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学考试卷

阅读:1134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三 学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4]
南充市2008—2009学年度上期高中二年级教学质量监测
  南充市2008—2009学年度上期高中二年级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试卷
说明:1.本试卷分I、Ⅱ两卷,请将I卷答题选项,填写在第Ⅱ卷前的答题栏内:
       2.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否pǐ)泰    创(chuàng)伤    嘲哳(zhāo zhā)    数(shuò)见不鲜
    B.修葺(qì)    怪癖(pǐ)    浸渍(qìn zi)    长歌当(dàng)哭
    C.怆(chuàng)然    蓬蒿(hāo)    逡巡(qūn xún)    锲(qì)而不舍
    D.纶(guān)巾    悄(qiǎo)然    勾当(gòu dàng)    怏怏(yàng)不乐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奋世嫉俗    心悦臣服    不能自己    委屈求全
    B.夙兴夜寐    忧愁暗恨    名列前矛    直接了当
    C袍泽之谊    催眉折腰    抑扬顿挫    真知卓见
    D.魂悸魄动    良晨好景    金风玉露    乍暖还寒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战国时期的楚国,外迫于秦国的强大实力,内又有郑袖等人的通敌叛国,其形势可谓不绝如缕。
    B.鲁迅先生指出,中国老百姓总是在“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两个时代中挣扎沉浮,这一石破天惊的论断,前无古人,后启来者。
    C能给后人留下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的李煜作为一位著名的词人是当仁不让的。
    D.试想一下,我们每个人一出生何尝不是一粒无知无识冥顽不灵的“沙子”,是父母的关爱与老师的呵护,我们才变成了一颗颗晶莹美丽的珍珠。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B.那跳跃着鸣禽的绿林,树上缠绕着藤蔓的绿叶,以及时隐时现的山岚雾霭,把我整个心灵都吸引了过去。
    C.在“满城尽吹选秀风,超女快男闹哄哄”的背景下,还有多少人相信学习语文,提高人文素养对人生的作用呢?
    D.学习方法可能因人而异,但勤奋、努力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却是每个想取得成功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
二、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5-7题(6分,每小题2分)
李白的“清真”观
    李白无论在美学理论上或艺术实践上,对于关学的主要对象——美,均作了深入的开掘。在李白心目中,这种关的特质集中地表现为“清”。
    清的含义极其丰赡。既有自然之清,又有人物、事物之清。大自然不假修饰、雕琢,以天生状态取胜,必含自然之清。所谓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即是一例。至于风清骨峻,则是指人物风神、品格之清;而清词丽句,又是指诗文之清了。清,既含内容,又含形式。澄清,净洁,虚空,均可曰清。


