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879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79]
辽宁省营口市2008-2009学年普通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辽宁省营口市08-09学年普通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
语 文 试 卷 .
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第Ι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Ι卷的答案一律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不使用答题卡的一律填写在答题纸上第Ι卷答题表格内)。第Ⅱ卷的试题一律答在答题纸上相应题号的后面。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答题卷。 .
2、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
命题人:    丁  军           审校人:  栾锡宝 .
第I卷 (选择题,共36分) .
一、(15分,每小题3分) .
1.下列各项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门衰祚薄——座无虚席     一蹴而就——触景生情    逸兴遄飞——命途多舛 .
B.责无旁贷——浅尝辄止     振聋发聩——饮鸩止渴    呼天抢地——强人所难 .
C.不胫而走——数茎华发     拭目以待——舐犊情深    众口铄金——数见不鲜 .
D.叨陪鲤对——韬光养晦     呱呱坠地——沽名钓誉    刚愎自用——蓬荜生辉 .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
A.坐落    宣泄    各行其是     山清水秀    要言不繁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
B.缘份    寒暄    仗义直言     察颜观色    迫不及待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
C.烦燥    贸然    出奇不意     真知卓见    金榜题名     嘻笑怒骂,皆成文章 .
D.端祥    蔓延    气喘嘘嘘     合盘托出    销声匿迹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危机发生了,美国解决危机的方式是继续发行更多的国债,用引发危机的方式来治理危机,无疑是饮鸩止渴。 .
B.新的高考模式要求考生复习时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偏科,那种目无全牛的复习方式,使不少考生在08年的高考中吃了大亏。 .
 C.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经常跟同事们嘻嘻哈哈,甚至一向严肃的谭校长有时也 学科会跟他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 .
D.今天的班会上,班主任让张斌同学介绍自己助人为乐的事迹,他竟然出言无状,脸  
憋得通红,只说了一句话:“这是我应该做的。”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质量监督局的小王,对某企业送检的一批肉制品,未执行分管局长的意见,加盖“合
格”签章,以致受到停职检查的处分。 .
B.今年8月1日,我国《反垄断法》正式实施,从此,“利用市场支配地位”或者“滥用 学科行政权力”来限制竞争的行为将被视为违法。 .
C.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
D.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越来越难以得心应手地对付这些挑战。未来美国的全  


浏览完整试题球地位是否会下降,将取决于美国有效地调整自己的霸权模式,适应新的世界形势。 .
5、下面甲、乙、丙、丁四首绝句分别是盖州市吕公眉、孙临清两位老教师的作品。将缺漏的诗句,依次补填到四首诗歌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甲:头白归来客作家,更无隙地种桑麻。一盂饭饱无多事,                   。 .
乙:此行犹忆旧风华,三载依依客作家。拄杖重来人已老,                   。 .
丙:山光水色冷诗筒,蜡屐深探造化工。最是文行寒艳处,                   。 .
丁:建安城记野碑中,鸡犬声闻杨柳风。兴废何须瞻故垒,                   。 .
①村北村南看杏花    ②一沟春暖杏花红    ③碧潭轻点落花红    ④又披风雨看藤花 .
A. 甲④、乙①、丙③、丁②        B. 甲①、乙④、丙②、丁③   .
  C. 甲①、乙④、丙③、丁②        D. 甲④、乙①、丙②、丁③ .
 .
二、(9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
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全唐诗》,所录作家凡二千三百余人,诗凡四万八千余首。从这么多的作家和作品中只选出三百多首诗来,而且要比较准确而概括地反映唐诗的全貌,自然不是件容易事。但《唐诗三百首》的选辑者基本上是完成了这个使命的。初唐四杰和沈、宋等人的律诗,初唐、盛唐之间作为李、杜前驱的陈子昂、张九龄等人的古诗,这个选本中虽选得不多,却篇篇都有代表性。盛唐的重要作家也都已网罗在内,而且所选的诗也都是精品。中唐的刘长卿、韦应物以及元、白、韩、孟,晚唐的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人的作品,在这个选集里也都占有一定的篇幅。这可以看出,选辑者的态度是非常公允的,而去取之间也相当审慎精确。这正是我们肯定《唐诗三百首》的主要原因。 .
