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日常阶段测试

阅读:1020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日常阶段测试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20]
高二语文第一次段考卷
  兴农中学2008-2009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段考
语 文 试 卷
2008年9月23日 9:00-11:30   命题人:周玉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及准考证号等分别写在试卷和答题卷相应位置上;不能将题直接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上。
2、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4 页,第Ⅱ卷5 至 8页。共150分。
第Ⅰ卷(客观题  共 30 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划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纶(guān)巾     守拙(zhuō)    吐哺(bǔ)       契(qiè)机         
B.子衿(qín)     机杼(zhù)    譬(pì)如      阡(qiān)陌
C.皎(jiǎo)皎    札(zhá)札    纤(xiān)纤    脉(mò)脉
D.自缢(ài)      狗吠(fèi)    朝(zhāo)露    尘网(mǎng)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迁谪    摧眉折腰    封狼居胥      杨柳岸晓风残月  
B.暮蔼    废池乔木    鼓瑟吹笙      乘骐骥以驰聘   
C.箜篌    夙兴夜寐    豆寇词工      鸡鸣桑树巅
D.霓裳    山不厌高    春意阑珊      暖暖远人村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08年9月8日,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塔山矿区新塔矿业公司尾矿库发生溃坝事故,据初步分析,这次事故是由非法矿主违法生产、尾矿库超储引起的。
    B、美国“关于核心问题科学家联盟”资深专家戴维•赖特15日说,他认为导弹成功拦截卫星的几率差不多在50%左右。
C、今年堪称中国的“爱心”之年,无论是汶川大地震,还是北京残奥会,都让国民对残疾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D、与神六相比,神七发射太空行走及释放伴飞小卫星两个关键环节,而与之相关的舱外航天服、气闸舱和小卫星变轨成为技术突破难点。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参与叙事也是一种倍受青睐的叙事角度。  ,   ,    ,    ,     。所以,人们又称之为“主观的叙事”或“单纯的叙事”。
○1以“我”的眼睛直接观察并反映生活
○2不是纯客观地叙述
○3叙事者不是置身局外
○4而是化身为作品中的一个人物
○5带着“我”的情感与言行参与其事
A.○1○3○4○5○2            B.○4○3○1○2○5
C.○2○3○1○4○5            D.○3○2○4○5○1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7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①之说。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 


浏览完整试题    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 
    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续力争超越前人。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 
    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在其著名的《词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因为词自产生以来,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文学,到了李清照的时代,仍然主要是音乐文学。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尽管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彼此带有一定的否定性,但不可否认,二者都有尊体的动机。前者是从意义的层面上,要把词向传统诗文的表达功能靠拢,从而否定“小道”之说;后者则从词的本来意义上,强调艺术的精工,从而保证这一文体的特殊性。看似相反,实则相成。 
    苏轼和李清照的尊体论,实际上从两个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因而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 
    [注]①尊体:指词这种体裁被词作家所推崇,不再被视为“小道”。 
    5.下列关于“尊体”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词在发展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到北宋时期,词坛始出现尊体之说。 
    B.苏轼“以诗为词”,对传统词风进行改革,这在当时是非常另类的表现。 
    C.当时词坛有人正努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苏轼也力争以创作实践来超越前人。 
    D.李清照并不反对北宋词坛的“俗词”,她主要批评了词作忽视音乐性的做法。 
    6.下列对苏轼、李清照尊体的“两个层面”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苏轼突破词的传统,主要表现为拓展词的题材内容,重视词的格调意蕴,因此自成一家。 
    B.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来维护“别是一家”的词的本来特征——音乐性。 
    C.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分别从意义的层面上和艺术的层面上尊体,两者相反相成。 
    D.两种尊体论从不同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但都不被当时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7.依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的幕僚调侃“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体现当时词坛对苏轼“另类”词风的讽刺性评价。 
    B.超越传统词风是“破”,超越新兴词风是“立”,由于创作上的争强好胜,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 
C.进入南宋以后,李清照由于有了国破家亡的惨痛经历,其词作内容转为深沉,但依然保持了音律之美。 
D.苏、李的尊体论,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可以推想,它们会在拓展主题和遵守音律两个方面不断互补。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0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见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贞元十四年,始以进士就试,礼部侍郎高郢擢升甲科,吏部判入等,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四月,宪宗策试制举人,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入第四等,授周至县尉、集贤校理。 
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雠校至结绶畿甸,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高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 
上又欲加河东王锷平章事,居易谏曰:“宰相是陛下辅臣,非贤良不可当此位。锷诛剥民财,以市恩泽,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乃止。 
王承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上多听纳。唯谏承璀事切,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陛下特力擢耳,非轻言也。陛下欲开谏诤之路,不宜阻居易言。”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始以进士就试                      B.尤精于诗笔 
       焉用亡郑以陪邻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C.由是多见听纳                      D.事无巨细心言者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日食饮得无衰乎 