浏览完整试题    《古风五十九首•其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这里抒发了诗人对于大雅不作、诗道式微的慨叹,揭露了建安以降及梁、陈推崇靡艳,诗风巨变的过程,并用“不足珍”句坚决否定之。所谓“绮丽”是特指六朝所染的风习,而不是泛指诗风的美丽。因为作为文学艺术风格的绮丽与淫艳无涉,是应该予以肯定的。六朝的淫靡诗风影响很大,下逮隋唐,仍未绝迹。故李白抚今追昔,以古论今,提倡恢复元古朴实、清真的诗风,以振兴圣代(唐朝)的文学。因而李白所强调的“清真”,具有继往开来的时代意义,不仅发扬了王勃、陈子昂反对六朝风习的战斗精神,而且也给中唐韩愈的古文运动以积极的影响。
    李白对于“清真”的理解,不仅跨越了古今悠远溟漠的时空而显示出超越性,同时还表现出人物风神的清虚、灵动、潇洒、自由,艺术作品的清朗、淳真、精妙、传神。且看他所描绘的王羲之及其书法艺术:“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山阴遇羽客,要此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王羲之爱鹅,山阴一道士说:你为我写《道德经》,当以群鹅相赠。王欣然命笔,写讫欣然携鹅而归。
大自然本身就是清真的,自然美客观地存在着,它不假雕饰地呈现在人的眼前。诗文的美也以清真为贵,尤其是山水诗文更应如此。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从李白以下诗句中得到启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剪凿竹石开,萦流涨清深。登楼坐水阁,吐论多英音。”这里强调出水芙蓉的自然荚,诗情雅兴,油然而生。吟咏之间,不觉清光大来,清气拂襟,清音暗生,不禁飘然而有清单、清扬之感。只有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去进行观照,才可见出它那本真的状态,才不会将大自然不需要的矫饰强加给大自然。
5.对文中“李白所强调的‘清真’,具有继往开来的时代意义”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提倡恢复元古朴实、清真的诗风,振兴了唐代文学。
  B.李白提倡恢复元古朴实、清真的诗风,继承了元古文学传统,开启了唐代文学的新风。
  C.李白提倡恢复元古朴实、清真的诗风,不仅发扬了王勃、陈子昂反对六朝风习的战斗精神,而且也给中唐韩愈的古文运动以积极的影响。
  D.李白提倡恢复元古朴实、清真的诗风,不仅是对古代文学传统的继承,也对现代文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6.从上下文看,以下对“清真”美学风格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清真”是李白对美的理解和追求,既指艺术风格,又指人物风神。
  B.李白的“清真”既涉及自然的,也涉及人物的,还涉及事物的,是一个含义极其丰富的概念。
  C.王羲之的艺术作品和他的人格风神都符合李白对“清真”风格的理解。
  D.“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李白“清真”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就是说艺术作品只有完完全全地照自然存在进行自然的表现才是美的。
7.以下理解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李白态度明朗地否定六朝的绮丽文风,推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真之风。
  B.文学风格的绮丽与李白所反对的六朝的绮丽是有区别的,作为艺术风格,“绮丽”与淫艳无涉,是应该肯定的。
  C.李白在追求“清真”的道路上,以诗歌为宣言,以作品为证明,遇到过许多艰难曲折,但他仍百折不挠地实践自己的艺术之道。
  D.诗文的美以清真为贵,尤其是写山水自然的作品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去进行观照,体现其本真状态。
三、读苏辙的《六国论》,完成8—10题。(6分,每小题2分)
六国论
苏辙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①;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②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③,而范雎以为忧,然而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④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⑤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⑥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注释]:①[郊]与下句的“野”均指国土。②[范雎(jǖ)]战国时魏人—,后入秦为相。③[刚、寿]分别在现在山东的充州、东平附近。④[折]屈服。⑤[出身]挺身而出。⑥[疆埸(yì)]边界。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魏塞秦之冲    冲:交通要道
    B.然而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忌:妒忌
    C.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    委:舍弃
    D.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摈:排斥,对付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B.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D.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展开余下试题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时的韩、魏乃是秦与诸侯的必争之地,秦国一直收买韩、魏,把韩、魏看作自己的心腹之国。这样,秦在攻打齐国时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B.秦国用兵最害怕的就是燕赵在前,韩魏在后面形成的夹攻之势。韩、魏两国乃是东方诸侯的屏障,如果让他们孤立无援地抗拒强秦,这对于山东诸侯来说将面临致命的危险。
    C齐、楚、燕、赵可以凭借韩、魏两国阻挡来自西边的侵略,最好的策略就是联合韩、魏共同抗拒秦国,在这种形势下,秦人也不敢轻易地图谋东方各诸侯国了。
D.面对强秦,山东诸侯贪图尺寸土地而自相残杀,背弃合纵盟约而自乱阵脚,最后当然只能自取其咎,身死国灭。历史的教训多么沉痛啊! 
南充市2008—2009学年度上期高中二年级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试卷
                               
