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学考试卷

阅读:1148  
标签:语文版 七年级 上册 学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48]
云南省大理市2007~2008七年级上学年语文试题
  云南省大理市2007-2008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评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18分)
1.同学们,如果你生活在充满竞争和拼搏的环境中,请你以“自信”为话题,写一句自勉的话,要求句子通顺,书写工整。(2分)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虔诚(qián)  心有余悸(jì)  横亘(gèn)
B.偌大(nuò)   眺望(tiào)    泡沫(mò)
C.寂寥(liáo)   恐吓 (xià)      酝酿(yǜn niàng) 
D. 言简意赅(gāi)   撰文(zhuàn)       滑稽(jì)
3.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大动甘火  喜不自胜  索然无味
B.苦心孤诣  伶仃  颀长
C.蜘蛛  兴至勃勃  任劳任怨
D.名负其实  执著  无病而呻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今天下午,我们聆听了张老师关于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做合格中学生的专题报告和讲座。
B.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
C.新世纪启动的国家课程改革,在多个实验区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D.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
5.下列各句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他看上去是个孔武有力的硬汉子。(孔武有力:勇武而有力量)
B.他一整天都有点神情恍惚(恍惚:精神不集中)
C.母亲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虽到老年,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辍:停)
D.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识:知识)
6.填空默写(8分)(每句1分)
(1)《论语》中阐述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                                


浏览完整试题                                                                              。
(2)《木兰诗》中运用景物描写衬托木兰在战场上坚强性格的诗句是:                                                   
                              ,                                                     
(3)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富含哲理的诗句是:                                                       
     ,                                                                         。
(4)杜甫在《望岳》中表达自己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诗句是:                      
                             ,                                                 。
二.语文综合运用(3分)
7.(1)仿照下面的例句,以“家庭”开头,补写句子,使之和例句组成对偶句。
     例:舞台小社会,社会大舞台,演尽人间悲欢离合。
     仿:家庭                  ,                 ,                   。(1.5分)
 (2) 教师节来临之际,你到母校采访你的小学班主任,你该怎么说?
                                                                                
                                                                       。(1.5分)
三.阅读(39分)
(一)(15分)
表达
   那天,我和父亲在电话里断断续续聊了一个多小时;要不是母亲不在家,我想我们是没有机会这么聊天的。从小到大,我与父亲的交流多半是用眼神和肢体动作来暗示的。父亲接到电话时,我有些诧异,因为父亲明显有些紧张,然后他说,你母亲不在家。我知道父亲的意思:每一次都是母亲先接上电话;就算是父亲接的,也会马上把电话递给母亲。
   我十五岁就离开家到外求学了。父亲为了我的学费也一直在外打工,每一次回家,都难得见到父亲的身影。偶尔有几次碰见,父亲也很少跟我说话,只是提醒我早点休息。见我看书时趴在桌子上睡着了,父亲会把我抱起来放到床上,盖好被子。到夜里小解时还会帮我掖掖被子。当然,这些都是母亲后来告诉我的,父亲从未提及过。
   上初中时,我拒绝父亲到我的学校。别人的父亲都是开着小轿车到学校送菜送衣,而父亲只能在我看不见的土地里刨食,挣那点可怜的辛苦钱。有一次,父亲冒着雨给我送来了被子,父亲不认识路,只好一直打听到了上课的教室。我生气地从父亲手里夺过雨衣包好的棉被,逃也似的跑了。我没有去想身后的父亲是怎样的表情,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又是怎样一步步地在雨中走出学校的。
   电话里,父亲的言语带着些歉疚和无奈,父亲说这些年你受苦了,从小就没有像其他的孩子一样被宠过疼过。我说,爸,年轻人吃点苦未必不是好事,起码学会了独立。父亲又无语了。父亲永远是这样,从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就算是对自己的儿子,他也只能把爱深深地埋在心里,然后静静地看着我一点点消失在他的视线之外。
8.在文中用横线标出与“表达”意思相近的一句话。(2分)
9.自古以来,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读了这篇文章后,请你概括出父亲对“我”特别关爱的几件事(每件事不超过10个字)(3分)
                                                                                       


