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003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3]
成都市猛追湾双语学校九年级9月月考语文题及答案
  成都市猛追湾双语学校九年级2008-2009年度上期9月月考 
语  文  试  题 
A 卷( 共 100 分 )
第 I 卷 ( 选择题 , 共 16 分 )
一、(共 10 分 , 每小题 2 分)
1. 给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hé),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朋友强聒(guō)不舍。
B.“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mú)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dì)固。  
C.在他们目光接触的刹(chà)那间,上帝从那目光中发现了一种他所不理解的美和某种从未见过的力量。
D.仰之弥(mí)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zuān)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qiè)而不舍。
2. 下列句子中书写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
     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饶。
     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致致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C.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都是大自然精巧绝纶的艺术品。
     D.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_______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②七年级五班班长将同学们希望在教室开辟图书角的意见_______给了班主任。
③我们要学会看云识天气,就要虚心向有经验的人学习,留心_______云的变化。
A. 展示   反映      观看     B. 显示   反映      观察 
C. 显示   反应      观看     D. 展示   反应      观察
4.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 我们要恪尽职守。
B.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还含有一种新的东西。
C.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自为政,终不愿意。
D.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5.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12时,               。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全部赃物和赃款
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全部赃物和赃款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共6分,每小题2分)。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技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昊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子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浏览完整试题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6.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险而民附     附:归附
    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图:谋取
    C.此用武之国     国:国家
    D.将军既帝室之胄     胄:后代
7.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而其主不能守
    辍耕之垄上          呜呼!其真无马邪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8.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备认为自己不能在天下伸张大义的原因是“智术浅短,遂用猖厥”,这充分表现出刘备勇于承认无能和礼贤下士的态度。
    B.诸葛亮从曹操“拥百万之众”和“挟天子以令诸候”的军事优势与政治优势,给刘备清楚地阐述了不能与之争锋的原因。
    C.诸葛亮认为刘备要建立“霸业”应当首先夺取荆、益二州,建立“霸业”的根基,并从历史和现实的不同角度阐述了夺取荆、益二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D.选文结尾刘备对关羽、张飞等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这不仅说明了诸葛亮对于他的重要性,而且也从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才能。
第Ⅱ卷 (共84分)
三、(共12分)
9.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0.用课文原句填空(任选四句填写 )(4 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诸葛壳《出师表》)
(2)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___。(刘方平《月夜》)
(3)、________________,丁壮在南冈。(白居易《观刈麦》)
(4)斜晖脉脉水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望江南》)
(5)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6)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1. 根据下面的语境或提示填空。(4 分)
(1)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 以“                         ,                         ”
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
(2)毛泽东《沁园春 雪》中表达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           。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2~17 题。 ( 共 12 分 )
                   
(1)《新民晚报》载:台湾中山大学著名寄生虫专家赵大卫,为研究绦虫及对抗寄生虫的有效药剂,竟生吞虫卵,在自己的腹腔内培育出了两条分别长17.6厘米、23.2厘米的绦虫。他是世界上首位完整记录绦虫在人体成长过程的学者。
(2)这则新闻触目惊心!赵先生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竟以自己做人体实验,令人钦佩。从他的壮举中,我们无不深切地感受到:科学是多么需要敢于探索的勇士啊!
(3)鲁迅先生曾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吃呢!”的确,螃蟹“张牙舞爪”、面目可憎,要“第一个”去吃掉它,必须具有“不怕死”的勇敢精神。探索科学,就必须具有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征服一道道科学难题。
(4)①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古今中外,举不胜举。②神农氏为写《神农百草经》,遍尝百草,中毒身亡;英国的琴纳为攻克天花,竟冒着可能害死爱子的危险,相继将牛痘、天花病人的脓液首次种到亲子的体内,所幸实验成功,儿子安然无恙;“电学之父”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放风筝导引雷电作实验,解开了雷电之谜;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更是置生死于度外,第一个在月球上登陆,从此,人类对外层空间的探索揭开了崭新的一页……诸如此类,不一而足。③可以说,如果没有神农氏、琴纳的冒死尝试,这个世界也许会有更多的患者还在病榻上呻吟;如果没有富兰克林的拼命研究,人类也许不会如愿以偿地由电气时代跨入信息时代;如果没有阿姆斯特朗等一大批宇航员“赴汤蹈火”、奋勇前行,人类也许还在自家的门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调生活。④一句话,人类之所以能告别茹毛饮血、刀耕火种野蛮时代而进入文明社会,完全是一代代科学工作者前仆后继、勇敢探索的结果。


展开余下试题(5)确实,科学从来不会让人一眼就看清它的“庐山真面目”,人类必须走过一条崎岖的漫长的道路,才能撩起它神秘的面纱。而这又需要多少勇士奉献出毕生的心血乃至生命啊!
(6)欣赏赵大卫,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做法,更重要的是他的勇气。有了这种“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人类什么都可以征服!
