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985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85]
高中第二学期语文试题
  高中第二学期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22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倔强(jué)  勾当(gòu)    蛮横(hèng)     咬文嚼字(jiáo)
B.联袂(mèi)  粗犷(kuǎng)  忖度(chǔn)     垂涎三尺(xiǎn)
C.咀嚼(jiáo)  伫立(chù)    岑寂(shén)     矫揉造作(jiǎo)
D.胡诌(zhōu)  埋怨(mái )   回溯(sù)       莘莘学子(xī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杂糅    谬种    题材    情窦初开
B.胁调    漠视    愿谅    呕心历血 
C.札记    车撤    抱歉    旁证博引
D.次第    耸肩    飘洒    放浪行骸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第17届全国书市上,名嘴崔永元信口开河,竟然说四川人不爱读书只爱打麻将.
B.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工程之大,技术之精,真可谓出神入化,不可思议.
C.四场连胜后,虽然打出了20胜12负的好成绩,但是火箭队仍需要居安思危,重视训练和比赛.
D.股票交易所里可谓沸反盈天,股票指数跌了300点,大家对股市发展特别关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被授予获得“我最喜爱的全国十大人民警察”称号的女警察汤敏扎根基层社区,既当辖区老百姓的“闺女”,又当“政府”。
B.市委宣传部按照征名公告程序,组织社会有关方面代表和部分专家认真进行评选,“绵阳会客厅”以最高票数当选最佳征名。
C.欧洲航天及卫星企业宣布,将于2008年初推出太空旅游计划,游客可乘坐火箭动力飞机到达距地10万米并停留3分钟。
D.绵阳市提出要通过加大水源保护力度、加快内河整治、提高污染处理能力和污染源控制等措施实现城市水质的整体提高。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6分)
    很多人都感觉到刚刚过去的那个冬天过分温暖,而2007年的夏天更热——它不仅是我国自1951年以来,而且还是全球有记录的第六热的年份。我国四川和重庆一些地区遭遇了严重的高温、高热和干旱。
    事实上,随着全球气候变得越来越暖,极端气候事件也频繁出现:北极冰架坍塌,格陵兰冰盖加速融化,南极湖泊消失,强飓风频频出现……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全球变暖引发的怪异、可怕的现象。
    科学家认为,影响全球温度变化的因素有三大类。第一类是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累积,以及浮质的影响。第二类是天然的外部因素,比如大阳变化和火山爆发。第三类是只发生于气候系统之内的一些相互作用,比如当大气中的热量传输至冰山或者海洋。
    影响气候系统的因素是如此之多,究竟哪一种因素的影响更大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科学家将种种因素引入超级计算机进行模拟,得出的结论是,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不仅会影响全球气候,而且这种影响可能比自然因素更大,以至于占到总体影响的90%以上。


浏览完整试题    其实,1957年,美国科学家基林就开始着手调查工业化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累积情况。为什么要测量二氧化碳的含量呢?与大气中的主要气体——氧和氮相比,二氧化碳的含量其实微不足道,然而,经过一种物理“事故”——温室效应之后,二氧化碳的后果就被放大了。
    那么,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是否是由人类活动导致的呢?自工业革命以来,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这样的化石燃料,增加了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它们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大约10亿吨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被排进大气中;到1957年,变成了25亿吨;到现在,则已经超过了70亿吨。
    科学家在格陵兰和南极洲的巨大冰架中钻取冰芯,他们发现了,在1957年以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低于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飙升正是始于工业革命之初。
    现已查明,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比过去45万年中的任何时候都高,而在过去150年或100年中又尤其高。这其实不足为奇,毕竟人类拥有地球上最大的能量。地球上大多数可供人居住的地方都已经被人类所耕种、建厂、居住,人类甚至能排山倒海,改变河道。而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和草地也被自然或人为的破坏。
    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1PCC)发表了一份评估报告摘要,这份由全球130多个国家的2500多名专家参与、长达21页的报告说,过去5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极可能与人类使用石油等化石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增加有关(这里的“极可能”意味着可能性超过90%)”
    ——节选自07年第5期《大自然探索•炎热空前》,有删改
5.根据原文,下列属于全球变暖最可能的原因是
 A.太阳变化、火山爆发
 B.气候系统内的相互作用
 C.人类产生的温室气体
 D.森林资源锐减
6.对“人类拥有地球上最大的能量”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工业革命开始,大量的化石燃料被人们使用,增加温室气体含量。