展开余下试题9.下面全都表现白居易“无所顾忌,敢作敢为”的一组是    (    ) 
    ①见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          ②居易累疏切谏 
    ③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            ④居易面论,辞情切至 
    ⑤不宜阻居易言 
    A.①③           B.③⑤            C.②⑤           D.③④ 
10.下面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评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白居易在任“秘书省校书郎” “周至县尉、集贤校理”其间,写了百十篇诗,内容都含有劝谏之意,受到赞誉。 
B.白居易由“翰林学士”而“拜左拾遗”,属于越级提拔,所以白居易打算用生平所有学问报答皇上给予的恩惠。 
C.当元稹被贬时,白居易曾多次上疏恳切地劝谏皇帝,但当时负责传递(奏疏)的人没有给他上报,因而皇帝不知道。 
D.因为白居易急切地劝谏皇帝不可提承璀做招讨使而惹得皇帝不高兴,经李绛一番解释,皇帝对白居易的嫌隙才涣然冰释。
第Ⅱ卷(共 120 分)
四、(10分)
11、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3分)
 译文:                                                        。
  (2)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3分)
 译文:                                                        。
(3)锷诛剥民财,以市恩泽,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4分)
译文:
12、阅读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杜牧是___________________朝诗人,杨万里是___________________朝诗人。(2分)
(2)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3)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13、名句默写(共5分,每空1分) 
(1)      ,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2)从白居易《琵琶行》、柳永《雨霖铃》、姜夔《扬州慢》中各选一个描写月色的句子填在横线上。 
  《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霖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扬州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
明月清泉自在怀
贾平凹
① 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像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样。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的风景画,要我好好背,说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可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 
    ② 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好友。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能获得师长赞许。再后来深入乡村,那儿有田园,却无松竹流泉;及上了华山、峨眉山,并且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乘江南渔舟,访溪边浣女,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着情结。一段时间,于人世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林泉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 
    ③ 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月,足下的流泉以及座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松树,也每年数次带外地朋友去观览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树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斧虫雀,统统化作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美情操的“胎盘”。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去得逞又能怎样?! 
    ④ 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所谓穷极物理,行而上学于他实在是储之心灵,口吐莲花!坦诚、执着、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的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说不呢?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来”是瞬间的境遇。“竹喧”也罢,“莲动”也罢,“春芳”也罢,“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是太多,而物质的欲望则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惟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王维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有了太多的放弃,也才便有了他“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的高洁的情怀,也便有了他哲悟金铂般的千古名篇! 
    ⑤ “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流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14、在文中,作者写出了自己在不同人生阶段读王维《山居秋暝》的不同感受,请分别加以概括。(6分)  


展开余下试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把王维和爱因斯坦联系起来,认为“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全文,请分析题目“明月清泉自在怀”的深刻含义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托明月清泉,寄托自己对人生境界的追求。语言典雅而含蓄,富有美感。 
    B.“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这句话强调的是,人生在世,面对宠辱得失,要悠然淡泊;面对困难挫折,要坚持不懈。 
    C. 在文中,作者用翠华池边那棵松树、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碑林前的唐槐等 “树木中的祖宗 ”和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构成对比,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D .这篇文章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材料信手拈来,但始终以作者对“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的小人的抨击为线索,体现了散文的“形散而神聚”的特点。 
    E.文章结尾写到了浣女和渔夫,目的是赞美他们辛勤的劳作,赞美他们远离红尘纷争、保持独立人格的精神,同时强调他们创造了物质财富,更创造了精神财富,从而使主题更加深刻。 
六、(15分)
l8.根据上下文填空。(4分)
    2008年是农历的鼠年。鼠,尽管不是人类豢养的动物,却和我们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和我们的关系非常“亲近”和密切。传统文化中有关老鼠的熟语很多,像“老鼠跳到钢琴上”比喻胡说或乱来;“               ” 比喻两头受气或两头不讨好;“老鼠留不得隔夜粮”——嘴馋手懒;“老鼠进书房”——          ;“        ” 比喻做事有所顾忌。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19、下面是丰田公司为自己的车设计的广告词,根据你的理解,请用简明的语言说说它的创意。(5分)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续写两个句子,要选择新的喻体,并使全段语句连贯。(6分)
  青春是一首歌,她扣动我们的心弦。
  青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奥林匹克精神为逐渐变得镇静和自信的青年所崇尚。随着昔日古代文明力量的逐渐衰退,镇静和自信成为古代文明更宝贵的支撑;它们也将成为即将在暴风雨中诞生的未来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现在,镇静和自信却不是我们的天然伙伴。人自幼就开始担惊受怕,恐惧终身伴随着他……根除恐惧的真正良药是自信而不是勇气。自信总是与它的姐妹镇静相辅相成。
(选自《语文读本》第一册  顾拜旦《奥林匹克精神》)
这段话对你有哪些启发?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以“自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经历、体验、感悟等。
要求:感情真挚;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222.85.216.72)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日常阶段测试
相关:关于“高二语文第”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2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