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995
标签:
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5]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江阴市华士片2008-2009学年)
江阴市华士片2008-2009学年初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2008.10
亲爱的同学,一个多月的初中学习,一定让你收获了不少。请拿起手中的笔,将累累的硕果记录在这张试卷上吧,你会惊奇地发现你有多棒:学习自信,见解独特,想象丰富……赶快动起笔来,把这份快乐也传给老师、家长,让他们和你一同分享吧!
注意: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
2、答卷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不随便涂改。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按要求默写(9分)
(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3)成功的花, !(冰心《成功的花》)
(4)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 , 。”(《郑人买履》)
(5)等闲识得东风面, 。(朱熹《春日》)
(6)唐代诗人白居易有“听唱黄鸡与白日”,从而感叹世事匆促,人生易老。宋代苏轼在《浣溪沙》中用“ ? , 。”这几句反用其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3分)
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chōng jǐng( )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我们是一件大有bì( )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 )移默化的。
3、找出下列成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改正。(4分)
小心冀冀 密密麻麻 道听涂说 势不可当
眼花瞭乱 明察秋毫 一视同仁 矛塞顿开
错别字
正确字
4、解释下列文言加点词(4分)
(1)遽契其舟( ) (2)项为之强( )
(3)鞭数十( ) (4)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5、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 )(2分)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敬,___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____________ 。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浏览完整试题
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④③①②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
B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C 《众志成城》的雄浑合唱拉开了“2008宣传文化系统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
D 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
7、仿照下面的示例,请你从备选事物中任选一个,从褒、贬两个角度各写一个句子,要求:所写的句子要有一定的思想意蕴,字数不一定与例句相同。(2分)
示例:天平(事物)
谁给的东西多,就偏向谁。(贬义)
始终追求平等,作为一生使命。(褒义)
答: (直尺、竹子、蜡烛、粉笔)
① (贬义)
② (褒义)
8、口语交际(2分)
金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张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金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放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1)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
(2)金娜该怎样说才得体:
二、阅读理解(3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3分)
雪 梅 〔宋〕卢梅坡①
梅雪争春未肯降②, 骚人搁笔费评章③。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释:①卢梅坡,宋诗人。生卒年不详。②降(xiáng),服输。③评章,评论,品评。
1、你知道诗中的“骚人”是指什么人吗?(1分)
2、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与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什么道理呢?(2分)
(二)阅读下面这篇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缁:黑色)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向:以前)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选自《列子•说符》
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天雨,解素衣( ) (2)衣缁衣而反( )
(3)子无扑矣( ) (4)子亦犹是也( )
2、请你选出与“将扑之”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杨朱之弟曰布 B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C 至之市 D是吾剑之所从坠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这句话的意思(2分)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
4、狗只认衣冠而不认人,这不足为怪。读了本文后,你认为这则故事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展开余下试题
