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926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26]
2008-2009年秋季学期慈济中学期中试卷
  慈济中学高二年级期初考试语文试卷
说明:①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②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央浼 讥诮 自名得意 不及不离   B、辖制 皈依 独当一面  日薄西山
C、频蹙 盛筵 结草衔还 感恩戴德   D、坍缩 撮合 好高鹜远  高朋满坐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神七”顺利升空,中国宇航员实现首次太空行走,对中国人民来说,真是件大快人心的喜事。
B、校运动会正紧锣密鼓地举行,运动健儿奋勇拼搏,都想为各自班级争得荣誉。
C、一开盘,这只股票就一路狂跌,势如破竹,使已经遭受股市重重打击的股民又雪上加霜。
D、校长为了学校的发展,殚精竭虑,忘我工作,真是我们的好当家。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之后,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它们是
中国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B、有的学生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
C、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对教师的评语最关心的并不是技能技巧的评价或得失优劣的指点,而是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教师对自己的态度,是热情还是冷漠,是扶持还是厌弃。
D、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4.下列句子中,态度语气最为含糊的一句是(    )
A、面对国内“楼盘房市”危机,政府似乎应该援手救市吧。
B、面对国内“楼盘房市”危机,难道政府不应该援手救市吗?
C、面对国内“楼盘房市”危机,政府是否应该援手救市呢?
D、面对国内“楼盘房市”危机,难道政府应该援手救市吗?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笔墨之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力量
程大利
中国古代画论是中国人对艺术的认识论,它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又在宇宙自然和社会人生的规律中得到印证,是通会之后的大智慧。笔墨早已不是形而下的概念,而是承载着文化精神的述说方式。深刻的精神内涵和由此彰显的人格力量是笔墨的魅力所在。国画不只是在画画,是借笔墨抒写心灵,是画家精神世界的剖白,才情的彰显,学识的记录。在“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的社会功能外有更宏大的功能。
画家,以绘画为职业,应该远离功利,散淡从容,特别是山水画家,离开这个喧嚣的社会越远越好,离社会远些日后对社会的贡献更大。历代画论提出“清心地”,“善读书”,“却早誉”,“亲风雅”,“不可有名利之见”,就是说高尚的人品能影响到笔墨,这是中国画认识论的独特之处,与西方美学观不尽相同,中国画强调“人成艺成”。历代画论均论述过人品与画品的关系,足见这一命题的重要性。
人品立定之后还要读书,这是画家的终生课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只是指写诗,书画一道也是如此,读书决定着画格,读书是做学问的同义语。不做学问,画只见才情难有境界,古来大家没有不爱读书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际上是继承传统和体验生活。


浏览完整试题端正了作画的态度,注意到人格的修养和锤炼,又能做到读书不缀、体察生活,接下来要解决的一个终生课题就是笔墨了。在笔墨技术上,前人的论述很多,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经验。“笔尽笔法、墨求墨气”,“笔墨太简,则失之阔略”,“古人位置紧而笔墨拙,今人位置懈而笔墨结”,“学者未入笔墨之境,焉能画外求妙”。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而成。”这句话被千年以来的实践所证明。笔是中国画的筋骨,墨是中国画的血肉,论气韵先看笔墨,舍笔墨无以谈气韵。
中国古典哲学认为,宇宙自然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人体内也是真气流转,没有间歇。观照笔法,也应是元气充沛。当外部的环境影响到人的心理和生理时,元气会产生不稳定的变化,出现气虚、烦躁等现象,反映在笔墨上便出现“浮气”、“躁气”;也有个人性格和修养的关系,元气不匀,沉不下心来,当然现出“浮气”;而元气不足,则一味讨好社会,急于求得别人赞扬,常现出“匠气”。所以,养气是中国文人画家的功课,能做到气脉不断,笔不困,墨不涩。
元气安稳,神闲意定。在这里指出气韵妙诀——心神高远则笔墨自能深厚,心境旷达则画境自然高迈,笔墨已不仅是技巧,也是心胸、禀赋、气度、积累的反映,是才情和知识的记录,更是人格的标志。
“通会之际,人成艺成”这是中国古代画论的结论,而通会是非穷毕生精神不能实现的目标。所以,中国画是生命过程的艺术,它是最大意义是与人的生命紧紧相连,从而使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选自《新华文摘》2008/1,有删改)
5、根据文意,下列对中国古代画论有关“笔墨”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笔墨可以抒写心灵,笔墨的魅力所在是在画作之中体现画家深刻的精神内涵和巨大的        人格力量。
   B、笔是中国画的筋骨,墨是中国画的血肉,所以,在笔墨之中,笔的作用较之墨,显得  更为重要。
C、当个人的性格和修养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时,元气就会产生不稳定的变化,反映在笔墨上便出现“浮气”“躁气”“匠气”。
D、笔墨已不是技巧,而是心胸、禀赋、气度、积累的反映,也记录着人的才情和知识,更是人格的标志。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画论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又在自然和社会中得到印证,是中国人对艺术的认识论,体现了中国人的大智慧。
   B、以绘画为职业的画家,应该远离功利,散淡从容,特别是山水画家,应该置身乡间山水,离开喧嚣的城市越远越好。
   C、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而成。”这句话突出了古人对笔墨技术的重视。
   D、“通会之际,人成艺成”是中国古代画论的结论,而通会要求穷毕生精神才能实现。中国画重人品人格,是与人的生命过程紧紧相连的艺术。
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强调“人成艺成”,认为高尚的人品能影响到笔墨,十分重视画家的人格精神,因此杰出的中国画作一定出于人格高尚的画家之手。
