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056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56]
人教高一期中试题
  颍上二中2008-200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吴刚  解亮
第一卷      选择题部分(30分)
一. 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gě           sù      bó      fēi         jìn     chēng  chāng      zì
A.百舸争流     漫溯     火钵     菲薄     B  .浸渍     瞠目   创伤    目眦 
    zǔ      dàng        lěi   yǔn             dié        lìn    suō   hā
C.刀俎   长歌当哭     连累    殒身不恤    D   喋血     租赁   婆娑    哈达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噩梦  横亘  酣畅  桀骜               B..城阕  淋漓    戮没   寂寥
C.遒劲  凄惋  彷徨  和蔼               D. 纳萃  景仰   黯然    前仆后继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写的这篇文章议论入木三分,结构别出心裁。文字如行云流水,我们只能望其项背
B.张大千画艺高超,着手成春,堪称一代大师。
C.这一篇演讲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汗牛充栋,状极愉快。
D.我清楚地记得随后走进来一位短小精悍地人物。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个大国崛起的过程,必然是大国国民意识的复苏过程,是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都空前增强的时代。
.B。真心希望2012年的伦敦,这位亲口宣布伦敦申奥成功的先生,能够在网球场上看到中国队再次拿到奥运会网球金牌。
C.“特权车”和“人情车”盛行,并非车辆本身有什么不同,关键是驾车人、坐车人的“特权思想”在作怪的原因。
D.以超级写实油画《父亲》而闻名的画家罗中立表示,他现在描绘城市生活时仍然关注进城农民,这体现了他的乡土情结,也是他的创作方向。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与考古学有关的新领域的学会和研究会相继诞生,其中有研究遗迹保存和充分利用的方法遗迹学和以DNA为基础,探讨日本人和动植物起源的“DNA考古”。因为这些都是新领域,因此研究人员号召关注这些领域的普通市民广泛参与,呼吁市民在采样方面给予协助。
“日本遗迹协会”预定于2月1日在奈良文化遗产研究所举行成立大会。据统计,各地方政府的负责人等约100人将出席成立大会。
“DNA考古学研究会”是去年年底由考古学和生物学领域的约30位研究人员发起成立的。该研究会为了以基因为线索揭开生物进化的谜底,已开始以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的“地下DNA实验室”为据点,在研究人员之间交换情况。


