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877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77]
2007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2007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语文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温馨提示:
亲爱的同学又到了你展示才华的时候了。我们相信,只要你平时学习努力,并在考试中认真思考,就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向关心你成长的老师和家长汇报!(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须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卷面书写(2分)
1.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不使用涂改液。(2分)
二、语文知识积累及其运用:(26分)
2.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轻轻地翻动书页,聆听阳光的问(hòu)    (1)  ,欣(shǎng)  (2)  落叶的轻舞;体悟浓郁的亲情,(xiǎng)   (3)  受真挚的友谊;追寻先哲的思想,触摸生命的真(dì)   (4)  ——阅读改变人生。
3.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____▲___,飘逸着沁脾的清香;_____▲_____,散发着浓烈的祝福;____▲____,
只有细细品尝,才能体味着这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真义。  
A. 生命是酒       B.生命是咖啡      C.生命是茶
4.“腹有诗书气自华”,请按要求默写诗句。(9分)
①斯是陋室,           ▲        。 (刘禹锡《陋室铭》)
②              ▲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③少壮不努力,           ▲               。( 《长歌行》  )
④晴川历历汉阳树,           ▲                  。(《黄鹤楼》崔颢))
⑤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⑥《爱莲说》中最能体现莲花洁身自好的名句是:       ▲          ,      ▲         。
⑦“一切景语皆情语。”徜徉于文学艺术的原野,情景交融的佳句俯拾皆是:杜甫《春望》中“         ▲       ,恨别鸟惊心”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透露出诗人对莺歌燕舞美景的喜悦之情;晏殊《浣溪沙》中“        ▲        ,似曾相识燕归来”则表现了作者感时伤逝的情怀。
5.赏析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浏览完整试题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①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1分)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                                      。
学校开展“爱我温州”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作为成员参与下列活动,相信你一定能完成任务。
[魅力温州]
6.搜集资料,大家发现,温州人杰地灵,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熠熠闪光的文化名人有:中国山水诗鼻祖、永嘉太守谢灵运;明朝开国元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刘基;戏曲史上卓越的剧作家、南曲之祖高则诚;毕生致力于治学、兴业、办校的朴学大师孙诒让;教育家苏步青……小芳就此拟了幅对联,但觉得下联划线处不符合对联要求,请你帮她修改。(2分)
上联:千古诗才,灵运文章山水情
下联:一身傲骨,高则诚的戏剧世世代代流传不衰。
你将下联改为:一身傲骨,                  ▲           。
[人文温州]
7.2006年9月28日,学校组织同学到温州参观温州市文化遗产展览,回来后,有人写了篇新闻,但缺少一个标题,请你代拟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20字)
9月28日,《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在温州博物馆举行开幕仪式。拉开盛大的帷幕。这次历时一个月的展览,由温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由温州博物馆和温州群众艺术馆共同承办,由全市全市十一个县(市)区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参与协办,共展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100多项,共计400多件。这是温州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
     为了弘扬文化遗产,在从9月28日至“十一”黄金周期间,展区将开辟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区,现场为观众演示,包括已列分别入选国家和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泰顺药发木偶、乐清黄杨木雕、乐清细纹刻纸、瓯绣以及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另外,现场还举办了苍南布袋戏、泰顺提线木偶和平阳提线木偶等极具地域特色的表演。
标题                       ▲                       (2分)
[书香温州]
8.为了弘扬文化,倡导同学们阅读经典名著,学校举办了专题活动,小芳同学想到了撰写名著阅读心语投寄给“瑞安日报”进行宣传的形式。她撰写了《骆驼祥子》的阅读心语:
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像骆驼一样耸起脊背,拉着一辆黄包车在胡同中奔跑。风雨中的哆嗦,烈日下的喘息,让我读出了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苦难。
你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朝花夕拾》《鲁滨孙漂流记》《水浒》中选择一部,也撰写一段阅读心语。(3分)
书名:《     ▲      》   阅读心语 :                   ▲                    
                              ▲                                       
                              ▲                                     
三、现代文阅读(23分)
(一)(11分)
①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慢慢)在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太难。②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③他用两手攀(抓)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④我赶紧拭干了泪。⑤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⑥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⑦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⑧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⑨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⑩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11过了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12我望着他走出去。○13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14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9.给上文所写事情的内容拟个小标题(不超过6个字)(2分)
                              ▲                                       。
10.文中加点词语能否用括号内词语代替,为什么?(两个词语任选一个作答)(2分)
                                ▲                                     。
11.分析父亲说的话所蕴含的情感:(两个句子任选一个作答)(2分)


展开余下试题(1)“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句话蕴含的情感是                ▲                 。
(2)“进去吧,里边没人。” 这句话蕴含的情感是                  ▲                 。
12.“我赶紧拭干了泪”的一方面是因为              ▲             ,另一方面是因为                                   ▲             。(2分)
13.据《武汉晨报》报道,该教材专家本来选定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入选,但在调查过程中,有七成多学生表示反对。代表性的理由是“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翻越铁路线”和“父亲形象不够潇洒”,请你就这件事,发表自己的见解,100字以内。 (3分)
                                    ▲                                 
                                     ▲                                
                                      ▲                               
(二)白发(冯骥才)(12分)
①人生入秋,便开始被友人指着脑袋说:“呀,你怎么也有白发了?”
