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1076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6]
2008—2009年度怀集一中高三测试题(三)
2008—2009年度怀集一中高三测试题(三)
语 文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掺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目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踉跄 靓妆 斗量车载 相互谅解
B.书箧 挈带 切骨之仇 锲而不舍
C.况味 粗犷 旷日持久 框架结构
D.数落 数说 滥竽充数 数典忘祖
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梁朝伟在电影《色•戒》中的表演真可谓出类拔萃,人们透过他的眼神可以穿越时空,窥看
人物内心深处存留的关于人性的复杂纷扰的记忆。
B.土耳其总理在同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会谈时重申,进入伊拉克境内打击库尔德工人党武装分
子的行动不属于入侵。对于这种说法,布什总统很不以为意。
C.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
针砭时弊,形成南宋词坛的一大流派。
D.耐克公司果断地签下易建联,不仅得到了以较低成本获得形象代言的机会,也使得公众越
发相信这位“明日之星”未来成绩的取得与耐克的努力休戚相关。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针对陕西镇坪县猎人拍摄到“华南虎照片”一事,国家新闻发言人曹清尧昨天首次公开表态——一只孤立的老虎并不等于一个种群的存在,一张照片的真假并不说明野生华南虎现在的情况。
B.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日前在东莞进行了《从伟大到卓越》的主题演讲。布莱尔此行包括出场费、中间介绍人员以及请嘉宾、订做高规格酒宴等花费,总共超过1000万元以上。但其演讲内容并没有太多新意。
C.文博会将为国内外企业搭建一个产品展示、项目交易和信息交流的平台,为国内外客商创造良好的合作。
D.有效解决看病贵、看病难是当今中国的一个紧迫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我们能否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而且影响到我们能否继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大计。
4. 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入句子,正确的语序是【 】
语言总是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
浏览完整试题
, , ,而这一切又都在语言上刻下了印记。
①同世界各国的交往频繁了
②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变化
③经济发展了
④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一步步向纵深推进
A.④②③① B.③①④②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
二、本大题7小题,共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梅花岭记
[清] 全祖望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①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呜呼,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②以兵解,文少保③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蜕,实未尝死。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
予闻患烈兄弟,自翰林可程④下,尚有数人,其后皆来江都省墓。适英、霍山师败,捕得冒称忠烈者,大将发至江都,令史氏男女来认之。忠烈之第八弟已亡,其夫人年少有色,守节,亦出视之。大将艳其色,欲强娶之,夫人自裁而死。呜呼,忠烈尝恨可程在北,当易姓⑤之间,不能仗节,出疏纠之。岂知身后乃有弟妇以女子而踵兄公之馀烈乎?
(选自《鲒埼亭文集选注》,有删改)
【注】①史忠烈公:即史可法,崇祯进士。清兵入关后,坚守扬州,城破被执,从容就义。死后谥“忠烈”。②颜太师:即唐代颜真卿,被叛将李希烈杀害。③文少保:即南宋文天祥,坚持抗元,兵败被杀。④可程:即史可程,史可法弟,清兵入关后降清。⑤易姓:封建时代对改朝换代的说法。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德威慨然任之 任:担负,承担 B.谱汝诸孙中 谱:列入家谱
C.皆托忠烈之名 托:依托,凭借 D.被执至南门 执:捉拿,拘捕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集诸将而语之曰 忠烈大骂而死
B. 遂为诸将所拥而行 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
C. 谓颜太师以兵解 以女子而踵兄公之馀烈乎
D. 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 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史忠烈公“忠烈”的一项是【 】(3分)
①吾誓与城为殉 ②忠烈大呼德威 ③我史阁部也
