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960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0]
密山一中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学段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密山一中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学段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说明: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将所有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书写时字迹要工整、清晰,不准用涂改液或涂改胶带。
 4、各题答案必须书写在规定的矩形框内,超出或串写的答案无效。
 5、各题答案必须用黑色或蓝色的钢笔、圆珠笔、中性笔书写,否则答案无效。
第Ⅰ卷
一、基础知识:( 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悖谬(mìu) 荫庇(yìn) 沮丧(jǔ )  不可饶恕(yáo)
B、叫嚣(xiāo) 戕害(qiānɡ) 混沌(hùn)  怏怏不乐(yànɡ)
C、坍陷(tā) 晕车(yùn) 压轴(zhóu)  数见不鲜(xiān)
D、陨落(yǔn) 飒爽(shà) 埋怨(mán)  探本溯源(shuò)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膨涨 因噎费食 陈词滥调 感恩戴德
B、招睐 涸辙之渔 垂拱而治 屈意逢迎
C、泄漏         不落巢臼 讫今为至 钟鸣鼎食
D、狙击 箪食壶浆 矫揉造作 高朋满座
3、下列语句,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性格率直,锱铢必较,对反动文人的决不姑息,坚决打击。
B、学习是一个要注重积累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其结果只能是得鱼忘筌,收获甚微。
C、刘和刚的一曲《儿行千里》,唱得荡气回肠,令人潸然泪下。
D、我们学校图书馆宽敞明亮,一排排高大的书架上堆满了各色书籍,各种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十分丰富。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应聘的外国专家的正式工资一般应维持或高于试用期工资而不能低于试用期工资。
B、他在某杂志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C、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D、10月1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刺五加注射液不良事件处置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完达山制药厂召回刺五加注射液的所有批次。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CPI迷局
    CPI(Consumer Price Index),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组代表性商品和服务项目水平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统计指标。以零售量或居民消费量为权数,反映消费者所付商品的价格水平。 
    作为一种价格指数,CPI有着非常重要的用途。一方面CPI是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考数据,为一国政府制定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价格政策以及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提供科学依据。由于CPI所反映的价格水平和走势是各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因此,CPI自然也成为衡量政府财政和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以及效率如何的重要指标之一。另一方面,国际上通常以CPI为主要指标来反映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程度。在西方经济学中,通货膨胀是指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普遍的、连续的、超过一定幅度的上涨。按国际惯例,当CPI增幅连续超过3%时,即意味着发生了通货膨胀;当CPI低于1%时,则有通货紧缩的风险。当通货膨胀发生时,一国货币就会贬值,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背离,大多数居民的利益和生活会受到影响。根据CPI的变动,可计算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背离的幅度,以便在劳资双方签订合同时,提高名义工资以降低甚至抵消人们因实际工资的下降而遭受的损失。此外,因通货膨胀而调整租借合同、退休或残障人士的补贴金,甚至是离婚后对儿童的赡养费时,都有必要用到CPI。  


浏览完整试题   中国自1984年开始编制CPI,中国CPI也包括8大类商品和服务,分别是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共263个基本分类,约700种商品和服务项目。2006年,经例行调整后,8大类产品中食品、服务类、居住的比重分列前3名,其中食品的权数为33.6%,与前两年持平,而居住和服务类的权重有所上升。
                                                      (节选自《读者》2007年22期)
注:在CPI中,“居住”一项中是不包括“买房”的,国家统计局的解释是,房价不计入是国际惯例,且买房属于投资,不是消费。
5、下列对CPI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A、CPI是反映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统计指标。
B、CPI以零售量或居民消费量为权数,反映消费者所付商品的价格水平。
C、中国CPI包括食品、烟酒及日用品、衣着等8大类约700种商品和服务项目。
D、CPI增幅连续超过3%,一国货币就会贬值,大多数居民的生活会受到影响。
6、下面对CPI的作用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CPI是衡量政府财政和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以及效率如何的重要指标之一。
B、政府分析和制定货币、财政、价格政策及进行国民经济核算要依据CPI。
C、CPI可以帮助大多数居民的利益和生活不受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影响。