12、开头引用著名寄生虫专家赵大卫的事迹有何作用?(2分)
13、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4、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出其中一例并谈谈它的作用。(3分)
15、用“//”给选文第(4)段划分大层次,并用“/”划分小层次。(用序号标示)(2分)
               ①   ②   ③    ④
16、为什么“科学需要敢于探索的勇士”而且需要“奉献出毕生的心血乃至生命”?(不超过15个字)(1分)
17、请试着给本文加个标题。(2分)
五、作文 (60 分 )
18. 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做一题。 (60 分 )
(l) 题目: 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青年时期的大仲马穷困潦倒,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份谋生差事。父亲的朋友问他有何优点,大仲马只摇头,似乎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就在大仲马羞愧地写下自己的住址转身要走时,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他:“你的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把字写好也是一种优点!从此,大仲马以这为起点,勤奋写作,一步一步走进了大作家行列。想不到,放大一个小小的优点竞会产生如此的影响!
要求: ①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②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③不少于600字。
 
成都市猛追湾双语学校九年级2008-2009年度上期10月月考 
语  文  试  题 
B   卷 ( 共 50 分 )
一、诗歌鉴赏 (共 4 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 , 按要求回答问题。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 词的上片“千骑卷平冈”中“卷”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 (2 分 )
答:
2.词的下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雄心壮志 ?(2 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人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 衡乃与其傭作②,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 衡曰:“愿得主人书而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③,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 匡鼎来。匡说《诗》, 解人颐④。 ”时人畏服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⑤,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反。
[注释]①逮:及,达到。② 傭作:替人劳动,出卖劳力。③《诗》:指《诗经》。④解……颐:大笑不止。颐,腮、面颊。⑤挫服:折服、屈服。
3.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
A.以书映光而读之   映:照,此处可解释为“对着”
    B.而不求偿         偿:抵偿,这里指报酬
    C.时人畏服如是     是:这样
    D.遂去不反         反:反驳
4. 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
(1)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2 分 )
译文:
(2) 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2 分 ) 
译文:
5.(2分)这篇短文包含了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其意思是
6.从文中看,匡衡是怎样一个人?你对他的行为怎样评价 ?(4 分 )  
答:
三、阅读 ( 共 22 分 )
( 一 ) 名著阅读 (4分)
7.请从《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或者其他你更熟悉的名著中任选一部,依照所给的句子形式,仿写一个句子。 
我来到俄罗斯,仿佛听到高尔基在叙说自己苦难童年的种种坎坷;我来到    ,仿佛听到                                              ;我来到英国,仿佛听到斯威夫特在讲述格列佛航海中的种种奇遇。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8~12 题。 (18分 )
父亲, 你是座耸立的山
胡章平
①小镇的汽车站到了。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说道:“到学校给家里写信。”这是走了十几里山路后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我答应了一声,木讷的父亲就再没开口,只是默默地看车来的方向,手中拿着我简单的行李。我从侧面看了一眼父亲,内心一阵酸楚。父亲太苍老了,但我却要离家远行去读大学,他那已经布满皱纹的脸上又不知要爬上几道皱纹了,我这长子能给这个家带来什么,弟妹小,母亲身体又不好。父亲肩上的担子 ……我忍不住又看了眼父亲瘦小且有些干枯的身体,我担心他会被艰辛的生活压垮。车来了,我跳上汽车,父亲在扎得结实的行李上又仔细地察看一遍,挨个儿拍了拍,才递给我。我站在车门口,等着父亲还有什么话,但他只是眯着眼睛,看了我几眼,终于没说一句话。车开了,父亲还站在那儿,直到变成了一个黑点,被汽车掀起的漫天尘土裹住。
②放寒假了,又回到了熟悉的山村熟悉的家。山村的生活依然重复着单调,平平静静。父亲去山上干活还没回来,母亲正在屋内张罗着给鸡喂食。我没有听从母亲的话坐在屋里,找了把锄头上山去找父亲。