④忠烈大骂而死 ⑤我死,当葬梅花岭上 ⑥无不泪下如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选材典型,精心叙写了史可法.在城陷前后的三件事,环环相扣,在生与死的尖锐矛盾中彰显人物的英雄本色。
B.抗清将领孙兆奎与降臣洪承畴的对话,看似与忠烈关系不大,实则以洪承畴的卖国求荣来反衬史可法的临难不苟、慷慨赴死。
C.在叙写史可法殉国的经过及影响后,作者将其与颜太师、文少保并列,高度赞扬其浩然正气及永垂不朽的精神。
D.文章结尾叙写史可程的妻子不堪受辱、断然自裁之事,意在阐明史可法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精神对后人的激励。
9、断句和翻译。(9分)
(1)用“/”给下列文言语段画线句断句。(3分)
扬州被围后,史可法作书辞家人,呼史德威诀曰我无子汝为我嗣以奉吾母我不负国威无负我我死当葬我于高皇帝侧其或不能梅花岭可也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 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3分)
② 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3分)
展开余下试题
10、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
苏曼殊①
海天龙战血玄黄②,披发长歌览大荒③。
易水萧萧人去也, 一天明月白如霜。
【注】①苏曼殊(1884~1918):字子谷,法号曼殊,广东香山人。
②“海天”句:《周易•坤》:“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诗用此典,借喻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所造成的悲惨局面。玄黄,天地的颜色,玄为天色,黄为地色;龙战,群雄并峙,互相争夺,此喻列强侵略中国。
③“披发”句:苏轼《潮州修韩文公庙记》:“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披发下大荒。”大荒,广野,极言其旷远。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 “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⑴ 亲贤臣,远小人, ;亲小人,远贤臣, 。 (《出师表》)
⑵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阿房宫赋》)
⑶ 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 (《诗经蒹葭》)
⑷ ,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 (《泊秦淮》)
三、本大题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中国传统文化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回应
奥林匹克精神的源头是古代希腊文明,古代奥运中对人的体能、技巧的挑战体现着古希腊人的竞争与开拓意识。在古代奥运会文化背景中,有一种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极其重视个人价值,捍卫个人的独立性。这些价值观念都已成为现代奥运的核心价值。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以来,奥林匹克精神经历了从挑战自我、追求人的身心协调和全面发展到追求运动竞技的人性化、人类文化的多元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历史演变。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上,曾经有“永远争取第一,永远超过别人”的口号。今天,许多有识之士认为仅仅提倡“更快、更高、更强”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提倡一种更为人性化的、更为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那就是:“参与比获胜更重要。”
现代奥林匹克兴起之时,也是人类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之时。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活带来天翻地覆的变革,也从各个方面深刻影响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演变,为奥林匹克精神注入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方面,西方文化中民主、自由、竞争、拼搏、开拓、进取、重视个体、尊重科学等要素构成了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与核心,这使奥林匹克运动染上了浓重的西方文化色彩。另一方面,随着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全球的开展和奥林匹克精神的普及,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各国文明与文化集萃、对话与交往的论坛,成为全球文化多样性与差异性互补共存的平台,尤其是成为东西方文明交融与互动的平台。在当代科技、人文、生态伦理的交互影响下,奥林匹克运动的这种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对话主义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从奥林匹克文化的生产与消费情况来看,奥林匹克运动已经成为全球化的超国家、超文化、超等级、超地域的百姓的巨型狂欢节,成为一种由国家主义、消费主义、商业主义共同主宰的泛文化。
