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969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9]
2008年秋季达州市一中高2011级期中考试语文题
  2008年秋季达州市一中高2011级期中考试题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请你务必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填写班级、姓名、考号。
3.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不能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粗糙(cāo) 发酵(jiào)  琐屑(xuè) 桂冠(guàn) 脉脉含情(mò) 载歌载舞(zài)
B.绯闻 (fēi)   追溯  (sù)    尽管(jǐn)  胆怯(què)  不落窠臼(kē)  凝神屏息(bǐng)
C.说服 (shuō)  炫耀 (xuàn)  绮丽(qǐ)   挑剔(tī)   同仇敌忾(kài) 千乘之国(shèng) 
D.氛围 (fēn)   蛩音 (qióng) 巷道(hàng) 遒劲(jìn)  余勇可贾(gǔ)   供不应求(gò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震撼  毕竟  苍桑  主旋律  如愿以尝  门庭若市  斑驳陆离
B.慰籍  绿阴  班师  度假村  九霄云外  加官晋爵  无精打彩
C.暮霭  肄业  九洲  万户侯  摩肩接踵  不加思索  欢呼雀跃
D.寒暄  斑斓  凋敝  霓虹灯  金碧辉煌  委曲求全  残羹冷炙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魏晋时期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较早的一篇文学专论,他的“文人相轻”之说,堪称不刊之论。
B.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的传承。没有任何文化遗产像姓名文化那样,与我们每一个人休戚相关。
C.尽管学了这么多年,掌握了较高的技艺,但师出无名,在这讲究门派渊源的圈子里,自己又能被别人承认吗?
D.国庆期间,商家都摆出了积极应战的姿态,除了引进质量优、款式新的产品外,还纷纷推出了降价、抽奖等促销活动,引得众多消费者慷慨解囊。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幅图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围绕在熊熊篝火旁一起歌舞狂欢,汗水浸湿了她们的衣衫。
B.以“和谐之旅”命名的北京奥运火炬全球传递活动,激发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也吸引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
C.风云变幻的20世纪已经过去,那些为中国的命运呐喊的诗界前辈也已经走远。在新的世纪,面对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我们应该如何拨开喧嚣的迷雾,高扬起前辈诗人使命意识的旗帜?
D.我校这次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目前,我国“煤变石油”的产业化进程正在有序进行之中,也许有人会问,煤和石油,一个是黑乎乎的固体,一个是油亮亮的液体,两者从形态上看似乎并无相同之处。为什么要将煤转化为石油?转化又是怎样实现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能源消费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较大,所以国际油价上涨、中东政局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我国石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危险。同时由于石油具有流动性好,便于开采、输送和使用的特点,近年来国内石油消费量的增幅大大超过了石油产量的增幅。而煤作为能源,与石油同属化石能源,只是由于古植物和地质条件的不同,最后生成的形态才与石油大不相同。从现有数据看,煤在我国的可开采量及供应年限远远大于石油,于是有人考虑将煤转化为石油,以满足国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虽然“煤变石油”需要有足够的投入,但是从经济效益来看,这种考虑还是可行的。基于这样一些认识,人们开始研究各种转化方式,间接液化技术就是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浏览完整试题煤的间接液化过程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抽取原料气,把经过适当处理的煤送入反应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通过气化剂使煤不完全燃烧,这样就能以一定的流动方式将煤转化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的原料气,灰分形成残渣排出。第二步进行催化反应,将制取的原料气净化,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让其发生化合反应,合成类似石油的碳氢化合物。在这个过程中,催化剂起着关键的作用。早些时候,国外有一家公司曾经研制出一种成分为铁、硅、钾、铜的产效比较高的催化剂,其所得化合物的组成为:汽油32%、柴油21%、石蜡烃47%。第三步对催化反应的产物进行进一步的提质加工。就如刚开采出来的石油一样,经过催化反应出来的油也有很多指标不合格,如十六烷值含量、硫含量、水分以及黏度、酸度等。所以还需要对它进行处理,使它达到合格标准,满足市场需要。目前我国的这种“煤变石油”技求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大约每四吨煤可产出一吨油。
5.下列关于我国“煤变石油”工程实施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石油消费依赖进口,需求量不断增大,导致石油能源供给出现危机。
B.煤与石油一样,都属于化石能源,但在我国煤的储量要比石油丰富得多。
C.尽管成本相对比较高,但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煤变石油还是可行的。
D.“间接液化”等技术的出现,为实现“煤变石油”的目标提供了技术保证。
6.下列对煤的“间接液化技术”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过适当处理的煤,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反应器,以及气化剂,是制成原料气的几大条件。
