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030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0]
江西省安福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江西省安福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 文 试 卷
命题:方为民     
第I卷(选择题,36分)
一、(15分,每题3分,完成1-5小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窈窕(yǎo tiǎo)  哽咽(yè)        慰藉 (jí)      参差不齐(cī)
B.踯躅(zhí zhú)   惩罚(chéng)     纤细(xiān)     溘然长逝(kè)
C.嗟悼(diào)      枯槁(gǎo)       宝藏(zàng)     载歌载舞(zài)
D.管弦(xuán)      拾掇 (duō)      扁舟(piān)     望风披靡(mí)
2、选出下列字形正确的一项(    )
A.袅娜   戍边   笙萧  崇山峻岭     B.踮量    羁绊    佳宾    清流急湍 
C.暧昧   桑葚   厮叫  殒身不恤     D.嬉戏    笨拙    抵御    神采奕奕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 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       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
② 领导干部应当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真正 ____ 民情。
③ 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______疾病。
A.曲解  体恤  祛除      B.曲解  体察  驱除
C.误解  体察  祛除      D.误解  体恤  驱除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全国跳水选拔赛近两天在山东济南举行,座无虚席的看台显现出当地观众对跳水比赛的热情,但比赛时观众接听电话的吵闹声不绝如缕,这种不文明行为影响了比赛秩序。
B.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污染、能源供应的紧张、土地的过度消耗,人与自然的矛盾开始凸显并日趋激烈,在一些地方,为了眼前的利益与发展,不惜竭泽而渔的做法屡见不鲜。
C.有的父母教育小孩子不要随意拣别人丢弃的东西,防止被人敲诈。让孩子路不拾遗的做法我不敢苟同,因为这会让孩子从小就心灵冷漠。
D.学术界的于丹与易中天都很红火,闹得大江南北满城风雨,他们用通俗生动的方式讲授深奥的国学,让国学走出了书斋而倍受追捧。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今年十八岁的区清是应届中学生中我省层层选拔出来的唯一入选国家集训队的选手。
B.百姓自身渴望生存的意志无疑是“闯关东”的重要原因;但政府的政策导向,又往往将移民潮一次又一次推向高峰。
C.原来创作同摆渡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去。
D.难道谁能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不是错误的吗?
二、(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汉语,我为你不平  
卢新宁
一则关于汉语的消息让人百感交集。
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最好的译文,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还将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相形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相当多的作品言不达意,其中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更比比皆是”。


浏览完整试题这则消息让人隐约看到汉语的处境。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
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并不意味着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词语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2005年01月2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6、下列说法不能说明“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的一项是(      )
A、汉语能让我们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B、汉语古老而优雅,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构成了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
C、汉语隽永有致,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凭借它穿越漫长的历史文化隧道。
D、汉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并且广为传播,“热”遍全球,令国人无比自豪。
7、下列不属于作者为汉语忧心不平的原因的一项是(      )
A、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的古老优雅的汉语,中国人使用起来却言不达意,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更比比皆是”。
B、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
C、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一等奖空缺,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感到国人脸上无光。
D、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忽视母语修养,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8、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因此,我们书写语言要规范,用词用语要丰富多彩,语言修养要不断加强,这样才可能领略到母语独特的文化意蕴。
B、“全民学英语”的热潮过热,致使汉语备受冷落,面临危机。为了保护民族文化,我们应高度重视汉语学习,以此来抵制外语。
