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930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0]
初三语文月考试卷
滨湖中学初三阶段性语文练习试卷 08.9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2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①ruì 智 ②田pǔ_____ ③润如油gāo
2、根据课文默写(10分)(①—⑥必须做,⑦⑧⑨任选两题做)
① 足蒸暑土气, 。 (《观刈麦》)
② 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③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④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⑤ ,叶底黄鹂一两声。 (晏殊《破阵子》)
⑥ 江山如此多娇, 。 (毛泽东《沁园春 雪》)
⑦《观刈麦》中最能体现割麦农民的劳动艰辛而又企盼延长干活时间这种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 ”。
⑧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 , ”。
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表达新生事物必然要发展,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的诗句是“ ,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3分)
①置人所罾鱼腹中: ②固以怪之矣: ③卒中往往语:
④免冠徒跣: ⑤休祲降于天 ⑥秦王怫然怒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
①中新网北京站2000年12月21日消息称,电子邮件已跃升为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的传播 。
②日本自卫军在有关军事用语上玩弄文字游戏,刻意有别于国际上通用的用语,目的
是 其军事性、战斗性。
③同义词中最值得研究的是那些非严格意义的同义词,因为它们同中有异,使用的时候就必须有所 。
④这次政府工作会议就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完善为民办实事等重要工作作了 。
浏览完整试题
A.媒介 掩饰 区别 部署 B.媒体 掩饰 分别 布置
C.媒介 掩盖 分别 布置 D.媒体 掩饰 区别 部署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一项是( )(2分)
A..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B.那天,我和他在车站依依惜别,而后就南辕北辙,各奔东西了。
C.他是学雷锋的老模范了,十几年来,光在路边信手拈来的螺丝钉就有三大筐。
D.文学创作辅导材料汗牛充栋,而真正依靠这些辅导材料步入文学途径的却可谓是寥若晨星啊。
6、【文化长廊——名著大家读】(2分)
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往林冲脑袋上便劈下去。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喝道……
“生的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高八尺,腰阔十围。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
这两段话选自一部古典小说,其中选段中的“胖大和尚”是 ,从原著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性格特点)
二、阅读分析(40分)
(一)(3分)
7、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①-②题。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①、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2分)
答: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1分)
答:
(二)(11分)
阅读下文,完成8-11题。
杜畿传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举孝廉,除汉中府丞。荀彧进之太祖,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追拜畿为河东太守。
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畿治之,崇宽惠,与民无为。民尝辞讼,有相告者,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乡邑父老自相责怒曰:“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自是少有辞讼。班下属县,举孝子、贞妇、顺孙,复其徭役,随时慰勉之。渐课民畜牸牛、草马,下逮鸡豚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农,家家丰实。畿乃曰:“民富矣,不可不教也。”于是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官,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
(《三国志•魏书•卷十六》,有删改)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少孤,继母苦之 苦:
②荀彧进之太祖 进:
③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 诣:
④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 化:
9.与文中“畿亲见为陈大义”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C.行拂乱其所为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
10.翻译下面这个句子。(2分)
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
答:
11.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杜畿幼年时死了父亲,因为孝顺继母被推举为官员,后来又被太祖加封为太守。
展开余下试题
B.在河东执政的时候,杜畿对老百姓实行宽松优惠的政策,对他们之间的诉讼晓以大义,让他们尽量自己解决。
C.为了鼓励百姓都勤于农业生产,杜畿命令增加属县里所有孝子、贞妇、顺孙的徭役。
D.杜畿认为社会安定、物质富足之后,就要让老百姓习武修文,提高文化素质。
(三)(6分)
阅读下文,完成12-14题。
雪 莲
雪莲,在青海有些地方叫雪荷花、冬莲等,藏民的称法更多,较通用的为“恰羔素巴”。经科学工作者长期研究认定,雪莲为菊科凤毛属植物。
我国很早就有了关于雪莲的记载,清人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写道:“雪荷花产伊犁西北及金川等处大寒之地,积雪冬夏不散,雪中有草,类荷花,独茎,亭亭雪间可爱”.
