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016  
标签:苏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6]
江阴市华士片2008-2009学年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江阴市华士片2008-2009学年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4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qiǎng bǎo(            )    (2)重蹈fù zhé(           )
 (3)ruì(      )智               (4)强guō(       )不舍
2、根据课文默写。(10分)
(1)更深月色半人家,                    。
(2)                   ,人迹板桥霜。
(3)                   ,只有香如故。
(4)不畏浮云遮望眼,                    。
(5)晴空一鹤排云上,                    。
(6)春蚕到死丝方尽,                    。
           注意:(7)(8)(9)三题任选两题。
(7)《观刈麦》一诗中深入所写对象的内心,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环境下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8)《游山西村》中,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的诗句是:
                  ,                    。
(9)《望岳》中,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                    。
3.解释下面文段中加点的词。(4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適:            亡:            等:            死:            
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江阴市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B.近年来,海交会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C.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D.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5、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人生与天地固然渺小,如沧海一粟,但真正渺小的是人的自卑。是小草,我们就要染绿天涯; 是水滴,我们就要汇成浩瀚;            ,                            ;


浏览完整试题         ,                                  。
6、请你仔细研究右边的漫画《羡慕》,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
尝试为“笼中鸟”和“林中鸟”设计一段对白,表达你的感悟和理解。(2分)
我的设计:“笼中鸟”对“林中鸟”说:“                                ”
“林中鸟”对“笼中鸟”说:“                                         ”
二、阅读理解
(一) (4分)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7、在诗的前两句中,哪两个动词最能体现边塞寒冷严酷的环境特点?(2分)
                                                                              
8、“红旗直上天山雪”一句表现了从军将士怎样的精神?(2分) 
                                                                              
(二) (10分)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①,相田文②。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③,韩赵宾从④,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⑤,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⑤之于子乎?属⑥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注】①魏置相:魏国设置相位。②田文:战国时人,曾任魏相,能礼贤下士。③不敢东乡:乡,同“向”。不敢向东侵犯。④宾从:服从、归顺。⑤主少国疑:国君年轻,国人疑虑。⑥属:同“嘱”,委托、托付。
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将三军,使士卒乐死                 
(2)敌国不敢谋                   
(3)百姓不信                   
(4)方是之时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中的意思。(2分)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11、你认为吴起是怎样的人?请结合上面的文言文简要阐述。(至少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4分)
①                                                                     
②                                                                    
(三) (8分)
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
    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埃塞俄比亚运动员阿贝贝•比基拉光着脚夺得了马拉松冠军,他成为奥运历史上最著名的赤脚大仙,创造了奥运田径史的奇迹。今天,奥运会赛场上再也难觅赤脚大仙的踪影,利用高科技结合人体运动力学原理研制出的新一代跑鞋,使运动员如虎添翼,佳绩连连。    ’
    高科技跑鞋首先具有极佳的避震功能,穿着时倍感舒适和安全;它们还具有回输功能,能够释放吸震时候储蓄的能量,使运动员轻松省力;同时它们的附着力强,易于运动员控制身体,保持正确姿势,避免滑倒。    。
    鞋底是跑鞋最重要的部分,特别是中底。高科技跑鞋的鞋底是由马蹄形的气垫后跟和各种适应脚的不同部位、不同运动形式的花纹组成。所谓气垫后跟是指在鞋跟中央位置装有一个气垫,利用气垫吸震并同时吸收能量产生反弹力。这比传统防震后跟仅有吸震功能大大改进了一步。
    早在1991年东京田径世锦赛上,美国运动员刘易斯以9秒86的成绩打破当时的百米世界纪录时,他脚上的跑鞋就轰动了世界,因为那双鞋只有115克!这双鞋采用轻盈而坚固的陶瓷作为鞋钉材料,陶瓷耐磨并且钉子附近无需任何附粘物,这使鞋的重量得以减轻20克,当时它的售价为十几万美元,可谓价值连城。


展开余下试题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美国百米女飞人玛丽安•琼斯的水晶鞋和短跑名将迈克尔•约翰逊的金缕鞋甫一露面勺就吸引了全世界运动员的目光。这两双鞋都是科研人员花费了3年的时间进行研发的产物。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一道黄色闪电刺破雅典奥运会的红色跑道,年轻的中国选手刘翔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横空出世,跑出12秒91的惊人成绩,不但赢得金牌,而且平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与辉煌战绩相映衬,刘翔也有着自己的秘密武器——“红色魔鞋”。红色魔鞋是刘翔的赞助公司为他参加2004雅典奥运会特别制作的。它是目前为止该公司生产的最轻的一双钉鞋,比巨星迈克尔•约翰逊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夺冠时所穿的116克的金缕鞋还要轻。这双鞋用皮革制成,鞋帮采用了特殊的穿孔设计,足尖处运用了锁定系统。在它绚丽的鞋底里面更是藏着关键技术:轻薄的鞋底使跑鞋更轻,提供了对冲击力的保护;鞋底柔韧的尼龙承拖盘,链接式前掌为运动中的转动提供保护;5根可拆卸式鞋钉,提供更强的抓地力。这双鞋的设计可以使运动员穿着舒适,技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12、高科技跑鞋一般要具有哪些功能?(3分)
                                                                              
