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日常阶段测试
阅读:1004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日常阶段测试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4]
山东省莱芜五中2006级高三作业
山东省莱芜五中2006级高三作业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作业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答题纸上。
4.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中,严禁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答题。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本试卷转自“齐鲁语文网”——http://www.qlyww.cn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龟裂(jūn) 谂知(rěn) 搭讪(shàn) 量入为出(liàng)
B.麻痹(pì) 皈依(guī) 炮烙(páo) 瞠目结舌(chēng)
C.缱绻(quǎn) 包扎(zhā) 钤章(qián) 力能扛鼎(gāng)
D.巷道(hàng) 狙击(jū) 浸渍(zì) 差强人意(ch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沉湎 笑靥 良晨美景 怨天尤人
B.发轫 游弋 金壁辉煌 完美无瑕
C.徜徉 寥廓 翘首以待 至高无上
D.训服 沧桑 惩前毖后 汗流浃背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嫦娥”奔月并成功地发回了月球表面的照片,实现了中国人几千年的奔月梦想,极大地 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②夏日的黄昏,荷塘中漫起丝丝袅袅的水汽。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水汽在荷叶上、柳树间 成浓浓的一片。
③林老年届花甲,退居二线后,每天遛遛鸟,打打拳,写写字, 就携二三老友,
轻装简从,步山林,探溪源,尽享林泉之乐。
A.激励 凝聚 否则 B.激发 凝聚 不然
C.激发 凝结 否则 D.激励 凝结 不然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在久居内陆的人眼里,大海的一吟一荡都是诗。可从小就生长在海边的人,早已司空见惯了归帆片片、鸥影点点。
B.“勿以恶小而为之。”生活中一味地大行不顾细谨,不注重个人自身修养,小恶丛生,集腋成裘,必将铸成大错。
C.群山染翠,万壑流泉,芳草遍地,春水映天,杂花生树,燕语莺歌,江南的春天明媚宜人,秀色可餐。
D.林秀贞,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有着如此令人肃然起敬的传统美德,一时间人言啧啧,交口称赞。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中国近日在台湾问题、伊朗核问题方面以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立场,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美国军舰的靠港要求,取消了大部分与德国会谈日程。
B.经过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实地考察,并通过网络、手机短信、语音电话等方式,“青州劳务”和“临朐金桥劳务”被评为山东省首批驰名劳动务品牌。
C.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近阶段人民币升值趋势明显加快,无疑会对股市产生相应的影响,广大投资者应该根据目前的形势,适当调整投资战略。
D.北京奥运会的黑市门票已在网上非法销售。那些最初被允许一次性购买50张奥运会门票的人,正以超过票面10倍以上的价格销售他们购买的门票。
浏览完整试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
《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
《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婴将车骑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
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舣船以待?二、《史记·项羽本纪》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待,情节亦淡然松驰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
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从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羽溃围南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
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十余处。从霸王寨(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为汉军追及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
