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1173  
标签:鲁人版 高一 必修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73]
新泰一中2008—2009学年上学期高一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新泰一中2008—2009学年上学期高一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2008.12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与答题纸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和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48分)
一、(21分,每小题3分)w.w.w.k.s.5.u.c.o.m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浸渍(zì)     荫凉(yìn)     激湍(tuān)   少不更(gēng)事
B.和弦(xuán)   弥(mí)望     漫溯(shuò)     初露(1ù)头角
C.颤栗(zhàn)   摒弃(bìng)   蜜饯(jiàn)    为(wèi)虎作伥
D.撮合(cuō)   怂恿(sǒng)    熨帖(yùn)     蒙(méng)头盖脸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阑珊     戴手饰      别出新裁      出奇不意
B.胁从     挖墙脚      集思广益      义愤填膺
C.震憾     哈蜜瓜      老生长谈      委屈求全
D.嘉话     主旋律      食不裹腹      金壁辉煌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崇尚美、追求美,就是注重生活情趣,讲究生活质量,体现了一种现代的生活     和消费时尚。
②四季的       ,就像一幕幕令人激动的、无休止的戏剧,它们的行动通过我的指间流动。
③中庸以“过犹不及”为核心,做人       追求适量、守度、得当,不偏不倚为宜,越位和缺位都不合适。
A.理念    变换    处事 B.理想    变幻    处世
C.理想    变换    处世 D.理念    变幻    处事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天祥在缧绁之中,是常拿了这几句诗勉励自己:“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一死鸿毛或泰山,之轻之重安所处”!
B.尼采说艺术世界的构成由于两种精神:一是“梦”,梦的境界是无数的形象(如雕刻);一是“醉”,醉的境界是无比的豪情(如音乐)。
C.四项协议顺利签署后,两岸大体上就能完成“三通”进程(通邮、通航、通商),这将为今后两岸关系更加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基础。


浏览完整试题D.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希望广大作家以更加自觉的姿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沉潜生活,冷静思考,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创作出更多反映现实生活和人民主体地位、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如果您在登录网上银行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请致电我行客服热线获取帮助。
B.把消息标题做实、做精、做巧、做得生动形象,对报纸来说是关键的“重头戏”;那么,报纸版面上的题目究竟应当标明什么?
C.百名优秀处长是从市直机关1000多名处长中按照好中选优的原则评选出来的,可谓百里挑一,代表了市直机关处长的最高水平。
D.他希望全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力争发展取得新突破,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能够提升新泰市民的精神生活品位,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B.茅盾文学奖是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的,是由中国作协主办的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C.中国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从历史的视角看,最重要的,就是看现在的青年人将被教育、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D.2010年前,我国将通过建设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既有线提速改造,初步形成以客运专线为骨干,连接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快速客运网络。
7.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这是冬季里少有的一个月夜。           ,给原本应该美好的月夜平添了几分恐怖的气息。
①树木投射着昏暗的影子静静地伫立在山岭上
②四周如积雪一般一片明晃晃的白   ③叫声久久地回荡在空旷的山野里
④夜莺藏在林子深处一会儿便发出一声悠长的啼叫⑤银色的月光倾泻在丛林和乱石间
A.④③⑤②①     B.⑤②①④③    C.⑤①②④③   D.④③⑤①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以柔克刚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举世闻名的太极拳就是这种思想的直接产物,而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防震的方法堪称“建筑版太极拳”。
中华民族自文明伊始就睿智地选择了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而且发展形成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技术成熟度最高的结构体系——柔性的框架体系,具有框架结构的种种优越性,如“墙倒屋不塌”的功效,其柔性的连接,又使得它具有相当的弹性和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复能力。
我国古代很少建造平面复杂的建筑,主要采用长宽比小于2:1的矩形。规则的平面形态和结构布局有利于抗震。传统建筑往往是中间的一间(当心间)最大,两侧的次间、梢间等依次缩小面宽,这样的设计非常有利于抵抗地震的扭矩。
中国古代建筑一般由台基、梁架、屋顶构成,高等级的建筑在屋顶和梁柱之间还有一个斗栱层。中国古代建筑的台基用现代结构语言描述,堪称“整体浮筏式基础”,好比是一艘大船载着建筑漂浮在地震形成的“惊涛骇浪”中,能够有效地避免建筑的基础被剪切破坏,减少地震波对上部建筑的冲击。中国传统建筑的梁架一般采用抬梁式构造,在构架的垂直方向上,形成下大上小的结构形状,实践证明这种构造方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优雅的大屋顶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最突出的形象特征之一,而且对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也做出过相当的贡献。形成大屋顶(尤其是庑殿顶、歇山顶等)需要复杂结构和大量构件,大大增加了屋顶乃至整个构架的整体性;庞大的屋顶以其自重压在柱网上,也提高了构架的稳定性。
斗栱是中国古代建筑抗震的又一位重要战士,在地震时它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被各种水平构件连接起来的斗栱群能够形成一个整体性很强的“刚盘”,按照“能者多劳”的原则把地震力传递给有抗震能力的柱子,大大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安全性。
除了这些较显著的手法外,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还使用了大量的其他技术措施,这些措施是古建筑抗震的关键。比如榫卯的使用: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我们的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使用,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钢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又比如柱子的生起、侧脚等技法降低了建筑的重心,并使整体结构重心向内倾斜,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柱顶、柱脚分别与阑额、地袱以及其他的结构构件连接,使柱架层形成一个闭合的构架系统,用现代术语来说,就是形成上、下圈梁,有效地制止了柱头、柱脚的移动,增强了建筑构架的整体性。在外檐柱间设置较厚的墙体,起到现代建筑中“剪力墙”的作用。诸如此类,举不胜举,大到建筑群体的布局处理,小到构件断面的尺寸设计,处处都展示出古代工匠们在抗震设计方面的知识和匠心。
8.不属于中国传统木结构抗震防震的方法的一项是
A.睿智地选择了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
B.中国古代建筑的台基用现代结构语言描述,堪称“整体浮筏式基础”,好比是一艘大船载着建筑漂浮在地震形成的“惊涛骇浪”中。
C.传统建筑的梁架一般采用抬梁式构造,在构架的垂直方向上,形成下大上小的结构形状。
D.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的构件连接方式被大量使用。
9.不能充分体现“以柔克刚”思想的做法是
A.采用具有相当的弹性和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复能力的柔性框架体系。
B.被各种水平构件连接起来的斗栱群能够把地震力传递给有抗震能力的柱子。
C.通过榫卯使木结构产生变形来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D.利用柱架层形成一个闭合的构架系统,用现代术语来说,就是形成上、下圈梁,以增强了建筑构架的整体性。
10.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规则的平面形态和结构布局有利于抗震,因此我国古代建筑主要采用长宽比小于 的矩形。
B.柜架结构具有“墙倒屋不塌”的功效、相当的弹性和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复能力。
C.中国传统木结构的特殊柔性结构体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钢架。