C、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我们可以乐观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
D、汉语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在华夏民族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它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令人叹惋。
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王羲之起家秘书郎,复授护军将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棐(fěi,木名)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养好鹅,羲之往观焉             观:观赏。
B.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           恶:坏事


展开余下试题C.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       觉:觉察
D.亦不复征之。                   征:征召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曾与人书云            ②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
B.①烹以待之              ②我卒当以乐死
C.①为写《道德经》        ②后为其父误刮去之
D.①姥如其言              ②朝廷以其誓苦
11.不能表现王羲之“任率”的一项是(    )
①见棐几滑净,因书之。       ②书其扇,各为五字。
③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④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⑤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       ⑥我卒当以乐死。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12.选出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
A.王羲之很喜欢鹅,当他得知老妇人将善啼叫的鹅烧煮时非常惋惜;而道士以让他书写《道德经》作为交换鹅的条件时,他欣然命笔。
B.王羲之自愧不如张芝练习书法那样刻苦,但又常常认为自己的书法成就应该在钟繇、张芝之上。
C.庾翼在看到王羲之用章草体写给哥哥的信后,感叹羲之的书法光彩有如神灵的光辉,自己好像又看到在战乱中丢失的张氏书法的风貌。
D.王羲之晚年在山水间陶冶性情,朝廷也因他誓言坚决而不再征召他为官,这与他早年请求任官形成了反差。
第Ⅱ卷(非选择题,114分)
四、(23 分)
13.断句翻译(9分)
(1)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3分)
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①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3分)
译:                                            
②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3分)
译:                                            
14.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闽中秋思
唐•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 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释】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所作。
(1)后人评说本诗工于炼字,请简析“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一联“匀”“弄” 二字的妙处。(2分)
答:                                                                  
(2)本诗抒写了怎样的内心情感,又是如何抒情的?结合全诗的内容简要分析。(4分)
答:                                                                  
15.文学常识与名篇填空。(第(1)题必做,(2)—(5)题任选3题)(共8分)
(1)        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它开创了我国诗歌创作的          主义优秀传统。
(2)桑之落矣,             。            ,三岁食贫。
(3)仰观宇宙之大,                 ,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
(5)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五、现代文阅读(17-20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家乡的阁楼    赵翼如
爱家乡,难道只是蘸着油漆粉刷那古老的庭院?
                                           ——题记
⑴过去,我常爱用五颜六色的赞美词串成项链,献给我亲近而古老的家乡。忽然有一天,线崩珠散,散珠呻吟着落向尘间,似在声声怨我:“别化妆了,还我无粉黛的颜面!”
⑵我撩起运河水,为家乡洗面。
⑶铅粉飘走了,于是,碧沉沉的水面映出一排飞檐阴森的阁楼,依稀带着影子般的宁静,微微倾斜着,似在向蓝天诉说它们遥远的过去……
⑷“好一片小桥流水人家!”某著名导演来家乡拍片,发出了惊叹,他找到了拍摄古代影片的典型环境。
⑸可不是小桥流水人家?望不到头的十八条巷,弯弯曲曲,似乎十八年也走不完。仿佛在几世纪前,它们还年轻而左顾右盼探索道路的时候,突然被一道御旨立地封疆,从此不再活动了。人站街中,几乎伸脚就能踏到两边的门坎;在阁楼上吸烟,烟能熏黑对面的房檐。七阁八楼挤在一起,空间只留下一线天,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⑹“咯噔,咯噔……”踏着石板路,绕上罗锅桥,望那碧水青苔,听那吱吱橹声,岂不发怀古之幽情?今人不见古时人,今楼曾经住古人……
⑺看,小巷深处走来一人,虽没有穿长衫,裹青巾,却也斯斯文文地背着手,低首沉吟,缓缓踱步。再看,小桥上驰来一辆推土车,推车的小伙子像是从天而降的哪叱,虽然缺少文化,却不乏气力……这一慢一快,一文一武,多么和谐地统一在古老阁楼的背景上!
⑻然而,和谐终究被打破了——外出两年还乡,十八条巷正从大地上消失,小街窄道被拉成一条宽直的马路;那位导演若再来拍小桥流水人家,滚滚的车轮将要带他跨上高速公路!