B.催化反应中的化合过程,能够使原料气实现液化,是间接液化技术实施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C.使用国外某公司研制的催化剂,则可以得到32%的汽油、21%的柴油和47%的石蜡烃。
D.“间接液化”是一个将煤加以气化,经净化后再借催化剂进行化合反应,最终生成油的过程。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内石油能源消费存在着潜在危险,应用煤的“间接液化技术”就是要彻底改变石油进口的局面。
B.人们更加偏好使用石油,所以国内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量的增幅,远远小于国内煤炭生产量的增幅。
C.那些刚从地底下开采出来的石油,要达到合格标准,还有一些成分需要进行必要的提质加工处理。
D.在目前我国的技术条件下,煤在变成石油的过程中,其自身的损耗实际上大约有四分之三。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黄氏。游学博闻,事楚顷襄王。顷襄王以歇为辩,使于秦。秦昭王使白起攻韩﹑魏,败之于华阳,禽魏将芒卯,韩﹑魏服而事秦。秦昭王方令白起与韩、魏共伐楚,未行,而楚使黄歇适至于秦,闻秦之计。当是之时,秦已前使白起攻楚,取巫﹑黔中之郡,拔鄢郢,东至竟陵,楚顷襄王东徙治于陈县。黄歇见楚怀王之为秦所诱而入朝,遂见欺,留死于秦。顷襄王,其子也,秦轻之,恐壹举兵而灭楚。歇乃上书说秦昭王。昭王曰:“善。”于是乃止白起而谢韩、魏。发使赂楚,约为与国。  
黄歇受约归楚,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秦留之数年。楚顷襄王病,太子不得归。而楚太子与秦相应侯善,于是黄歇乃说应侯曰:“相国诚善楚太子乎?”应侯曰:“然。”歇曰:“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归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若不归,则咸阳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夫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非计也。愿相国孰虑之。”应侯以闻秦王。秦王曰:“令楚太子之傅先往问楚王之疾,返而后图之。”黄歇为楚太子计曰:“秦之留太子也,欲以求利也。今太子力未能有以利秦也,歇忧之甚。而阳文君子二人在中,王若卒大命,太子不在,阳文君子必立为后,太子不得奉宗庙矣。不如亡秦,与使者俱出;臣请止,以死当之。”楚太子因变衣服为楚使者御以出关,而黄歇守舍,常为谢病。度太子已远,秦不能追,歇乃自言秦昭王曰:“楚太子已归,出远矣。歇当死,愿赐死。”昭王大怒,欲听其自杀也。应侯曰:“歇为人臣,出身以徇其主,太子立,必用歇,故不如无罪而归之,以亲楚。”秦因遣黄歇。
歇至楚三月,楚顷襄王卒,太子完立,是为考烈王。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后十五岁,黄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因并献淮北十二县。请封于江东。考烈王许之。春申君因城故吴墟,以自为都邑。春申君既相楚,是时齐有孟尝君,赵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方争下士,招致宾客,以相倾夺,辅国持权。                                      ---------(节选自《史记•春申君列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取巫﹑黔中之郡,拔鄢郢            拔:攻占
B.败之于华阳,禽魏将芒卯      禽:通“擒”
C.而楚太子与秦相应侯善           善:友好 
D.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      德:品德
9.下列各组句子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    ②以其无礼于晋
B.①黄歇见楚怀王之为秦所诱而入朝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①歇乃上书说秦昭王       ②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展开余下试题D.①歇为人臣,出身以徇其主    ②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歇见到楚怀王被秦国引诱去那里访问,结果上当受骗,扣留并死在秦国。顷襄王是楚怀王的儿子,秦国根本不把他看在眼里,恐怕一旦发兵就会灭掉楚国。黄歇就上书劝说秦王。
B.楚王派黄歇与太子完到秦国做人质,秦国把他们扣留了几年之久。后来楚顷襄王病了,太子却不能回去。黄歇就劝说应侯,应侯把黄歇说的意思报告给秦王,秦王断然回绝。
C.黄歇估计太子已经走远,秦国追不上了,黄歇就自动向秦昭王请死。
D.春申君后来担任了楚国宰相,与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无忌,合称“战国四公子”,竞相礼贤下士,招徕宾客,辅助君王掌握国政。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夫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非计也。愿相国孰虑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楚太子因变衣服为楚使者御以出关,而黄歇守舍,常为谢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诗文有许多抒发人生感慨的名句,如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___________,受中赏;_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3)菊是诗词中的常见意象。陶潜的诗里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毛泽东的笔下是“___________”的豪迈。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
写给秋天
罗兰
①尽管这里是亚热带,但我仍从蓝天白云间读到了你的消息。那蓝天的明净高爽,白云的浅淡悠闲,隐约仍有北方那金风乍起、白露初临的神韵。
②一向,我欣仰你的安闲明澈,远胜过春天的浮躁喧腾。自读小学的童年始,我就深爱暑假过后,校园中野草深深的那份宁静。夏的尾声已近,你就在极度成熟蓊郁的林木间,怡然地拥有了万物。由那澄明万里的长空,到穗实累累的秋天,就都在你飘逸的的衣襟下安详地找到了归宿。接着,你用那黄菊、红叶、征雁、秋虫,一样一样地把宇宙染上含蓄淡雅的秋色。于是木叶由绿而黄而萧萧地飘落,芦花飞白,枫林染赤,小室中枕簟生凉,再加上三日五日潇潇秋雨,那就连疏林野草间都是秋声了!
