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525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25]
《阿房宫赋》一课一练
阿房宫赋
1. 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逦迤( lǐ ) 骊山( lí ) 妃嫔( Pín ) 剽掠( piào )
B.横槛(jiàn ) 椒兰( jiāo ) 秀妍( yán ) 突兀(wù )
C.媵嫱(yìng ) 涨腻( nì ) 横祸( héng ) 鼎铛( chēng )
D.椽子(chuán) 发生口角(jiǎo) 不霁何虹 (jì)
2.下列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A.六王毕,四海一 B.辇来于秦 C.燕赵之收藏 D.鼎铛玉石
E.楚人一炬 F.族秦者秦也
3.选出与“而或长烟一空”中“一”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
A.六王毕,四海一 B.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C.用心一也 D.古今一也
E.参代何为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尊萧河约束
4.选出对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 )
①戍卒叫,函谷举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 ③曹军破,必北还
④缦立元视,而望幸焉 ⑤哀南夷之莫吾知兮 ⑥微斯人,吾谁与归
A.①④⑥/②③⑤ B.①③⑤/②④⑥ C.②⑤⑥/①③④ D.①②⑥/③④⑤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A.明星荧荧 B.雷霆乍惊
C.缦立远视 D.杳不知其所之也
6.对划线词语的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①②“后人”都指代秦以后的统治者 B.①②③都指代秦以后的统治者
C.③指唐以后的统治者 D.④ 指唐朝统治者
7.对下列句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用了夸张的手法。
B.“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写的是实际的东西。
C.“复道行空,不霁何虹”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长桥卧博,未云何龙?”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8.翻译下列各句
A.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浏览完整试题
B.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C.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D.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9.填空
《阿房宫赋》选自 。杜牧是 时杰出的 ,颇负盛名的 ,后人将他与 并称为“ ”。
阿房宫赋
10.填空
“赋”是介于 和 之间的一种文体。句式多以 为主。在铺陈中又间以 、 、 等修辞手法。
11.阅读下面的片断,回答问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①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②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③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④秦人不暇自哀,而a后人哀之;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c后人而复哀d后人也。
(1)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2)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 ②南亩:泛指农田 ③九土:即九州,指全国 ④呕哑:难听的音乐
⑤独夫:孤单的人 ⑥戍卒:指陈胜、吴广等起义者 ⑦楚人:指刘邦 ⑧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
A.①④⑤⑦ B.②③⑥⑧ C.①③⑤③ D.②④⑥⑦
(3)对文中划线的四个“后人”分析正确的是( )
A.①②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③是指当时的宋人(如杜牧);④是指秦人。
B.①②④相同,都是指宋人;④是指宋以后的人。
C.①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②④相同,都是指宋以后的人。
D.①④相同,都是指宋人(如杜牧);②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
(4)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5)“灭六国者六国也”“使六国各爱其人”,这三个“六国”所指是否相同,指的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房宫赋
1.B A剽 piāo C横祸 hèng D发生口角 jué 2.E A一,数词活用作动词 B辇,乘辇车,名词用作动词 C 收藏,金玉珠宝 动词作名词 D鼎、玉,名词作状语;铛、石,名词作动词 F 族,灭族,用作动词 3.E 完全 A统一 B数次 C专一 D一样 4.C 宾前句/被动句5.A荧荧:明亮的样子 B 乍:忽然 C缦立:久立 D杳:无影无踪;指:到 6.B 7.B 夸张 8. A(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 B走廊宽而曲折,(突起的)屋檐(向鸟嘴)向上噘起C各随地形,参差错落,精巧工致D(两层)通道跨越天空,没雨过初晴,哪里来的虹 9. 《樊川文集》/晚唐/诗人/文学家/李商隐/小李杜 10. 诗/散文/四、六/排比/对仗/夸张 11.(1)B(两个“之”一个是代词,一个是助词;两个“而”一个表转折,一个表顺接。) (2)B(独夫,指独裁者。) (3)B (4)C(没有同情。) (5)①和②相同,指的是六个国家③指的是六国的统治者 (59.57.232.50)
上一篇:
《师说》一课一练
下一篇:
《谏太宗十思疏》一课一练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阿房宫赋》”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2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