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1004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4]
初三(上)语文期中考试
初三(上)语文期中考试
1、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逶迤(y) 吆喝(yāo) 惴栗(zhu)
B、拘囚(jǘ) 祈祷(shu) 觥筹(guāng)
虚妄(wng) 装潢(hung) 林壑(hu)
D、汲取(x) 诓骗(kuāng) 倩女(ling)
2、依次填入文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呢? 。
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
B、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在实际工作中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回答
C、为了使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D、只要认真想一想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
3、下面的话得体的一项是:………………………………………………( )
A、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何见教?快说吧。”
B、当朋友邀请你看球赛时,你说:“都快中考了,没空!”
C、当老师到你家家访时,你说:“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D、当你骑车碰了一下别人的车时,你说:“对不起,没碰坏哪里吧?”
4、下面是对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A、这首诗前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的是诗人赤诚的爱国思想;后两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B、诗人“寄情于梦”,既是诗人对理想的寄托,也是诗人对无力征战沙场境况的一种慨叹。
C、这首诗语言朴实明快、自然流畅和通俗平易。如用“僵”来形容“卧”,用“孤”来修饰“村”等都非常准确、鲜明。
D、这首诗的描写,注重了将主观的心情和客观的环境作很巧妙的结合,如:虽“僵卧孤村”,但“不自哀”,还尚思“戍轮台”。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第5—8题。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5、加点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廿二日天稍和(略微晴朗) 土膏微润(稀泥)
B、娟然如拭(美好的样子) 柔梢披风(指柳梢)
C、罍而歌者(酒杯) 冷光之乍出于匣(初、始)
浏览完整试题
D、麦田浅鬣寸许(兽颈上的长毛) 泉而茗者(茶)
6、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郊田之外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B、脱笼之鹄 曝沙之鸟
C、呷浪之鳞 故为之文以志
D、冷光之乍出于匣 山间之四时
7、对下列短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波色乍明——水波开始发出亮光
B、红装而蹇者——穿着艳丽的服装骑着驴的
C、一望空阔——抬头一看,天空十分晴朗
D、毛羽鳞鬣——鸟的羽毛,鱼的鳞鳍
8、下面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B、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C、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D、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二)填空题(6分)
9、按要求用古诗文语句填空。(每小题2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 , 。(温庭筠《梦江南》)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突然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了“ , !”的呼喊。
(3)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一文中点明全文核心主旨的语句是“ , 。”
二、现代文阅读(34分)
(一)(20分)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1)孩子上学了,作为妈妈,哪个不希望听到来自学校的好消息。然而,每次家长会,都令她失望,因为人家都有一个聪明乖顺的孩子,而她的孩子却愚顽不化。
(2)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3)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个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
(4)“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家长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5)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6)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障碍,你最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7)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回到家里,她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21名。”
(8)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也一下舒展开来。她甚至还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9)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10)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口,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11)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12)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13)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选自《武汉晚报》2002年10月23日)
10、通读全文,比较几次家长会上老师对孩子评价和家长会后妈妈对孩子的话。老师对孩子是 的态度,而妈妈对孩子是 的态度。(4分)
11、每次家长会后,孩子听了妈妈的话,逐渐变得
。由此看来,本文反映了
的问题。(4分)
12、文中多处写到妈妈的流泪,其中第(7)段妈妈流下的是
的泪,第(13)段妈妈流下的是 的泪。(4分)
13、假如你是文中的“儿子”,请为第(12)段省略号处补写一句话。(3分)
答: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展开余下试题
。
14、在你的生活中,你的父母或老师是怎样教育你的?你认为他们那样做好吗?为什么?(3分)
答:
15、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结合对本文的理解,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果。(2分)
材料一:从前,有一个青年迷恋上了一个美丽的姑娘,青年对姑娘百依百顺,言听计从。可是,这个姑娘是魔鬼变的。有一天,姑娘要青年把他妈妈的心拿来给她吃,青年犹豫了一下就答应了。第二天,青年捧着妈妈的心去见魔鬼,在经过一个小树林时被什么东西绊倒在地。他爬起来拍打身上的泥土,这时,从树丛中传来妈妈的关切的声音:“跌疼了吗, 我的儿?”
