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1038  
标签:沪教版 高三 必修一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8]
语文阅读专题训练
  使用说明
以下试题大致分为三类:①重点在于对课内古文进行复习的选段。教师可以以此为例,自我设计考题,检验学生对课内古文的掌握程度,督促学生温故而知新。②重点在于对文本进行理解的选段。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各种文体的训练,巩固对于常用实词虚词、句式特点等知识的把握,从而更好理解文章内容。③重点在于评价鉴赏的文言文语段。希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掌握解答这类题的规律,在规律的基础上促进提高。
总之,复习的面要广,减少学生知识的盲区,才能百战不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16分)
(陶)侃性聪敏,勤于吏职,恭而近礼,爱好人伦。终日敛膝危坐,阃外①多事,千绪万端,罔有遗漏,远近书疏,莫不手答,笔翰如流,未尝壅滞。引接疏远,门无停客。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光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蒱②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吏将则加鞭扑。曰“樗蒱者,牧猪奴戏耳!老庄浮华,非先王之法言,不可行也。君子当正其衣冠,摄其威仪,何有乱头养望③自谓宏达邪!”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由,若力作所致,虽微必喜,慰赐参倍;若非理得之,则切厉诃辱,还其所馈。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殖,家给人足。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为,后正会④积雪初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 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选自《晋书•陶侃传》)
注:①阃外:统兵在外。②蒱:即樗蒱,古代一种赌博游戏。③乱头养望:用头发蓬乱来博取名望。④正会:大年初一聚会致贺。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 终日敛膝危坐(        )         (2) 引接疏远(         )
 (3) 至于众人(        )             (4) 有奉馈者(         )
测量目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
2.下列各组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大禹圣者,乃惜光阴      ②乃命取其酒器、蒱博之具
B.①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    ②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
C.①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    ②及桓温伐蜀
D.①吏将则加鞭扑            ②则切厉诃辱
测量目标: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作用。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2)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
                                                                       


浏览完整试题测量目标:理解并用现代汉语解释文言句子。
4.陶侃身处晋代,但是他反对当时流行的清谈之风。从文中可以看出,他反对              
                          ;反对                                     。(2分)
测量目标:归纳作品要点。
5.联系全文,概括陶侃的性格特点。(2分)
                                                                                     
测量目标: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
(二)阅读《陈情表》一文,回答1—5题。(13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将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冼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测量目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
2.“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                                                   。(2分)
测量目标:写出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揭示写作意图。
3.根据文章的思路,简析李密行文中 “陈情”与“明理”的关系。(3分)
                                                                                      
                                                                                      
                                                                               
测量目标:分析作品的思路、归纳作品要点,概括全文主旨。
4.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李密请求                       ,其理由是“               
                                        ”。(2分)
测量目标:归纳作品要点。
5.本文以四字句为主,而又穿插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请举例分析它们在表达情感方面所起的作用。(4分)
                                                                                      


展开余下试题                                                                                      
                                                                                
测量目标:理解常见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三)、阅读下文,完成1-5题(17分)
娄师德,弱冠进士擢第。上元初,吐蕃强盛,诏募猛士以讨之,师德以监察御史应募。高宗大悦,授朝散大夫,专总边任。前后四十余年,恭勤接下,孜孜不怠,而朴忠沉厚,心无适莫。
狄仁杰入相也,师德密荐之。及为同列,颇轻师德,频挤之外使。师德知之而不憾。则天觉之,问仁杰曰:“师德贤乎?”对曰:“为将谨守,贤则臣不知。”又问:“师德知人乎?”对曰:“臣尝同官,未闻其知人。”则天曰:“朕之用卿,师德实荐也,亦可谓知人矣。”仁杰大惭而退,叹曰:“娄公盛德,我为其所容,莫窥其际也。”当危乱之朝,屠灭者接踵,而师德以功名终始,识者多之。
初,师德在庙堂,其弟某以资高拜代州都督,将行,谓之曰:“吾少不才,位居宰相,汝今又得州牧,叨据过分,人所嫉也。将何以终之?”弟对曰:“自今虽有唾某面者,亦不敢言,但自拭之,庶不为兄之忧也。”师德曰:“此适为我忧也。夫前人唾者,发于怒也。汝今拭之,是逆前人怒也。唾不拭将自干,何如笑而受之?”弟曰:“谨受教。”师德与人不竞,皆此类也。                                          (刘肃《大唐新语》)
1.(4分)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专总边任(          )识者多之(          )
师德在庙堂(          )此适为我忧也(          )
测量目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
2. (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及为同列/庶不为兄之忧也
B. 频挤之外使/朕之用卿,师德实荐也
C. 师德以监察御史应募/其弟某以资高拜代州都督
D. 师德知之而不憾/屠灭者接踵,而师德以功名终始
测量目标: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作用。
3.(6分)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白话文。
(1)娄公盛德,我为其所容,莫窥其际也。
                                              
