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006  
标签:语文版 八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6]
祥城镇三中八年级十一月月考试卷
  祥城镇三中八年级十一月月考试卷
(  满分120分 150分钟完卷 本试卷共8页)
一、 语文积累(共20分)
1.依次为下列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  );那细白的浪花,是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 )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  )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
   A.qíng  xián   hé   qiān
   B.qín   xuán   huó  qiān 
   C.qín   xián   hè   xiān
   D.qíng  xuán   huà  xiān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大学实行阳光招生。(阳光招生:指公开公平公正地招生)
B. 为了满足人们饮食健康的需求,厂家纷纷推出了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指绿颜色的蔬菜) 
C. 球迷们强烈抗议比赛不公,要求吹黑哨的裁判立即下课。(下课:被免职或主动辞职) 
D. 沉溺网络、迷恋韩日漫画,已成为影响部分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杀手”。(心理杀手:指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的因素)  
3 依次填入文段中的横线处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
爱心是______,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_______,  是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爱心是_________,  使孤苦无意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爱心是_______, 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① 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③ 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④一片冬日的阳光
A ④②①③          B ②①③④       C  ①③④②    D  ③④②①
4、泉州市的电话号码已由七位升至八位,参照下表的内容,试用尽量简洁的文字说明部分电话号码升位的方法。(2分)                         
原电话号码     2×××××× 6××××××
升位后的电话号码 22×××××× 86××××××
答:                                                              
                                                                  
5、读下面三则消息,将三者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一条最主要的信息。 
消息一:中华网1月26日电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暗示他将要求修改日本战后宪法,以便让日本自卫队正式改名为军队。小泉是在接受英国《泰晤士报》采访时说这番话的。他说:“在日本宪法下,我们被禁止把自卫队称作军队,但是在外国人眼中,他们是军队……宪法中的好几点不太符合常理。”


浏览完整试题消息二:新华社东京2月4日电  日本防卫研究所24日发表的2004版《东亚战略概观》认为,日本为了自卫,可以采用“先发制人”的手段,对敌国的导弹基地进行攻击。
消息三:新华网巴格达2月8日电  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批主力部队当地时间8日上午分乘25辆军车跨越科威特和伊拉克边界进入伊拉克。这是自二战后日本自卫队首次被派到海外战斗尚在继续进行的国家。
 主要的信息:(40字以内)(2分)
                                                           
                                                              
6.用古诗文原句填空(11分)
(1)、体察人间疾苦,不能为一己享受满足,有布泽天下、襟怀苍生的气度与安然,充分展现这样的胸襟的杜甫的诗句是:                      ,
                       。
(2)、白居易《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然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观刈麦》中也有反映劳动者这种复杂矛盾心理的诗句。这诗句是               ,               。
(3)、王老师已经退休五年了,还一直做我们的课外辅导员,他的这种退而不休的精神,正如龚自珍的诗句描绘的那样:             ,           。 
(4)、古往今来,成就大业的人仁志士往往经受过艰难困苦的磨炼。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感到困苦疲惫时,不妨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的名句:“               ,              ,劳其筋骨……”来激励自己。
(5)、                  ,自将磨洗认前朝。
(6)、《过零丁洋》一诗中,气势磅礴、格调高亢,表现了诗人为了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的句子是                 ,                 。
二、阅读部分
(一)小石潭记(唐•柳宗元)(10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义:(2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澈:               。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悄怆:               。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9、请用第四段中的两个四字短语,完成填空:(2分)
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
10、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11、如果你能经“时空隧道”返回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说几句劝慰的话。其中要恰当引述一些相关名句。(2分)
                                                                            。
(二)、阅读以下文段,完成后面13-18题(16分)