13、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句中的“目前为止”有什么作用?(3分)   
                                                                              
                                                                              
                                                                              
14、有位同学说,只要能拥有一双刘翔那样的“红色魔鞋”,自己也一定能在奥运会上夺得金牌,为国争光。对这种说法,你是否赞同?为什么?(2分)
                                                                              
                                                                               
                                                                               
(四) (6分)
文章为思想而写
人们为什么写文章,可以有很多目的。比如,为了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为了创造艺术,创造美感。但还有更深一层,A、就象开矿一样,是为了开采新的思想、交流新的思想。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提出散文美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描写之美,写景,状物,述事,传递信息、知识等,力求准确、干净。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这种美在文学作品中有,在许多政论、哲学和科学论文甚至讲话中都可找到。只有新的思想,就有美的魅力。我们平时看报纸,读社论,听讲话,大部分时候留下的印象不深,就是因为这些文章讲话只到了传递信息、决定、指示这一层,还没有给人以新思想。而一篇文章讲话中有了新思想的火花,B、便如闪电划过夜空,你会有永久的记忆。比如“文革”十年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切按照最高指示办”,报上无不重复着这样的话。但突然,1978年5月,《光明日报》冒出了一篇文章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出一个很有震撼力的新思想,所以至今人们对这篇文章记忆犹新。再细想一些古文名篇所以能留传下来成为经典,除了艺术之美外,大都因为它首先说出了一种前人没有说出的新思想。C、可以说裹藏在文章中的思想,是这些文章在人们头脑里代代繁殖的种籽。当然,光有种籽的颗粒还不行,还得有茂盛的枝干花叶。所以文章还得有文采,还得有前两个层次的衬托。作为文学作品,如果三个层次都达到了便是不朽的好文。比如《岳阳楼记》,有洞庭湖景色的描写之美,有作者由此引发的意境之美。而最后又推出作者独自悟出的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达到了一种哲理之美。这篇文章所以能流传千古,气贯百代,老实说,主要是因为这句话,这一个新思想。
人们或许会问,社会上每天文章千千万万,哪能篇篇都有新思想。是的,许多文章只是完成着传递信息、传播知识、讲述故事的任务。作为一般人,这就够了。但作为作家、思想者,这却不够;他必须使自己的文章有新的思想,要挖出别人没有表达过的思想。对这种新思想的追求就像铸炼新词新句一样,务求个性,务求最新。“语不惊人死不休”,篇无新意不出手。因为你是弄文章的“专家”,当然就与其他人的文章不同。就像跑步,一般人快点慢点都无所谓,而短跑运动员则不同,他必须跑出比别人快的成绩。因为他是专门干这个的。同理,文章中新思想才是作家生命的增长点。
15、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2分)
                                                                         
16、请仔细揣摩选文划横线的A、B、C三个句子,它们分别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有什么作用?请选择其中一句予以解读。(2分)
答:你解读的是            句,


展开余下试题你的解读是:①论证方法                         
②表达作用                                                    
17、读了全文,请你再写出一句你学过的能体现“新思想”的文言语句。(2分)
                                                                           
(五) (10分)
泪 水 中 收 获 力 量
                            新华社记者白瑞雪 
金黄的麦田,刚刚收割的油菜……若不是从直升机上清晰地俯瞰巴蜀大地,我们几乎已经忘记了,这本应该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当哀悼逝者的警报声响彻中国,当泪水模糊了灾区和所有心系灾区人们的双眼,悲伤让我们痛彻心扉;悲伤,也让我们的心灵收获了从废墟中站起来、向前走的力量。 
我们收获的,是永不放弃的希望。 
在绵竹汉旺采访时,一位刚从山上走下来的妇女,向我摊开了一张沾满泥土和血迹的红纱巾。 
山里长大、山里结婚生子的黄惠兰,在这场地震中失去了她在大山里拥有的一切。没有食物,没有水,要走到最近的聚居点——清平乡政府,还有5公里的路。 
地震发生后第2天下午,寂静的山谷里响起了轰鸣声。黄惠兰和几个幸存的同伴们挥动着他们从废墟中捡来的一根红纱巾,朝着空中的直升机大声呼喊。挥了又挥,喊了又喊,直升机又走了。 
此前,一直鼓励别人要坚强的黄惠兰,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黄惠兰开始了走出大山的漫漫征途。红纱巾是她唯一的行李,因为她相信,直升机总会再来的。在山中跋涉了整整一夜后,她又听到了直升机的声响——这一次,她和同伴们捡到了空投的物资。 
或许,一根小小的红纱巾,根本不足以成为直升机的参照物。但黄惠兰说,她会把纱巾珍藏一生,用来提醒自己,生活永远充满希望。 
被埋100小时后获救的邓中群、150小时的虞锦华、164小时的李宁翠……几天来,生命奇迹的纪录不断被刷新,几乎所有神志清醒的获救者都说,他们在废墟下面从来没有放弃过生的希望。同样不言放弃的,还有在北川县城里一遍遍寻找生命的救援人员,还有奔波在寻亲路上的人们…… 
我们收获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地震后的清平乡,所有商店免费开放,清
标签:苏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江阴市华士”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