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试卷

阅读:972  
标签:语文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2]
双流县二00八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试卷
  双流县二00八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试卷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6分)
一、基础知识(共10分,每小题2分)
1. 下面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我陪伴他长吁(xū)短叹,帮助他将衷(zhōng)情吐露。
B.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qīng)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xiào)。
C.不幸的峡谷,它本可以变成一串明珠似的小湖,像德都的高山堰(yàn)塞(sè)湖“五大连池”那样。
D.我们看她忽而张目嗔(chēng)视,表现出叱咤(chà)风云的盛怒。
2. 下面句子文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论他正义的愤怒多大,总会过去,脑羞成怒的伏尔泰总会让位于心平气和的伏尔泰。
B.从那以后,我常在这棵月宫仙桂上尽兴玩耍,冥思遐想,遨游在美妙的梦境中。
C.可是,恶运终于落到了他的头上,在一场突如其来战争中,他的父王被杀,母 
后受辱自尽,他自己也成了奴隶.
D.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     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
②接近地平线的太阳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其距离远大于高层,所以进入底层的光线迅速        。
③它        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致意,却从来没有到这深深的峡谷的底部来过。
A.归结   衰弱    沉湎      B.归结    衰减    沉浸
C.归咎   衰减    沉湎      D.归咎    衰弱    沉浸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一层层鳞次栉比。
B.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惊心动魄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C.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
D.今年,我国先后遭遇雪灾和大地震,但多难兴邦,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最终克服了灾难造成的巨大困难。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救援队的同志们团结一致,舍生忘死,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事迹。
B.学校图书室购置了许多出版社新近发行出版的中外名著。
C.5月31日是第21个“世界无烟日”,今年的主题是“无烟青少年”。
D.通过这次抗震救灾,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共6分,每小题2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浏览完整试题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乐其志          此乐何极
B.期在必醉          失期当斩 
C.或置酒而招之      一食或尽粟一石
D.颇示己志          寻向所志
7.下面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亦不详其姓字
A.安陵君其许寡人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真不知马也              D.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8.下面对所选文段的理解,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B.文章在写作上多用否定句,突出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以及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C.文中的五柳先生虽然“好读书”,但只满足于了解文章大概,而不能作深入理解。
D.文章末段称五柳先生好像是上古的无怀氏、葛天氏之民,这是对先生高洁人格的再度赞扬。
第Ⅱ卷(其他类题型,共84分)
三、翻译、默写(共12分)
9.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译文: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                                                                    
10.请用课文原句填空(自选四句填写)。(4分)
  (1)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2)                       ,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3)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4)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5)而现在/乡愁是                            。(余光中《乡愁》)
(6)                         ,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1.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语境填空(选做其中两个小题)。(4分)
(1)杜甫的《登楼》诗中有一名联:“                ,                    。”此联通过写景,囊括天地,纵览古今。
(2)避世往往是古代部分知识分子保持独立高洁人格的一种选择,但是也有不少人则选择了像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写的那样“                ,
                          ”, 成为不随俗浮沉的君子。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前三句中全用名词营造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意境,而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也有一联“                       ,
                 ”,与此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4)被誉为“四君子”之一的菊花历来为古代文人墨客所歌咏,请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选出咏“菊”的连续的两句:                      ,   
                               。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12分)
①近读王选夫妇20世纪80年代初写给两个侄女的一封家书,其中谈到他们特别欣赏那种依靠坚持不懈的奋斗,长年累月下来最后获得成功的人。读过之后,我有一种心灵上的震撼与共鸣:拒绝急功近利的理念贯穿这封家书的始终。
②由于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反映了他的精神生活;而一个人精神境界的高低又决定了他的精神状态;因此拒绝急功近利,不仅是一种精神状态,更是一种精神境界。 
③那么,拒绝急功近利的精神境界从何而来呢?正如德国哲学家奥伊肯所说:“精神的实现决不是我们的自然秉赋;我们必须去赢得它,而它允许被我们赢得。”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不断滋润,不断净化,不断提升。我们向往的崇高境界当然不能靠上天的赐予,也不是一时灵感闪现所能带来的。从王选夫妇的这封家书中,我们顿悟:坦然拒绝急功近利的背后必然是一种崇高境界的支撑,而崇高境界是在人生历程中的艰苦奋斗与不倦跋涉中去一点一点构筑的。一个人眼界宽阔,胸襟坦荡,百折不挠,心态开放,气定神闲,取决于他的人生追求和理想信念,取决于他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程度和驾驭能力,取决于他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世俗的自我反省,舍此,你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你无法抗拒庸俗化的功利诱惑,你也无法走出急躁、浮夸、肤浅的怪圈。


