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874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74]
衡阳市八中200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
  衡阳市八中200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
语文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主观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量l50分钟。
命题人:凌均武             审稿人:戴宣林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掣肘(zhì) 倾圮(qǐ) 歌行体(xíng) 栉风沐雨(zhì)
B.粗糙(cào) 内讧(hòng) 将进酒(qiāng ) 牵强附会(qiǎng)
C.执拗(niù) 胡同(tòng) 干云霄(gān) 心宽体胖(pán)
D.枕藉(jiè) 中肯(zhōng) 瞭望台(liào) 教学相长(zhǎng)
2. 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A.起讫         装钉        各行其事        一张一驰,文武之道  
B.作客        诡辩        莫名其妙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C.提纲        讴歌        知人论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脉搏         告罄        两全齐美        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信贷活动中,银行轻易放贷,必然造成呆帐、坏帐的增加,致使尾大不掉,必然影响资金的回笼和流通。
 B.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正在全面回归和复兴,过去境遇冷落的原生态民族民间歌舞,开始大模大样登上舞台。
C.他们并不老态龙钟、老大伤悲、倚老卖老,而是老谋深算、老骥伏枥、老当益壮;他们关心民族的命运、国家的前途、个人的贡献。
D.在汉代文学中,借屈原之名表达自己情感的作家为数不少,提及屈原这位令人充满同情的诗人,往往使作家在身处坎坷之时顿将失意、挫折、忧愁幽思都涣然冰释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国就东海问题重申:春晓油气田完全在中国的主权范围内,与共同开发无关;在东海划界问题上,中方不承认所谓“中间线”的立场没有变化。
B.艺术家能把自己心灵的创伤和对社会现状的痛苦感受毫无顾忌地倾泻出来,靠的是以艺术来直接表达的。
C.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D.近年来先后实施的全面免除农业税、免收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高度说明了中央政府对农民问题的充分关注。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 )
在大型游乐公园里,现场表演是刻意用来引导人群流动的。午餐时间的表演是为了减轻公园餐馆的压力;傍晚时间的表演则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目的——鼓励参观者留下来吃晚餐。表面上不同时间的表演有不同的目的,但这背后,却有一个统一的潜在目标,即             。


浏览完整试题A. 尽可能地减少各游览点的排队人数
B. 吸引更多的人来看现场表演,以增加利润
C. 在尽可能多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发挥餐馆的作用
D. 尽可能多地招徕顾客,希望他们再次来公园游览
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非故意产生的POPS减排任重道远
以二恶英为代表的非故意产生的POPS因其危害大、排放源多、减排和控制难度大等,是《斯德哥尔摩公约》首批控制的12种POPS的重点对象。《斯德哥尔摩公约》第5条要求各缔约方制定和实施以应用和推广最佳可行技术与最佳环境实践(BAT/BET)导则为核心的行动计划,努力实现二恶英等非故意产生POPS的减排和控制。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2002年启动BAT/BEP导则的编制工作,来自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100多位专家参与了BAT/BEP导则编制工作。BAT/BEP导则文件先后经《斯得哥尔摩公约》第一次缔约国大会和第二次缔约国大会讨论,最终于2007年5月在《斯得哥尔摩公约》第三次缔约国大会上获得通过,成为指导全球开展二恶英等非故意产生POPS减排和控制的重要工具。
根据估算,我国非故意产生二恶英类的排放规模和排放量均居世界前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二恶英清单估算标准工具包》中的各类二恶英排放源在我国都有存在,二恶英等非故意产生POPS的减排和控制是我国履行POPS公约重中之重的任务。
我国应优先控制的非故意产生POPS排放源是废物焚烧、造纸、钢铁、再生有色金属、殡葬、化工等行业。在这些行业中,只有极少数企业的生产工艺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且采用了部分有利于二恶英排放削减和控制的BAT/BET技术。大部分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缺少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排放控制标准,根本没有针对二恶英减排的污染控制设施。因此,我国非故意产生的POPS减排工作任重而道远。
为了实现非故意产生POPS的成功减排的控制,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和综合治理的方针,对非故意产生POPS的现有排放源和可能新增的排放源采取分而治之的原则,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推广应用BAT/BEP导则,从全过程削减和控制非故意产生POPS的排放。
针对目前存在的非故意产生POPS排放源,首先要结合《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节能重点工程、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程以及环境治理重点工程,对污染重、技术落后且有POPS排放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制度;在重点排放行业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展以BAT/BEP应用为主要手段的二恶英减排和控制示范,分析减排和控制效果、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等;在企业示范的基础上研究BAT/BEP导则对我国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提出非故意产生POPS排放源的清洁生产标准以及清洁生产审核指南,颁布我国重点行业BAT/BEP导则(清洁生产技术导则)。这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优胜劣汰,同时进一步促进相关企业的技术升级,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针对可能有非故意产生POPS排放的新建、扩建或改建项目,要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通过补充完美标准、导则、技术政策等配套的技术支持文件,对相应建设项目实行更加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求应用BAT/BEP导则,防止新建、扩建或改建项目排放二恶英等非故意产生POPS。