D、因通货膨胀而调整租借合同、退休或残障从士补贴金等,也要用到CPI。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居住、医疗、教育消费在CPI中所占权重较低,说明我国居民在这几方面消费都很少。
B、中国CPI中居住的比重位列第三,可见老百姓对居住条件要求低,消费压力不大。
C、2007年以来肉价带动食品价格上涨,又带动CPI上涨,意味着职工的实际工资在上涨。
D、中国CPI中食品权数位列第一,目前肉价上涨会使食品消费在CPI中比重更高。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各题(共9分)(每题3分)
魏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教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李克对曰:“臣闻之,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①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寡人之相定矣。”
李克趋而出,过翟璜之家。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李克曰:“魏成子为相矣。”翟璜忿然作色曰:“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子?西河之守,臣之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谋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以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臣何以负于魏成子!”李克曰:“且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且子安得与魏成子比乎?魏成子以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②,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之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节选自《史记•魏世家》)
①阙:宫殿,引申为朝廷。②什九在外,什一在内:俸禄的十分之九用到外边求人才,十分之一供家用。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           卜:选择。
B、臣进西门豹                     进:推荐。
C、过翟璜之家                     过:路过。
D、子恶得与魏成子比也             恶:怎么。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是文侯相魏成子的根据的一组是:
①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     ②此三人者,君皆师之
③翟璜忿然作色曰                     ④君内以邺为忧,翟璜进西门豹
⑤魏成子以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 ⑥璜,鄙人也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
10、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克不明确指出谁做相国,只提出考察人的一般原则,让魏文侯自己选择,这是其高明处。
B、魏文侯听到李克的谏言后,能立即定下相国人选,这说明他平时对重要大臣的行为还是了解的,不是一个昏君。
C、李克不因为翟璜举荐过自己,就狭隘地来“知恩图报”举荐自己的恩人,这种正确处理友情与原则之间关系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D、翟璜虽然向李克道歉,但犹犹豫豫,说明他并非心悦诚服,只是顾及朋友面子罢了。
第Ⅱ卷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臣闻之,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3分)
译文:                                              
                                           
⑵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3分)
译文:                                          
四、诗歌鉴赏与名句默写: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6分)
早雁
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展开余下试题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注:①仙掌,皇宫求仙时以铜铸仙人托盘承露的一种设施。②长门,汉代宫殿之名,这里指朝廷。③菰(ɡū),草本植物
⑴本诗描写的是早秋时节在“胡骑”入侵情境下离散的大雁,它们四散飘飞,哀鸣阵阵,流离失所,寄身江南。第二联描写大雁飞过皇宫的“孤影”与叫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答:                                                          
                                                              。
⑵早雁在文中象征什么?作者借早雁这一形象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3分)
答:                                             
                                                    。
13、按要求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⑴必答:①               ,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②老当益壮,               ?                      ,不坠青云之志。
⑵选答:(下列两组名句,任选一组作答)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②                   ,鸟倦飞而知还。                ,抚孤松以盘桓。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4小题,共14分)
站着读和跪着读
             陈四益
我最怕读“圣人”写的书,就像我最怕同“圣人”或准“圣人”谈话一样。
老友晤对,促膝上谈心,是很惬意的事,可以倾听,可以受教,可以难辩,可以反诘,哪怕争得脸红脖子粗,都无碍于友情,因为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同“圣人”或准“圣人”谈话就不一样了。他是“圣人”,什么都对,句句都是真理,你只有唯唯诺诺,洗耳恭听,还要时不时地恭维几句,从心理上就有一种压迫感。剃头挑子,一头热乎,这样的谈话实在没趣。