   B、读书决定着画格,古来画家大师没有不爱读书的,所以说,画家书读得越多,画艺便越精湛,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义正在于此。
   C、由于中国古代画论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因而在笔墨技术上,抽象的论述多于具体的经验,大智慧优于小技巧。
   D、中国画论气韵先看笔墨,舍笔墨无以谈气韵,中国画的境界主要体现在笔墨上,所以中国画始终关注笔墨技法。
三、(每小题3分 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定远)人也。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于财,性好施与,尔时天下已乱,肃不治家事,大散财货,摽卖田地,以赈穷弊结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定侨、札之分。袁术闻其名,就署东城长。肃见术无纲纪,不足与立事,乃携老弱将轻侠少年百余人,南到居巢就瑜。瑜之东渡,因与同行,留家曲阿。会祖母亡,还葬东城。
    葬毕还曲阿,欲北行。会瑜已徙肃母到吴,肃具以状语瑜。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說留肃,肃从其言。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极不以介意,益贵重之,赐肃母衣服帏帐,居处杂物,富拟其旧。   
     会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而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对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
     肃年四十六,建安二十二年卒。权为举哀,又临其葬。诸葛亮亦为发哀。权称尊号,临坛,谓公卿曰:“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
                                     -----选自《三国志•吴书•鲁肃传》,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数百人故过候肃                    过:拜访。
B、今肃可迎操耳                        迎:顺迎、投降。


展开余下试题C、从吏卒、交游士林                    从:跟从。
D、向察众人之议                        向:刚才。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家富于财,性好施与
  A、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农人告余以春及

瑜之东渡,因与同行
   C、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D、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鲁肃家中非常富有,他虽不善于管理家事,但他仗义疏财,深受乡里人爱戴。
B、周瑜向孙权推荐鲁肃,说他有才干,可为辅佐之臣。并且建议孙权应该多方搜罗鲁肃这样的人才,以成就大业,不能让他们流散外地。 
C、张昭认为鲁肃不够谦虚,多次非议诋毁他,说他年少粗疏,不可重用。孙权却对鲁肃另眼相看,非常器重。他厚赐鲁肃,使鲁家的富有程度达到了旧时的水平。 
D、面对曹操大兵压境,鲁肃力排众议,劝说孙权举兵抵御,正合孙权抗敌的决心,受到孙权的大加赞扬。孙权在登上帝位之时,又赞赏鲁肃有洞察形势的眼光。
第Ⅱ卷(非选择题   120分)
四、(24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瑜已徙肃母到吴,肃具以状语瑜。(3分)
翻译:
(2)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4分)
翻译:
(3)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3分)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溪 桥 晚 兴   
郑  协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1、郑协:南宋遗民。2、芊芊:草木茂盛。
(1) 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4分)
(2)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六题,每题1分)(6分)
(1)                         ,知来者之可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秋水共苍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 (王勃《滕王阁序》)
(5)但以刘日薄西山,                   ,朝不虑夕。 (李密《陈情表》)
(6)至人无己,                   ,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
(7)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8)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  (李清照《醉花阴》)
(9)想当年,金戈铁马,                      。     (辛弃疾《永遇乐》)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泪珠与珍珠
         〔台湾〕琦君
   ①我读高一时的英文课本,是奥尔珂德的《小妇人》,读到其中马区夫人对女儿们说的两句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全班同学都读了又读,感到有无限启示。其实,我们那时的少女情怀,并未能体会什么忧患,只是喜爱文学句子本身的美。 
     ②又有一次,读谢冰心的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记得国文老师还特别解说:“雨后的青山是有颜色,有形象性的,而良心是摸不着、看不见的,聪明的作者,却拿抽象的良心,来比拟具象的青山,真是妙极了。经老师一点醒,我们就尽量在诗词中找具象与抽象对比的例子,觉得非常有趣,也觉得在作文的描写方面,多了一层领悟。
  ③不知愁的少女,总是写泪与愁的诗。看到白居易新乐府中的诗句:“莫染红素丝,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莫近烘炉火,炎气徒相逼。”大家都喜欢得颠来倒去地背。老师说:“白居易固然比喻得巧妙,却不及杜甫的四句诗,既写实,却更深刻沉痛,境界尤高,那就是,‘莫自使泪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总无情。’”
     ④他又问我们:“眼泪是滚滚而下的,怎么会横流呢?”我抢先地回答:“因为老人的脸上布满皱纹,所以泪水就沿着皱纹横流起来……”大家听了都笑,老师也颔首微笑说:“你懂得就好。但多少人能体会老泪横流的悲伤呢?”
