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1053  
标签:语文版 八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53]
自贡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能力检测题
  自贡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能力检测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20分)
1、选出给加点字注音、解释全对的一项(    )。(2分)
A、狭隘(yì):狭窄。  悲天悯人(mín):对社会和人间的灾祸深感悲痛。
B、殉职(xùn):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心安理得:心里踏实,也合道理。
C、热忱(chén):热情。      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
D、鄙薄(bǐ):轻视。   
 拈(niān)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重量轻的,害怕接受重大的。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              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               ,           是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A、纯粹      高尚        有道德      脱离了低级趣味
B、高尚      有道德      纯粹        脱离了低级趣味
C、纯粹      有道德      高尚        脱离了低级趣味
D、高尚      纯粹        有道德      脱离了低级趣味
答:(    )
3、将①—⑤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生活并不是悲剧。                        。
①我们生活来做什么?
②罗曼•罗兰的回答是“为的是来征服它”。
③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这生命?
④它是一场“搏斗”。
⑤我认为他说得不错。
A、④①③②⑤    B、①③②⑤④   C、②⑤①③④   D、④⑤①③②
4、(1)仿写句子 (要求:修辞、格式和立意应相近) (2分)
海纳百川,于是拥有了广阔的胸怀。
                                                                     
(2)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忆往昔沧桑岁月,        
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分)
A、《纪念白求恩》的作者是毛泽东,课文选自《毛泽东选集》    (    )
B、《最苦与最乐》的作者是现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梁启超,选自《饮冰室全集》                                                          (    )


浏览完整试题C、议论文一般由引论、本论和结论组成,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    )
D、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是常见的论证方法 (    )
6、下面这段文字的画线处有三处毛病,请按要求答题。(6分)
这个善良的孩子,①他的每篇小说所有都以一句话来做结尾:“后来一切都好”。这样的结尾看上去过于平淡,②可实在又像是一个智者的和平寓言,不是么,它虽是一个孩子简单的好心,③但又何尝是人类最终的集体愿望呢?④世上活着的生命不企盼哪一条后来一切都好呢?无论是一个儿童,还是一个总统。
A、用词重复的一处是(填序号)         ,修改                      。
B、词序不正确的一处是(填序号)        ,修改                    。
C、意思表达不正确的一处是(填序号)        ,修改                。
7、下面句子中家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B、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C、第一位参加航天飞行的“平民”——37岁的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虽然没有实现上两次“太空课”的愿望,却以自己探索太空的勇气,为全世界上了惊心动魄的一课。
   D、我再三向他解释事情的原委,可他就是不听,真是不言而喻。
8、请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2分)
央行的统计数字表明,到2月份我国粮食价格已连续四个月小幅回升。分析师估计,今年国内主要粮食的价格水平会持续走高。据国内媒体对全国382个县7万多农户3月初种植意向的调查,今年全国稻谷、小麦和玉米等谷物品种播种面积继续减少,只有豆类品种播种面积增加,这将对今年的粮价水平有一定影响。
                                                                        。
                  二、(40分)
(一)阅读《纪念白求恩》中的一段文字,完成7—10题。(10分)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人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唢,至少不能算一个□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的精神。
9、段中方框中应填入的词语,最合适的一个是(    )。(2分)
A、纯粹         B、纯净          C、纯洁     D、纯真