当前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了过度商业化、滥用兴奋剂、职业性腐败等问题。黑分、黑哨、假体育、假比赛、假球,使奥林匹克运动失去魅力和价值,危及了奥林匹克理想,玷污了崇高的奥林匹克精神。这些都与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核心价值的西方理性中心主义文化有着根本的内在联系。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的问题无法仅靠西方文化去解决,需要从其它文化形态,特别是东方文化中寻求有益的启示。
中国传统哲学讲究天人和谐,从不过分强调人对自然、对自身的挑战,也不孤立地、片面地强调人对自然、天地的超越,而是讲究 “象天法地”,向“天”与“地”来学习合乎自然、遵循自身限度的立身处世原则。“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就是讲人要不断进取,承担对个体存在的责任,但又要有所警惕,不要一味强调进取,要保持个人、环境和社会之间的协调。这对于主张“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是一个重要的回应与补充。
中国礼乐文化主张万物和谐,阴阳协调,以中和、和谐、协调为美的最高境界。中国古代有所谓“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强调的不是技艺的竞赛,而是通过技艺的修养来完善人格,达到内心的和谐,促进心灵与体格之间的和谐互动。这与奥林匹克精神旨在推动人的体育与心灵的和谐发展的理想有着巨大的契合,对于当今奥林匹克比赛过度强调比赛成绩、忽视心灵提升的现象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中国传统自然伦理观念认为天地宇宙间人与万物是都和谐共处的,主张克己复礼,把人的作用与行为限制在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的宇宙秩序之中。中国古代社会提倡节制与合理控制人的欲望,反对对生命的无度消费和对外物的无度占有。这种伦理观念对于奥林匹克文化中的过度商业化、过度竞争化和兴奋剂丑闻都是有力的回应,它从东方哲学和智慧的角度回应了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奥林匹克精神。
(摘自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主任冯惠玲在“创造的多样性:奥林匹克精神与东方文化—北京2008奥运国际论坛”上的演讲稿)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奥林匹克精神作为当代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
B.尽管奥林匹克精神以西方文明为根基,但它面临的这些问题与挑战已经无法仅靠西方文明自
身去解决。
C.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的众多问题表明,奥林匹克运动已经开始和奥林匹克精神背道而
驰。
D.中国传统文化对奥林匹克文化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给予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回应,为奥林匹克
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E.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东西方文明交融与互动的平台,中国传统文化必将解决西方文化无法去
解决的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的问题。
1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崇高的奥林匹克精神受到了玷污”的一项是【 】(3分)
A.全球化的超国家、超文化、超等级、超地域的百姓的巨型狂欢节
B.由国家主义、消费主义、商业主义共同主宰的泛文化
C.过度商业化、滥用兴奋剂、职业性腐败等问题
D.黑分、黑哨、假体育、假比赛、假球等现象
14、作者在演讲中,可以省去前面的三个自然段吗?请说明理由。(4分)
15、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谈谈你对奥林匹克精神“更快、更高、更强”的看法。(5分)
展开余下试题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寓言课上的预言
李克南
刚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姜琳,正在给孩子们讲寓言故事《乌鸦和狐狸》:一只狐狸见到乌鸦嘴里衔着一块肉,就赞美乌鸦羽毛漂亮、身材健美,并说要是再唱支歌那就更可爱了。乌鸦心里高兴就开始唱歌,可是刚一开口,嘴里的肉就掉在了地上,狐狸叼起肉得意洋洋地走了。
姜琳讲完故事的寓意,让大家做练习,她说:“同学们,请你们每人对受骗的乌鸦说一句话。”几乎每个学生都是按老师的暗示对乌鸦说,以后别再虚荣了,听了恭维话就得意忘形,要接受教训。只有一个名叫董玉素的胖乎乎的女孩说:“乌鸦,你别难过了,再吃肉时我分给你一块。”
小女孩说完,班上同学一阵哄笑。姜老师说:“你这个孩子,是非不分,就像《农夫和蛇》那则寓言里讲的农夫一样,将来走到社会上非吃亏不可。”小玉素心里不服气:乌鸦受骗心里正难过呢,它这个时候一定最需要好朋友的安慰了。
接着,姜老师又说:“大家再想想,如果乌鸦和狐狸再见面,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同学们抢着回答:无论狐狸怎么夸奖乌鸦,乌鸦就是不理它,最后,狐狸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了。
老师说:“同学们回答得都很正确。”这时,一个小男孩高高地举起手说:“狐狸是狡猾的,它不会再重复老一套办法了。”老师问:“那你说会怎样?”