    ⑤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在返乡探亲热潮中,能得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一抒数十年阔别的郁结,已算万幸。恐怕更伤心的是家园荒芜,庐墓难寻,乡邻们一个个尘满面,鬓如霜。那才要叹“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也就是探亲文学中,为何有那么多眼泪吧!说起“眼枯”,一半也是老年人的生理现象,一向自诩“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外子,现在也得向眼科医生那儿借助“人造泪”以滋润干燥的眼球。欲思老泪横流而不可得,真是可悲。
    ⑥记得儿子幼年时,我常常要为他的冥顽不灵气而掉眼泪,儿子还奇怪地问:“妈妈,你为什么哭呀?”他爸爸说:“妈妈不是哭,是一粒沙子掉进她眼睛里,一定要用泪水把沙子冲出来。”孩子傻楞楞地摸摸我满是泪痕的脸,他那里知道,他就是那一粒沙子呢? 想想自己幼年时的淘气捣蛋,,有何尝不是母亲眼中催泪的沙子呢?
     ⑦沙子进入眼睛,非要泪水才能把它冲洗出来,难怪奥尔珂德说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了。
    ⑧记得有两句诗说:“玫瑰花瓣上颤抖的露珠,是天使的眼泪吗?”想象得真美。然而我还记得阿拉伯诗人所编的故事:“天使的眼泪,落入正在张壳赏月的牡蛎体内,变成一粒珍珠。”其实是牡蛎为了努力排除体内的沙子,分泌液体,将沙子包围起来,反而形成一粒圆润的珍珠。可见生命在奋斗过程中,是多么艰苦!这一粒珍珠,又未始不是牡蛎的泪珠呢?
   ⑨最近听一位画家介绍岭南画派的一张名画,是一尊流泪的观音,坐在深山岩石上。他解说因慈悲的观音,愿为世人负担所有的痛苦与罪孽,所以她一直流着眼泪。


展开余下试题  ⑩眼泪不为一己的悲痛而为芸芸众生而流,佛的慈悲真不能不令人流下感激的泪。基督徒在虔诚祈祷时,想到耶稣为背负人间罪恶,钉在十字架上滴血而死的情景,信徒们常常感激得涕泪交流。那时,他们满怀感恩的心,是最纯洁真挚的。这也就是奥尔珂德说的“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的境界吧!