(2)唾不拭将自干,何如笑而受之?
                                              
测量目标:理解并用现代汉语解释文言句子。
4. (2分)狄仁杰大惭而退的原因:                                             
测量目标: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作品要点。
5. (3分)联系全文对娄师德的性格特点作评价。
                                                                          
测量目标: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
(四)、阅读下文,完成1-5题(12分)
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余。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余言以为赠。余曰:余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余闻之,自顾而笑。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余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然则若余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余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曾巩《赠黎安二生序》)
注:迂阔:不合实际   庸讵:难道
1.(1分)本文作者曾巩,字子固,世称             先生,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测量目标:写出课文中所涉及的著名作家作品及文学和文化常识。
2.(3分)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苏轼与作者是同一届科举考试中榜的朋友
B.对黎生的请求,作者表示既已心知就无必要再写赠言了。
C.黎生球赠言,是为了向里人传道授业解惑。
D.二生之迂只在为文方面,而作者却在为人处事上更加迂阔。
测量目标: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作品要点。
3.(2分)作者为什么说自己“困于今而不自知?”(可用原话回答)
                                                                               
测量目标: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4.(2分)文中希望黎安二生“择而取之”的是                                       
测量目标: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作品要点。
5.(4分)作者写此文“以赠二生,并示苏君”的用意是什么?
                                                                                  


展开余下试题测量目标:揭示写作意图。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6分)
郭门高者,名从谦,门高其优名也。虽以优进,而尝有军功,故以为从马直指挥使。从马直,盖亲军也。从谦以姓郭,拜崇韬为叔父,而皇弟存乂又以从谦为养子。崇韬死,存乂见囚,从谦置酒军中,愤然流涕,称此二人之冤。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从谦恐,退而激其军士曰:“罄①尔之资,食肉而饮酒,无为后日计也。”军士问其故,从谦因曰:“上以王温故,俟破邺②,尽坑尔曹。”军士信之,皆欲为乱。李嗣源兵反,向京师,庄宗东幸汴州,而嗣源先入。庄宗至万胜,不得进而还,军士离散,尚有二万余人。四月丁亥朔,朝群臣于中兴殿,从驾黄甲马军阵于宣仁门、步军阵于五凤门以俟。庄宗入食内殿,从谦自营中露刃注矢③,驰攻兴教门,与黄甲军相射。庄宗闻乱,率诸王卫士击乱兵出门。乱兵纵火焚门,缘城而入,庄宗击杀数十百人。乱兵从楼上射帝,帝伤重,踣于绛霄殿廊下,自皇后、诸王左右皆奔走。至午时,帝崩。五坊人善友,聚乐器而焚之。嗣源入洛,得其骨,葬新安之雍陵。以从谦为景州刺史,已而杀之。 
《传》曰:“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庄宗好伶,而弑于门高,焚以乐器。可不信哉!可不戒哉!(《新五代史•伶官传》)
【注释】①罄:尽。②邺:地名。③露刃注矢:刀剑出鞘,把箭搭在弓上。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尽坑尔曹(  )(2)阵于宣仁门(    )
(3)俟破邺(    )(4)踣于绛霄殿廊下(     )
测量目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
2.下面句子中“以”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2分)
A.从谦以姓郭   B.以从谦为养子  C.上以王温故    D.步军阵于五凤门以俟
测量目标: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作用。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以从谦为景州刺史,已而杀之。
(2)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
测量目标:理解并用现代汉语解释文言句子。
4.根据高中教材中一篇课文的内容,可以推断本文作者是       朝的        。(2分)
测量目标:根据作品内容,进行合理推断。
5.文末引用《左传》中的“君以此始,必以此终”,这样写的目的是:(2分)
(1)                      (2)                  
测量目标:揭示写作意图。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3分)
书黄子久画后
标签:沪教版 高三 必修一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语文阅读专”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