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022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22]
九年级语文半期试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9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稍逊(xùn)     分外(fèn)    风骚(sāo)          草茸茸(róng)
  B.丝缕(1ǚ)      喑哑(ān)     襁褓(qiáng bǎo)    折腰(zhé)
  C.禁锢(gù)      颤抖(chàn)   崩殂(cù)           留滞(zhì)
  D.静谧(mì)      遐想(xiá)    栖息(qī)           鞭笞(tái)
2、下面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润如油膏   银波微漾   必补阙漏   箪食壶浆
B.红装素裹   遂用猖獗   帝室之胃   弥足珍贵
C.淫雨霏霏   温声细语   朦朦胧胧   锦帽貂裘
D.一代天娇   王候将相   披蓑戴笠   风流人物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2分)
  A、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4、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沁园春雪》通过对北国雪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批判和对他们缺少文采的惋惜这一主题思想。
  B.《雨说》用“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为副标题,表明这是诗人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儿童唱出的一曲爱之歌。
  C.《星星变奏曲》表达了经历过心灵劫难的人,对精神自由和安宁生活的执著追求。
  D.《蝈蝈与蛐蛐》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诗,诗人捕捉了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
5.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2分)
(1)“非典”过后,许多人都养成了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但      有一部分人公共卫生意识淡薄,随地吐痰现象还屡见不鲜。
(2)许多老一辈革命家       低微,但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奉献了一生。
(3)由于雨天路滑,一辆面包车不慎坠入河中,闻讯赶来的消防官兵正全力以赴        落水者。
A、始终    出生   抢救      B、仍然    出身     营救
C、始终    出身   营救      D、仍然    出生     抢救
6.下列加粗词语没能结合语境解释的一项是(      )(2分)
A.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浏览完整试题B.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能够忍受冬寒)
C.用这些成语打击敌人,讽刺社会上的不良现象,鞭笞那些行为不轨的人,是有力的武器。(用鞭子或板子打)
D.她不是不想去救球,可她实在太累了,即使站起来,也追不上那刁钻的来球。(形容来球变化莫测,难以捉摸)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在《敬业和乐业》一文中,梁启超在演讲最后言简意赅地把“敬业和乐业”总结为“责任心”和“乐趣”。
B.《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中的“一个世纪”指他所处的那个风云激荡的18世纪。
C.《傅雷家书两则》中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儿子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
D.《致女儿的信》中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先后从人的眼神里读到了“爱情”“忠诚”和“心灵的追念”。这三者之间并无内在联系,可以将其看成是彼此独立的。
8、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当中国“奶粉事件”发生了,我们在惋惜之余,一定要看清问题所在,①树立品牌标准来指导我们中国品牌向前发展。②特别是中国领导阶层,应该出台相关的品牌,在战略上规范中国品牌健康发展;中国企业在品牌标准制度指导下,根据自己品牌实际情况来创建属于自己的品牌标准。③只要这样,我们中国品牌才有机会在世界500强之林中立足。
①词语搭配不当,将“          ”改为“            ”。
②句子成分残缺,在“相关的品牌”后添加“                   ”。
③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将“         ”改为“            ”。
9、综合性学习(12分)小龙中学某班准备开展以“雨的述说”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名学生,相信你一定会积极参加,并且完成以下任务。
(1)古代诗词中,写春雨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完整的上下两句来。(2分)
                         ,                      
(2)请你写出含“雨”的一个成语或者一句俗语.(2分)
 成语(俗语)                               
(3)阅读下面描写“雨”的诗文。
材料一: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雨地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大地织在一起。(郑愁予《雨说》)
材料二:走到庭院一看,雨点撇在污秽的积雪上,簌簌有声。再来到屋外一望,残雪都被雨水融化了,露出了灰暗色的土地。(岛崎藤村《暖雨》)
材料三: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纪伯伦《雨之歌》)
     你从以上三则材料中读出雨的什么特点?从三位大作家对“雨”的描写中,你得到什么样的写作启示?(4分)
(4)经过以上活动,你对雨有了一定的认识吧。请你仿照下面的句子,从雨的角度来向人类诉说你的心声。(4分)
人类朋友,请你听听我的诉说,我可以是一场及时雨、一场酸雨、一场暴雨,给人类带来福祉或灾难。我是一场及时雨,用我的甘甜的乳汁哺育久旱干渴的大地;              ,         
                   ;              ,                                   。
二、古诗文积累.(12分)
1李清照<<武陵春>>中,在表达上与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自己雄心和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白居易<<观刈麦>>中描写夏日酷热,农民悲惨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师表>>中写作者临危受命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词中运用典故,使得诗词语言既含蓄又能表明作者的用意,从而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就运用“               ,                ?”这一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被重用的心情。又如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运用“                     ,                  。”这一典故描写战争激烈的场面,来表明诗人报效祖国的情感。
阅读理解.(59分)
.阅读<<敬业与乐业>>选段,完成1--6题.(21分)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展开余下试题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冀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选文所阐述的观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论述观点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一无适便是敬是什么意思?作者引用朱子的话作用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引用曾文正的名言属于________论证,其目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引用了庄子和孔子的名言,二者去掉一个好不好?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作者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举一个例子吗?并加以短评。(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父亲>>,完成7--11题.(18分)