10、段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同志”和“白求恩医生”三种称呼,如果改用同一种称呼好不好?下列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好。这样可以使行文简洁、明了。
B、好。因为称呼只不过是人的代号,只要大家明白就行。
C、不好。同一种称呼会使行文显得呆板。
D、不好。因为这段文字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白求恩,所以用词自然要讲究变化。
11、这段文字批判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的态度,同白求恩同志               
                                             鲜明对照;批判不少人对同志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态度,同白求恩同志                               鲜明对照。这种正反对照的论证方法叫正反对比论证。(2分)
12、按要求填空。(2分)
①本段的重点句                                                 。
②本段的论点是                                                 。
(二)阅读《最苦与最乐》中的两段文字,完成11—16题。(10分)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展开余下试题①答应人做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家的钱没有还,受了人家的恩惠没有(甲),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在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②为什么呢?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④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乙)呀!⑤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⑥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⑦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⑧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⑨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⑩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列,可以达观(丙)得来。⑾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的了。
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分)
失意:
14、给第二自然段的空白处分别选一个恰当的词语。只填序号。(2分)
甲(   )
A、报偿     B、报喜    C、报答
乙(    )
A、解决    B、解除     C、解脱
丙(   )
A、排解        B、排除       C、排放
15、第二自然段中加“△”符号的“如此”在文中指的是                  
                                              。(1分)
16、第一自然段已用“//”线分为三层,请归纳层意。(3分)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17、第二自然段共有11个句子,请用“//”线在下面的句子序号中把这段文字划分为三层。(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⑾
18、上面两段文字论述的论点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1分)
答:                                                           
(三)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7—22题。(13分)
我从山中来
我有位朋友,将他一本书的稿费,托湖南省的一家出版社,转到他渴望支持的远在湘西山坳里的一座希望小学。他不愿意张扬这件事,因为一本书的收入终究有限,但由于他心诚的缘故,出版社也慷慨解囊,这样,玉成(敬辞,成全)了他的这个美好愿望,给那座小学送去一笔可观的经费,也带去一份文化人关注的情意。
我一直不知道他在做这件事情。他也不是特意对我保密,只是觉得这点微薄的心意,是再平常不过的了。后来,等到他从山里回来,送了我一小袋当地出产的野茶,我才晓得他应那里师生的邀请,已经不远千里地走访了一程。湘西我去过的,那是修枝柳线的时候,到过古丈,永顺,大庸。但他走得更偏僻,是连汽车都不通的深山里。他,不但看到了那座小学,看到了那些孩子,还和同学们一起趟着湍急的河滩,走过青石的村路,按他的话说,又回到学童时代,按照铃声,走进课堂,坐在教室的后排,听乡村教师讲语文课上的唐诗。他说:你想想,望着窗外的高山,听老师念杜牧的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那是一种多么贴切,多么深刻的体会啊!
这时,他端起刚沏的茶水,很珍惜地饮了一口,并且问我,你是不是闻到了一股兰花的香味?要不是他的启发,我也真是没有发觉这种比茉莉花清新,比珠兰淡雅的芳香呢!他告诉我,野茶长在山间坡上,兰花就夹长在茶林之中,村民们采摘茶叶时,自然而然地薰上兰花的香气。他赞不绝口地说,这是天自然的芬芳啊,是一种能让人心录得到净化的佳品啊!
我从他那被山野阳光晒黑了的脸上,看到了他此行的收获。他从那山坳里的希望小学来,不仅仅带回兰花馨香的野茶,还带回做成一件事的欣喜,带回他对那些老师的敬意,和对那些孩子的怀念。更重要的是,也就是他自己的感悟,希望工程固然是为了那大山深处的琅琅书声,但也是对每个把心投入希望工程的人的一次当魂的洗涤。
他说:物质的给与,是一种快乐,但心录的收获,则是更大的快乐。当一个人把他的心和遥远地方的那希望两字联在一起的时候,岂不是自己也生发出更热烈的希望了吗?
