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891  
标签: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91]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10月月考试卷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10月月考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及运用(35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quán (     )释 chōng jǐng(        ) bì(     )益 zhào(    )事
cù(     )然 cháng yáng (        ) 浩miǎo(      ) juān(     )刻
雕lòu (     )         xuàn丽(   )     míng刻(    )      nì笑(       )  
2. 完成四字短语:(5分)
半明半 (      ) (      )移默化 (    )言耸听 相(   )并论
记忆(     )新 走(     )无路 阴晴雨(    )   (    )雀无声
你推我(     )    势不可(     ) 
3. 默写下列名篇中的佳句:(12分)
(1)天上的风雨来了,             ,心中的风雨来了,              。
(2)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             。
(3)东风不与周郎便,              。
(4)苏轼在《浣溪沙》中体现出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的诗句是:
                     ?                       ,                        。
(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
(6)《刻舟求剑》中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揭示文章寓意的的句子是:            
                             ,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在班主任的教育下,他很快克服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B、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
C、菜市场向居民供应青菜,萝卜,土豆,苹果等蔬菜。


浏览完整试题D、开展优质教学活动后,李老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5.文学常识:(4分)
冰心,原名              ,她在印度著名诗人              (人名)《飞鸟集》的影响下创作的《繁星》和              ,集中体现了              、童真、自然三大主题,是人们公认的小诗创作的最高成就。
6.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2分)
(1)漫画说明了什么现象?(1分)
    答:                                  
(2)看了这幅漫画你有什么感受?(1分) 
     答:                                
                       
7. 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2分) 
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绿意。
仿句:                                                                
8.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我喜欢凝望万里无云的晴空,                   闪耀着炫目的光环。
① 此时,远处在蓝色的烟云中发出幽光
② 每当与蓝天对视,双眸像被攫住一般。
③ 近处,葱绿的树木镶上蔚蓝的边框。
④ 遥远深邃的天空,肃穆得让人仿佛一下子断绝尘缘。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②④③①      D.③②④①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幼时记趣》,完成文后问题。(13分)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③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拔山倒树而来                ②徐喷以烟           
③项为之强                 ④捉蛤蟆,鞭数十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故时有物外之趣。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11.请说说本文中写了哪三个“物外之趣”? (3分)
①                       ②                    ③                         
12.仔细阅读第二段,结合具体语句说说作者幼时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2分)
                                                                          
二、阅读《鲁人锯竿》,完成文后问题。(10分)
鲁人锯竿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①至曰:“吾非圣人,但②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释:①老父fǔ:老人   ②但:只是)
13.加点字解释:(3分)
①入城门者             ②初竖执之           ③计无所出         
14. 下列句中的“之”与“遂依而截之”中“之”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物外之趣         B. 心之所向      C.至之市     D. 初竖执之
15. 句子翻译:(2分)
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16. 执竿者怎样执竿才能进城?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
                                                              
17.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展开余下试题三、阅读《十三岁的际遇》节选,完成文后问题。(12分)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教师朗读着,进入了角色,那探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18. 能概括语段内容的中心句是                             。 (2分)
19.  作者所写的两位国文老师在讲课上有何异同?(4分)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20. 文中加点的“这种感情”所指的内容是什么?(2分)
                                                                               
21. 如何理解“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2分)
                                                                               
22. “观察”是写作的必要条件,于漪老师就很善于观察,她写两位老师,一位抓住了“左右摇晃的身子”,一位抓住了“注满情思的眼睛”。你的老师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请用一句话刻画。 (2分)
                                                                               
四.阅读《剥豆》,回答下列问题。(15分)
剥豆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俯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
小儿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23.文中划线句说“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作者“喜”的是:(2分)
                                                              
24.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每条不超过18个字)。
答:①慢下来的原因是:(2分)


②快起来的原因是:(2分)


25.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得十分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点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文末加点的“瞻前顾后”一词能否换成“优柔寡断”?为什么?(2分)
答:                                                                      
27.从文中找出一句比喻句,并分析比喻的作用。(3分)
比喻句:                                                      
作  用:      
28.本文的主旨可从多角度去领悟,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不超过20字)。(2分)


展开余下试题答:本文告诉我们:



第三部分:写作实践(15分)
29.请以《快乐的笑声》为题,选择一个你和父母、同学或者老师在一起的场景,写一个片段描写。要求:①不少于150字②描写自己的独特感受。
快乐的笑声















初一语文月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5分)
1、 (6分)诠 憧憬 裨 肇 猝 徜徉 淼 镌 镂 绚 铭  匿 
2、 (5分)昧 潜 危 提 犹 投 晦 鸦 搡 当
3、 默写(12分) 4、(2分)D
5、(4分)谢婉莹   泰戈尔 《春水》   母爱
6、(2分)说明了有些人只空想不实干的现象(1分)感受(1分) 
7、(2分)仿句略  8、(2分) B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
9、 (4分)连词,表修饰 ;慢慢地;同“僵”, 僵硬;用鞭子打
10、(4分) 
11、(3分)①观蚊如鹤之趣②神游山林之趣③鞭打蛤蟆之趣。  
12、 (2分)具有丰富的想像力,“私拟作群鹤舞空”“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等
(二)
13、(3分)①……的人  ②拿   ③办法 14、(2分) D          
15、(4分)①为什么不用锯子从中间截断(再)拿进来呢?②于是就按照他说的截断了竹竿。
16、(1分)顺执之
17、(2分)遇事要多动脑筋,不盲从(他人的意见)。
(三)
18、(2分)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19、(4分) 相同之处:讲的内容都是抒情诗,诗词的作者都是爱国诗人,讲课时都采用诵读,都入情入理。不同之处:所讲的内容是一古一今;讲课情态一个是情溢于胸,头和身子左右摇摆,一个是情满双眸,那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
20、(2分) 教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 
21、(2分) 这句话再次强调当年两位老师讲课情态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印象之深,对“我”的影响之深。
22、(2分) 略
(四)
23、(2分)我欣赏儿子的自信和大气
24、(4分)①怜爱孩
标签: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2008-2009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9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