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1039
标签:
沪教版
高二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9]
上海市冠龙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
上海市冠龙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2008.11
一、阅读(6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13分)
(1)春天去了一大半,还是冷,加上整天的下雨,淅淅沥沥,深夜独坐,听得令人有些凄凉,也因为午后得到一封远道寄来的信,要我给白莽的遗诗写一点序文之类;那信的开首说道:“我的亡友白莽,恐怕你是知道的罢。……”——这使我更加惆怅。
(2)说起白莽来,——不错,我知道的。四年之前,我曾写过一篇《 》,要将他们忘却。他们就义了已经五个年头了,我的记忆上,早又蒙上了许多新鲜的血迹;这一提,他的年青的相貌就又在我的眼前出现,像活着一样,热天穿着大棉袍,满脸油汗,笑笑的对我说:“这是第三回了。自己出来的。前两回都是哥哥保出,他一保就要干涉我,这回我不去通知他了。……”——我前一回的文章上是猜错的,这哥哥才是徐培根,航空署长,终于和他成了殊途同归的兄弟;他却叫徐白,较普通的笔名是殷夫。
(3)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常要觉得寝食不安,企图给它流布的。这心情我很了然,也知道有做序文之类的义务。我所惆怅的是我简直不懂诗,也没有诗人的朋友,偶而一有,也终至于闹开,不过和白莽没有闹,也许是他死得太快了罢。现在对于他的诗,我一句也不说——因为我不能。
(4)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的一般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这 , , , ,是对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5)那一世界有许多许多人,白莽也是他们的亡友。单是这一点,我想,就足够保证这本集子的存在了,又何需我的序文之类。
(6)一九三六年三月十一夜,鲁迅记于上海之且介亭。
1.选文的题目是《 》,作者是 ,原名 。“四年之前,我曾写过一篇《 》,要将他们忘却。”(请在横线上写出篇目名)(4分)
2.第(2)段中划线部分是对白莽出狱情形的描写,这样描写目的是___________ _。(2分)
3.将第(4)段的空格处补充完整。并且简析这句话的含义。(4分)
浏览完整试题
4.联系全文,谈谈选文第(5)段有何含义?(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5~9题。(11分)
于丹:我到孔子故里来谢师
(1)依然是利落的短发,依然是谦和的微笑,没有像影视明星那样戴着墨镜,没有像带着保镖那样的前呼后拥,于丹走出济南遥墙机场大厅时,收获的是一大堆鲜花和笑容。
……
(2)昨(19日,编注:2007年04月19日)晚10时20分,著名学者于丹来到济南,今日做客“齐鲁讲坛”。本报记者第一时间与于丹面对面,下面是整理后的访谈录——
(3)记者:听说你出生在青岛?
(4)于丹:不对。是我妈妈生在青岛,但她也不是山东人。不过山东人给我印象很好。
(5)记者:这次你是第一次到曲阜来吗?
(6)于丹:我来过多次,你想啊,我是搞古典文学研究的,哪能不来孔子故里啊!
(7)记者:不过,前几次来跟这次肯定不一样,那时大家都还没关注你,现在听说你要来,就包围你了。
(8)于丹:其实,我喜欢朴素从容的生活。我不希望放大个人的符号。当然,每次到曲阜肯定感受是不一样的,不单单是一种游览,而是随着年龄、阅历、心境的变化而变化。
(9)记者:这次到曲阜来讲学心情如何?
(10)于丹:我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到孔子故里来的,说实在的,我没有资格到这里来讲,准确一点说,我是来谢师的,作为一个晚生后学,要用自己的心来体会孔子和他身后留下的遗产。一部《论语》从古流传到今,它说的是圣贤之事,但其中的道理是简单而清晰的,其实真正的道理都是朴素简单,道不远人,敬而不畏,说的就是道理离我们每个人都不远。只是太多的考证和研究,让这些道理显得过于深邃了。我觉得《论语》是有温度的,它不烫手,不冷漠,略高于体温,亘古不变。所以,到孔子故里,感觉是一种敬重。
(11)记者:你心中的孔子应该是什么样的?
