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094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94]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训练
适用于高一语文第一册(人教版)第三单元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训练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宇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繁芜丛杂(wú) 诅咒(zǔ) 拂晓(fú) 暴殄天物(tiǎn)
B.豁然开朗(huō) 诽谤(fěi) 谄媚(chǎn) 溘然长逝(kè)
C无动于衷(zhōng) 忌恨(jì) 桎梏(kù) 殚精竭虑(dān)
D.卓有成效(zhuó) 诬蔑(wū) 吮吸(shǔn) 风流倜傥(dǎng)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
A、永垂不朽 蜘蛛 同仇敌概 针砭
B.浅尝则止 消逝 高屋建瓴 攻讦
C、坚苦旧绝 侮蔑 大事渲染 挑剔
D.怙恶不悛 坚忍 螳臂挡车 毗邻
3、解释下列各句中破折号的作用.
①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睡着了。( )
②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隘。( )
③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韵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为这一成果自豪。( )
④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
A、①是解释说明,②是夹注, ③是话题转换,④是解释说明
B、①是解释说明,②是话题转换 ③是夹注, ④是解释说明
C、①是解释说明,②是解释说明, ③是话题转换,④是夹注
D、①是话题转换,②是夹注, ③是解释说明,④是解释说明
4、从句子结构、句意两个角度看,下面这句话有四种不同的分析,选择正确的一种。( )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A.是因果复句,从“所以”前的“;”号处划开。前一句为因,阐述物质决定精神;后一句为果,阐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因果复句,从“因而”前的“,”号划开。前一分句为因,阐述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后一分句为果,阐述必须由经济基础解释。
C.是单句,主语是“马克思”,谓语是其余所有的文字。句意是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D.是单句,主语由开始“正像”到“简单事实”,谓语是其余所有的文字。句意是阐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是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浏览完整试题
5、依据句意,按正确的语序词语填入括号中。
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 ( ),……
①爱戴 ②悼念 ③尊敬
A.①、②和③ B.②、①和③
C.③、①和② D.②、③和①
二、阅读与延伸
(一)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荚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从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采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6.选段文字论述的是马克思哪方面的贡献?贡献具体有哪些?(80字内)
7.“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一句中“豁然开朗”含义丰富,简单分析它的作用。
答:
8.第二段是一个长句,它的主干是什么?
答:
9.下列分析有误的两项是 ( )
A、第一段中“空白“一词形象地表现出马克思逝世所造成的不可弥补的损失。
B.第二段使用了类比的论证方法。用广为人知的达尔文的发现类比马克思的发现,凸显马克思发现的伟大,表明它也有划时代的意义。
C.“繁芜丛杂”是用来比喻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各种意以形态。
D、“不仅如此”“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足很够了”都是典型的过渡句,它们使文章结构严谨,丝丝人扣。
E.马克思作为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的逝世是人类历史科学的巨大损失。
(二)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 和最受 的人。各国政府 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 他, 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10.依次填人文段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A、忌恨 诬蔑 诽谤 诅咒
B.诬蔑 忌恨 诽谤 诅咒
C.忌恨 诬蔑 诅咒 诽谤
D.诬蔑 忌恨 诅咒 诽谤
11.“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抹去”一句中的比喻在传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
答:
12.“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一句传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3.这段在写作上最大出的一个表现手法是什么?
答案:
1.A(B项“豁”应是huó,C项“梏”应是gù;D项“傥”应是tǎn)
2.C(A项“概”当是“忾”;B项“则”当为“辄”;D项“挡”为“当”)
3、A 4、C 5、C
6、在科学上的贡献。具体贡献有: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一剩余价值理论;其它一些领域的独到发现。
7.联系后文“在黑暗中摸索?可以看出,这个词表现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使人们犹如在黑暗中猛见光明,从而形象地写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作用,凸显了马克思的伟大。
8.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9.C.E(“繁芜丛杂”是用来比喻马克思以前各种意思形态对历史的解释谬误百出,模糊杂乱,从侧面表现了马克思发现的伟大意义;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
10.A(“忌恨”与“诬蔑”按搭配习惯来区分; “诽谤”与“诅咒”按照程度轻重来区别,“诅咒”程度重,放后面)
11.“蛛丝”这个比喻首先表现了敌人对马克思的攻击时刻缠绕着他,同时也表现了这种攻击没有力量;其次,它表现了马克思对敌人的攻击极其蔑视,要回击那是轻而易举,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马克思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12.表现出对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的马克思的热烈赞扬,抒发了自己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13.对比。 (121.17.197.203)
上一篇:
中考文学常识专项精练
下一篇:
《拿来主义》随堂练习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在马克思墓”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9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