另外,这个选本还有几个值得称赞的特点。我们知道,唐诗最突出、最优秀的部分是盛唐诗;没有盛唐诗,唐诗就不会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和评价。《三百首》的选辑者抓住了这个特色。照我的体会,他的选诗标准是以作品能代表“盛唐气象”与否为取舍的。就是他在选初、中、晚唐各个阶段的作品时,也大抵以符合“盛唐气象”的标准为依归。过于冷僻怪诞或虽有独特风格而缺乏普遍意义的诗篇,如李贺、卢仝、皮日休、陆龟蒙等人的作品,就都没有入选。但入选的诸家,也并不因过分强调“盛唐气象”而抹煞他们带有独特风格的佳作,比如李商隐的“无题诗”就选了好几首。另外,选辑者对于同一作家的某些在风格、手法上不尽相同的作品,也能统筹兼顾,各选若干,而不失于偏执狭隘。因此,我们在《三百首》中虽只读了这个作家几首诗,也能略窥其整体。这对于我们了解一个作家是大有帮助的。比如王维,除选他的自然山水诗之外,还选了《老将行》和《洛阳女儿行》,这样,我们就可看出王维的风格在恬静幽闲之外还有雄健、清丽的两个方面。又比如韩愈,除选他的《石鼓歌》以见其怪诞突兀的风格外,还选了《山石》,这样,我们就可看出韩愈的风格也有清新流畅的一面。再比如李商隐,除选他的“无题诗”外,也选他的《韩碑》,这样,我们就可看出李商隐的风格除浪漫绮艳的一面之外,还有雄浑苍劲的一面。第三个特点是选辑者不仅着眼于有名的作家,还注意到若干篇突出的有名的作品。比如五古选了元结的《贼退示官吏》,七古选了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五律选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七律选了崔颢的《黄鹤楼》,五绝选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些具有概括性、示范性的作品的入选,都足以说明选辑者的眼光、见解的正确和全面。再者,选辑者有意照顾初学的人,使他们在开始接触唐诗时不致遇到太大的阻力。比如选李白的五、七言古诗不算少,而“古风五十九首”却一首也没有选。因为初学的人读这一组诗是比较吃力的,而且这些诗也不如《长相思》《月下独酌》等篇容易引起读者更大的兴趣和更多的联想。又如选杜诗,舍《北征》《奉先咏怀》而取《望岳》《赠卫八处士》和《兵车行》;选白诗,舍“新乐府”而取《长恨歌》《琵琶行》,也是同一道理。  .
                              (节选自吴小如《读〈唐诗三百首〉》,有删改) .
6.下列不属于作者肯定《唐诗三百首》选本的原因的一项是 .
A.从众多的作家作品中只选出三百多首诗来,且比较准确而概括地反映了唐诗的全貌。  
B.不选过于冷僻怪诞、或虽有独特风格而缺乏普遍意义以及不符合“盛唐气象”的诗篇。
C.对于同一作家的某些风格、手法上不尽相同的作品能统筹兼顾,而不失于偏执狭隘。  
D.不仅着眼于那些有名的作家,还注意到若干名气不太大的作家的突出的有名的作品。 
7.下列理解和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唐诗三百首》中,盛唐重要作家的全部作品都网罗在内,盛唐诗是其最突出、最优秀、最具代表性的部分。 .
B.李商隐的“无题诗”虽不符合“盛唐气象”的标准,但具有浪漫绮艳、雄浑苍劲的独特风格。        .
C.李白的《长相思》、《月下独酌》,杜甫的《望岳》、《兵车行》,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对于初学的唐诗人来说,能引起他们更大的兴趣和更多的联想。
D.《唐诗三百首》中,陈子昂、崔颢、王之涣等著名作家的作品选入很多,如《登幽州台歌》、《黄鹤楼》、《登鹳雀楼》等作品因具有概括性和示范性而入选。    .
8.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依赖于最优秀、最突出的盛唐诗歌,盛唐诗又影响着其后的诗歌发展。 .
B.雄健奔放、积极进取的“盛唐气象”促进了诗歌的繁荣,使得诗歌题材更加丰富,风格更加多样。 .


展开余下试题C.任何公允的审慎的唐诗选本也只能基本上概括地反映唐诗的全貌,窥豹于一斑,难免顾此失彼,挂一漏万。 .
D.生活的丰富多彩使所有的唐代诗人在创作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主导风格,并在此基础上呈现出风格的多样化。 .
 .
三、(12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
戆子记     [清]谢济世 .
梅庄主人在翰林。佣仆三:一黠、一朴、一戆①。 .
一日,同馆诸官小集,酒酣,主人曰:“吾辈兴阑矣,安得歌者侑②一觞乎?”黠者应声曰:“有。”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以他故遣之出,令朴者司阍,而自往召之。召未至,戆者已归,见二人抱琵琶到门,诧曰:“胡为来哉?”黠者曰:“奉主命。”戆者厉声曰:“吾自在门下十余年,未尝见此辈出入,必醉命也!”挥拳逐去。客哄而散,主人愧之。 .
一夕,然烛酌酒校书。天寒,瓶已罄,颜未酡③,黠者眴朴者再沽。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多酤伤费,多饮伤生,有损无益也!”主人强颔之。 .
既而改御史。早朝,书童掌灯,倾油污朝衣,黠者顿足曰:“不吉!”主人怒,命朴者行杖,戆者止之,谏曰:“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主人迁怒曰:“尔欲沽直邪?市恩邪?”应曰:“恩自主出,仆何有焉!仆效愚忠,而主曰沽直!主今居言路,异日跪御榻与天子争是非,坐朝班与大臣争献替。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主亦沽直而为之乎?人亦谓主沽直而为之乎?”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诱朴者共媒糵④,劝主人逐之。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 .