读书,也如谈话,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在大学学习时,一位老师说,读古人的书,同古人交朋友,是最没危险的,因为古人不会同你争辩,不会告密,不会搬弄是非。我想,这话自有他的一份经验,一份道理。但是,也并不尽然。如果你读的是“圣人”之书呢?那就同样会有一种压迫感。因为社会已经将他封为“圣人”,将他的话奉为圭臬。你理解的要照办,不理解的也要照办,否则就是“非圣”,“非圣”就要杀头。这样的书读起来岂不扫兴?魏晋时代嵇康,因为一句“非汤武而薄周孔”,让人抓住了辫子,丢掉了脑袋;明代的李卓吾,因为不赞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终于被加上“敢倡乱道,诬世惑民”的罪名,迫害致死,都是现成的例子。所以,相沿成习的办法是——对“圣人”之书,跪着读。跪着读,当然保险,但也就此禁锢了思想。中国历来多陋儒,多腐儒,盖缘于此。
然而也有例外,虽是凤毛麟角,却闪耀着不灭的光辉。汉代的王充,便是杰出的一个。单看他《论衡》中《问孔》《刺孟》的篇名,就叫人提神。
“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
“追难孔子,何伤于义”;“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
这几句话理直气壮的话,令人神往。当然,王充生活的时代,孔子学还没有被神化得那么至高无上,所以他也还没有因此掉脑袋。到了后世,能够含含糊糊地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之类的话,也就很不容易了。更多的人,只能打着“圣人”的旗号,塞入自家的货色,大抵是跪着造反。
不但孔、孟这些钦定的“圣人”,谁也不敢雌黄月旦,流风所被,就是一些行业圣人,也往往令人噤若寒蝉。
譬如杜甫,确实写了许多好诗,但任何一个诗人,哪怕是极伟大的诗人,也难免会有败笔。但是,一自杜甫被称作“诗圣”,他也便沾上了点圣人气。说到杜诗,大抵很少敢有不敬之辞。
不过,也有例外。
手头有一部《杜工部集》,是粤东翰墨园光绪年间刊印的五家评本。印工虽也精致,但并不是什么古本、善本。所谓“五家”,是指王弇洲、王遵岩、王阮亭、宋牧仲、邵子湘。各家评语,分别以紫、蓝、朱、黄、绿几种颜色套印。它的好处,在于点评诸家有站着读书的勇气,没有只磕头不说话的陋腐气,不时会有“不成句”、“亦无意味”、“不见佳”、“亦不好”、“不足诵也”之类的评语跃出。
14、结合全文内容,解释题目中的“站着读”和“跪着读”的含义。(4分)
15、请指出古人“跪着读”“圣人”书的原因和结果。(4分)
16、纵观全文,说说本文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举例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7、根据全文内容,概括出作者对于读书的基本主张。(2 分)
五、语言表达:(2小题,共8分)
18、仿写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4分)
童年是旭日,                                                  
老年是夕阳,                                                 
岁月充满变幻的风云,                                          
理想则是人生永远的北斗。                                       
19、下面是鲁迅小说《药》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40字。(4分)


展开余下试题     西关外靠城墙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点评:    



七、写作:(50分)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上,“和”字的转换,从篆体到宋体,让大家印象深刻。
“和”是中国哲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用现在的话就是“和谐”的意思。《国语•郑语》记述了史伯关于“和”的论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认为阴阳和而万物生,完全相同的东西则无所生。
“和”本身已经包含了“合”的意思,就是由相和的事物融合而产生新事物。这不仅仅是平等相处了,而是更进一步的——不同事物互相依存,彼此吸取营养的意思,即“相生”的理念。表达了中国民众渴望安定、平和、幸福生活的普遍愿望。
请以“说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体裁不限;字数不少于800。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段考试试题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B 2、D 3、C 4、A
二、(共22分)
5、A 6、C    7、D 8、C 9、A 10、D
11、⑴我听说,卑贱的人不谋议尊贵人的事,关系疏远的人不谋议亲近的人的事。我是朝廷外的人,不敢承担这一使命⑵我是个鄙陋庸俗的人,回答不当,愿意终身做您的学生(每句句子大意1分,评分点:卑,戚,对,卒,每个要点1分)
三、(共6分,错字、多字、漏字均不得分,字迹不工整、不清晰者不得分)
12、⑴将孤雁哀鸣与皇宫求仙偷安享乐形成对比,突出主题。由于胡骑占据边疆,百姓流散漂泊、无家可归,可统治者不问百姓生死,竟然求仙祈求不老,歌舞升平。这样写有警示统治者关注边疆安定,安抚边陲百姓的意味。⑵早雁象征边疆地区战乱中离家漂泊的百姓。作者借早雁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战乱中背井离乡、寄身江南的苦难百姓的深刻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统治者不事边疆稳定、无视百姓苦难的状况的不满。
13、答案略
四、(共16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14、站着读:是指读书者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圣人之书;(2分)
跪着读:是指读书者对圣人之书盲信盲从。(2分)
15、原因:历代统治者用高压政策强迫读书人接受圣人的思想。(或:如果“非圣”就会被杀头。)(2分)结果:禁锢了思想,产生陋儒、腐儒。(2分)
16、对比。(2分)如第二段,用和老友谈话平等谈心时的惬意,与同“圣人”或准“圣人”的谈话时的没趣对比,准确表达出不平等对话的难堪,也为后文写“跪着读”作铺垫。又如把汉朝王充“理直气壮”的反诘与后世“跪着造反”的文人对比,有力地表现出统治者的高压统治政策对禁锢人的思想产生的影响之大。(3分)(举例1 分,分析2分)
17、作者坚决反对盲目崇拜或者被迫迷信所谓圣人,主张解放思想,平等思考,提倡敢于质疑的精神。(3分)
五、(共8分)
18、示例:出生是黎明,死亡是黑夜,旅程布满难辨的岔道,智慧则是人生永恒的雷达。
19、坟墓像馒头的比喻,把贫与富、死与生的尖锐对立揭示得多么深刻、多么意味深长啊!
20、评分标准:
45-50分:10%左右
40-45分:30%左右
35-40分:50%左右
35分以下:10%左右
作文总平均分:38分左右 (61.167.178.73)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密山一中20”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