展开余下试题①当今社会,知识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知识的价值也被越“炒”越高。“学知识”确实是一件重要的事,而“学做人”却往往被人忽略,似乎它是件无足轻重的事,其实不然。“学知识”与“学做人 ”是紧密相连的,两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②首先,“学做人”是“学知识”的前提与基础。当你还是一个幼童的时候,你已经从父母的潜移默化或幼儿园老师的启蒙中开始做人了。上了小学,在各种课中,你会发现一本《思想品德》课本,这正是为你今后的道路做铺垫,让你懂得更多的道理。
③其次,“学知识”是“学做人”的进一步发展。当你知道要尊敬老师,要诚实……之后,你会感到不满足,这时知识填补了这个空白,你便开始了“学知识”的漫长历程。这个过程使你充实,令你更加聪明。但你应该知道,光有知识,不会做人,是无法立足于当今社会的。
④由此,可以引出第三点,“学做人”与“学知识”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学做人”的同时需要“学知识”,在“学知识’中别忘了“学做人”。光会做人,没有知识不是“完人”;而光有知识,不会做人,同样也不是“完人”。厚此薄彼是不明智的。看看我们的同龄人,不少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现阶段的问题还不是很多但将来碰壁之时是不会少有的。反之你将受益匪浅。“学知识”和“学做人”就如同你的左右臂膀,断了哪个都是残废。
⑤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让你既重视“左臂”也重视“右臂”。好好地保护这左右“臂膀”吧。它们会伴随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顺利地走下去。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文中的原话作答)(2分)
答:                                                           。
13.文章的第②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第④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_____                                                      ____。(2分)
14.文章中的“左臂”是指                                 ,
“右臂”是指:                                                (2分)
15.文章第①段中的“其实不然”的作用是:                           
                                                                         (3分)
16.文章第⑤段中的“这么多”在文中是指:(     )3分
A.第④段      B.第②段    C.第③段     D.第②③④段(3段)
17.将第①段中“忽略”换成“轻视”好不好?请说明理由。(4分)
答:                         
                                                                      
(三)阅读以下文段,完成后面18-22题(14分)
玉兰花的记忆    卢  玮
①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每当我家院子里的玉兰花散放出清远的香味时,总有认识或不认识的邻人,专程前来要花。
   ②玉兰花树约有两层半的楼房高。自我有记忆起,便有花香。父亲总是起个大早,趁花含苞时便给摘下。他把较细的竹竿末端削成剪刀口状,以辅助摘花。有时他亲自爬上树去摘,身手矫健。然后再把摘下的花,分别装在小袋子里,置于冰箱保鲜,一有邻人闻香驻足,便可以方便相赠。
   ③当然,父亲一定会留下枝头上那些用手可以够得到的花,让前来感染香气的邻居,也可以得到在绿阴中寻一抹清幽的乐趣。
   ④念小学时,家人总要在我的书包里放些玉兰花,用手帕包好,以免损及象牙白的花瓣。然后再三叮咛,送给老师和同学。有时自己懒惰贪玩,便忘了。经常是老师提醒:“我又闻到花香哦。”我才猛然记起。
   ⑤常常在送给老师后,玉兰花就所剩无几了,所以当同学向我要时,就显窘促,只好从亲近的同学开始送;一些偶有口角的,就给省下来了。这时想来,真自觉小家子气。
   ⑥那时一直不明白,何以小小的花朵,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因为我总是喜欢花的姿态,远远胜过它的香气。直到渐渐长大,才稍稍明了这是一种喜悦心情。二十几年前,物资并不丰富,用香水的人当然不多。能在夏日清早感染一身香气,并持续整天,的确令人喜悦。在要花的过程中,即使不认识的人也能透过花间说家常,增进友谊。真是情趣无限!
   ⑦而父亲赶早摘花,想到会有许多人喜欢他种的花,并盘算着不知今天的花够不够时,这份可以与人分享的心情,更是令人欣慰啊。尤其某个有晨曦的夏天清早,当我看见父亲摘下一朵沾露的玉兰花,小心翼翼地插在母亲的耳际,顺手理理母亲的头发时,我被这般美丽的父母深深感动。
   ⑧我恍然大悟。原来,母亲身上的花影飘香,皆是父亲每天亲手插上去的。对父亲而言,这也许是极自然不过的一个举止,但跃入我眼里,却是温柔万分。我很难明确地描述出这份感动,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⑨对玉兰花我有很特别的记忆。我曾在它的枝干上,每年刻画一痕,以志成长;也曾和姐姐爬坐上树枝,吃着西瓜,享受风的摇摆。但这都只不过是父亲无形中带给我的一些生活上的启示。
18.文章第②③段具体描写了父亲摘花的过程,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答:                                                            
19.文章第④段中的“再三叮咛”除了表现家人怕我忘记外,还表现了什么?(2分)
答:                                                             
                                                                 


展开余下试题20.文章第⑥段说小小的玉兰花朵“竟有如此大的魅力”,请结合这段文字说说“魅力”表现在哪两个方面。(4分)
答:                                                                        
                                                                            
21.请结合第⑦段中父亲给母亲插花这一细节,分析“我”深深感动的原因。(3分)
答:                                                                         
                                                                             
22.文章最后一段中加点的“这”指代什么?请结合这段文字概括说说父亲带给“我”的“启示”有哪些。(3分)
答:文章最后一段中的“这”指代的是:                                         
                                                                             
父亲给“我”的“启示”有:    
标签:语文版 八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祥城镇三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