③想你一定还记得你伴我度过的那些复杂多变的岁月。那两年,我在那寂寞的村学里,打发凄苦无望的时刻,是你带着哲学家的明悟,来了解慰问我深藏在内心的悲凉。你让我领略到寂寥中的宁静,无望时的安闲,于是那许多唐人诗句,都在你澄明的智慧引导之下,一一打入我稚弱善感的心扉。是你教会了我怎样利用寂寞无聊的时刻,发掘出生命的潜能,寻找到迷失的自我。
④你一定也还记得,我们为你唱“红叶为他遮烦恼,白云为他掩悲哀”的那两年苍凉的日子。情感上的折磨使我们觉察到人生中有多少幻灭、多少残忍,有多少不忍卒说的悲哀!但是,红叶白云终于为我们冲淡了那胶着沉重的烦恼和忧郁。如今时已过,境早迁,记忆中倒真的只残留着当时和我共患难的那个女孩落寂的素脸。是“白云如粉黛,红叶如胭脂”,还是“粉黛如白云,胭脂如红叶!”那感伤落寂的心情如今早已消散无存!原来一切的悲哀,如加以诗情和智慧去涂染,将都成为深沉激动的美丽。你是曾如此有力启迪了我们,而在我逐渐沉稳的中年,始终领悟到你真正的豁达与超然!
⑤你接收了春的绚烂和夏的繁荣,你也接收了春的张狂和夏的任性;你接收了生命从开始萌生到稳健成熟这期间的种种苦恼、挣扎、失望、焦虑、怨愤和哀伤,你也容纳了它们的欢乐、得意、胜利、收获和颂赞。你告诉我: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色彩喧哗终会消隐。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体尝。因为到了这一天,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一切终要回返大地,消溶于那一片渺远深沉的棕土。到了这一天,你将携带着丰收的生命果粒,牢记着它们的苦涩或甘甜,随着飘坠的落叶消隐,沉埋在秋的泥土中,去安享生命最后的胜利,去吟唱生命真实的凯歌!
⑥生命不是虚空,它是如厚重的大地一般的真实而具体。因此,它应在执著的时候执著,沉迷的时候沉迷,清醒的时候清醒。
⑦如今,在这亚热带的蓝天白云间,我仍然读到你智慧的低语。我不但以爱和礼赞的心情来记住生命中的欢乐,也同样以爱和礼赞的心情去纪念那几年——生命中难得出现的那几年中的刻骨的悲酸与伤痛!
⑧而今后,我更要以较为平淡的心情去了解,了解那属于你的冷然的清醒、超逸的豁达、不变的安闲和永恒的宁静!
14.第二段是从哪些方面表现秋天“安闲明澈”的特点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理解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6分)
(1)原来一切的悲哀,如加以诗情和智慧去涂染,都将成为深沉激动的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应在执著的时候执著,沉迷的时候沉迷,清醒的时候清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说:“如今,在这亚热带的蓝天白云间,我仍然读到你智慧的低语。”联系全文,说说“智慧的低语”的具体内容。(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第五段写秋天接收了春的绚烂和张狂,夏的繁荣和任性的目的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5分)
18.将下面8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一个生灵,都在这最后的繁华时节,将生命之歌尽情演唱。于秋日午后感受天籁之音,感悟生命之美,让自己的心灵在金秋时节收获成熟。
①阳光下       ②月昏黄       ③风吹动           ④露轻坠
⑤蟋蟀沉沉低吟 ⑥蝈蝈欢快鸣唱 ⑦玉米开始窃窃私语 ⑧豆荚发出偷偷爆裂的微响


展开余下试题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
19.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像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象合理;③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40字。(6分)
采  莲  子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场景]湖边。采莲船上。
[人物]采莲女,小伙子,女伴。
镜头一:秋日湖上,波光粼粼。一位美丽的姑娘驾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左右顾盼。
镜头二: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姑娘悄然心动,痴痴地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儿飘荡。
镜头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头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仿照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再补写两个句子,与画线的句子组成排比句。要求:句式工整,比喻恰当,意蕴丰厚,符合语境。(5分)
母爱像晶莹的露水,清亮透明,映照我们的心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当我们的天空阴霾连连,母爱便悄然而至,为我们排忧解难、拨云见日。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在我们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事例很多很多。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有时是一种场景……真实耀眼的感动瞬间让人泪水充盈,给人以强烈的精神上的沐浴,从而影响我们的行动。生命,因为蕴藏感动,更会彰显它的绚烂、尊贵和坚强;人生,因为伴随感动,更会找到方向,阔步向前,充盈着快乐与希望。
生活中你一定有过许多感动你影响你的经历,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
2008年秋季达州市一中高2011级期中考试题
语文答题卷
注意事项:
1.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请你务必在答卷的密封线内填写班级、姓名和考号。
3.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不能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题号 一~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三题(选择题)(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四、(23分)
11、(1)(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诗歌鉴赏(1)(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默写(5分)(1)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22分)
14、(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运用(15分)
18.(4分)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6分)镜头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头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七、作文(60分)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2008年秋季”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