(3分)
子 曰 德 之 不 修 学 之 不 讲 闻 义 不 能 徙 不 善 不 能 改 是 吾 忧 也(论语•述而)
三、读两首咏梅词,回答12~14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2、写出最能显示两位诗人思想境界的词句。
     答:①                                                                           
       ②                                                                        
13、两首词各自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答:①                                                                         
        ②                                                                            
14、请简析两首词所塑造的梅的形象的基本特征。
     答:①                                                                          
       ②                                                                             
四、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5、         ,彩彻区明。          ,          。(王勃《滕王阁序》)
16、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陆游《书愤》)
17、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8、远吞山光,          ,           ,不可具状。(《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展开余下试题19、          ,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越调  天净沙》)
五、阅读理解(10分,第20、21题各2分;第22、23题各3分)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 :“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             ,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20、填到文中横线上使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
A、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伤心,又是喜欢
B、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
C、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可怜,又是喜欢
D、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可怜,又是伤心
21、王熙凤见黛玉这一段精彩的表演,可归纳为“笑、哭、喜、问、吩咐”等几折,关于这一段的描写,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表现了她对寄人篱下的黛玉的真心喜爱和对弱者的出于人性的同情。
B、表现了她在贾府威重令行,敢于“放诞无礼”的地位。
C、表现了她善于逢迎讨好贾母的性格特点。
D、表现了她喜好弄权以显示自己精明能干的性格特点。
22、画线句集中体现了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有人说此语一举而四得,试分析其中“三得”。
   ①                                                                        
   ②                                                                        
   ③                                                                        
  23、王熙凤的两“携”一“拭”是否对黛玉有真情?这些动作有何目的?
   答:                                                                       
                                                                              
六、语用题(5分)
24、阅读下面材料,用一句话概括主要信息。(2分)
长期以为,我国的科研院所一直是创新的主体,“十五”以来,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由科研院所“拉大旗”的局面正悄然发生改变。如今,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与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枝术创新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在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中,企业投入已占到60%以上。一批依靠自主创新获得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正在崛起,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5、根据示例,从鲁迅、巴金、老舍、曹禺、莎士比亚、巴尔扎克中任选一位,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式相同,字数可以有所增减)(3分)
向你致敬,冰心。你的《寄小读者》教育了我。从此什么仇恨也不能把我的拉入深渊,唯有童心的向导能把我引入爱的天国;什么困难也不能使我消沉頺靡,唯有乐观的心态能载我驶身成功的彼岸。
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身;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事事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请以“生命的宽度”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八、文学名著附加题(任选两小题,每题130字左右。10分,成绩计入总分)
26、《红楼梦》第二回提到了贾宝玉的取名和抓周,请简要叙述这两件事。
27、请简要写出《家》中第二十八章鸣凤死后,觉慧做的一个梦的主要内容。
28、请写出《雷雨》“吃药”这个经典片段中你印象最深的某个故事情节。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三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8分,每小题2分) 1、C   2、C   3、A   4、B                      
二、(18分,其中6-9题,每小题2分;翻译题每句3分;断句题4分,每处标点符号0.5分)
5、B   6、B   7、B  8、C
9、灭秦国的是秦王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
10、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
11、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三、(9分,每小题3分)
12、①陆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②毛词“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3、①陆词:寂寞、孤独、苦闷             ②毛词:乐观自信,胸襟博大
14、①陆词:坚贞不渝,孤芳自赏           ②毛词:无私奉献不居功,以与民同乐为乐
四、(10分,每条横线1分)
15、云销雨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16、《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17、一樽还酹江月
18、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19、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五、(10分,第20、21题各2分;第22、23题各3分)
20、B  21、A  
22、赞黛玉;拍贾母;捧小姑(三春);悦夫人。(四选三,意思有说到即可给分)


展开余下试题23、并非真的对黛玉有情,这些动作的目的是为了讨好贾母。
六、(5分)
24、(2分)国家新的创新体系正在逐渐形成。或“国家创新体系正在逐渐发生变化”。(答全两个要点“新的创新体系”“逐渐形成”,意思对即可。)
25、作家与作品要相对应,仿写内容与作品相符合,句式要符合要求。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三测试卷答题卡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10分)
第   考室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8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二、(18分,其中6-9题,每小题2分;翻译题每句3分;断句题4分,每处标点符号0.5分)
5、       6、       7、       8、    
9、                                                                           
10、                                                                          
11、子 曰 德 之 不 修 学 之 不 讲 闻 义 不 能 徙 不 善 不 能 改 是 吾 忧 也
三、(9分,每小题3分)
12、①                                                                           
②                                         &n
标签:语文版 高一 必修三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2006-2007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