⑼仿佛每块石头,每寸土地,都张开嘴吐着热气,一排六层楼房在号子声中拔地而起,显赫大方,与当初那婉约的阁楼相比,不啻是铜琶铁板唱“大江东去,浪淘尽……” 
⑽小阁楼的废墟正在清除。粗大的绳索套在残壁上、断墙上,几十人赤膊拉紧绳索,一、二、三!又一障碍轰然倒地,腾起迷眼的烟尘,留下一片碎砖。在工人抽烟喝水的空隙,却有几个居民呆呆地在废墟前站定,目光中流露出几丝依恋。


展开余下试题⑾我走进阁楼,抚摸着被白蚁蛀出空洞的墙柱,望着那像一页读腻了的书似的昏黄天花板。它的主人,何以还要留恋这些呢?
⑿推开木窗,一眼望见古运河水,我蓦然明白了——雨后的水,浓绿光滑,浮着阁楼的倒影,映着故乡人的明眸……啊!这条河,没有浩浩荡荡的气势,也没有开阔的远景可以让人游目骋怀,它披着暗绿色的外衣,凭着它柔和的曲线,妩媚的姿态,在慢节奏的小城市里懒懒地伸展着,像美女般缠绕着那围它而立的一排排阁楼。
⒀是啊,小阁楼内外的生活,就像这缓流的河水,一点一点地浸润了故乡人的心,他们与小阁楼几十年、几百年酿成的情感,怎能一旦消脱呢?
⒁我想起自己家的阁楼。她藏着我童年的甜蜜,寄着我少年的憧憬。我常常在楼梯的窗口临河眺望,和缓的微风吹过,轻灵的鸟掠过,我的梦幻在怡然自得中飘过……忽然,木楼梯一响,是妈妈带好吃的回家了;木梆子一敲,准是门口卖馄饨的老汉又唤我了……我还记得我家屋檐下有棵被蛀空的老树,树上常见一个小东西,那是蜗牛,它背着个小房子,小心翼翼地伸出触角,探一探路,爬一爬。我曾用小棒棒去捣它,骂它窝在“小屋里”爬不快呢。
⒂我探身窗外,欲再寻几片回忆,可是机器的轰鸣使我心头猛惊,老运河仿佛也在激动、震颤,一股湍流冲向小阁楼的倒影,把它拉长,扯碎,带走了……难道不该在完成了古老的使命之后把空间让给更新的生命?
16、从时间角度看,文章写了家乡不同阶段的哪些阁楼?这些阁楼有什么特点?(6分)
答:                                                                  
17、理解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5分)
(1)爱家乡,难道只是蘸着油漆粉刷那古老的庭院?
答:                                                                  
     (2)我探身窗外,欲再寻几片回忆,可是机器的轰鸣使我心头猛惊,老运河仿佛也在激动、震颤,一股湍流冲向小阁楼的倒影,把它拉长,扯碎,带走了……
答:                                                                  
18、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多处写到“运河水”?(5分)
答:                                                                  
1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有误的两项是 (   )(   )(4分)    
A.“踏着石板路,绕上罗锅桥,望那碧水青苔,听那吱吱橹声,岂不发怀古之幽情?”一句中的“绕”字用得十分传神,活化出家乡曲径通幽的特点。
B.现代化高楼同旧阁楼相比,“不啻是铜琶铁板唱‘大江东去,浪淘尽……’”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家乡与过去相比,风格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C.第⑤段以夸张的笔调,褒扬有加,极力赞美家乡的阁楼是那样的古朴、热闹和繁华。
D.作者对家乡的现代化进程打破了原先独特的古典美,深感惋惜和痛心,表示不欢迎新生活的到来。
E.本文以“家乡的阁楼”为抒写对象,综观全篇抑扬有度,扬得自然,抑得真切。篇末妙用反问,水到渠成地揭示了主旨。
六、应用探究(21-23,共11分)
20.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4分)
有许多汉字,通过巧妙的联想和想象,可以给人某种有益的启迪。
例如:“思”——勤耕“心”上“田”,“思”想才会获得丰收。
又如:“问”——只要开“口”“问”,学习就有“门”。
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修辞是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组合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得鲜明、生动,从这个角度讲,下列各句括号内的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部恰当的一组是(  &nbs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江西省安福”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