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032  
标签:苏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2]
2008-2009年秋季学期浦江中学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浦江中学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I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劳累/连累     穿着/歪打正着    得心应手/应接不暇
B.创伤/重创     桂冠/弹冠相庆    好大喜功/乐善好施
C.供职/供应     涤纶/羽扇纶巾    厚古薄今/日薄西山 
    D.轧钢/倾轧     寒舍/退避三舍    曲径通幽/曲尽其妙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椴木炭磨过,看来晶莹灿烂,没有一点儿缺憾,成一件精制品了,可是全部工作还没完,还得渡金。
B.针对目前出版市场混乱的现状,新闻出版局出台了一系列打击盗版的措施,一旦查获盗版者,将严惩不殆。
C.曼妙的文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饶和蛊惑;病变的皮肤布满令人生厌的疱疹,颓败的肉体紧紧踩住灵魂的脚后跟。
D.我甚至敢于深入到悲剧的核心,在纯粹的荒谬之中停留,但我的生活并不会因此出现奇迹般的变化。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些书店用“打折”来刺激读者消费,这是一种拉大旗作虎皮的做法。 
B.颜回是孔子最欣赏的学生,他虽然居住在陋巷之中,整日箪食壶浆,但是仍然能够保持平静快乐的心态,勤奋学习。
C.我校元旦文艺汇演的节目正在紧锣密鼓的排练中,全体师生欢欣鼓舞共庆佳节的那一天,指日可待。
D.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记八荣八耻为政清廉,这样才能上行下效,扭转不良的社会风气。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一女生宿舍因“热得快”使用不当而发生重大火灾伤亡事故,为防止这类悲剧不再上演,各级教育机构纷纷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B.朝美双方战略层面的决策思维是否在调整,是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真正聚焦点。
C.针对目前经济领域违法犯罪越来越多样,我国的法律法规正在逐步完善,相应的防范体系也正在逐步建立。
D.我国印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由实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门类,受到文人、书画家和收藏家的推崇。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人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它要求一个人应有高尚的道德追求
    ②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
    ③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


浏览完整试题    ④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⑤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
    ⑥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律
A.③⑥①④⑤②       B.③⑤①②⑥④  C.⑤②①⑥④③         D.⑤③①②④⑥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锦绣的森林
    十三世纪中,教皇权势强盛,文化中心由罗马移向北欧,一种象征全盛的教权的教堂建筑样式——哥特式在那里产生。
    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出现,使宗教艺术别开生面。其特色一言以蔽之,曰“高”。然而这与现代商业大都市的高层建筑的高不同,前者向天,后者着地。教堂建筑高而尖,有向上超升之妙;商业建筑高而平,有着地堆积之感。故百几十层的摩天阁虽然比哥特式的教堂高得多,但沉重地叠置在基地土并无崇高之美感。反之,哥特式的教堂形似一簇怒放的春花,彷佛拼命地想从地上抽拨出来,向天空生长;又如一簇火焰,势将上冲霄汉:所谓“锦绣的森林”是也。
    形成这种样式崇高而秀丽特色的要素是柱头和尖头拱门。为求增加垂直的效果,哥特式不用一根根的粗柱,改用一束束的细柱。又在屋顶上加尖高塔,使柱束上的许多垂直线因尖高塔的引伸而向天延长,至于无穷无尽之境。柱束之间,不用壁而用尖头拱门形的窗。壁有板滞之感,足以减却向上之势,尖头窗则增加了秀丽与崇高。教堂的内部,无数的尖头拱门交互错综于上,仰望时似觉身在大森林中,而毫无屋顶压迫之感。总之,哥特式建筑全无墙壁,只有细柱、尖窗和尖塔,几乎没有水平线,全体由垂直线构成。这种建筑形式萌芽后,很快风行全欧,不但教堂建筑上用之,一般的建筑也都受这种样式的影响。
    “锦绣的森林”般的哥特式教堂诞生,宗教建筑的发展就达于极点。这种式样的杰作,多在北欧,德国的科隆大教堂为哥特式中的典范。这教堂工程历六世纪之久,其工作之困难盖可想见。为了表现宗教的神秘相,建筑师把宗教的精神翻译成视觉的形态,用形体来表现抽象的观念,于是否定了石材的力学的性质,极度地使用结构的技法。哥特式冒险尝试而成功的另一例是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这教堂的形式,虽与科隆大教堂大同小异,但是北欧的大势与意大利的传统的合并式样,可为建筑史上的一件特殊的纪念物。这教堂全部用白色大理石为材料,据说,是意大利人欲与北方的阿尔卑斯山争高而建造的。
    十六世纪,哥特式建筑无视建筑构成的约束一味冒险求高,终于陷入自灭的运命。此时基督教势力也由于极度地扩张,达到了衰沉的时期。世间一切文化相关联,政治、宗教、艺术,互相牵制而展进着,不可分离,哥特式建筑与中世纪的封建制和教会权同时没落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                                         (选自《丰子恺谈建筑》,有删改)
6.下列有关“锦绣的森林”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建筑的整体外形高而尖,向上超升,仿佛从地上抽拨出来向天空生长的一簇春花。
B.置身教堂仰望,无数的尖头拱门交互错综于上,毫无屋顶压迫之感。
C.建筑全体由垂直线构成,全无墙壁,只有细柱、尖窗和尖塔,没有水平线。
D.用具体的视觉形象表现抽象的宗教观念与精神,体现宗教的神秘相。
7.下列理解和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教皇权势强盛,欧洲文化中心北移,使宗教建筑艺术发展到极点,别开生面的哥特式教堂应运而生。
B.哥特式教堂屋顶的尖高塔,使柱束的垂直线得以引伸而向天延长,至于无穷,切合了向上超升的宗教观念。
C.否定石材的力学的性质,极度地使用结构的技法,最终哥特式建筑在一味冒险求高中获得成功。
D.据说,为与阿尔卑斯山争高,意大利人兼容并蓄建造的米兰大教堂,成了建筑史上的一件特殊的纪念物。
8.对最后一段中作者所表达的观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十六世纪,哥特式建筑与基督教势力同时达到衰沉期,这并不是偶然的巧合。
B.基督教势力的极度扩张促使教堂建筑一味求高,是哥特式建筑自灭的外因。
C.无视建筑构成的约束,违背客观规律,是哥特式建筑走向衰亡的自身原因。