(12)于丹:其实我对孔子的理解可能性别色彩挺少的,因为首先我觉得,孔子这个人让我很难站在一个性别视角上去看他,尽管他是一个很朴素的圣贤,但是如果他要是李太白或者苏东坡,我可以带着一个女性视角去看他们,因为他们有更多的精神的色彩、生活的色彩,但是孔子更多的是一种理念,他带着温度,但是他很少色彩。他对人很宽和,但是从色彩上来讲我感受不到多少。
(13)我所解读的孔子不是一个我敬仰的圣贤,而是一个我爱的朴素的圣贤,这种圣贤的意义就在于他能穿过千古尘埃,像父母对小孩子那样教育,是最朴素道理的一个昭示者,所以我觉得,我讲的孔子的言辞是真实的,但是言辞之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个人的心得延伸一定有着他自己的色彩,而我不希望把我的色彩强加于观众,而只是以我的色彩,以一种爱的方式去作为一种导火索,让所有的人在心里面跟孔子有这么一种火焰的默契,能够点燃自己心里头一种爱,一种呼应,哪怕是否定,但总而言之,有所感就比无感要好得多。
(14)记者:孔子和庄子你都讲了,而且讲出了自己的个性,你更喜欢哪个?
(15)于丹:说实话,我喜欢庄子胜于我喜欢孔子。因为庄子给我更多的是个人生命的东西,而孔子给我的是道德担承。跟孔子我认同,我尊敬。我觉得跟庄子无障碍。其实孔子和庄子有相通之处。林语堂曾经说过,他说中国人某种意义上讲,在他的社会角色上都是儒家,在他的生命角色上都是道家,儒与道无非一个是兼济天下,一个是独善其身,说白了一个是八小时之内,一个是八小时之外,我们其实上班的时候,都会以一种儒家的标准要求自己职业化,甚至比职业化更高的理想化,为这个社会去尽一份道义和良知,但是您退出到八小时之外,人的那种自由啊,闲散啊,处事方式啊就是庄子给我们的逍遥游,所以,所谓道不远人,就是孔子跟庄子一直都做为某种元素活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里。
5.人物访谈也是新闻写作的体裁之一,访谈之前除了与对方约定采访的时间、地点、方式外,采访者自己要 ,以免采访时漫无目的。从上文记者采访于丹的对话开头看,开始访谈时通常要 ,使采访能自然地进行。(2分)
6.上文第(1)段简要地描绘了于丹的形貌,其作用是 。(2分)
7.于丹说“孔子和庄子有相通之处”,她这样说的依据是
。(2分)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展开余下试题
A. 《论语》中的道理本来是朴素简单的,但有些人的考证和研究反而把它复杂化了。
B. 说孔子有温度,却很少有色彩,是因为他是一个怀着宽和的爱而又很朴素的圣贤。
C. 从林语堂的话可以看出,儒家是重视兼济天下,而不重视独善其身的。
D. 上文结尾“逍遥游”一语的意思是从容、自由、闲适的为人处世心态。
9.结合本文以及你对孔子和庄子的了解,你喜欢哪一个?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150字左右)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任选5句)(5分)
〔注:考生答题超过5空,按前5空顺序评分〕
10.(1) ,无韵之离骚。(鲁迅)
(2)子在川上曰:“ ! 。”(《论语》)
(3)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 。”(庄子《秋水》)
(4) ,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5) ,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四)阅读下面的诗宋词,完成第11~13题。(7分)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周邦彥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 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①枕,容我醉时眠。
注:①簟(diàn):凉席
11.“满庭芳”是这首词的 。(1分)
12.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 本词上阙描写江南初夏的景色。“风老”三句,是说小莺已经长大,梅子已经成熟。“老”、“肥”二字,以形容词作动词,很生动。
B. “午阴”一句,写时值中午,阳光直射。该句以树阴之“圆”反映树叶的茂盛,作者以此表现“无想山”上的景物之美。
C. “梅子黄时雨”,加上地低山近,所以衣服湿润。“费”字表明水气之重。
D. 杜甫有诗云“人静乌鸢乐”。词人加一“自”字,表现乌鸢的逍遥情态。
E. 当初白居易被贬九江,写作了《琵琶行》一诗,该诗以“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这样的诗句,表现其内心的忧苦。本词的作者以“黄芦苦竹”四个字与前面所写的夏日美景相比。同样的景物,两位作者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情怀。