考虑到我国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对POPS排放的贡献不同和技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应对不同地区和行业的非故意产生POPS排放提出不同的控制和削减目标,制定不同的控制和削减时间表。先在有条件的行业和地区推广应用BAT/BEP导则,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调整改进。
在分阶段、分区域和分行业开展大量实践基础上,通过制定鼓励非故意产生POPS减排的激励政策,建立减排效果评价方法和清单更新系统,形成持续减排二恶英等非故意产生POPS的长效机制,最终实现《斯德哥尔摩公约》所规定的持续减排目标,保护人民健康和环境安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选自《中国环境报》2007年10月10日)
6.下列对“非故意产生的POPS”的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
A.非故意产生的POPS是《斯德哥尔摩公约》公布的首批12种POPS的重点对象。
B.非故意产生的POPS是以二恶英为代表的危害大而且排放源多的污染物。
C.非故意产生的POPS是以BAT/BEP为全球减排和控制的重要工具的。
D.非故意产生的POPS在我国减排和控制是以我国制定的BAT/BEP导则为依据的。
7.对我国非故意产生的POPS减排的做法的理解,下列选项与文章观点一致的是(   )
A.坚持以预防和综合治理为主的方针。
B.对现有排放源和新增的排放源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
C.推行清洁生产、推广应用BAT/BEP导则,全过程控制排放。
D.在有条件的行业和地区推广应用BAT/BEP导则,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调整改进。
8.我国非故意产生的POPS减排任重道远,下列不是其原因的一项是()
A.我国非故意产生的POPS的排放规模和排放量均居世界前列。
B.我国存在有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公布的各类二恶英排放源。
C.我国优先控制的排放源中,钢铁、化工等行业有少数企业生产工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D.我国大部分企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根本没有针对二恶英减排的污染控制设施。
9.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概括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联合国环境计划署于2002年启动并通过了BAT/BEP导则的文件。
B.我国《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了BAT/BEP导则在重点行业中的应用。
C.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在防止新建、扩建或改建项目排放二恶英等非故意产生的POPS方面有一定作用。
D.《斯德哥尔摩公约》规定了缔约国非故意产生的POPS持续减排的目标。
三、文言文阅读(2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3分)
尹师鲁墓志铭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展开余下试题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
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节选自《欧阳修集•居士集卷二十七》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        多:赞美。
B. 知河南县                      知:做……知县,掌管。
C. 博学强记,通知今古            通:通过。
D. 而元昊臣,西兵解严            臣:臣服。
1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C. 隐几而坐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D. 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遏其生气,以求重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的士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师鲁,可见他的名声被当时人看重。这不单是因为他有才能,也由于他的“忠义之节”。
B.师鲁博学强记,可是仕途坎坷,多次被调动官职、贬官,主要是因为他正义直言、敢作敢为,其次也有打败仗和被人借事中伤等原因。 
C.本文还附带提到了师鲁军事方面的才能,他在著作中表述了作战、守卫成功失败的要义和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可惜未能全部施行。 
D.师鲁一生正直,晚年得病竟无钱就医,跟宾客谈话也从不涉及私情。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
译文:                                                                          
(2)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译文:                                                                          
(3)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
译文:                                                                         
14.作者评价师鲁“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请举出二例。 (3分)
答:             
四、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1分)