展开余下试题D.柱子的生起、侧脚等技法使整体结构重心向内倾斜,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
三、文言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3题(9分,每小题3分)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1.下面加点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籍吏民         籍:户口      C.吾得兄事之    兄:像对待兄长一样  
D.秋毫不敢有所近 近:接触,沾染    D.不如因善遇之 遇:对待
12.下面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A.距关,毋内诸侯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要项伯                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13.下面句中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是(      )
A.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为击破沛公军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以其无礼于晋
D.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16题(9分,每小题3分)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①,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②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③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zhí)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事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④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注:①木主:木制的灵牌;号为文王,尊称西伯昌为周文王。②徂:通“殂”,死亡。③回:指颜回。④傥:假如。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右欲兵之  兵:兵器           B.不知其非矣  非:不正确
C.糟糠不厌  厌:通“餍”,饱    D.不可胜数也    胜:完,尽
1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说明伯夷“义”的一组是(  )
①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    ②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
③太公曰:“此义人也。          ④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⑤遂饿死于首阳山                ⑥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④⑤⑥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二人因不肯继承君位而相继逃走,国人只好另立他人。
B.作者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反证了“天道不公”,未“与”善人。
C.颜渊敏而好学,他立志学习伯夷兄弟坚守节操,以致终身贫困,宁可饿死也不吃糟糠之食,不幸早逝。
D.太史公对当时那些操行不端、违法乱纪者却终身安逸快乐,有操行者却要横遭灾祸的现象,深感疑惑。
第Ⅱ卷(共102分)
四、(19分)
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2分)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2分)
                                                                                   
(3)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3分)
                                                                                                                                                                      


展开余下试题                                                                                   
18.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
蝶恋花   暮春
苏轼
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千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①。我思君处君思我。
[注]①凭杖飞魂招楚些: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1)词的上片哪些景物表现了暮春的特点?(2分)
答:                                                                       
(2)本篇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3分)
答:                                                         
19.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7分)
(1)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劝学》)
(2)悟已往之不谏,            。实迷途其未远,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满载一船星辉,           。    (徐志摩《再别康桥》)
(4)知者乐水,         。           (《论语•雍也》)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师说》)
(8)木受绳则直,              。(荀况《劝学》)
(9)面对子犯请求进攻秦军,晋文公用“不仁、不知、不武”来拒绝进攻,请你写出原句。
                   ,不仁;                 ,不知;                  ,不武。
(10)三径就荒,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1)____________________,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12)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3)___________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14)吾常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五、(7分)
20.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三个口语交际情景,在语言表达方面都存在用词不当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2分)
①情景一:某访谈节目:当主持人得知对方的父亲因病刚刚离世,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
②情景二:某高校学生去看望5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一见面,这个学生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特别想念您,身体还好吧?”
④情景三:某著名作家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x老师:拜读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
答:①               改为                ②&n
标签:鲁人版 高一 必修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新泰一中20”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7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