父亲
张枫霞
①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 , 然而 , 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等到上了初中 , 看到别人的父亲殷殷地关怀女儿 , 心里便有了比较 , 认为我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懂得什么叫“ 爱 ”。 
②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 , 上学和放学就像他出工和收工一样 , 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亦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学习和收成原本没有太大的联系。
③可是, 我考上了县一中 , 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年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母亲望着已不年轻的父亲幽幽地说:“ 要不 ,别让妮子上了 ?” 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生动地一跳 : “ 哪能 ! 儿子娶媳妇花钱比妮子上学花钱多多了 , 咱们不能太偏心。” 就为这一句话, 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 
④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 , 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 , 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我跟在父亲身后 , 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 , 我又一次被感动了。 在心里默默发誓: 不学出个样子来 , 无颜面对父亲 。等翻过两座山 , 骄阳更加炽烈 , 找到一块小树阴劝父亲休息一会儿。 A. 我随手抓起两个桃子 , 还不及放到嘴里 , 便被父亲劈手夺去 , 他瞪我一眼 说 : “这是卖的 , 有你吃的。”   说着他从兜里掏出几个歪裂的小桃子 , 在衣服上蹭了蹭递给我 : “ 这不一样吃吗 ?” 停了停又说 :“ 住校可不比在家里 , 动一动就得花钱 , 饭可以吃差点 , 但一定得吃饱。星期天不要往回跑 , 家里也不指望你干活 , 钱和干粮我会给你送去的。”B. 接着他自个笑了 :“ 没想到俺妮子还挺聪明 , 比你两个哥哥强多了。 我寻思把桃园好好侍弄侍弄 , 兴许能挣几个钱 , 你要有本事啊 , 考个大学让爹光荣光荣。” 这是父亲对我说得最多的一次 , 看得出他心里非常高兴。 
⑤到学校门口 , 父亲让我一个人进去 , 他则去卖那筐桃子。等到报到完去城里找他 , 父亲已经走了。我想 , 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 , 翻山越岭 , 还得走二十里地啊 ! 
⑥三年高中 , 我真的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 , 当然都是些歪七裂八卖不出去的小桃子。冬天天短 , 父亲每次来得起大早 , 见到我 , 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 , 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 , 硬邦邦的全是冰棱茬。中午 , 我们爷俩把饼泡在开水里 , 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 , 吃得有滋有味。夏日 , 父亲捎带着卖桃 , 二十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膛晒成了酱紫色。 赶到学校已近中午 , 我把早已晾好的白开水递过去 , 父亲一口气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都是当天来当天走 , 三年里 , 他走了他原来几十年走过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三年里变得缠绵与圣洁。 
⑦三年后 , 我由县城读到了省城 , 甭说父亲的大半年收成 , 就是他的全部收成也难以应付我的高额学费了。父亲说 : “不要紧 , 先到处借借。不就是四年吗 ? 我用六年时间 , 六年不行十年 , 赶我死之前咋也能把它还清。 ” 我无言 , 我只是在心里对父亲说 : 我决不会让您用六年十年时间去还债 , 您就等着我慢慢地还您的债吧。 
⑧也和三年前一样 , 父亲挑着行李送我上学 , 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 , 而是阴雨霏霏 。 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 , 我倒有些不习惯 , 怪他过于奢侈。C.“ 你都成大学生了 , 吃个好桃子 , 配!” 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双手捧着桃子 , 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 
⑨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 , 我要送父亲到学校的招待所往下 , 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他说他怕我回来找不到自个的宿舍 , 我知道 , 那样父亲一夜都不会安心 。所以 , 也只好随他去了 。下过雨后 , 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 , 再加上一天的颠簸我实在太累了 , 躺在床上不一会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 突然 , 辅导员刘老师把我叫醒 , 她说 , 我父亲为了省 15 元的住宿费 , 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球台上。此刻 , 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被感动。我扑过去 , 抱住他 , 哭着求他 : “ 为了我 , 爸爸 , 请您爱惜自己。”  宿舍的七姐妹齐刷刷地站在身后 , 哽咽着说 : “就住在我们宿舍 , 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 
⑩ “ 可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 ?” 刘老师还很年轻 , 和其他人一样 , 眼里已经含满了泪水。“                                   。”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展开余下试题 ⑾是啊 ! 他是父亲 , 他是勤劳又拙朴的农民父亲。 
7.文章第①段作者就写 “ 父亲不是特别地喜欢我”“ 不懂得什么叫爱”, 这在全文有怎样的作用 ?(3 分 ) 
答:                                                                            
                                                                                 
8. “我”对父亲看法的改变源于“ 我 ”的两次感动。 请结合文意概括出让“ 我”感动的具体内容。 (4 分 ) 
答: 第一次感动是:                                                            
                                                                          
第二次感动是:                                                                 
                                                                        
9. 文中对父亲的语言行动进行了多次细腻而生动地描写 , 使父亲的形象栩栩如生。请从文中画线的 A、B、C 三处中任选两处 , 简要分析这些描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或心理 ?(4 分 ) 
答 :(      ) 处:                                                               
                       &nbs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九年级语文”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2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