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学考模拟卷
阅读:1119
标签:
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一
学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19]
浙江语文会考模拟试卷(人教版)
1.浙江省2006年高中证书会考语文模拟试卷
(第一册) 浙江省宁波中学孙玲玲老师命题
试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百舸(ɡě) 青荇(xìnɡ) 佝(jū)偻 弃甲曳(yè)兵
B.粗糙(cāo) 宁谧(mì) 狼藉(jiè) 锲(qiè)而不舍
C.长篙(ɡāo) 庇(bì)荫 哂(shěn )笑 婚丧(sānɡ)嫁娶
D.伺(cì)候 炫(xuàn )耀 孝悌(tì) 安土重(chónɡ)迁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组是
A.寥廓 侥幸 穿流不息 没精打采
B.毕竟 仓凉 不名一钱 不胫而走
C.坐落 风致 绿树成荫 金榜题名
D.斑斓 缥缈 以逸代劳 金碧辉煌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点“份子”(做礼物的现金),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礼节)。
B.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享受,受用;多用于否定式)了。
C.怅(不如意)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D.在我自己,本以为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不说话心里就不安)的人。
[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⑴那些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人,不仅为正人君子所 ,还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
⑵从五岁那年起,他就离开了生养他的故乡,远涉重洋。至今他还 他乡。
⑶新上任的检察长衣着 ,其貌不扬,但在会上他那刚毅的神色似乎在告诉人们什么。
A.不耻 作客 俭朴 B.不耻 做客 简朴
C.不齿 做客 俭朴 D.不齿 作客 简朴
[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将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
B.文理科不仅应该知识互相补充,还应该互相渗透,实际上,自然与社会不可能是泾渭分明的。
C.只要台湾当局领导人拿出诚意和实际行动来,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就会柳暗花明的。
D.当学习成绩不理想时,我们不应妄自菲薄;到有了较大进步的时候,我们也不应该轻易满足。
[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考试开始后,大约过了半小时,就有人陆续交卷了。
B.当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缺乏的,一是自学意识不强,二是课堂学习效率不高。
浏览完整试题
C.在考试的时候,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认真细致的作风,是考试成功的关键所在。
D.知识是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 ]7.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不当的一项
A.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B.老师认真地教,学生认真地学;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C.谷子古称“禾”、“稷”、“谷”、“粟”,去壳后称“小米”。原产我国,在我国种植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
D.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
[ ]8.填入下文横线处语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样的大学,
。
①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代化转化的重要力量
②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依据的前沿
③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
④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④②①③ D.②①④③
[ ]9.对下面句子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沁园春•长沙》)
——“层”字写出树林的高低远近;“染”字写出了树木经霜后变红的程度和红叶遍布的景象。
B.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马克思毕生都是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斗争,所以他根本不会把敌人的琐事放在心上。
C.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再别康桥》)
——运用比喻,描绘了康桥景色的美丽迷人。
D.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呐喊自序》)
——这句话的意思是决不能拿我认为一定不会有的意见来说服他,叫他放弃所说的可能会有的情况。
阅读下面节选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0—11题。
我在年青的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 ]10.对文中开头提到的“梦”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
A.对自己个人前途一种美好的设想
B.对国家民族抱有的美好憧憬
C.青年时代救国救民的理想
D.指自己年轻时的那些不切实际的设想
[ ]11.既然梦使人寂寞,为什么又偏苦于不能忘却呢?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当年那救国救民的理想虽未能实现,但到底令人欣慰,不免常回想起来。
B.用苦于不能忘却来反衬当年寂寞的经历实在刻骨铭心。
C.虽想摆脱当年理想破灭的痛苦,但实在难以摆脱。
D.当年梦虽然破灭,回想起来,仍令人痛苦,但救国救民的理想是强烈而不能忘却的。
[ ]12.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B.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矣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申之以孝悌之义
B.皆以美于徐公也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也矣
D.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1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加点词的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我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粪土当年万户侯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D.闻寡人之耳者
