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931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1]
2008年秋季期九年级《语文》上册9月月考试题
  2008年秋季期九年级《语文》上册9月月考试题
出题人:朱如阳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0分)
1.默写。(8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2)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5)                      ,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  咏梅》)
(6)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表述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壮志的句子是                          ,西北望,               。
(7)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运用典故,表明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无从谈起的词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                        。
2.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汲取(jí)  抽噎(yē)  气吞斗牛(dǒu)  刻骨铭心(míng)
B. 别墅(yě)  作揖(yī)  一抔黄土(bēi)  孜孜不倦(zī)
C. 曙光(shǔ) 枘凿(ruì) 强聒不舍(guō)  恪尽职守(kè)
D. 脚踝(huái)灵柩(jiù) 润如油膏(gāo)  吹毛求疵(cī)
3.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蜜,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
B.“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C. 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
D.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 只有经常接触社会,密切联系群众,才能不断增强国防意识,时刻把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放在心上。
B. 杨家溪山清水秀,虽然开发不久,但已经远近闻名,闻名遐迩。
C. 父亲对儿子说:“我就您这么一个孩子,您怎么这样不争气,尽往我脸上抹黑!”
D. 研究证实:孩子挑食只与后天养成的习惯有关,而并非先天遗传所致。
5.2008年9月10日,是我国第24个教师节。社会各界纷纷表达对教师们的庆贺与慰问,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做为学生的你,请以感恩的心给你的老师发一条短信,表示对老师的慰问。(写在下列方格内,字数不超过30个)(2分)


6.读读下面一个小故事,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浏览完整试题一个年轻的画家去拜访19世纪德国著名画家阿道夫•门采尔,向他述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消一天,可是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请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门采尔认真地说,“要是您花一年时间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就准能卖掉它!”
(1)读了这个小故事,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请写下来。(2分)
                                                                     
                                                                     
(2)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在学习上怎样才能做到像门采尔说的那样。(只写两点)(2分)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一)阅读《陈涉世家》第一段,回答问题。(10分)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7、解释加点的词。(2分)
    尝与人佣耕:_________     _       辍耕之垄上:_________    __
    苟富贵,无相忘:________  _       若为佣耕:_________       _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中“燕雀”比喻_______               _,“鸿鹄”比喻_____        ___         。(2分)
    9、文字中画龙点睛,关涉全篇的短语是_____            ___。(2分)
    10、翻译。(2分)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翻译:                                                                     
                                                                          
11、写“佣者笑而应曰”的作用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太宗论盗》,回答问题。(6分)
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止,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②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③,路不拾遗,外户④不闭,商旅野宿焉。 
    注:①上:皇上,指唐太宗   ②切:逼迫   ③升平:太平  ④外户:大门
12、解释加点词。(2分)
(1)朕当去奢省费                  (2)安用重法邪               
13、唐太宗认为使民“自不为盗”就应该做到                                   
(用文中句子回答)(2分)
14、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本文中唐太宗在几百年前就已悟出“以人为本”的真谛,你知道他的哪一句名言体现了这个思想吗?(2分)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一)儿子的鱼
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父亲抓住、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欢呼雀跃的大鱼。儿子大概14岁左右,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逃脱了。突然,男孩的鱼竿猛地一沉,差一点把他整个人拖倒了,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
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我吃惊得合不拢嘴。“他钓到了一条王鲑,个头不小,”伙伴保罗悄声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