(摘自2007年第3期《新华文摘》,有删改)
6.从文中看,下列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的一项是 ( )
A.《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项羽兵败并死于东城的记载。
B.据史料记载来看,项羽东城突围的可能性极小。
C.定远县内的许多遗址、遗迹均证实项羽“身死东城”。
D.项羽崛起于吴中,兵败垓下,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
7.下列各项不属于对项羽同情或肯定的是 ( )
A.《史记》中有“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生动描写。
B.乌江一带流传着项羽欲东渡,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
C.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
D.作者认为司马迁利用民间传闻来完善项羽这一英雄形象。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司马迁知道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东城。
B.项羽从嗟虞墩到阴陵,再到东城,最后死在东城。
C.《史记》记述项羽败至东城和东城到乌江的细致程度不一样。
D.项羽战死前的主要活动都在安徽定远县境内。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本试卷转自“齐鲁语文网”——http://www.qlyww.cn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申徽,字世仪,魏郡人也。性审慎,不妄交游。元颢入洛,以元邃为东徐州刺史,邃引徽为主簿。颢败,邃被槛车送洛阳,故吏宾客并委去,唯徽送之。及邃得免,乃广集宾友,叹徽有古人风。寻除太尉府行参军。
孝武初,文帝与语,奇之。文帝察徽沉密有度量,每事信委之,乃为大行台郎中。时军国草创,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也。河桥之役,大军不利,近侍之官分散者众,徽独不离左右,魏帝称叹之。十年,迁给事黄门侍郎。
(刘彦)频征不奉诏,又南通吐谷浑,将图叛逆。文帝难于动众,欲以权略致之,乃以徽为河西大使,密令图彦。徽轻以五十骑行,既至,止于宾馆。彦见徽单使,不以为疑,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彦不从。徽又使赞成其住计,彦便从之,遂来至馆。徽先与瓜州豪右密谋执彦,遂叱而缚之。彦辞无罪,徽数之曰:“君无尺寸之功,滥居方岳之重,恃远背诞,不恭贡职,戮辱使人,轻忽诏命。计君之咎,实不容诛。但受诏之日,本令相送归阙,所恨不得即申明罚,以谢边远耳。”于是宣诏慰劳吏人及彦所部,复云大军续至,城内无敢动者。
十二年,以徽信洽西土,拜瓜州刺史。徽在州五稔,俭约率下,边人乐而安之。徽性勤至,凡所居官,案牍无大小皆亲自省览,以是事无稽滞,吏不得为奸。后虽历公卿,此志不懈。出为襄州刺史。时南方初附,旧谷官人皆通饷遗。徽性廉慎 ,乃画杨震像于寝室以自戒。乃代还,人吏送者数十里不绝。徽自以无德于人,慨然怀愧,因赋诗,题于清水亭。长幼闻之,皆况来就读,递相谓曰:“此是申使君手迹。”并写诵之。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七》)
9.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故吏宾客并委去 委:抛弃。
B.时军国草创,幕府务殷 殷:盛,众多。
C.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 微:稍微。
D.所恨不得即申明罚,以谢边远耳 谢:道歉、谢罪。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欲以权略致之 ②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B.①遂叱而缚之 ②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C.①乃画杨震像于寝室以自戒 ②冲之以为尚疏,乃更造新法
展开余下试题
D.①既至,止于宾馆 ②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1.以下各项中的两句话分别表现申徽“审慎”、“勤至”的一项是 ( )
A.①近侍之官分散者众,徽独不离左右 ②复云大军续至
B.①徽先与瓜州豪右密谋执彦 ②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之
C.①徽在州五稔,俭约率下 ②凡所居官,案牍无大小皆亲自省览
D.①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 ②故吏宾客并委去,唯徽送之
12.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申徽“不妄交游”,但遇到知己却又不轻易放弃,这一点在无邃被囚车押往洛阳时他与“上吏宾客”的不同举动便足以证明。
B.申徽办事认真,深得文帝的信任,做大行台郎中时,国家有关文书往往出自他的手笔。河桥之战,军队失利,申徽忠于职守,得到了魏帝的称赞。
C.申徽在捉拿刘彦时表现出了他的谋略,先派人规劝试探,不成后,又亲自出面假装帮助刘彦,按事先商定的计划终于达到了智擒刘彦的目的。
D.申徽做官一向勤奋、尽职、廉洁,面对百姓的拥戴,却感到有愧,他将这种感受以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首诗也受到了百姓的欢迎。
第Ⅱ卷(114分)