F. 词的下阕写社燕“漂流”千里,来此江南,像自己一样欣赏美景。作者以社燕为美景的一部分,使江南景色被点染得更美。
G. 词的下阕直接写“我”。作者劝自己少要思量,多饮美酒,并将自己形容为憔悴倦客,以此表现内心的矛盾苦痛。
13.谈谈你如何理解“不堪听,急管繁弦”?(2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7分)
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4.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冯虚御风( ) (2)正襟危坐( )
(3)方其破荆州( ) (4)吾与子之所共适( )
15.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2分)
A. 目遇之而成色 B. 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C. 仲尼语之以为博 D. 用之不竭
1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2)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7.本文中的“苏子”是 时期(填写朝代)的 (填人名),字 ,号 。(2分)
展开余下试题
18.“苏子”的回答,以明月江山作比,意在说明说什么?(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下列19~21题。(7分)
崇明老人记
崇明具有吴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岁,其妇亦九十七岁矣。老人生四子,壮年家贫,鬻子以自给,四子尽为富家奴。及四子长,咸能自立,各自赎身娶妇。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卜居于县治之西,列肆共五间:伯开花布店,( )开布庄,( )开腌腊,( )开南北杂货。四铺并列,其中一间,为出入之所。
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始拟膳每月一轮,周而复始,其媳曰:“翁姑老矣,若一月一轮,则必历三月后,方得侍奉颜色,太疏。”拟每日一家,周而复始,媳又曰:“翁老矣,若一日一轮,则历三日后,方得侍奉颜色,亦疏。”乃以一餐为率。若逢五及十,则四子共设于中堂,父母南向坐,东则四子及诸孙辈,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分昭穆坐定,以次称觞献寿,率以为常。老人饮食之所,后置一橱,橱中每家各置钱一串,每串五十文。老人每食毕,反手于橱中,随意取钱一串,即往市中嬉,买果饼啖之。橱中钱缺,则其子潜补之,不令老人知也。老人间往知交游,或博奕,或摴蒱,四子知其所往,遂遣人密持钱二三百文,安置所游家,并嘱其家佯输钱于老人。老人胜,辄踊跃持钱归,老人亦不知也。亦率以为常,盖数十年无异云。
老人夫妇至今犹无恙。其长子年七十七岁,余子皆颁白。孙与曾孙约共二十余人。崇明总兵刘兆以联表其门,曰:“百龄夫妇齐眉,五世孙儿绕膝。”洵不诬也。因援笔记之,以告世之为人子者。
19.请依据古代兄弟排行的顺序,填写第一自然段空格中原有的内容。(3分)
伯开花布店,( )开布庄,( )开腌腊,( )开南北杂货。
20. “百龄夫妇齐眉,五世孙儿绕膝。”这副对联隐含的四字成语应是 。(1分)
21.本文第(2)段列举了生动的事例,从 和 方面,表现了
。(4分)
二、作文(40分)
22.请以“这就是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700字
(2)不要写成诗歌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冠龙高级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答题纸 2008.10
题号 一
二 总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得分
备注:请用黑色水笔答题。
一、阅读(6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13分)
1. (2分)《 》 《 &n
上一篇: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四单元检测与强化训练
下一篇:
200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学科培优检测卷(2008.12.12)
标签:
沪教版
高二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上海市冠龙”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