展开余下试题                                                                                
                                                                                
                                                            
10.结合上下文,请探究一下“我”之所以“拒绝父亲到我的学校”的原因是                                       
                                                              (限20字内)(2分)
11.“我生气地从父亲手里夺过用雨衣包好的棉被,逃也似的跑了”一句中“夺过”用得好,试问好在哪里?                                                                          
                                                                                  
                                                    。(2分)
12.结合语境想一想,如果你当时是“冒雨送被”的父亲,面对儿子的一举一动,你会怎么想?请写出一段表示心理活动的文字。(3分)
                                                                                      
                                                                                
                                                                               
                                                                                   
13.比较:《表达》与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这两篇文章中的“父母亲”,你喜欢哪一个形象呢?请说出理由。(3分)
                                                                                    
                                                                                 
                                                                                 
(二)(15分)
种瓜小唱
种瓜,有花有叶有实,很        人。春天,孩子找来几粒种子,颜色土黄,状如小指甲,表皮网络凸起,全不似冬瓜、西瓜、南瓜的籽儿。它到底能结什么瓜,是一个        的梦。不管!想想来日瓜棚下收获的喜悦,我就赶忙在院角播种了。
瞧,小生命伸开油绿的巴掌,拱破地皮儿了!我的心也随着膨胀起来。那些日子,在潇潇春雨里,我谛听它细长身肢舒展的声音;在盛夏的薰风里,我观察它伸出卷须时,生命的颤动。浇水呀,施肥呀,松土呀,搭架呀,小心伺候到夏末,见到小黄花儿了!看,[它擎着黄亮的铜喇叭,吹着收获的序曲。]我想入非非了,想到瓜儿的硕大、沉重和甜味……
万万没想到,赶到纽儿(指瓜果刚结的果实)长大,却是几个苦瓜!
我播种希望,收获了失望;我渴望甜香,得到了苦涩。我叹息,我懊恼,我自责。但我转念一想,苦瓜毕竟也是收获呀!南方人不是很喜欢吃苦瓜吗?它的样子挺特别:好似披了青蛙皮的纺锤,颜色是绿中透黄,黄里含橙。剖开表皮,裹着种子的是血红的瓤子。是不是它浸了我的苦辛,吮了我的心血,才生得这般模样呢?也许是的。
忽然,我的思绪飘远了:大自然有苦瓜、苦茶、苦菜、苦杏仁;人世间,一辈子在事业上苦斗,但未尝过庆捷甜酒的人,总是有的罢?他们为后人在岔路口插了若干“此路不通”的木牌。失败者生命的轨迹,为成功者提供了捷径。失败使后人变聪明。还有,谁能断言,苦后不甜?你瞧,在漫长的航程里,苦海、苦船,可远方总有彼岸。蜜蜂在哪采了苦粉,别歇翅,定会找到甜香四溢的花园。而且,有趣的是,苦瓜瓤竟是甜的?看来,苦中有甜,艰辛的劳动中有甜滋味,这话不是没有根据吧?


展开余下试题噢,仔细尝尝自己种的苦瓜吧,苦瓜配上姜、辣椒,别是一番滋味。苦味入心,清心明目,使人冷静地回味思索,也促人盼望明春那播种的季节早来,跃跃欲试。是的,人不嫌弃苦味,它是甜的陪衬。但人总不会习惯天天吃苦瓜。吃着苦的,想着甜的,生命也就有了希望,活着就有了力量。
赶明年,我想种甜瓜了。
也许,秋后又收获了苦味,那么,我还是要嚼碎它,咽下去。前面还会有播种的季节。生命有限,可只要还有时间,就别让土地撂荒了。是不是?
14.根据文意,为文中第一段的两个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它们的字母依次填写在括号内。(         )(2分)
A .疑惑 B .迷茫 C .迷离 D .诱惑
15.写出文中描写苦瓜的样子和表皮颜色的语句。(2分)
                                                                              &nbs
标签:语文版 七年级 上册 学考试卷
相关:关于“云南省大理”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4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