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936  
标签:鄂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6]
湖北省各地区期末及最新模拟试卷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湖北省各地区期末及最新模拟试卷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鄂州市期末试卷:
14.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宴  词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①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①畎:(quǎn):田间小沟。
⑴一、二两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结合全诗简析其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结合李清照《武陵春》一词中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试从表现手法上赏析《宴词》一诗的后两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8分)
⑴碧澄的河水“悠悠”地流去,那夹着田亩的涓涓渠水宛如一条细长的飘带,缓缓汇入漳河,一起向远方流去。(2分)一、二两句寓情于景,以景抒情,眼前美景激起诗人因友人离别而生发的无限优恋。(2分)
⑵“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以舴艋舟之小之轻来反衬愁之重之浓。而《宴词》一诗  三、四句则用“溪浅”反衬离愁之深,以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色寄寓诗人的伤感。(4分)
襄樊、十堰、随州三市高三毕业生联考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闻鹊喜  吴山观涛
周密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
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绢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
(注)鳌:海里的神龟。
(1)阅读上阕,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钱塘江大潮的。(4分)
(2)下阕中词人选择了一些典型的景物,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景后,写了“隔江闻夜笛”一句,说说这句在词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4分)
   14.(1)写海潮咆哮着汹涌而来,好像是神龟背负的雪山,又好像是从梦中惊醒的蛰伏海底的巨
龙,还好像是疾速的大风将海水吹得竖立起来一般。词人接连用了几个生动的比喻,有
声有色地将钱塘江大潮那惊心动魄的场面,排山倒海的气势,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让人有
如临其境之感。
  (2)“隔江闻夜笛”,以动写静,以听觉的描写收束全词,与以前的视觉描写形成对照。全词纯
写景物,此时才点出景中有人,景中有我,极有韵味。隔江而能听到笛声,可见风平浪静,
万籁俱寂;写闻笛,其实仍是写钱塘江水。
黄冈市期末试卷: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写作背景,回答问题。(8分)
                              行香子
                                           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1) 这首诗上片的结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的上片加以赏析。(4分)


浏览完整试题                                                                               
                                                                          。
(2) 有人认为,这首诗流露了作者“人生如梦”的消极思想,你是怎么认为的呢?结合全词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
14、(1)上片的结句连用三个比喻,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万物在宇宙中都是短暂的,人的一生只不过是“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一样地须臾即逝,因此对名利的追求也是徒然劳神费力的。(答用典也可以。“隙中驹”语出《庄子•知北游》;“石中火”见乐府诗“凿石见火能几时”和白居易《对酒》“石火光中寄此身”;“梦中身”语出《庄子•齐物论》)
(2)这首词的确流露了词人在政治上的苦闷情绪,“虽抱文章,开口谁亲”是一种不被知遇的感慨,名利在作者眼里如过眼云烟,建功立业的抱负难以实现,于是想到远离官场,归隐田园;但“几时归去”表明作者并不厌弃人生,只想功成身退,从中看到的仍然是他的旷达。
黄冈中学期末试卷: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 鸪 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②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③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①玉瀣:美酒。②《黄庭》:道家经典。③元:同“原”。
(1)这首词上阕描写了哪些生活画面?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最后两句“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有何深意?它在词中起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描写了诗人读书、饮酒、竹林漫步、卧榻看山等生活画面,表明诗人喜欢过一种不问世事、超然物外的隐逸生活。(“生活场面”和“生活态度”各2分)
   (2)这两句诗表面是说本来知道上天另有一种心肠,不把英雄衰老当一回事,实则是对统治者不重用人才,致使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在语意上与上文相反,收到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在感情上饱含讥讽和悲愤,动人心魄。(“深意”和“作用”各2分)
武大华工一月调研测试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晚次乐乡县
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如何此时恨,嗷嗷夜猿鸣。
(1)这首诗在结构安排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4分)
(2)尾联是用什么手法来表达作者情感的?请简要分析。(4分)
14.(1)①以时间为线索结构全篇。第二句的“日暮”,是时间的开始;中间“烟断”“木平”的描写,说明夜色渐浓;至末句,直接拈出“夜”字结束全诗。
②首尾照应。末句中的“嗷嗷”“猿鸣”照应前一句的“深山古木”,“夜”字照应篇首“日暮”,“夜猿鸣”的意境又与篇首的日暮乡情遥相呼应。句句沟通.字字关联。
③通篇可以分成写景与抒情两个部分,前六句主要写景,末两句主要抒情。诗人根据抒情的需要取景入诗,又在写景的基础上进行抒情,所以彼此衔接,自然密合。
[ 4分;答出一点给2分(“结构特点”1分,“简析”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
(2)①采用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以景写情,把“此时恨”借猿鸣声表现出来,抒发了无尽的思乡之愁。
    ②采用反衬(以静衬声)的手法,以入暮后的静境衬托深山清亮而凄婉的猿鸣声,表达出作者孤独.凄凉的心境。
    ③采用设问的手法,先以“如何此时恨”的自问,再自答:最使他动情的,无过于深山密林中传来的声声猿鸣声。使思乡之情更为深长悠远,更为强烈。
    [ 4分:答出一点给2分(“表现手法”1分,“简析”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
武昌区元月调研考试: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唐多令
邓 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时所写
(1)上片中“堪恨西风吹世换”一句语意双关,请简要分析。(4分)
    答:
(2)下片中“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一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
14、(每小题4分,共8分)