(三)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问题。(9分)
香港之夜 巴金
我们搭小火轮去广州。晚上10点钟船离开了香港。
开船的时候,朋友洪在舱外唤我。我走出舱去,便听见洪说:“香港的夜很美,你不可不看。”
我站在舱外,身子靠着栏杆,望着渐渐退去的香港。
海是黑的,天也是黑的。天上有些星星,但大半都不明亮。只有对面的香港成了万颗星点的聚合。
山上有灯,街上有灯,建筑物上有灯。每一盏就像一颗星,在我的肉眼里它比星星更高。它们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像是一座星的山,放射着万丈光芒的星的山。
夜是静寂的,柔和的。从对面我听不见一点声音。香港似乎闭上了它的大口。但是当我注意到那座光芒万丈的星的山的时候,我仿佛又听见了那无数的灯光的私语。船在移动,灯光也跟着在移动起来。而且电车汽车上的灯也在飞跑。我看见它们时明时暗,就像人在眨眼,或者像它们在追逐,在说话。我的视觉和听觉混合起来。我仿佛在用眼睛听了。那一座星的山并不是沉默的,在那里正奏着出色的交响乐。
我差不多到了忘我的境界……
船似乎在转弯。星的山愈来愈窄小了。但是我的眼里还留着一片金光,还响着动人的乐曲。
1、文中有一句话能总结全文,请摘出这句话。(2分)
2、文章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即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的画面。根据提示找一找文中移步换景的语言标志。(3分)
→渐渐退去的香港→ →
3、从“灯光”的角度看,文中总写夜中香港特点的一个句子是哪一句?(2分)
4、巴金的《香港之夜》与课文《繁星》有很多相同点,也有不少不同点,请各说出一点。(2分)
相同点:
不同点:
(四)阅读下面这篇现代文,回答问题。(10分)
①人生有许多事要学;人生有许多事要做。一生教你学做事的人,便是老师。
②人生有许多难做的事,而最难的事是做人。在这世上首先教你做人的人,便是老师。
③人生有许多东西令你珍重。而当你双鬓堆雪,归于宁静,你才会知道,这珍重之中的珍重,乃是真诚。在这世上,惟有老师,惟有老师呵,教你真诚。
④老师的职业,容不得虚假;老师的职业,排斥奸佞。诲人之心长在,哗众之意皆无。一切伪善、恶丑、买空卖空、损人肥己的言行,与老师的道德相悖,为老师的称号所不容。
⑤也许,你的一生, 过许多坎坷, 过无数道台阶,终于 辉煌, 了顶峰。请你面对清风明月,扪心自省,你可记得,每一道沟坎,每一步阶梯,有几位老师搀扶你前行,用肩膀托你到高处去领受人生的风景。
⑥在每一个成功者的道路上,谁也数不清有多少老师的身躯,做了铺路的石子,让你踏着他们去开辟前程。小心地抬起你的脚吧,不要碾碎了他们的心灵。
⑦或许,你感喟一生的平庸,叹息命运的不公平;为什么荣耀的光环总套在别人的头上,只将寂寞、清冷、悲苦甚至不幸赏给自己。也请你静夜长思吧,有多少老师为你付出了同样的辛劳,甚至给你远超过给别人的呵护,为你微小的成功而高兴得热泪涔涔,就算你失败、跌倒,周围都是嘲讽的目光,也总有双眼睛,充满怜爱地凝望着你。那就是老师的眼睛。不管你灿烂还是黯淡,你都是老师心中的星辰。请你振作吧,别伤了老师的心。
⑧把老师比作母亲,比作人梯,比作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比作努力吐出最后一口丝线的春蚕,都不过分。这世上倘没了老师,人类将永远陷入混沌。老师是擎天的柱、润泽大地的春雨、人类绵延不绝的大军。假如人世上有一种专门吃苦而造福别人的职业,那便是老师,没有任何人比老师更神圣。
⑨不管是华发满头,还是青春年少,让我们手牵起手,躬下身,向所有老师虔恭地祝福,合泪说一声:“谢谢啦,谢谢你们,老师!”
1、第五段划横线处依次应填人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超越 踏上 步入 攀上 B.越过 登上 走进 爬上
C、踏上 超越 登上 攀上 D.跨过 踏上 进入 爬上
2、第七段的画线句是什么意思?请简要回答。(2分)
3、第八段中,作者把老师比作“母亲”、“人梯”、“红烛”、“春蚕”,想一想,还可以把老师比作什么?(2分)
展开余下试题
4、从全文来看,哪些理由表明“没有任何人比老师更神圣”?试简要回答。(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都行,但至少说出三条理由)(3分)
5、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写作(40分)
题目: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亲人的重逢,朋友的惜别;获得成功的时刻,遭遇失败的瞬间;误会冰释后的拥抱,绝处逢生时的欢笑……这一幕幕难以忘怀的画面,长久地定格在我们记忆的屏幕上。
请你用深情的笔触描绘你最难以忘怀的一幅画面。
要求:1、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2、不得出现与自己相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3、字数600字左右。
初一年级语文学科阶段性测试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按要求默写
(1)—— (5)略 (6)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2、略 3、冀冀——翼翼 涂——途 瞭——缭 矛——茅
4、略 5、C 6、B
7、例:直尺 总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褒义) 永远用同样的眼光看待每个人(贬义)
符合事物的特征且有一定的思想意蕴即可。
8、(1)张敏在批评金娜不注意公共卫生 (2)对不起,我今后会注意的。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1、诗人、文人
2、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二)阅读下面这篇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
1、(1)下雨(2)同“返”返回(3)你(4)这样
2、B
3、杨朱的弟弟叫杨布,穿着白色的衣服出去了。
4、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遇事要善于思考)
(三)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问题。
1、香港的夜很美。
上一篇:
江阴市2009届高三教学情况调查测试语文试卷
下一篇:
江阴市华士片2008-2009学年初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标签:
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苏教版/七年”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