于是,那男孩绘声绘色地讲道:“狐狸再一次见到乌鸦,就对乌鸦说:‘乌鸦老弟,上次我骗了你的肉,真是对不起,我妈妈知道后狠狠地批评了我,要我再见到你时,一定要向你道歉,如果你不肯原谅我,我就站在这里不走了。’乌鸦见它说得很诚恳,就对它说,‘狐狸大哥,我原谅你了。’乌鸦一说话,嘴里的肉又掉了,狐狸赶紧跑过去把肉抢了过来。狐狸正要把肉吃下去,忽听乌鸦在树上哈哈大笑,‘臭狐狸,这回你死定了,我在肉里下了毒!’狐狸一听,连忙把叼到嘴里的肉吐出来,跑向不远处的小溪边,不停地用水漱口。这时,乌鸦从树上飞下来,不慌不忙地叼起地上的肉飞走了。”
小男孩讲完,班上的同学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姜老师也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说:“吴宝河同学想象力很丰富,故事讲得也很精彩。好好努力,日后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作家的。”
转眼20年过去了,当年的年轻老师姜琳,已经成为一名著名的特级教师。
这天,她作为教育界知名人士,应邀到一所监狱,为那里的服刑人员作帮教演讲。到了那里才发现,一同受到邀请的还有本市享有很高声誉、由下岗职工组成的“三实”家政服务公司的女经理,她就是当年那个安慰受骗乌鸦的小女孩——董玉素。让她料想不到的是,演讲结束,代表监狱服刑人员发言的那个穿着囚服的人,竟是她当初预言会成为作家的吴宝河。
两个身份悬殊的人同时叫她老师,让姜琳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听了董玉素介绍她的“三实(诚实、踏实、朴实)”公司经营理念,以及她对服刑人员充满关爱、鼓励的话,姜琳老师突然明白,当年自己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一个小女孩,不顾老师提示的所谓正确答案,去安慰寓言中被讽刺、嘲笑的对象——乌鸦,这是多么可贵的童心、爱心!而那个年纪小小,连狐狸都敢骗的孩子,所表现出的那种“智慧”后面,又隐藏着多么可怕的东西啊。这孩子生活在怎样的家庭?为什么会有这样狡诈的心计?自己当年怎么就没有想过呢?
(〔2007/10小说选刊〕
16、这篇小说的情节安排有什么巧妙之处,试作简要分析。(4分)
17、姜老师的“错误”指什么?她是一位怎样的老师?(5分)
18、对姜老师的 “预言”或“反思”你怎样评价?(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唐僧恋爱观音接吻 多少文化被糟蹋?
唐宋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经有关部门批准,一部由日本公司投资的电影《西游记之大战金角银角》,进入我国横店、宁夏、湖南、甘肃、安徽、广西等地拍摄。而这部戏的最大“看点”是,将继续坚持以往的“恶搞”路线。
与其说“恶搞”,不如说“糟蹋”更符合实际:您听说过唐僧恋爱吗?没听说过吧?在日本人拍摄的影片中,您会看到女星反串的唐僧谈恋爱。不仅唐僧恋爱,孙悟空也坠入爱河,情意绵绵。您可能见过菩萨低眉,可您见过观音思凡吗?没见过吧?在美国版《西游记》中,频频出现观音接吻的镜头……这些“老外”拍摄的《西游记》,就这样胡乱篡改原著,就这样挑战中国文化的底线。
文学名著被篡改,相信每一位有自尊的、热爱中国文化的人,都会感觉很痛心。可是,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我们居然向篡改名著的日本公司敞开大门,批准其到中国取景。为了让“恶搞”的影片更逼真,居然有那么多“孙悟空故乡”提供拍摄场地。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实际上,被“糟蹋”的,还不止《西游记》。近日,在一些网站上,一个网络色情游戏颇为热门,下载率很高。在这款由日本公司开发的成人游戏中,冰清玉洁的林黛玉居然是“娼妇与外国人的私生女”,居然是色情女主角。面对众多网友的抵制和抗
上一篇:
广东省怀集县第一中学高三级9月考试题
下一篇: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范家屯一中语文科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08—2009”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