浏览完整试题研究人员从业已出土的古代人骨、动植物的遗物和灭绝动植物的标本中提取微量的DNA,从而分别研究其起源。他们试图通过与目前生息在世界各地的动植物的DNA进行比较,弄清其进化的来龙去脉。
在和“DNA考古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同时举办的座谈会上,研究人员就业已灭绝的日本狼的起源和根据水稻基因探讨中国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等方面的研究作了报告。
5.下列对DNA考古学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以DNA为基础,探讨日本人和动植物起源的研究方法。
B.以基因为线索揭开生物进化谜底的研究方法。
C.从业已出土的古代人骨、动植物的遗物和灭绝动植物的标本中提取微量的DNA,从而研究其起源的研究方法。
D.一种充分利用人与动植物遗迹来探究人类与动植物起源的研究方法。
6.对“因为这些都是新领域,因此研究人员号召关注这些领域的普通市民广泛参与,呼吁市民在采样方面给予协助。”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些”指的是“遗迹学”和“DNA考古学”,它们都是与考古学有关的新的学说。
B.号召关注这些领域的普通市民参与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新学说的普及工作。
C.普通市民参与新领域的工作可以使他们更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
D.采样是“遗迹学”和“DAN考古学”最基础的工作,需要更多的人参与。
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理正确的一项是(      )
A.DNA考古学虽名为考古学,但由于其研究对象与考古学完全不同,实际上是一种生物学。
B.DNA考古学起源于日本,“DNA考古学研究会”的成立是其成熟的标志。
C.DNA考古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在世界各地提供样本,研究动植物的进化过程。
D.DNA考古学的研究,开始可能是区域性的,但其最终的研究目标应是世界范围的。
三..文学常识及文言文类题目
8. 对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眼泪)      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代铜铸的货币)
B.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手握匕首刺)  人不敢与忤视(逆)
C.秦王惊,自引而起(身子向上起)   微太子言(假如没有)
D.粪土当年万户侯(视-------为粪土)  厚遗中庶子蒙嘉(遗漏)
9.下列句子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 秦地可尽王也     ② 日以尽矣     ③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④ 失其所与,不知    ⑤ 距关,毋纳诸侯    ⑥ 愿大王少假借之  
A.①  ③  ⑤     B. ②  ④  ⑥     C . ②  ④  ⑤   D. ③  ⑤  ⑥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人。他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有130篇,既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又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完整的国别体史书,《春秋三传》之一,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狭义的新闻就是指消息,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等部分构成,其中背景和结语部分每条新闻都必须有。
D.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他的诗大都是抒情诗。有代表性的诗集有《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我所知道的康桥.》
第二卷  非选择题部分(120分)
四.把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
1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3分)
1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4分)
五.古代诗歌阅读(6分)
秋   思 
            唐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14.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此诗写了生活的哪个”寻常”的细
节?表达了他的什么情感?
六.在横线上填出相应的句子(任选三题)(6分)
   15.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
士皆瞋目,________________。
   16.惨象,_______________;流言,_________________。
   17.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18.________________,不似春光。胜似春光,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5五个小题(22分)
树影下的家族(节选)
     朱以撒
生前寂寞身后名,可以作为众多贤人的注解。孔子也不例外,他的行踪,实在是很可以给后人一些警策的。尽管他的身影已意象化,如一道遥远的风景。
他活着的时候,美风良俗“礼崩乐坏”,物欲横流,生灵涂炭。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孔子不是躲在他的三间故宅里,作高头讲章,而是坚决地干预现实生活。如任鲁国大司寇时,见鲁定公喜爱淫歌妖舞,迷恋于齐国送来的八十名美女歌妓,便心急如焚。当劝谏无效时,他的文人脾性就上来了,辞去大司寇的职务,开始他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的漂泊,是以自己的身体语言在奋力抗争,阳光普照也罢、风寒霜雪也罢。只是在过于雄大磅礴的苍凉空间下,他觉得自己有些力不从心了。尤其是周游卫、陈、蔡、楚后,他的主张“终无任用”,这是多么大的打击啊。他的心一定在疲惫中触及到寂寞的苍凉了。夜间听漏,漏尽更残,失意仿佛没有尽头,氤氲迷閈中不见曙色。他的出行,在后人看来是一种象征,在当时却是怎样一种痛苦——他那摇摇晃晃却执著朝前的身影,成了思想史长廊里不朽的雕像。
孔子是很讲“正名”的,讲究雍容之礼乐。但他却面对着扇自己耳光的窘境:周游列国时,那段“累累如丧家之犬”的日子;置身星空下,那种孤独而凄冷的仰望;逃离险境时,生命河床中无数的坎坷不平……此情此境,该如何为这种非雍容的狼狈“正名”?换了人,恐怕只有仰天长叹。孔子却是自由的,他从精神层面,消解了诸多污泥,包括浸入身边的冷落和嘲笑。用精神武器,孔子给我们展现了世界间最绚烂的美丽雍容和华贵,高洁和清贫就这么融洽地得以正名!


展开余下试题怀着几千年的事迹,我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在幽深的孔府里穿行。我在孔府的树影下变得那般弱小。古老的树影使我的呼吸变得滞重,树影上布满了时光的符号和思念的语言。尽管我和孔府相处是如此的短暂,寒冷却一直扑击着我。
孔子生前的执著和忧郁,他的后人没有体验、不能细品,却享用了名噪古今的荣华。一顶顶光焰四射的桂冠飞临,使孔府光芒万丈。声名的显赫对于前人来说,是一种肯定,一种精神上的追补,而对于后人来说,荣耀的同时也万般沉重。他们不能过普通人那般轻轻松松的寻常日子了,动不动被称为多少代“衍圣公”,一举手一投足必然要有衍圣公那架势。除了给予孔子后人优渥的生活条件外,又增加了多少文化品位、美学价值于其中呢?就是那些封给孔子一顶顶桂冠的帝王们,好像尊孔得很、卫道得很,对儒家学说膜拜之至,可结果呢,看看宫廷内演出的一幕幕丑剧,尊孔只不过是骗人的幌子罢了。
孔家的人早已不在高墙内树影下生活了,进入树影下的反倒是那些怀着各种各样心理的旅行者、朝拜者,和孔氏毫无瓜葛。我好几次抬起头,试图投过树影窥见头顶的青天,可是孔府接收阳光是那么的有限。这在我后来匆匆穿过孔庙的神秘和森严、孔林的枯寂和荒芜,目击那十万余树影下密集的坟茔时,我终于明白过来,是什么汇聚在树影之下。我还看见了那些风雨中面容残沥的翁仲,或蹲或倒的石兽,岿然不动,它们是在回望过去的鼎盛吧。
          