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6分)
汉江临泛       王 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3分)
                                                                                                                                                      
                                                                                  
16.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             ,              。(司马迁《屈原列传》)
(2)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               ;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掠,宫车过也;            ,                        。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古   藤
王剑冰
翻下来,腾挪上去,再翻下来,再腾挪上去,就像临产前的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身体。又似台风中的巨浪,狂躁不安地叠起万般花样。


展开余下试题这该是多少藤的纠缠啊!洋洋洒洒不知多少轮回。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怎么能是一棵藤呢?但它确实是一棵藤,一棵独立的藤,学名叫“白花鱼藤”,属稀有的物种。
好美的名字,有色有形,诗意盎然。
这棵藤距离何仙姑家庙不远。说它沾了何仙姑的仙气,或何仙姑沾了它的仙气也未可知。《仙佛奇踪》说:何仙姑为广州增城何泰的女儿,生时头顶有六条头发,经常在山谷之中健行如飞。传说武则天曾遣使召见她去宫中,入京的途中何仙姑突然失踪。之后百日生仙。这之后还有人为吕洞宾与何仙姑罩上了感情色彩。说何仙姑成仙返回家乡,在家庙的树林里乘凉,师傅吕洞宾欣然而往,匆忙间用神仙拐杖叉住了何仙姑的绿丝带,何仙姑掩面飞往天庭,吕洞宾丢掉拐杖去追何仙姑。于是,仙姑的绿丝带化作了盘龙古藤,吕洞宾的神仙拐杖也变成了支撑古藤的大树。当然这只是传说,但我仍然会恍惚间把这藤想成是何仙姑长长的六条头发。
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
它一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风雨剥蚀过它,雷电轰击过它,战火遭历过它,它依附的大树,长大,长高,长老,直到一个夜晚轰然倒塌。那伤感的声音,把一棵藤的后半生弄得不知所措。现在那棵树只剩下一段冒出地表的枯树桩。
藤,身子一半已朽,一些枝条乱于风中。
藤,要么死亡,要么活着。
无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孩子,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1300年风霜雨雪,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
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有轻染,有淋漓的汁点。
因也就想到,一位90高龄书家出席一个集会,有人上前搀扶说,您老气色不错啊。老人说,色没有了,气还有。而看这藤,乃真气色。据悉,藤依然6月开花如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那该是多么迷人的意境啊!
人其实同藤一样,从一点点爬起,活得不知有多艰难。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要学着做人,学着生活,学着应付,学着面对。
见过一些社会底层的老人,这些人多是农家人,田间里辛劳一生,慢慢地累弯了腰,在墙角路边聊度余生,那腰也就更像一棵藤。我还在医院里看到一个老态女子,弯了的腰使头几乎垂于地面,走路时双手撑在脚上,脚挪手也挪,身子像个甲壳虫。如果不是住进了产房,你几乎忽略了她是一个女人。可她确确实实地生出了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母亲,那是个大胖小子呢。这个枯藤一般瘦弱的女人,总是弯曲着身子,幸福地搂着她的白胖的儿子,那是她身上滋长出的嫩芽,是她生命的又一次接续。她不需要谁的同情与搀扶,她诠释了一个生命。
我们试图找到白花鱼藤的起点与终点。很多的人绕来绕去,终不得结论。它没有根吗?没有头吗?也许真的就找不到答案了,它不再靠根活着,不再靠头伸展,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就以藤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
很多人开始同这棵藤照相合影,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它真不同于一棵树、一束花。有的干脆坐在了它弯曲的躯干上,于是又有一些人坐着或趴上去,我真担心它那枯老的身子会突然颓毁。但藤承受住了,为了我们的某种满足。
我们热热闹闹地走后,它还将留在那里,守着它的岁月,守着它的孤独。当然也守着倔强的形象,被人凝注,被人思索,被人景仰。
17.,“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我”为什么“吃惊”? 请联系上下文回答。(3分)
18.联系全文说说作者对“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做了怎样的“品读”?(6分)
19.文章叙述了何仙姑与吕洞宾的传说和年老女人生子的故事,有什么作用?(4分)
20.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六、文章赏析(14分)
21.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14分)
(1)简析《古藤》中古藤的形象
(2)简析《古藤》中联想的作用
(3)简析《古藤》的语言特色
七、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最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开展了一项调查,有5211名青年参与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有76.9%的人认同当下社会需要“出头鸟”,另一方面又有73.0%的人并不喜欢“才华出众但爱张扬”的人。本次调查还显示,有59.6%的人认为自己的某种天赋和才华被埋没。
看到这样一个调查结果,你有怎样的感想和思考?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不要脱离材料的内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衡阳市八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7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