D.世间一切文化相互关联,不可分离,哥特式建筑与教权的同兴同衰就是明证。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
武 技    (蒲松龄)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曰:“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越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各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
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较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师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忤客,幸勿罪!”李异归,月余始愈。


展开余下试题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鄙:粗俗
B.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要:求取
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轻视
D.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           适:到……去
10.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 /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B.但两相会意可耳。/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C.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D.幸先以我名告之 /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超武术技艺不精的一组是(  )
    ①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   ②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
③三月,艺颇精,意得甚           ④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⑤僧笑,命李试其技               ⑥方颉颃间,尼即遽止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④⑥  D. 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把他踢出一丈多远,愤而择日告辞而去。
B.憨和尚德高艺精,机智风趣;李超敏而好学,豪爽好施;尼僧武技高超,争强好胜。小说中几个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C.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和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D.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四.(24分)
13.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3分)
  (2)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3分)
 14.用斜线(/)给下列文言文材料断句。(4分)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侮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诟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
15.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简析“望”字在诗中的作用。(2分)
(2)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16.名句默写。(8分)
(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     (司马迁《报任安书》)
(2)                     ,而后乃今将图南。       (庄子《逍遥游》)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4)夕阳古道无人语,              。           (王实甫《西厢记》)
(5)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                    。(《论语》)
(6)子曰:“志士仁人,                  ,               。(《论语》)
五.(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4分)
(一)经营生命   (申力雯)
    我第一次感悟生命,那是十年前的一个冬天。
  许多人,从那间屋里接出了妈妈,我拉开车门,连忙用我的羽绒大衣和羊绒围巾把车座及靠背铺得温暖舒服。我叫了一声“妈——”那声音在风中抖动一下,旋即撕扯断了,只见两位工人师傅戴着手套机械而利索地把妈妈推进了汽车后备箱里。在寒风中我茫然了,一个面对的真实的残酷令我僵硬,尽管我来时原本是知道的。
  人的生命竟如此难以把握,昨天晚上妈妈还对我说,“待我出院要买一盆大朵的黄菊花”。只过了一夜,妈妈就走了,走得急切仓促,生命原本那样没有耐性,匆匆滑落像一颗飘落红尘的尘埃。我木然地坐在汽车里,妈妈在汽车后备箱里颠簸,我的心骤然荒凉而麻木,像是历经沧桑的老人。
  窗外的世界依然精彩,依然喧哗,依然热闹,天还蓝,太阳还灿烂,它们对一个突然离去的人完全无动于衷,街上的人流五颜六色,他们大步流星地向前奔着,他们在奔钱.奔名.奔利.奔一切可以抓到手的好东西。车流在鸣叫中涌动,无论是奔驰.宝马.桑塔纳.夏利还是“小面”,它们急赤白脸地向前冲着,像是争先恐后地抢一张巨额彩票。这时,我对众生突然产生一种莫名的悲悯,悟得原来大家在同一人生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人是达官显贵,有人是平民百姓,彼此的不同仅在于角色的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那就是可怜可叹的演员,在生命的过程中充满了同样的焦虑、痛苦与渴求。人们手里抓着、肩上扛着、头上顶着、腰上拽着各种装满财富的布袋,他们上气不接下气地往前奔着,沉重而辛苦却一刻也不肯放松。更令人惊异的是大家奔向的目标是共同的也是惟一的,终点一到,所有的装满金银财宝的布袋都统统地掉下了。
  人们不同的主要是不同的人生阶段,各自不同的感受。年轻人由于人生的终点于他们遥远而飘渺,他们以为拥有的是生命的永恒。中年人辛苦奔劳.野心冲动,生活把他们历练得粗砺而务实。老年人因已看到了不远的地方就是归宿,他们或悲哀或恐惧或无奈,当然也有人能超越红尘而归于平淡自然。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捧在手里的水,从我们拥有生命那一刻起,我们的十指无论怎样拼命地靠拢,怎样小心翼翼,水还是一点一滴地渗漏,这是挡不住的丧失。
生命又是一笔上帝给每个人放在银行里的储蓄。究竟它有多少?没有人在生前知道,但有一点是真实的,我们都在一天天地消费它,直到有一天生命出现了赤字。生命是不确定的,我们惟有分分秒秒地把握,把每一个日子都当成一个快乐而充实的节日.