展开余下试题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着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地挣扎,使孩子渐渐被拉到布满旋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我知道,一旦鲑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脱了。(A)孩子的父亲虽然早把自己的钓竿插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一次、两次、三次,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鱼线都在最后关头猛地向下游蹿去,鲑鱼显然在尽力向深水区靠拢。15分钟过去了,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奋力抓紧鱼竿。冰冷的河水马上就要漫过高筒防水靴的边缘,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鱼竿不停地左右扭动。突然,孩子不见了。
一秒钟后,孩子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鱼竿不放。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保罗抓住鱼网向那孩子走去。
(B)“不要!”男孩的父亲对保罗说,“不要帮他。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
保罗点点头,站在河岸上,手里拿着鱼网。
不远的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树丛的一半淹没在水中。这时候鲑鱼突然改变方向,径直蹿入那片灌木丛里。我们都听到鱼线崩断时刺耳的响声。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男孩往前一扑,紧跟着鲑鱼钻进了稠密的灌木丛。
我们三个人都呆住了。(C)男孩的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但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河水的怒吼中。保罗涉水到达对岸,示意我们鲑鱼被逮住了。他把枯树枝拨向一边,男孩抱着来之不易的鲑鱼从树丛里倒着退出来,努力保持着平衡。
他瘦小的身材由于寒冷和兴奋而战栗不已,双臂和前胸之间紧紧地夹着一条大约14公斤重的王鲑。他走几步停一下,掌握平衡后再往回走几步。就这样走走停停,孩子终于缓慢但安全地回到岸边。
(D)男孩的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弯腰把儿子抱上岸。男孩躺在泥地上大口喘着气,但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战利品。保罗随身带着便携秤,出于好奇,他问孩子的父亲是否可以让他称称鲑鱼到底有多重。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
15、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手法,叙述了男孩捕鱼的故事,细读全文,在下面的括号里把男孩捕鱼的过程补充完整。 (2分)
(拉锯战)→(       )→(与鱼周旋)→(        )→(捕鱼成功)
16、.在“儿子”与鲑鱼搏斗的过程中,文章对父亲进行了多次的精彩描写,请从文章四处任选一处,并结合语境作简单的赏析。(3分)
                                                                     
                                                                     
17、小说以“儿子的鱼”为题有什么含义?(3分)
                                                                     
18、你认为小说中的“儿子”是怎样的一个男孩?(2分)
                                                                     
                                                                     
19、生活中,你捕到过自己的“鱼”吗?请你写出你“捕鱼”的经历和感受。(4分)
                                                                     
                                                                     
(二)倒行不逆施
众所周知,植物的根是向地下生长的,而茎则是背地向上生长的。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根和茎有着不同的任务:根沿着地球引力的方向向土壤深处生长,是为了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和无机盐,同时完成固定植物体的任务;茎在地面逆地球引力方向向上生长,是为了占据地球表面的空间,使绿叶得到充足的阳光以满足光合作用的需要。如此看来,如果根朝上、茎朝下“倒行逆施”,那么这样的树是不会存在的,有些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完成自己主要任务的同时,也会灵活机动,成为一专多能的“多面手”。我还没有见过茎朝地下深处生长的植物,但根背地向上生长的植物,在20年前我就亲眼见到了。
那是在广州华南植物园中。当时,我正走到一处长有裸子植物的水域旁,我惊异地发现,在靠近岸边的浅水中,以及近水的地面上,矗立着许多高几十厘米、奇形怪状的“树桩”:有的像端坐着的观音,有的像人的上举的膝关节,还有的像蹲在地上前爪合抱的松鼠……再看它们身旁,是一棵棵挺立在水中或水畔的树,有我国著名的“活化石”水松,有原产于北美东南部沼泽地区的落羽杉。这些怪模怪样的“树桩”与近旁的树木有何关系呢?我一时看不明白。后来,经植物园工作人员点化,我才知道,这些“树桩”,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呼吸根”。
呼吸作用是生物所共有的生理活动,植物也不例外。绿色植物不仅需要在有光照的条件下,通过兴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释放出氧气,同时也需要一刻不停地吸进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以满足体内一切活细胞呼吸作用的需要。因此,即使是长期生长在地下的根,也需要一定的氧气供应。当树木生长在潮起潮落的海滨间带,或常被水淹没的内陆沼泽地上时,扎在缺氧的淤泥中的根就会感到“憋气“,甚至可能因为长时间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应而窒息死亡。因此,为了得到足够的氧,一些树木的根系中就会生出反潮流的”倒行者“,它们像茎一样逆地球引力方向生长,将身体伸出水面或地面,暴露在空气中,尽情享用大气中的氧,然后通过通气组织将氧气送往仍埋头于地下工作的整个根系,使树木可以安身立命于缺氧的淤泥环境。这种倒长的呼吸根,在热带沿海的红树林中和温暧潮湿的内陆沼泽林中十分常见,是植物根系”倒行不逆施“的典范。


展开余下试题20、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征?(3分)
                                                                          
                                                                              
21、第①自然段中,“多面手”一词有何含义?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3分)
                                                                              
                                                                              
                                                                              
    22、本文第②自然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其作用。(3分)
                                                                              
        &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2008年秋季”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