    ③村子四周都是山,山上向阳的一面开垦着许多梯田。我忘了问父亲在哪座山上,只得一个个山去寻找。我爬上一道山梁,站在高处向四周张望,见对面一个山脊上有一个人正躬着腰。那背影是我十分熟悉的,远远看去,父亲显得那么瘦小,要不是正挥着锄头,真疑心那不过是山上的一棵树,一块石头,一点也不起眼。我走过去, 父亲直起腰看清是我,笑着问:“回来啦?”“回来啦。”“回去吧?”“不,锄一会儿吧。”父亲便没再坚持,我又像从前在家一样跟在父亲旁边锄起地。山坡上很静,我们都没有说话,像从前干活一样,能听见有节奏的锄地声。
④天渐渐黑了,山脚边的村子里炊烟袅袅,传来女人唤鸡和狗吠的声音。父亲站起身,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拍拍身上的尘土,说道:“回去吧。”我扛起锄头,沿着小路, 慢慢向山脚走去。父亲走得很慢,头上的咖啡色毡帽上有些尘土,我几次想替他掸去, 但终于停住了手,我不想打搅正在专心走路的父亲。


展开余下试题⑤几年过去了,到了四年级,研究生考试开始报名了。但我却犯起了踌躇,左思右想总下不了决心,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那双疲惫的眼睛,还有几个年幼正在上学的弟妹的满是热切盼望的眼睛,然而放弃多年的心血……我有些濒于绝望了,但我终于决定回家去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对我的突然回家只略微有些惊讶,却没有问。吃过晚饭,收拾好后,父亲和我坐在厨房里的桌边,母亲在一旁纳着鞋底,小弟弟坐在旧桌边做他的作业。我艰难地开口了:“我想读研究生,特地回家来商量,我只是担心……”我没有说下去,看着眼前苍老的双亲,看着被烟熏得昏暗的墙壁,我突然想骂自己。父亲长时间地沉默着,脸上仍是那平静的表情,母亲停止了纳鞋,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看看父亲,嘴张了几下终于没说。屋子里一阵凝固般地寂静,我的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
    ⑥父亲打破了沉默,声音很安详:“考吧,别担心家里。”我刚想张嘴,父亲又说:“读书是好事,不能误了。坐了一天车,早点歇吧。” 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 屋内又沉默了。我没有再说什么,站起来向里屋走去。
⑦第二天父亲送我上路了,我们一前一后走着,和第一次送我上大学一样,所不同的是,没背行李,但我却多份重压。车来了,父亲道:“到学校好好考。”我使劲点点头。车已经开得老远了,我还能看见父亲仍站在那儿。
⑧父亲,回去吧。
8. 从全文看,作者围绕“我”主要写了“父亲”哪几件事? 请概括回答。 (4 分 ) 
答:
9. 阅读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4 分 )
(1) 第①段写“父亲”送“我”到车站只说了“到学校给家里写信” 一句话;等车来了后,又写了“父亲”“在扎得结实的行李上又仔细地察看一遍,挨个儿拍了拍”, 这一言一行,写出了“父亲”怎样的情感 ?(2 分 )
答:
 (2) 第⑤段写“我”就报考研究生征求“父亲”意见时,作者为什么要写“母亲停止了纳鞋”“嘴张了几下终于没说”“屋子里一阵凝固般地寂静”?(2分)
答:
10. 第⑤段结尾说:“我的心悲哀起来, 父亲也为自己。”“我”为什么要“悲哀”?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3分)
答:
11. 文章标题把“父亲”比喻为“山”,结合全文内容看,“父亲”“是座耸立的山”应该怎样理解 ?(3分)
答:
12.母亲和父亲都是伟大的,然而写母爱的文章很多,写父爱的文章较少。读了本文,你从中感受到的父爱是什么?并结合你的生活体验简要谈谈你对“父爱”的理解。 (4分)
答:
四、语言运用 ( 共 12 分 )
13.九年级准备开展以“多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来参加会的有语文老师,有爱好读书的同学。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根据会议的主题和情景写一段开场白。要求:内容符合主题,语言得体,富有感染力。(4分)
答:
14. 写春联是我国的民族风俗习惯。2009年春节即将来临,为了表达辞旧迎新的喜悦心情,有人针对教育写出了上联,请你根据对联的知识并针对下面提供的上联,写出下联。 (4分)
    上联:校园春意浓朵朵红花迎雨露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的短文,领悟其内涵,为其续写一个结尾。
要求:语言简明扼要,能揭示出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给人以启迪。(4分)
一个很有名的剧院经理来拜访大仲马。一见面,他连帽子也没脱下,就冒火地问这位剧作家为什么把最新的剧本卖给一家小剧院的经理。大仲马承认有这么回事。这位经理于是出了一个远远胜于他对手的高价,想把剧本买回来。大仲马笑了笑说:“其实你的那位同行用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以很低的价格把剧本买走了。”
“那是怎么回事?”
“因为他以与我交往为荣,并且一见面就脱下帽子。”
答:
考题答案
1.B  2.D(A 项 “饶”应为“娆”;B项“致致”应当“孜孜”;C 项“纶”应为“伦”)
3.B4.C (“各自为政”为贬义,用在此处与语境不合,可改为“各得其所”)
5【解析】这是以衔接形式出现的选用句式题,特点是提供语境,根据语境进行选择。所以答题时,要根据陈述对象的需要,选用能使上下文文意连贯,语气贯通的句式。
二、(共6分)
6.C  (“国”,应为地方)
    7.D  (两个“则”可译为“那么”;A项中的前“之”可译为“的”,后“之”可译为“到”;B项中的前“其”可译为“他们”;后“其”可译为“难道”;C项中的前“以”可泽为“而”;后“以”可译为“凭借”。)
    8.A  (表现“礼贤下士的态度”有误,应是表现他向诸葛亮问计的诚恳态度。)
三、(12分)
9.(4分) (1)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停止)。你认为该采取怎样的计策?(翻出大意计1分,落实“已”“谓”各计0.5分)    (2)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来迎接将军你呢?(翻出大意计1分,落实“箪”“壶”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成都市猛追”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