人生有不同的地段,青春正如王府井大街这块黄金地段,不仅要开拓,同时也要学会节俭含蓄。青春是经不起挥霍的,它不仅太少太贵而且又薄又脆。青春是回眸醉心的一瞬。


展开余下试题  中年的发展基础是稳定,中年的大禁在于夸张生命,中年的市场时而会出现假冒青春的品牌,这不仅滑稽而且悲哀。中年的品牌,品质只能是中年。中年的误区是比较,人与人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重要的是建设内心的自信凝重与安详。中年的明智在于干自己想干的,干自己能干的,只要干得好,干什么都好。
  人生最难耐的是老年,一个女人从姑娘到媳妇到老太太,这意味着一个女人的路已走到尽头。男人也是如此。不过一个女人的老年比男人的老年要好过得多,当女人退回到家庭的王国她会依然自信与快乐。而男人往往无所适从,因为他们太看重社会舞台。这时一种可怕的心理补偿及返老还童的心态油然产生,如果这种心态过于强烈,就不仅荒唐而且有损健康,“冬行春令实属不祥”,优雅庄严的老化是老年自爱的选择。
  老年人,你们手捧的水及银行里的储蓄都所剩不多,你要节俭生命开支,要小心翼翼关照自己的身体,要尽力收敛你的阳光,让它尽量温暖自己,惟恐不及,能够健康.自理.自得其乐的老人是幸福的。
老年人最富裕的就是时间,让日子悠悠地过吧,慢慢地会澄清出一种醇香,岁月筛下的是生命的真情,这时,展现在你眼前的是生命的全景图,清新明朗。所有的秘密都已揭开,所有的乌云密布的日子都已云淡风清。
17.文章前三个自然段详写母亲的去世,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18.请分析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6分)
①车流在鸣叫中涌动,无论是奔驰.宝马.桑塔纳.夏利还是“小面”,它们急赤白脸地向前冲着,像是争先恐后地抢一张巨额彩票。(3分)
②生命又是一笔上帝给每个人放在银行里的储蓄。究竟它有多少?没有人在生前知道,但有一点是真实的,我们都在一天天地消费它,直到有一天生命出现了赤字。(3分)
19.你认为本文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或感悟)是什么?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理解。(5分)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19、20题。(6分)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20.第一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态度?(3分)
21.第二段中加点的“如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3分)
六.(10分)
22.根据前后语境,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不超过10字。(4分)
     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是经过千年万代沉淀而成的土地,历史中的辉煌与暗淡,都积淀在这土地中,历史中所有人物的音容足迹,都融化在这土地中。我正在耕耘的这些泥土,会不会被遭受放逐、行吟泽畔的屈原踩过?会不会被        ①          的陶渊明种过菊花?这些泥土冲下山岭,又被风吹到空中,会不会落到       ②           的李白的肩头? 会不会曾飘在      ③             的杜甫的脚边?会不会拂过          ④        的苏轼的须髯 ?      
23.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桀溺和孔子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现实截然不同的观点态度。
⑴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2分)
⑵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4分)
七、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最近由中国新闻网发起的“我心目中的英雄”网络调查显示,在回答关于“哪个中国人的名字会使你想到英雄”时,有接近半数的人选择了毛泽东,在候选人中排名第一;与此同时,选择杨利伟、任长霞、刘德华、李嘉诚、李素丽等人的也很多;另外我们也发现当今许多青少年把“超女”“快男”作为英雄来追捧,这令人深思。法国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今天,人们的英雄观日益多元化,那么,你心中的英雄是什么样的?你崇尚什么样的“英雄精神”?   
请以“我看英雄”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高二第三次月考答案
1、B  (A  lèi/ lěi  zhuó/zháo  yìng  B chuāng  guān  hào  C  gòng/gōng  
     Lún/guān  bó  D zhá/yà  sh
标签:苏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2008-2009年”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