    ②听罢笑而不答;偶尔笑答一句:“因为头发里的色素部跑到稿纸上去了。”
    ③就这样,嘻嘻哈哈、糊里糊涂地翻过了生命的山脊,开始渐渐下坡来。或者再努力,往上登一登。
   ④ 对镜看白发,有时也会认真起来:这白发中的第一根是何时出现的?为了什么?思绪往往会超越时空,—下子回到了少年时——那次同母亲聊天,母亲背窗而坐,窗子敞开着,微风无声地轻轻掀动母亲的头发.忽见母亲的—根头发被吹立起来,在夕照里竟然银亮银亮,是—根白发!这根细细的白发在风里柔弱摇曳,却不肯倒下,好似对我召唤。我第—次看见母亲的白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母亲也会老,这是多可怕的事啊!我禁不住过去扑在母亲怀里。母亲不知出了什么事,问我,用力想托我起来,我却紧紧抱住母亲,好似生怕她离去……事后.我一直没有告诉母亲这究竟为了什么。最浓烈的感情堆以表达出来,最脆弱的感情只能珍藏在自己心里。如今,母亲已是满头白发。但初见她白发的感受却深刻难忘。那种人生感叹,那种凄然,那种无可奈何,正像我们无法把地上的落叶抛回树枝上去……
  ⑤  当妻子把一小酒盅染发剂和一枝扁头油画笔拿到我面前,叫我帮她染发时,我心里一动,怎么,我们这一代生命的森林也廾始落叶了?我瞥一眼她的头发,笑道:“不过两三根白头发,也要这样小题大做?”可是待我用手指撩外地的头发,我惊讶了,在这黑黑的头发里怎么会埋藏这么多的白发!我竟如此粗心大意,至今才发现才看到。也正是由于这样多的白发,才迫使她动用这遮掩青春衰退的颜色;可是地明明一头乌黑而清香的秀发呀,究竟怎样一根根悄悄变白的?是在我不停歇的忙忙碌碌,侃侃而谈中,还是在不舍昼夜的埋头写作中?是那些年在大地震后寄人篱下的茹苦含辛的生活所致?是为了我那次重病内心焦虑而催白的?还是那件事……几乎伤透了她的心,一夜间骤然生出这么多白发?
  ⑥  黑发如同绿草,白发犹如枯草;黑发像绿草那样散发着生命诱人的气息,白发却像枯草那样晃动着刺目、凄凉的,枯竭的颜色。我怎样做才能还给她一如当年那一头美丽的黑发?我急于把她所有变白的头发染黑。她却说:“你是不是把染发剂滴在我头顶上了?”
      ⑦  我—怔。赶忙用眼皮噙住泪水。不叫它再滴落下来。
     ⑧ —次。我把剩下的染发剂交给她,请她也给我的头发染—染;这一染,居然年轻许多!谁说时光难返,谁说青春难再.就这样我也加入了用染发利追回岁月的行列。谁知染发是件愈来愈艰难的事情.不仅日日增多的白发需要加工,而且这时才知道, 白发并不是由黑发变的,它们是从走向衰老的生命深处滋生出来的;刚染过的头发看上去一片乌黑青黛,但它们的根部又齐刷刷冒出一茬雪白。任你怎样去染,去遮盖,它还是茬茬涌现。人生的秋天和大自然的春天一样顽强。挡不住的白发啊!
  ⑨开始时精心细染,不肯漏掉一根。但事情忙起来,没有闲暇染发,只好任由它花白,染又麻烦,不染难看,渐而成了负担。这日,邻家一位老者来访。这位老者阅历深、博学,又健朗,鹤发童颜,很有神采;他进屋,正坐在阳光里。一个画画令我震惊——他不单头发通白,连胡须眉毛也一概全白,在强光的照耀下,蓬松柔和,光亮透明,宛如银丝,真是美极了!我禁不住说,将来我也修炼出您这一头漂亮潇洒的白发就好了,现在的我,染和不染,成了两难。老者听了,朗声大笑,然后对我说:  “小老弟,你挺明白的人,怎么在白发面前糊涂了?孩童有稚嫩的美,青年有健旺的美,你有中年成熟的美,我有老来恬淡自如的美。这就像大自然的四季——春天葱茏,夏天繁盛,秋天斑斓,冬天纯净。各有各的美感,各有各的优势,谁也不必羡慕谁,更不能模仿谁,模仿必累,勉强更累。人的事,生而尽其动,死而尽其静。听其自然.对!所谓听其自然,就是到什么季节亭受什么季节;哎,我这话不知对你有没有用,小老弟?”
   ⑩ 我听罢,顿觉地阔天宽,心情快活。摆一摆脑袋,头上花发来回一晃,宛如摇动—片秋光中的芦花。
14.文章的线索是                  ▲              。(2分)
15.作者看到母亲的白发,妻子的白发,邻家老者的白发,内心有何变化?(用文中词语填在方格里)(3分)
笑答——(  ▲   )——(     ▲ )——(     ▲ )——快活
16.联系上文,分析第⑦段“我…噙住泪水’’所表现的思想感情?(2分)    
                                                                   


展开余下试题17.品味精彩语言[可从修辞、思想内涵、炼字等方面入手](任选一句作答)(2分)
①那种人生感叹,那种凄然,那种无可奈何,正像我们无法把地上的落叶抛回树枝上去……
②孩童有稚嫩的美,青年有健旺的美,你有中年成熟的美,我有老来恬淡自如的美。这就像大自然的四季——春天葱茏,夏天繁盛,秋天斑斓,冬天纯净。
                                ▲                                   
                                 ▲                                  
18.“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阅读一篇文章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感悟,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主题的认识或者自己的阅读感受、受到的启发等。(3分)
                               ▲                                    
                                ▲                                   
四、文言文阅读(19分)
(一)(13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9.解释加点词:(4分)
(1)悉如外人(     )      (2)便要还家(      )
(3)黄发垂髫(     )       (4)阡陌交通(     )
20.第一段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                  ▲                     ;表现村中人快乐生活的句子是          ▲          。(2分)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2007年第一”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7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