寥寥数语,道出了它的产地和亭亭玉立的神态美。雪莲多生长在海拔3500米到5000米高的峰顶碎石之中,一般很难见到,更不易找到,这里的自然环境无疑是十分恶劣的:寒流的侵袭,大雪的积压,狂风的肆扰,冰雹的鞭挞……在这被认为寸草不生、虫鸟绝迹的地方,雪莲却能坚韧顽强地一代代繁衍下来,这不能不说是生命的奇迹。
尽管雪莲生长在严酷气候之中,但它仍然要受到四季的影响,只是报春和花期要比同科植物迟些。一般初夏破土,独茎,叶状如白色或淡黄色长绒毛,纤细稠密,光滑泽润,宛如毛茸茸的鸡腿,藏语中的“恰羔素巴”,即鹰腿意译所得。每年中伏,正值雪莲的花期,其时高峰积雪逐渐消融减少,雪莲花愈开愈旺,那膨大的头状花序上密集地排列着无数管状小花,与向日葵盘中的管状花几乎别无两样,朴实无华,淡妆素裹;幽雅的芬芳,微苦缕丝,似有似无。雪莲的根柔韧细长,像银白的丝线,蜿蜒潜游于砾石冰土之中,随处可以再生。
在我国传统的中草药中,雪莲被称为“少用中品”。《本草纲目拾遗》谓雪莲“治一切寒症”,现代中药学经研究亦表明,雪莲“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它不但是除寒壮阳的最佳原始药物,且对不少常见的妇科病有良好效用。
据报载,近年我国人工栽培雪莲取得了较大成果,由此可见,这“高山明珠”也不再独芳高山了。
(选自《科学大众》,彦杰/文)
12、本文抓住了说明对象哪些特征? (2分)
13、第二三两段除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2分)
14、下面句子加点的字能否去掉?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这里的自然环境无疑是十分恶劣的。
(四)(6分)
阅读下文,完成15-17题。
不自私的年轻人是中国的希望
①“中国的年轻人不自私”——海外媒体如是说。在震中,他们是把生机留给学生把死亡留给自己的老师;在震后,他们是趟过湍急的河流通报险情的勇者;在营救中,他们又是组织有序冲锋在前的志愿者。中国的“80后”“90后”们,以自己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赢得了世界的赞叹。
②其实在我看来,“不自私”并不足以形容年轻一代在这段时间中的诸多动人行为。准确地说,中国的年轻一代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的表现证明,他们是勇于承担的一代,是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的一代。从救灾前线传来的消息说,灾区到处都活跃着“青年志愿者”的身影,和人民子弟兵一样,“青年志愿者”也被灾区群众称为“最可爱的人”。
③如果把这次地震比作一次考试的话,中国的年轻一代考试合格!他们有能力承担起中国的未来,中国的未来因为证实了这一点而充满希望。
④今天,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是令人欣慰的,也是意味深长的。因为当今世界呈金字塔结构,少数的发达国家位居塔尖,中等收入的国家位居塔腰,发展中国家位居塔底。在一个资源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市场体制下,穷国的精英可以通过个人奋斗进入发达国家的塔尖,使自己率先享受发达国家优厚的待遇和福利。人力资源自由流动的最终结果是,发展中国家的宝贵人力资源和财富总是向发达国家转移,结果是发达国家越来越先进,发展中国家被永远“锁定”在金字塔的底层。
⑤这种格局就要求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一代,在追求个人成功之时,把爱国主义作为一条底线,不能放弃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担当,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国家和民族对自己的培养。然而曾几何时,中国的年轻一代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是被人怀疑的。有学者统计,近30年来,中国流出智力人才100多万,只有20%的人学成后返回祖国,大多数成了发达国家的成员。中国付出大量的教育资源所培养出来的智慧之果,被人家轻松摘取。更有一些中国的企业家,一边在国内赚钱,一边向国外转移资产,很多都成了外国公民。
⑥但中国的年轻一代在这次地震中的表现,以及稍早一点海内外华人(如残疾青年金晶等)为了保卫奥运圣火而展现出的爱国热情,把这些担忧冲淡了——人们深信,在关键时刻,中国的年轻一代是可以冲得上去,顶得住,担得起的!
⑦中国的年轻一代——“不自私”的“80后”“90后”们,是中国的希望!未来的希望!
15、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中心论点是
16、“80后”“90后”们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的表现,证明他们是怎样的一代人?(2分)
他们是
17、第⑤段画浪线的句子有人认为应删除掉,你同意吗?为什么?(2分)
展开余下试题
(五)(14分)
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
(一)摸 书
干方来
①名叫莫拉的这位老妇人嗜书如命。她认真地对我说:
②“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
③“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余。”我说。
④她笑了,点点头表示同意,又说:
⑤“我收藏了四千多本书,每天晚上必须用眼扫一遍,才肯关灯睡觉。”
⑥她真有趣。我说:
⑦“书,有时候不需要读,摸一摸就很美、很满足了。”
⑧她大叫:“我也这样,常摸书/她愉快地虚拟着摸书的动作。烁烁目光真诚地表示她是我的知音。
⑨谈话是个相互寻找与自我寻找的过程。这谈话使我高兴,因为既遇到知己,又发现自己一个美妙的习惯,就是摸书。
⑩闲时,从书架抽下几本新新旧旧的书来,或许是某位哲人文字的大脑,或许是某位幻想者迷人的吃语,或许是人类某种思维兴衰全过程的记录一这全凭一时兴趣,心血来潮。有的书早已读过,或再三读过,有的书买来就立在架上;此时也并非想读,不过翻翻、看看、摸摸而已。未读的书是一片密封着的诱惑人的世界,里边肯定有趣味更有智慧;打开来读是种享受,放在手中不轻易去打开也是一种享受;而那些读过的书,都早已成为有生命的了,就像一个个朋友,我熟悉它们的情感与情感方式,它们每个珍贵的细节,包括曾把我熄灭的思想重新燃亮的某一句话……翻翻、看看、摸摸,回味、重温、再体验,这就够了,何必再去读呢!
11当一本旧书拿在手里,它给我的感受便是另一般滋味。不仅它的内容,一切一切,都与今天相去遥远。那封面的风格,内页的版式,印刷的字体,都带着那时代独有的气息与永难回复的风韵,并从磨损变黄的纸页中生动地散发出来。也许这书没有多少耐读的内涵,也没有多少经久不衰的思想价值,它在手中更像一件古旧器物。它的文化价值反成为第一位的了。这文化的意味无法读出来,只要看看、摸摸,就能感受到上。
12莫拉说,她过世的丈夫是个书虫子。她藏书及其嗜好,一半来自她的丈夫。她丈夫终日在书房里,读书之外,便是把那些书搬来搬去,翻一翻、看一看、摸一摸。“他像醉汉泡在酒缸里,这才叫真醉了呢!”她说这话的神气像似沉浸在一幅迷人的画里。
13我忽然想到一句话:“人与书的最佳境界是超越读。”但我没说,因为她早已懂得了。
18.本文的线索是 (2分)
19.文中多次提到“翻翻、看看、摸摸”就能感受到书的韵味。加点的三个词语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分)
答:
20.本文表达了作者热爱书的感情。作者为什么不以“爱书”为题,而以“摸书”为题?请简要回答。(3分)
答: &nbs
上一篇:
黄坪镇2008~2009学年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下一篇:
涡阳三中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初三语文月”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