展开余下试题④拒绝急功近利,对今天被极端物质主义裹挟下的我们,真是不可或缺的人生忠告!学界常常感叹今天人们的精神生活之庸俗,精神状态之功利,精神境界之低下,以至荣辱不辨,美丑不分,是非不清。于是我们看到,望子成龙而剥夺孩子童年欢乐的家长,梦想一夜暴富而不愿工作的“啃老族”,期盼著作等身而论文作假的知名教授,不愿坐“冷板凳”而剽窃成瘾的年轻学子:一切曾经潜滋暗长上不了台面的蝇营狗苟在潜移默化中一下子变得风生水起,肆行无忌。
⑤过于贪功求名便会急于求成,急于求成就会变得鼠目寸光,鼠目寸光就必然弄虚作假,弄虚作假最终就会身败名裂:这就是急功近利使然的内在逻辑。然而,人们要想超越急功近利,远离庸俗浅薄的困扰,保持心灵中的一片净土,却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灵丹妙药。让我们记住王选夫妇在这封家书结尾处写下的那简短却更令我们怦然心动的话吧:“要力求掌握真才实学,不图虚名,要真正做到这点不太容易,特别是由于周围环境的压力,我们常在为此努力。”
(选自楫托《读王选夫妇的一封家书》,有改动)
12.本文阐述的中心论点是                                     (3分)
13.本文第①段的作用是                                       (3分)
14.本文第③、④两段划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         和           的论证方法。(2分)
15. 本文末句说:“由于周围环境的压力,我们常在为此努力”,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准备怎样去努力?(4分)
    答:                                                              
                                                                       
五、写作(60分)
16.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做一题。
(1)材料作文
材料:一匹小马在妈妈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一次,妈妈让小马把一袋粮食驮到磨房去,可是小马却被途中的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能不能趟过去呢?河边的小松鼠惊慌地跑过来告诉他,不能过去,水很深,前天才淹死了他的一个同伴。正在河边吃草的牛伯伯却又诚恳地说,能过去,水很浅,才淹过他的脚呢。
小马不知该信谁的,只好回去问妈妈。妈妈告诉他:孩子,你为什么不自己去试一试呢?结果小马才发现,河水既不像小松鼠说的那样深,也不像牛伯伯说的那样浅。
要求:①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作文,自选角度,可以记叙经历,可以抒发感情,可以发表见解;②不能扩写、续写、改写材料;③题目自拟,文体自定(如写诗歌不少于20 行);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⑤不少于600字。
(2)命题作文
题目:走过风雨
要求:①文体自定(如写诗歌不少于20 行);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等级 得     分 总分 评卷人
基础等级(40分) 一等
40-36 二等
35-30 三等
29-20 四等
19-0

发展等级(20分) 一等
20-17 二等
16-13 三等
12-7 四等
6-0

错别字、不足字数、缺题目    减分
 
B卷(50分)
一、 诗歌鉴赏(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上片“眉眼盈盈处”一句中的“眉”是指       ,“眼”是指      。
(2分)
2.下片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感?试作分析。(2分)
答:                                                                                                                              
                                                                    
二、 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5题。
萧何,沛人也。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险塞、户口多少、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
初,诸侯相与约,先入关破秦者王其地。沛公既先定秦,项羽后至,欲攻沛公,沛公谢之得解。羽遂屠烧咸阳,立沛公为汉王,而三分关中地,王秦降将以距汉王。汉王怒,欲谋攻项羽。何谏之曰:“……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汉王曰:“善!”乃遂就国,以何为丞相。                         (选自《汉书•萧何曹参传》,有删改)
【注】三秦:这里指秦灭以后,项羽把战国时期的秦国故地分为三部分,分封给秦朝的三个降将,因此称为“三秦”。
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A.沛公具知天下险塞  (        )
B.诸侯相与约        (        )
C.沛公谢之得解      (        )
D.王秦降将以距汉王  (        )
4.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
译文:                                                                    
(2)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
译文:                                                                    


展开余下试题5. 选文表现了萧何的什么性格特点?是从哪些事件中表现出来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答:                                                              
                                                                       
                                                                      
三、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下面是对相关文学名著内容的陈述,请判断其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①诸葛亮施巧计火烧连营。(《三国演义》)                       (    )
②华佗妙手疗箭伤,关羽镇定读《春秋》。 (《三国演义》)         (    )
③矮脚虎王英巧娶孙二娘。(《水浒》)                           (    )
④鲁智深醉打蒋门神。(《水浒》 )                              (    )
⑤觉新与梅姐有情人终成眷属。 (《家》)                        (    )
⑥觉慧觉民先后背叛了他们的封建家庭。 (《家》 )               (    )
⑦朱赫来是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重要领路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⑧冬妮娅、谢廖沙、丽达都是保尔的童年伙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标签:语文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试卷
相关:关于“双流县二00”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