材料二:一天,我正在里间午睡,还没有睡稳,听到母亲走进来,摸摸索索的,似乎在找什么东西,过了一会儿,忽然静了。可她分明又没有出去。我们两个的呼吸声互相交替着,如树叶的微叹,我莫名地觉得紧张起来,十分不自在。等了一会儿,我还没有听到她的声响,便睁开眼。我看见,母亲站在离床一步远的地方,正默默的看着我。
答:
(二)(14分)
论只“看”不“读”
一位学者问他的研究生读过《三国演义》没有,回答说,没读过,但看过。就是说,只看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没去读小说原著。
这种对中外名著只“看”不“读”的现象,时下有愈演愈烈的势头。
电视作为一种现代化传媒,吸引了很多人去“看”它,应该说是件好事。但是看电视不能代替读书,尤其不能代替阅读文学名著。把文学名著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搬上荧屏,自然有它的长处,它强化了通俗性、直观性,从娱乐和消遣的角度来说,它比原著裹挟了更多的人。但是荧屏上的“名著”,绝非名著本身。名著的一些精髓是电视剧无法再现的。文学名著的内蕴,只有经过认真阅读、反复咀嚼,才能够领略到。根据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只是“二手货”,只看电视剧,凭借从中获得的直观感受,那是很难真正亲近文学名著的。
由此我想到正在兴起的电子出版物。出版电子化,可说是自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重要的出版技术革命。它将在许多方面影响与改变传统的出版观念。VCD光盘等多媒体读物,图文并茂,加强了读物的形象性、直观性,它必将激发读者更大的兴趣。我们要充分重视它、发展它。但我不相信电脑屏幕作为媒体的“看”名著,能完全代替“读”名著原作。所谓“读与写将成为过时的技能”“书籍将走向灭亡”的论点,恐怕是不可靠的。为什么呢?重要的一点,就因为人在接受文化的浸润上,“读”不同于“看”,它较之于直观性的“看”,具有更多的思辩性。古人说:“俯而读,仰而思。”读总是和思联系在一起的。孔子进一步指出两者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它表示在“读”的过程中,对书的内容要反复思索,反复咀嚼,反复品味。“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出版走向高科技,好多事情使人一“看”就明了,有助于人们更快更好地接受知识与教育。但是“看”不能完全代替人们在深入接受过程中所必须进行的思考与思索。“看”包办代替不了“读”。
咀嚼,思考,都是要花一点力气的。真正花了力气,才能真正有所得。基于此,我想,一些古典名著的传播,不仅不能以被改编成电视剧为满足,即使在出版上,也不宜过多地在通俗化上下功夫。当前,有些文言经典作品先被白话翻译;翻译不足,则进行改写;改写不足,则进行图解,由“读”改成“看”。应该说,用心是好的,是为了使古典名著更多地流行;但在这方面过量倾注热情的结果,使经典名著变成了失去了原味的通俗读本。读者虽然可以快速直接地进入某些故事,但是却领略不到原书的一些深邃内蕴与语言魅力。那些弱化了读者咀嚼能力的通俗化、图解化的工作,可能最终堵塞了读者通向经典文化的道路,这个问题不能不重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大声疾呼要“咀嚼文义”,为学者不可只“看”而不“读”。
16、通读全文,作者是针对 的现象提出了 的观点。(4分)
17、文中画线句中的“二手货”的意思是 。(2分)
18、文中引用古人及孔子的话是为了证明 这一观点。(2分)
19、文中“咀嚼,思考,都是要花一点力气的。真正花了力气,才能真正有所得。”请你为此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分)
答:
20、作者强调“看”不能代替“读”,你是否赞成他的观点?联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处理“看”和“读”的关系的?(3分)
答:
三、写作实践(60分)
(一)文段修改(10分)
21、阅读下面学生习作,按要求完成各题。(每小题2 分)
①我是一名学生,A、外面的世界对于我不是很了解,但对于我们这条小街还是知道一点的。
②这条小街有很多商饭,最烦的是一些卖烧考的,他们每天晚上都在这里搞得浓烟四起,我回家时,身上被浓烟拢罩住,搞得身上满是油烟味。B、每天晚上都有许多晚上打完牌出来吃夜宵的人,他们在这里吃烧考,喝酒,宣哗声很大,在几千米之外都能听得到。C、没有摩托车、汽车等来往的车辆弄出的声响更让人无法安睡。
③小街上还有一些歌舞厅,每天不停地放,声音震天,更搅得人受不了。有一天晚上,我看见一群跟我差不多大的少年进了一个叫什么“迪吧”的地方?我听说经常有许多中学生去这个“迪吧”,这个地方真是那么好玩吗?他们不怕影响学习吗?
展开余下试题
④这真是一个喧闹的小街,一个骗人的小街,我希望有人来管一管,还我们一个清静的环境。
(1)第②段中有多个错别字,请找出其中的2个,并加以改正。
答:“ ”改为“ ”;“ ”改为“ ”
(2)第③段有一处标点符号明显有误,请改正并说明理由。
答:
(3)文中画横线的A、B、C三个句子都是病句,请任选其一,并加以改正。
答: 句应改为:
(4)文中有一处材料安排不妥,请指出并说明原因。
答:
(5)文章最后一段结尾有什么缺点?如何修改?
答:
(二)写作(50分)
22、著名主持人崔永元曾经这样说过:“朋友是这么一批人,是你不容易忘掉的人,是你痛苦时第一个想找的人,是给你帮助不用说谢谢的人,是惊扰之后不用心怀愧疚的人,是你走麦城也不对你另眼看待的人,是你步步高升对你称呼从不改变的人。”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命题人:湖北省汉川市教研室 熊圣平
新大纲版初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和评分说明
1、A 2、C 3、D 4、B 5、A 6、B 7、C 8、D(每小题2.5分,计20分。)
9、(1)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2)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每空1分,计6分。)
10、从反面批评、否定、放弃 从正面鼓励、肯定、赞扬(每空2分,计4分。意符即可)
11、自信、自立、自强(成长并成熟起来) 如何教育孩子(每空2分,计4分。意符即可)
12、悲愤伤心 悲喜交加(每空2分,计4分。意符即可)
13、(答案为开放性,只要是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的话语即可。3分,酌情给分。)
14、(4分。答案为开放性,酌情给分)
15、(3分。只要提炼出一个有关“母爱”的观点且符合本文和材料的内容即可。如: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无声的、母爱是平凡而伟大的……)
16、生活中存在的对中外名著只“看”不“读” 对古典名著,为学者不可只“看”不“读”(或:文学名著的内涵,只有经过反复阅读、反复咀嚼,才能够领略到 或:文学名著不仅要“看”,而且要“读”,甚至在“读”中去思考与思索)(每空2分,计4分。意符即可,酌情给分。)
17、表明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不等同于文学名著,
上一篇:
汕头潮阳区2008年—2009年第一学期高三级期末统一考试
下一篇:
灵璧一中七年级语文(上)期末考试试卷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初三(上)”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