[ ]1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时与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所作。
B.《战国策》由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而成,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词说,为二十四史之一。《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 齐策》。
C.《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儒家经典之一。《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D.中国新诗指“五四”以来的新体诗歌,形式上采用与口语相接近的白话,并冲破了旧体诗词格律的束缚。徐志摩、闻一多、穆旦都是现代诗人。
试卷Ⅱ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7分)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四合院是一个盒子。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除了有的街坊是棋友,“杀”一盘;有的是酒友,到“大酒缸”(过去山西人开的酒铺,都没有桌子,在酒缸上放一块规成圆形的厚板以代酒桌)喝两“个”(大酒缸二两一杯,叫做“一个”);或是鸟友,不约而同,各晃着鸟笼,到天坛城根、玉渊潭去“会鸟”(会鸟是把鸟笼挂在一处,既可让鸟互相学叫,也互相比赛),此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我认识一个在国子监当过差,伺候过陆润庠、王垿等祭酒的老人,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考查不出来。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却是可以理解的。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展开余下试题
16.住在胡同里的北京人为什么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不超过8个字,2分)
17.“谁家有点事……都得‘随’一点‘份子’”和“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表现了北京人怎样的生活方式?(不超过30个字 ,2分)
18.以上文字中写出了北京的胡同文化具有怎样的特征?请找出要点,加以概括。(至少三点,每点不超过15个字 ;3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1题。(5分)
在生物界,传统观念认为,由于无法直接或间接利用阳光的能量,地层18米以下应是生命的荒漠。而事实却作出了相反的回答。1987年7月,美国科学家在新奥尔良城郊的海岸边5000多米的地下深处,挖掘出3500多种微生物。8年之后,在罗马尼亚卢日地区一座封闭了550万年的洞穴中发现了48种安然无恙生活着的动物。在对海洋的研究中,科学工作者也觉察了相同的情况。有人曾将灵敏度很高的摄影胶卷放置海洋深2500米处,打开,让其自然感光,结果无丝毫曝光的痕迹。然而人们借助人造光源和深潜器观察窗,却清晰地分辨出,2500米深的海底电缆上匍匐蠕动着虾、乌贼、章鱼等15种动物,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了其中的部分奥秘。原来,与地表生命靠绿色进行光合作用来维持其事物的基础不同,在永远黑暗的环境中,生命是依赖地球内部的热能和物质的新型食物链来维持其生存的。
19.“事实却作出了相反的回答”中“相反的回答”指的是什么?(2分)
20.把摄影胶卷放入深海2500米处,无丝毫曝光的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21.“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了其中的部分奥秘”中的“奥秘”指什么?(1分)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2—25题。(10分)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不可胜食 胜 ②数罟不入洿池 数
2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24.“不违农时”意为“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统治者怎么会使百姓耽误农时?(2分)
25.第一段前三句话阐述了一个什么问题?(2分)
五、默写及语言运用(8分)
26.根据课文原文,在下列横线处写出上句或下句。(4分)
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
② ,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③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
④令初下,群臣进谏, ;数月之后, 。
27.补写句子,要求句式相近。(2分)
春天从天外轻盈地飞了回来,化作雏燕和云雀;春天从 , ;春天从 , 。春天化作一千一万种生命形式,还化作歌声,化作微笑,化作温暖和美丽的色彩。
2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要点。(不超过30个字,2分)
英国广播公司,德国汉堡大学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一颗已有140亿年历史的恒星,它的形成能够追溯到宇宙形成初期。这颗恒星被编号为HF107—5240,其罕见之处在于:与其他历史短的恒星不同,它完全是由宇宙爆炸时产生的几种简单元素组成的,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颗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
六、作文(40分)
2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古代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古人很重视“修身”。
请以“修身”为话题,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1.浙江省2006年高中证书会考语文模拟试卷答卷
(第一册) 浙江省宁波中学孙玲玲老师命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总分:
得分| 一、(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得分| 二、(共7分)
16.(2分)
17.(2分)
18.(3分)
得分| 三、(共5分)
19. (2分)
20. (2分)
21.
(1分)
展开余下试题
得分| 四、(共10分)
22.(2分)
①不可胜食 胜 ②数罟不入洿池 数
23.(4分)
①
②
24. (2分)
25. (2分)
得分| 五、默写与语言运用。(共8分)
26.根据课文原文,在下列横线处写出上句或下句。(4分)
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
② ,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③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
④ 令初下,群臣进谏, ;数月之后, 。
27.补写句子,要求句式相近。(2分)
春天从 , ;
春天从 , &
上一篇:
2009高考语言应用题
下一篇:
09语文高考模拟试题
标签:
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一
学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浙江语文会”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1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