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921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2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题
七年级上期语文第一单元试题卷
制卷人:陈松林
温馨提示:
1.你现在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2分);你要在90分钟内完成所有答题。
2.正如你所见,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
一、积累和运用(17分,1-8每小题2分,9小题1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痴想(chī) 纳罕(hàn) 隐秘(yǐnɡ) 仙露琼浆(qiónɡ)
B.耸立(sǒnɡ) 训诫(jiè) 花穗(huì) 擎天撼地(qínɡ)
C.啜泣(chuò) 小憩(qì) 闷热(mēn) 头晕目眩(xuàn)
D.伫立(chù) 嶙峋(xún) 一瞬间(shùn) 忍俊不禁(jīn)
2.下列成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是( )
A.骚挠 辉煌 诱惑 喧滕 心惊肉跳
B.迂回 糟塌 屡次 稀零 昂然挺立
C.茁壮 伶仃 辜负 发端 蜂围蝶阵
D.庸碌 锭放 迸溅 凝视 盘虬卧龙
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翼翼,谨慎、严肃。
B.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擎,摇动。撼,举起。
C.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D.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4.根据句意,为下面的两个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 )
①我小心翼翼地 出左脚去 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
②从那一刻起,我 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 。
A.探 试 应许 流走 B.伸 探 答应 流走
C.伸 探 应许 流失 D.探 试 应许 流失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报纸上到你们的事迹,使我们非常感动。
B.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C.脸上的笑容,显示了我们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D.成都的蜀锦不公享誉世界,而且闻名全国。
6.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的卫生该谁做?你,还是我?
B.哦,这可怜的小东西以为自己还能飞得起来!
浏览完整试题
C.“嗨!”内德说。“我们很久没有爬悬崖了。”
D.你需要进行一次语文学习的“革命”──形成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
7.《龟虽寿》中千古传诵的名句是: , , , 。
8.《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 , 。
9.“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联。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改写上联,使上下联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联。(1分)
上联: 下联:淡 月 隐 梅 花
二、阅读(41分)
(一)(10分)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作者写十多年前一大株紫藤萝的凋零,有什么作用?(2分)
2.“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这句话中“香气”是从嗅觉上说的,“紫色”是从视觉上说的,把嗅觉上的“香气”比作视觉上的“紫色”,该怎样理解?谈谈你的看法。(2分)请用该句所用修辞手法造一个句子。(2分)
理解:
造句:
3. 面对瀑布似的紫藤萝,作者产生了怎样的人生感悟?(筛选原文作答)(1分)
答:作者的感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开篇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却又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童趣(13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① ,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② ,
展开余下试题
③ ,④ ,⑤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⑥ ,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根据原文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3分)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昂首观之 B.为之怡然称快
作青云白鹤观 二虫尽为所吞
C.徐喷以烟 D.又留蚊于素帐中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
3.选出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鞭数十(鞭:鞭子) B.故时有物外之趣(故:所以)
C.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拟作:比作) D.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4.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2分)
A.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物外之趣”。
B.第二段中表明作者展开了联想和想象的一个词语是“私拟作”。
C.第三段写出了作者细察的乐趣。
D.“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写出了作者疾恶如仇、爱憎分明。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原文: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译文:
6.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2分)
(三)会飞的蒲公英(11分)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鹏、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________(yíng)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唱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
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更真切了。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阴小道上飞来飞去。
一年后,我把从林阴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了一段话:“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________(nèn)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
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座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画上题有一行字:山里的孩子。
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妈妈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
蓝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双眸,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里欢快地唱着: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吗?
(选文有改动)
1.根据注音写出汉字。(1分)
①轻________(yíng) ②娇________(nèn)
2.文章第一段中写“火红的杜鹊、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文章中最能体现蒲公英性格特点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在我成长的不同时期,妈妈为我做的事都和______________有关。妈妈这样做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分)
5.文章中三次运用了“飞来飞去”这个词语,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文章以“会飞的蒲公英”为题,有什么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24.172.167.244)
上一篇:
200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嘉兴卷)
下一篇: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人教版/七年”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2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