未几,奉命戍边,出狱治装。黠者逃矣,朴者亦力求他去,戆者攘臂而前曰:“此吾主报国之时,即吾侪报主之时也。仆愿往!”市马,造车,制穹庐,备粱糗以从。于是主人喟然叹曰:“吾向以为黠者有用,朴者可用也。乃今而知黠者有用而不可用,而戆者可用也;朴者可用而实无用,而戆者有用也。”养以为子,名曰戆子云。 .
[注] ①戆:迂愚而刚直,憨直。  ②侑:劝人饮酒进食。 ③酡:饮酒脸红貌。④媒糵:酝酿之意,比喻定计陷害。 .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令朴者司阍 司阍:守门。         B.主人强颔之 颔:点头同意。 .
C.而心颇衔之 衔:接受。         D.戆者攘臂而前曰    攘:撩起,挽起。 .
10.下列各组句了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仆效愚忠,而主曰沽直        潦水尽而寒潭清 .
B.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    良乃入,具告沛公 .
C.制穹庐,备粱糗以从          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
D.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11.以下各组能直接表现戆者“忠直”的一组是 .
①召未至,戆者已归     ②挥拳逐去,客哄而散    ③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 .
④多酤伤费,多饮伤生   ⑤谢之,而心颇衔之      ⑥即吾侪报主之时也 .
A.②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①④⑥ .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为“戆子”作记,其实是借戆子宣泄心中的郁愤,剖示耿直忠诚之心,也是对朝廷吏治、君主视听等弊端的一种讽刺与揭露。 .
B.文章善用对比手法,戆子与黠者的言行对比,黠者自身前后的行为对比,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仆人的“可用”与“不可用”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
C.本文是一篇文字简练、带有寓言性质的传记文。其中黠、朴二人是朝中奸佞小人和平庸俗人的化身,而戆子则是忠诚正直官吏的写照。 .
D.本文借戆子厉斥歌者、夺酒劝主、沽直之辩这三件事情,描写了主人由不开心、勉强接受到心中感佩的情感转变,阐明了明辨忠奸的重要意义。 .
 .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114分) .
注意:将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题号后的答题处。 .
 四、(25分)  .
13.用斜线(/)给下面文段中引号内的文言文断句。(4分)  .
   子曰:“君 子 食 无 求 饱 居 无 求 安 敏 于 事 而 慎 于 言 就 有 道 而 正 焉 可  .
谓 好 学 也 已。”(《论语•学而》)  .
14.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5分)  .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                   ,                        。”正易安作也。  .
①“易安”就是宋代著名词人             。(1分)  .
②在括号中解释加点字词:(2分)自愧弗逮(          )     明诚诘之(           )
③将“绝佳”的词句补写完整。(2分) 
15.在横线上填写出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8个小题作答。每小题1分,共8分)     
  ①往者不可谏,                     。(《论语•微子》)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 (李密《陈情表》)   ③云无心以出岫,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④                     ,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⑤星随平野阔,                   。(杜甫《旅夜书怀》) 
⑥                          ,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⑦                   ,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 
⑧夫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 
⑨                      ,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⑩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                  。(姜夔《扬州慢》) 


展开余下试题16.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问题。(8分)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两首送别诗都写了猿声,请简要说明二者在对猿声的写法上有什么不同?(4分) 
(2)第一首诗中的“江风引雨入舟凉”与第二首诗中的“青山万里一孤舟”都写得景中有情。 
请对此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五、(17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7—20题。(17分) 
     好一朵木槿花       宗璞 
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簪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一点不在乎秋的肃杀。以前我有“美人蕉不美”的说法,现在很想收回。接下来该是紫薇和木槿。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们是外来户。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紫薇似娇气些,始终未见花。木槿则已两度花发了。 
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全性命,陪伴着显赫一时的文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据说原因是它的花可食用,大概总比草根树皮好些吧。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树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 
近两年木槿在这小园中两度花发,不同凡响。 
前年秋至,我家刚从死别的悲痛中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了少年人的生之困惑。我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陷入极端惶恐中。我在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花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 
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拨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 
这是木槿。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 
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 
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作出一个浅坑,浇上水。水很快渗下去了。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花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 
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像是凌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    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 
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折,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环境的艰难,更不觉自己的奇特。 
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中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苦难的勇气。 
紫色的流光抛撒开来,笼罩了凌乱的工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着明亮的紫霞,微笑地俯看着我。 
今年果然又有一个开始。小园经过整治,不再以草为主,所以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 
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 
即使再有花开,也不是去年的那一朵了。也许需要纪念碑,纪念那逝去了的,昔日的悲壮? 
(选自《野葫芦须(宗璞散文全编1951—2001)》) 
17.请分析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妙处。(6分) 
(1)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 
答: 
(2)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 
答: 
18.文章描写木槿花,在第一自然段描写玉簪花、美人焦、紫薇,有什么用意?(4分) 
答: 
19.“近两年木槿在这小园中两度花发,不同凡响。”“不同凡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答: 
20.“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解释这句话的含意。(3分) 
答: 
六、(12分) 
21.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 
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4分) 
    求人帮忙说: 请人勿送说: 
 
    未及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辽宁省营口”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7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