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880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80]
丰润区第二中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丰润区第二中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 、 文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3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氓隶(méng) 万乘(shèng) 锄耰(yōu)棘矜(qín) 
B.鞭笞(chī) 瓮牖绳枢(yǒu) 从散约败(zòng) 
C.隳名城(huī) 蹑足行伍(háng) 度(dù)长絜大(xié) 
D.以窥周室(kuī) 亡矢遗镞(shǐ) 逡巡(qūn)
2.以下句中加横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惠风和畅(柔和)       不能喻之于怀(明白)  
B.悟言一室之内(当面)       若合一契(符契)
C.一觞一咏(酒杯)           因寄所托(因,随着)
D.修短随化(造化,指自然)   少长咸集(全,都)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B.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C.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A.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B.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C.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D.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5.与例句中的“为”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A.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沛公曰:“君为我呼入……”
D.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6.下列句子不属于倒装语序的一项是(      )。
A.客何为者?                   
B.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D.张良是时从沛公。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B.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君安与项伯有故?
C.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D.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8.对下列加点的人称代词按所指代对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会其怒,不敢献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③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④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⑤公为我献之                    ⑥吾属今为之虏矣!


浏览完整试题A.①⑤/②④/③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⑥/③⑤    D.①/②④⑤/③⑥
9.对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沛公安在               ②因击沛公于坐     ③吾属今为之虏矣
④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⑤大王来何操       ⑥此天子气也
⑦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⑧得复见将军于此
A.①⑧/②⑤⑦/③④/⑥                 B.①⑤/③/④⑥/②⑦⑧
C.①⑤/②③/④⑥/⑦⑧                 D.①⑤⑥/②③④/⑦⑧10 
1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鸿门宴》人物的性格是紧扣住情节的发展,通过人物间的矛盾和斗争以及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情态等来体现的。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鸿门宴》选自该书的《项羽本纪》。
C.古代宴会上的四面座位,以东向为最尊,南向次之,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者座。《鸿门宴》的“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体现项羽的自高自大。
D.《史记》语言精练,有生命力,很多词语已固定为今天的成语,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劳苦功高”“秋毫无犯”就出自《史记•鸿门宴》。
11.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樊哙闯帐一节中,他“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使读者如耳闻目睹,心情顿感紧张。
B.项羽听说“沛公欲王关中”的密报,不禁勃然大怒,说:“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鸿门宴》中,刘邦与项羽、张良与范增、樊哙与项庄,都形成鲜明的对比,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D.刘邦在千钧一发之际,采纳张良的建议,热情款待项伯,约为儿女亲家,并竭力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12.下列各句中的“之”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1)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5)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6)臣请入,与之同命
(7)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8)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9)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10)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A.(1)(9)/(2)(10)/(3)(5)/(4)/(6)(7)(8)
    B.(1)(3)/(2)/(4)(5)/(7)(10)/(6)(8)(9)
    C.(1)(9)/(2)/ (3)(5)/(4)(6)(10)/(7)(8)
    D.(1)(3)/(2) (10)/(5)(8)/(4)(6)/(7)(9)
13.下列句子中加线的字与例句用法和意义相同的是
  例句:因击沛公于坐
A.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B.蒙故业,因遗策
C.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14.比较以下句子中“于”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②当其欣于所遇。③不能喻之于怀。④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A.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也不同
15.比较以下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  ②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③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④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A.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也不同
16 .下面对《兰亭集序》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记游抒怀之作,描写兰亭景物抓住了特征,用粗线条勾勒,格调淡雅。
B.本文是一篇宴游诗序,记叙了兰亭盛会的活动过程,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激励与会者珍惜时光,及时行乐。
C.本文先写盛会的时间、地点、原由、与会人物、周围环境和流觞情景;再写人生感慨,点出作序原因。
D.本文叙事写景先突出“乐”字;述说世事流逝的感慨,转出一个“痛”字;联系古今时引出了一个“悲”字。这三个字把上下文承接了起来
二 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24分)
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7.“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中加线词语意思正确的是    (    )
    A.奋起  猛烈  振作    B.奋斗  功德  震撼
    C.发展  功业  举起    D.奋发  烈士  挥动
18.下列各句已补出被省略的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    )
    A.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B.(百越之君)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C.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
D.收天下之兵,聚之(于)咸阳
19.对所给文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展开余下试题    A.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译文:于是让蒙恬在北面修筑长城并让他守卫在竹木作篱筑的军营中。
    B.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译文:于是秦始皇废除了古代帝王的治国之道,焚烧了诸子百家的言论,企图用这个办法使奴隶们愚昧无知。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译文:可靠的臣子,精锐的士兵陈列着坚利的兵器,盘问来往行人。
    D.自为主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译文自认为险固的关中,金属修筑的城墙,正是子孙万代帝王的基业呀。
20.对这段文字理解分析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①这段文字的中心是写秦始皇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②这段文字的中心是讽刺秦始皇自以为可以保其帝业传之百世万世以至无穷。
    ③这段文字刻意渲染“攻”时的秦是何等强大,意在与后来秦灭亡之迅速形成对比,突出文章的中心。
    ④作者依次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形势各个方面极力铺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在正面铺叙中现出暴政的魔影,意在为下文的“仁义不施”埋下伏笔。
    ⑤作者依次从政治、刑法、文化、军事、地理形势各方面铺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意在表现秦始皇企图保其帝业传之百世万世以至无穷的野心。
    ⑥作者依次从军事、文化、政治、刑法、地理形势各个方面极力铺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措施,意在讽谏汉文帝,应效法秦始皇从多方面制定巩固政权的措施。
    A.①③⑥    B.②⑤    C.①③④    D.②⑥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21-24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1.对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是(    )
    ①岂不痛哉 ②死生亦大矣 ③当其欣于所遇 ④则与斗卮酒
    A.①感叹句②感叹句③宾语前置句④陈述句
    B.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
    C.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宾语前置句
    D.①感叹句②反问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 
22.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放纵无拘地生活。
    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
    C.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译文)原先兴盛的,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译文)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23.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
    A.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
    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
    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
    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
24.判断下列各句对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语段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是一篇书序。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本语段内容突出了书序的特点。
    B.本语段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但这并不显得突然:“人之相与”,指人际交往,是个普遍性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仰”二字在这里用的是它们合义,表示时间过得很快。这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由此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
    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种人人都有的情怀说明了—个事实: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人总是留恋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恋于有生之乐。
D.“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之处。
三  默写 (每空1分,共9分)
2  5《过  秦  论 》的  中  心  论  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         
     ,转而攻秦;          ,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7               ,              ,             ,
              ,信可乐也。
四 作文(35分)
  28题 我们盼望长大,渴望独立,但成长的路上有阴有晴,有风有雨。从小我们学会了自强与奋斗,理解与宽容……但还有很多无奈与困惑。请以“成长”为话题,展示你的经历,表达你的感受。
   要求:自拟题目;不少于7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答案1C 2C 3D 4C 5B 6D 7A 8D 9B 10B 11A 12C 13A 14D 15D 16B 17C 18B 19C 20C 21B 22C 23C 24A (121.21.131.215)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丰润区第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8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