展开余下试题(1)明写:恼恨“西风”使季节更换;(2分)暗写:痛恨元朝统治者使南宋灭亡,让自己沦落天涯。(2分)
(2)作者用落雁、明月和芦花这三个意象,(1分)营造了一种色彩暗淡、凄凉冷清的意境,(1分)表达了自己的亡国之痛(1分)和漂泊悲苦之情。(1分)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14、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小重山
岳  飞
昨夜寒蛩①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采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①:寒蛩指深秋的蟋蟀。
(1)上阕描写寒蛩、明月对抒情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阕中“旧山松竹老,阻归程”,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①寒蛩的叫声惊醒了诗人转战沙场,收复河山的美梦,让诗人感到失落、惆怅。同时,鸣声反衬了秋夜的寂静,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明月主要是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4分)
②(1)借旧山松竹表达对沦陷的故土的思念
(2)“松竹老”与“白首”相映衬,表明年华老去的悲哀。
(3)松竹经冬不凋,借松竹表明矢志抗金的决心和忠贞的节操。
(4)“阻归程”,既有对占领土地的金人的痛恨,也有对朝廷议和者的愤慨。(4分)
黄石二中 鄂州高中 鄂南高中三校联考语文试卷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    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① 本诗首联第二句“事事幽”三字,是全诗关紧的话,提挈一篇旨意,试分析中间两联如何紧紧贴住“事事幽”一路叙下的。(4分)
   答:                                                                      
                                                                               
                                                                           
                                                                           。
② 有评论认为,尾联两句,与其说是喜幸之词,倒毋宁说是悲苦之情,你认为呢?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
14、⑴梁间燕子,时来时去,自由而自在;江上白鸥,忽远忽近,相伴而相随。从诗人眼里看来,燕子也罢,鸥鸟也罢,都有一种忘机不疑、乐群适性的意趣。物情如此幽静,人事的幽趣尤其使诗人惬心快意: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亲;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觉可爱。棋局最宜消夏,清江正好垂钓,村居乐事,件件如意。经历长期离乱之后,重新获得家室儿女之乐,诗人怎么不感到欣喜和满足呢?
(能把诗句意思理解,将这物情和人事的幽趣分别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出来即可。一句1分。共4分。)
⑵结句“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虽然表面上是喜幸之词,而骨子里正包藏着不少悲苦之情。曰“但有”,就不能保证必有;曰“更何求”,正说明已有所求。杜甫确实没有忘记,自己眼前优游闲适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压痛点。一旦分禄赐米发生了问题,一切就都谈不上了。所以,我们无妨说,这结末两句,与其说是幸词,倒毋宁说是苦情。(要能抓住关键词背后的含义和情感,酌情给分。满分4分。)
    如果学生回答这是幸词,那要回答出来以下要点:诗人此时由饱经离乡背井的苦楚备尝颠沛流离的艰虞而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时值初夏,江流曲折,水木清华,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这一切让诗人感到喜幸。(这样回答,满分3分。)
浠水一中12月模拟试题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 间 作 四 首 (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展开余下试题(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                                                                     
                                                                               
12、(1)“拳”和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了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  ”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2)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了“最羡鱼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宜昌一中12月月考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4分)
答:                                                                            
              &
标签:鄂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湖北省各地”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