14、作者在文中写泪珠写了几种眼泪?请归纳总结。(6分) 
   
15、找出文中主旨句,并思考作者为什么以“泪珠与珍珠”为题? (6分)
16、请选择⑨⑩两节中的某一种眼泪,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阅读积累,谈谈自己对这种眼泪含义的感悟。(6分,80字左右)
六、(18分)
17、太平洋保险公司打出了一条精彩的广告语:“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请你说说该广告语的妙处。(6分)
18、某地方由于人们待客善饮、豪饮酒而出名,对此人们褒贬不一。请你就此发表看法。要求态度鲜明并言之成理。
19、下列内容是从某同学的成长记录中节选的,请根据该内容为该同学写一段评语.要求:评价要客观,语气要委婉,既是分类的概括,又有利于该同学的发展.字数不得超过60字.(6分)
①某月某日在值日时,与同学发生争执,并辱骂同学。
②某月某日上课迟到20分钟,并且扰乱了课堂秩序。
③某月某日在校外遇到一非法分子抢劫同学财产,挺身而出,将其制止。
④某月某日在校园文艺演出上,一曲萨克斯精彩绝伦,为班级争得了荣誉。
⑤某月某日上课迟到15分钟。
20、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远行的青年来到一片绿洲,遇到一位老者,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者反问:“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说:“糟透了。”老者听后说:“你快走吧,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一位青年,老者又同样反问他,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人也好,风景也美……”老者说:“这里也是同样的好。”(背景语)要求:理解材料,自选立意角度,确定文体,确定标题,写一篇800--1000字左右的文章。
参考答案:
1、B,A、自鸣得意,不即不离;C、颦蹙,结草衔环;D、好高骛远,高朋满座。
2、D,A、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感到痛快。B:紧锣密鼓:比喻正式或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C: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D、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3、A,B :“因为”与“造成”语义重复;C、“教师对自己”有歧义;D、“缺乏”与后文语义相悖。
4、A,B:否定的反问,肯定语气较强;C、只是设问,不表明态度;D、肯定的反问,否定语气较强。
5、A , B“笔的作用较之墨,显得更为重要”的说法无中生有:C“一味讨好社会,急于求得别人赞扬”常现出“匠气”,张冠李戴;D笔墨“不仅是”技巧,改变限定。
6、B , “山水画家,应该置身乡间山水,离开喧嚣的城市越远越好”在原文找不到依据。
7、D , A结论绝对化;B“书读得越多,画艺便越精湛”,推论无据;C结论属无中生有。
8、C,从:使……跟从,带领。
9、B,A(于:介词,在……方面;介词,比),B、(以:介词,把),C、(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动词,到),D、(其:代词,我;代词,它的)。
10、A、“不管”不是“不善于管理”。
11、(1)译:正巧周瑜已经把鲁肃的母亲接到了吴郡,鲁肃把情况全都对他说了(句意通顺1分,“会”1分,“以状”1分)。
(2)译:乘牛车、吏卒跟随、与士大夫们交往、然后逐渐升官,仍然不低于州郡一级的官位(句意通顺1分,“从”1分,“累官”1分,“不失州郡”1分)。
(3)译:全世上的人夸奖他却不更加勤勉,全世上的人非议他却不更加沮丧(句意通顺1份分,“誉”1分,“非”1分)。
12、(1)亭基、渡口、春草、晚照、杨花、杜鹃啼鸣(2分);动静结合,反衬(以声衬静,以乐景写哀情)等。(2分)
(2)不同意。(1分)本诗表面上表现了诗人悠闲、恬淡无所事事,闲立观赏一川晚照的情景,其实内心却是无比的凄凉、孤独和怅惘,亭基寂寞,野渡无人,落日晚照,杜鹃啼血,再加上诗人特殊的身份——南宋遗民,因而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自不待言。(3分)
13、(1)悟已往之不谏,(2)云无心以出岫,(3)落霞与孤鹜齐飞,(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5)气息奄奄,人命危浅,(6)神人无功,(7)多情自古伤离别,(8)人比黄花瘦,(9)气吞万里如虎。
14、明确:书中泪、骨肉分离的眼泪、亲子的爱怜之泪,生命的奋斗之泪、不为一己的慈悲之泪、为人类献身的感恩之泪。(每点1分,或答“小我的泪,大我的泪”亦得分)
15、明确: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温厚。(2分)作者把泪珠比作珍珠,告诉我们在人生中愈是饱经沧桑,心灵愈是温厚包容。就像珍珠的形成过程及晶莹夺目一样,而且比珍珠更珍贵。(4分)(用琦君的话来回答:“我相信每个人心灵中都应有一粒珍珠,它就排除困难的毅力和智慧,,这粒珍珠是随着人的年龄,学识与修养而逐渐长大,逐渐变得更晶莹圆润的。”大意对即可)
16、开放题:谈慈悲或感恩,言之成理即可(6分) 
17、将广告语与公司的名称巧妙结合;揭示保险的作用并引导人们来买保险;用了比喻、夸张、对比等表现手法;语义简练而畅晓,能一下子吸引人。
18、观点鲜明,自圆其说即可。如肯定褒奖:民众性格豪爽坦诚,民风淳朴,待客热情诚恳;劝酒待客之道体现了一定的酒文化。
 或者反对批评:饮少量则可,多饮则成酗酒,有损身体;酒后无德,酒后滋事惹非,不利于工作;劝酒强人所难,不利于团结;助长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6分)
19、示例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2008-2009年”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2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