19.第一段写道“他的行踪,实在是很可以给后人一些警策的”,联系全文来看,孔子的行踪可以给后人哪些警策?(6分)
20.第五段写道“寒冷却一直扑击着我”,哪些原因使作者产生这种感觉?(6分)
21.本文的题目“树影下的家族”中的“树影”有何含义?(4分)
22.文章第七段写道“进入树影下的反倒是那些怀着各种各样心理的旅行者朝圣者”,你认为他们怀着怎样的心理?(2分)
23.文章最后写了孔林的 “翁仲”(墓前石人)和 “石兽”,其作用是什么?(4分)
八.语言运用(16分)
   24。常见的“动物语录”往往充满智慧。幽默和讽喻性,请你仿照下面示例的风格,
以蜜蜂狐狸鱼或其他你所了解的动物的口吻各写一句话。(任选两种动物)
    [示例] A. 猫头鹰:要是凭发言来评先进,我这一辈子怕是与先进无缘了。
           B. 羊:同胞们,请注意,当一匹狼向你大谈仁义道德时,它肯定是要参加竞选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5.标语具有醒目、幽默、艺术、独特等的特点,交通安全标语尤其要如此。请根据
境,按照标语的要求写出交通安全标语。(6分)  
为防撞车,大型货车俨然以强者神态警告:鸡蛋撞大石头的结果是什么? 
(1)油罐车更是气势汹汹,咄咄逼人:                                   
(2)小型豪华轿车则甘拜下风,自叹不如:                      。 
  
“的哥”“的姐”驾驶的TAXI说:请别吻我,我怕羞! 
  
七.作文(60分):
请以 “在飘雪的季节里守候花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高一语文期中测试题答案
选择题:
       1  C     2   A     3   D     4   D    5    C  
 6  C     7   D     8   C     9   C    10   A  
翻译题:
11.之所以派部队把守函谷关,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事故.
12.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
13.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让郑国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
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你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古代诗歌阅读:
14.诗中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表达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
在横线上填出相应的句子:
15.风萧萧兮易水寒;发尽上指冠
16.已使我目不忍视了;尤使我耳不忍闻.
17.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
18.一年一度秋风劲;寥廓江天万里霜.
散文阅读:
19.坚决地干预现实生活;奋力抗争,执著朝前;以高洁和自由的精神为生活的窘境正名.
20.孔府幽深的环境;孔子生前的寂寞凄凉;尊孔卫道的虚伪;荣耀带给孔子后人万般沉重;孔子后人享受荣耀却没有增加多少文化品位和美学价值;孔子后人没有体验和细品苦难却享受荣华富贵(答对四点即可).
21.孔府幽深的树影;孔子带给孔家后人的荣耀和影响.
22.猎奇心理;景仰心理.
23.营造苍凉的气氛;与孔府的鼎盛形成对比,对孔子精神在现实中的衰落起了突出强调作用.
语言运用:
24.蜜蜂:这世界上贪占别人甜头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是不得已才配了这支 “枪”的.
  鱼:明明知道有人垂钓,仍然接二连三的上钩,究竟是什么蒙蔽了我们的心灵呢?
25.老虎屁股,摸不得;饶了我吧,你陪不起.
作文略。 (218.22.126.182)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人教高一期”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5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