第Ⅰ卷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总  分  栏
题  号 第Ⅰ卷 四 五 六 七 总分人
得  分
第Ⅱ卷(共80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问题。(20分)
生命的一抹
郭  枫
    ①少年时,总喜欢站在一山冈上听风响,躺在原野上看云飞,日子过得轻轻忽忽的,像梦。一切都令人陶醉,一切都美。
    ②什么叫做美呢?那时还说不出来:生活在北国的原野上,只觉得天地无限辽阔。早春,
在潮润润的泥土上,踏着刚出芽的青草,心头便充盈着战果的喜悦。要是在田间找到一朵初绽的小花,更能呆呆地凝视老半天,仿佛怕亵渎了生命的神圣,想采摘却又不敢采摘。秋来的时候,那莽莽的大平原真使人惊奇!从天上到地下,缤纷的色彩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尽够眼睛忙的。等到西风渐紧,黄叶辞枝,我总有无端的喟叹。
    ③那些稚气的举动,其实只是在朦朦胧胧中一种粗浅的感受罢了!稍稍成长,我便流离在连天的烽火里:可怪的是:我竟没有多少颠沛的痛苦,却暗暗欣喜能趁此饱览山河的景色,摄许多美丽的景象于心版上:石头城苍凉的落日,西子湖柔美的夜月,扬子江滚滚的长流……更难忘的是那一次,我徘徊在湘江的河干,一泓秋水,蓝得像镜子似的明澈,对岸的山峰,红叶已灿烂成一片云霞.在澄亮的秋光里,孤村隐约,渔歌悠缓。呀!这岂非神仙境界?于是,便发下了心愿:将来要偕同二三知己,归隐于此。数亩地、几架书、一卷诗,生活像舒卷自如的云彩……
    ④那时候,年轻的梦太年轻,美丽的幻想太美!人们谁没有年轻呢?谁没有过美丽的梦想
呢?但谁又像我这样沉迷在梦幻中而永不清醒呢?说我像那只在屋角上缀网的蜘蛛,不如说
那只缀网的蜘蛛像我,把生命局促在一个小角落里,而后千丝万缕织成一个孤寂的世界。就这样,我独坐在文学天地中,微笑着面对这七彩的人生。任关注我的人叹息,任懂得我的人沉默,任嫉妒我的人讥讽。
    ⑤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我就是我,在人海中打滚了30多年,依然那么天真或者说依然那么痴傻啊!在需要勒紧腰带的日子里,仍不相信金钱的威力;在儿女成行的年纪,还要去崇拜诗,去迷信荚;让许多繁华的机运从指缝间漏过而毫不动容,却常常对于掠过心灵的感受费尽心神去捕捉。有人说,入世深些,年龄大些,思想就会成熟。这句话的真实性使我怀疑,为什么历尽沧桑,我的心灵仍像孩童一样的拙稚呢?
    ⑥少年时那种登高山、穷幽谷的劲儿,到现在还是兴趣不减。而且,只要有一片静荚的天地,我也能欣赏上老半天。每天走过的小径,常年招展的椰影,一片明丽的阳光,一刻恬静的宁静,一朵飞花,一叶新绿……这些都散发着沁人的甘味,在平淡中自有醇厚的情趣在。少年时,我喜欢仰望历史的雕像,去倾听古人心灵的跃动。现在,我觉得一声寒夜的叫卖,一句村野的俚语,都给我不少的认识。生活于尘俗里,我常发现许多事物每一天都有新的意义,有时在绝对的沉寂中,往往有和谐的天籁洋洋盈耳;说是现实也好幻想也好。我总觉得这缤纷的世界,永远在启示我,充实我,美化我。
⑦可是,美是什么?年轻时我说不出来,现在更不会说。如果说,美是真理,美是永恒。但是,真理像一种金色的蜥蜴,有时会改变颜色,而永恒是玄妙的,有时和刹那没有分另1,这些都是我无法了解的问题,不过,我愿我的生命,如同那蓝天中的一缕云,尽管是那么淡淡的、淡淡的一抹,于我,已经足够。
11.(4分)第③段中说:“那些稚气的举动,其实只是在朦朦胧胧中一种粗浅的感受罢了!”这种“粗浅的感受”可概括的两点:
    ①是                                   ②是                                   
  12.(6分)第④段中,作者把自己比作蜘蛛:①两者的相似点是
②文中说:“说我像那只在屋角上缀网的蜘蛛,不如说那只缓目的蜘蛛像我。,’这种说法的意思是                                                                      
                                                                            
                                                                           
13.(6分)第⑥段最后说:“我总觉得这缤纷的世界,永远在启示我,充实我,美化我。”从全文看:
    ①“启示我”的意思是                                                        
    ②“充实我”的意思是                                                        
    ③“美化我”的意思是                                                        


展开余下试题14.(4分)第⑦段作者谦逊地说:“美是什么?年轻时我说不出来,现在更不会说。,’文中却揭示了一些美的内涵,请作简要概括。
五、(20分)
15.根据提示,补写出诗文的上句或下句。(4分)
    ①惟草木之零落兮,                                        (《离骚》)
    ②                                        ,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
    ③映阶碧草自春色,                               (《蜀相》)
    ④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
16.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6分)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②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石钟山记》) 
                                                                            
17.读下面一首乐府古诗,回答问题。(6分)
  古诗•上山采蘼芜
无名氏
    上山采蘼芜(míwú,一种香草),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妹(shū,美好)。颜色(容貌姿色)类相似,手爪(手工技巧)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jiān,细绢),故人工织素(白色生绢)。织缣日一匹(古代四丈为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① 这首反映弃妇生活的诗,最后六句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容?(3分)
                                                                            
                                                                            
②诗中截取生活中的一个巧遇场面,采用对话的方式来揭示一对离异夫妇的心理和态度,请从中归纳出本诗的主题思想。(3分)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三 学考试卷
相关:关于“南充市2008”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