我望着茶水袅袅的氤氲(yīnyūn,形容烟或气很盛),也望着我这位朋友。于是,我想起一首早先流行过的歌曲,那歌词如果没有记错,应该是胡适的诗句。“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我觉得我也被触动了,那旋律,那希望,像一股暖流,流过心田。我和这位朋友约好,下次,我们一起去寻访那山坳里的兰花草。
19、“我”的朋友不愿张扬给希望小学捐款这件事的原因是(   )。(2分)
A、稿费有限,捐的钱太少,不好意思张扬。
B、觉得这点微薄的心意,是再平常不过的了,不必要张扬。
C、捐款中有出版社慷慨解囊的钱,不便张扬。
D、“他”想保密,所以就不张扬。
20、“他不远千里”起访了山坳里的希望小学,其原因是(    )。(2分)
A、想追寻学童时代的生活感受。
B、想去看看自己捐助的学校究竟是什么模样。
C、因为那里的师生邀请“他”不好意思拒绝。
D、既应那里师生的邀请,也表示自己对希望工程的关注。
21、“他”走访希望小学后,最大的感悟是:“                    。”(2分)
22、“他”的感悟从何而来?理解最完整、最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喝了带有兰花馨香的野茶,体验了山村生活,心录得到净化。
B、听村民介绍了野茶带有兰花馨香的原因,得到启示。
C、从杜牧的诗句中得到了启发,灵魂得到洗涤。
D、被村民及希望小学师生淳朴而高洁的品质所感动,心灵得到净化。
23、按要求填空。(3分)
①“物质的给与,是一种快乐,但心灵的收获,则是更大的快乐。”文中“物质的给与”指的是                                           ;“心灵的收获”指的是                                              。
②篇末“我们一起寻访那山坳里的兰花草”一句中的“兰花草”一语双关,其象征的意义是                                                           。


展开余下试题2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结构全文,形散而神不散。
B、本文运用托物抒情的手法,借兰花、野茶赞颂了劳动人民淳朴高洁的品质。
C、本文告诉我们,只有把心投入到希望工程中去,才能生发出更热烈的希望。
D、本文运用了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四)学会谅解(7分)
①谅解是人类的美德,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有人这样形容: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头的坚冰;谅解是                     ,能                
          ;谅解是                      ,能                               。
这生动地道出了谅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因而一位伟人意味深长地说:同志之间的谅解、支持与友谊比什么都重要!
②确实,谅解非常重要。先哲们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圣人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推想别人的处境。这种以己推人的思想就包含了理解他人、谅解他人的深刻含义。唐朝韩愈在《屈毁》中说:“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于周,其待人也轻于约。”强调做人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同样也体现里人际交往中的谅解精神。
③谅解在我国传统的理论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
④唐太宗李世民谅解、重用魏征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位之争中,魏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困境。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这时,李世民完全可以治他的罪,杀他的头。但是,李世民十分欣赏魏征的才干和人品,于是便谅解并重用了他,让他做了宰相,帮助自己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这虽然有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尊贤爱才的一面,但是我们不能不认识到,这也与他宽宏大度、善于谅解他人分不开。再往前翻一翻历史的画卷,齐桓公谅解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霸业;蔺相如谅解多次侮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相反,那些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之人,又有哪一格能做出一番事业呢?
⑤古人尚能如此,在社会生活日趋复杂的今天,人与人之间更需要谅解。那么怎样才能学会谅解呢?
⑥谅解,需要沟通。客观事物纷繁复杂,个人的思想认识常常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误解和冲突。因此,当自己与他人产生矛盾或误会时,要主动与对方交谈,认真倾听对方的诉说。这样,才能沟通彼此的思想,从而消除误会和隔阂。
⑦谅解,需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积极的换位思考,更多的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就更容易谅解他人。
⑧谅解,需要忘却。忘却,时谅解的良方。克制性的谅解不是真正的谅解,它不能祛除感情伤口上的脓水,医治感情上的创伤。只有那种不计不究的谅解,才是真正的谅解。
⑨我们提倡谅解,但是,谅解也不是无原则的一味迁就、退让。对于那些有损民族、国家集体利益的行为,还需要勇敢地站出来,与之作坚决的斗争。
⑩让我们学会谅解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25.文章从哪两方面对“谅解”进行论述的?(1分)
答:                                                 
标签:语文版 八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自贡市初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5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