四、(24分) 本试卷转自“齐鲁语文网”——http://www.qlyww.cn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孝武初,文帝与语,奇之。(3分)
②计君之咎,实不容诛。(3分)
③时南方初附,旧俗官人皆通饷遗。(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出塞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①有人说,诗的第二句中的“冲”字与第四句中的“缺”字用得很传神,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首诗描写了一次边塞故事,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塑造了戍边将士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 。信可乐也。
(2)挟飞仙以遨游, 。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
(4)居安思危, , 。
五、(12分)
16.下面是某生给同学写的作文评语,其中有简明、得体和标点符号等方面的错误,请找出3处并做修改。(3分)
①写好抒情散文,关键的地方是要让感情有所寄托,这样才能避免空洞无物的毛病。
②你将情感寄托于往事,表达对逝去的昔日时光的留恋,营造了富有诗意的情感氛围。③看来,你在抒情散文写作方面已经有了极深的造诣。
④请在语言方面再下点功夫,古人说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是很有道理的。
17.阅读下面文段,概括东坡先生碑刻“使人动心”的原因。(4分)
东坡楼里 ,汇集着历代文人墨客的题诗和联语,作品无不流露出对乐山自然环境的赞许,对东坡先生的敬慕情绪……但是,更使人动心的是东坡先生那些书法、绘画作品的碑刻。东坡先生以诗、书、画三绝而名重古今,他有不少诗、书、画合一的作品,更有大量的诗词、文章的手迹。在东坡先生坐像后面,是他抄写的欧阳修《丰乐堂记》和《醉翁亭记》。这两幅书法碑刻,厚重而不失灵动,饱满且富有神采,字里行间透出了他对恩师的敬重,显示出他生命深处敦厚、质朴的一面,这大概正是他人格魅力的根源所在。
18.仿照句中的画线部分,续写两句话。要求所写内容与首句有关。(4分)
只要不失去信念,一棵无名的小草,也能让你眼前充满无限绿意;一滴小小的水珠,也能让你心中茁起美丽的涟漪;
。
六、(18分) 本试卷转自“齐鲁语文网”——http://www.qlyww.cn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宋朝的月光
谁见过宋朝的月光?那时的月光与今天的月光有无区别?历经千载的风蚀,想必那月亮一定会有丝毫亏损,月光断不会如原来的一般。每当皓月当空,我便无端地有此痴想。
想来,宋朝的月光一定没有唐朝的亮,大唐盛世,天高地远,月光亦格外明媚,有霜的重量,有雪的质感。我在一篇小说里曾写下这样的句子,“盛唐般的月光照在晚清色泽的麻花被上”,在我的意念中,唐朝的月亮总是圆满的、温暖的淡橘色,而清朝的月光则是亏残、清冷的靛蓝色。宋朝的月光什么颜色?宋瓷有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曾见一仿定窑瓷瓶,器薄如纸,莹白如粉;汝窑瓷色前人称近似“雨过天晴”。我以为,宋朝的月光已凝固在宋瓷上,如果有可能,你去轻轻触摸一下,就会真切感受到宋朝月光。如果做不到,不妨读一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那里保存着原汁原味的大宋月色。
展开余下试题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东坡的著名散文小品,全文仅84字,辑录如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元丰二年,也就是1079年,苏东坡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县),任团练副使,团练这个衔就够小了,且加个副字。苏东坡是落拓不羁的文人,面对这种境遇,依然随缘自适。四年后一个深秋之夜,苏东坡寂寞无聊,被皎皎月光关照,遂寻相知朋友欣然赏月。苏东坡眼中月光如水般平静,心中月光却藏着波澜。他用少到不能再少的文字(仅18字),状写出流传千古的“苏氏月光”:月光洒落,如庭院积水,水草交错,原是竹柏倒影。虚无之物,历历在目;动静和谐,亦实亦空,没着一个月字,却满目月华。如抒情诗,如写意画,如小夜曲,渲染出一种天地洁美的情调,抒发了一种浪漫文人的心境。特别是结尾句中“闲人”二字,意味深长,既有人生不如意的悲凉之感,又有人与自然相融的温暖之色。
承天寺里该有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弥勒佛,其脚下踩着一个布袋。人每天提着这种布袋,行色匆匆,知其沉重,也难以放下。布袋里装着什么?烦恼。这个夜晚,苏东坡把“布袋”暂时寄存在寺中月下了,想必他一定能睡个好觉。 (《散文》2007年第六期)
19.文章在第二段中通过哪些手法来写出“宋朝的月光”的特点?请作具体分析。(4分)
20.文章第四段说“苏东坡眼中月光如水般平静,心中月光却藏着波澜”。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平静”与“波澜”的理解。(4分)
21.作者在文章的末段为承天寺添了一尊弥勒佛,其用意是什么?(4分)
&n
上一篇:
山东省济宁一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反馈练习
下一篇:
山东省聊城一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日常阶段测试
相关:
关于“山东省莱芜”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