B.人类甚至排山倒海,改变河道,以至于地球上许多地方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C.由于人类无计划的盲目使用,可供人居住的地方大多已被耕种、建厂、居住。 D.由于受雷击、火灾、虫灾等自然灾害影响,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急剧减少。
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温室效应理论,只要人类继续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就会持续上升,全球变暖的趋势就无法阻挡。
 B.只要能找到一种燃烧时不会生成二氧化碳的燃料来代替化石燃料作为能源使用,就可以避免增加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C.格陵兰冰盖加速融化及我国四川和重庆出现的高温、高热和干旱天气,都进一步增加了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D.北极冰架坍塌,强飓风频频的出现,南极湖泊消失等现象都是全球变暖的表现, 如果不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地球将会炽热得像炼狱。
三、  (8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②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③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当神器之重 当:应当
  B.简能而任之 简:选拔
  C.信者效其忠 信:信任
  D.垂拱而治 治:惩治
9.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塞源而欲流长也                       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人非生而知之者                       然后以六合为家
     仁者播其惠                            代百司之职役哉
  c  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则纵情以傲物
  B.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C.则思三驱以为度
  D.则思虚心以纳下
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历代君主能创业就能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并将君与民的关系比作水与舟的关系。
B.第③段描绘了“垂拱而治”的政治理想,其中提到的“用人”“纳谏”策略,成为初唐的治国方略,为创造“贞观之治”提供条件。
C.本文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易使用民力。
D.本文文理清晰,结构缜密,骈散结合,正反论述,运用比喻、排比,说理透彻,音韵铿 锵,气势充沛,是一篇很好的论说文。
第Ⅱ卷(共78分)
四、(23分)
12.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展开余下试题  (2)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13.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⑴、 任选一首词的上阙,发挥想象,描绘一个画面。(2分)
⑵、 两首词都以“梅花“为题材,但所描写的梅花形象不同,抒发的感情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履至尊而制六合,                 。       (贾谊《过秦论》)
  (2)              ,俯察品类之盛。            (王羲之《兰亭集序》)
  (3)云无心以出岫,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师者,所以                      。       (韩愈《师说》)
  (5)各抱地势,                       。       (杜牧《阿房宫赋》)
  (6)                 ,知来者之可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5.生活中广告无处不在,请你以“抗震救灾”或“灾后重建”为主题写一条公益广告词。(2分)
16.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  (不超过12个字)  (3分)
  绵阳晚报讯(记者张登军)今天(3月28日)上午,来自北川羌族自治县的演员在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为中外来宾奉献两场主题为“风从羌山来”的民族歌舞演出。
  昨天下午,记者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主题日演出排练现场看到,虽然天气炎热,但参加演出的一百多名演职人员没有丝毫怨言,顶着烈日反复排练。北川羌族自治县一位演员告诉记者,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文化底蕴丰厚,文化资源丰富,而本届遗产节又是一次国际性的盛会,他们将不负家乡父老的厚望,认真表演,将羌族文化的精髓与最真实的羌族文化内涵展示给中外来宾。
  据悉,在今天的演出中,代表团编排了舞蹈《羌山鼓韵》、情景诗话《情满羌山》、民乐合奏《羌笛悠悠大禹情》、歌舞《千古奔流大禹魂》等节目。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15分)    
中国的月亮
大空中那块“离地球很近的”、寂寞的大石头,一跟多情的人类接触,它的生命就开始丰富起来。本来无情的月,却成了“有情的人”。世界上许多民族,文明的,野蛮的,都有着古老的关于月亮的神话。这些神话,从现代观点看起来,不幸的是不但没有使月亮不朽,反而证明月亮已朽。那些月亮故事使现代的教育家紧张,在讲述的时候忘不了补充一句“那是假的,从现代科学的观点看,月亮……”,这一声“那是假的”,就足以使月亮全朽。现代那种“科学月亮”实在太要命。
不过月亮所交的朋友当中,也不是全都冷面无情。它运气很好,交上了一个真正爱月的民族,那就是我们这些黄帝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在文学作品中赋予月亮不朽的生命,而且主要不是靠神话。月亮照着汉朝的宫殿,照着唐朝的长安,也照着统一饭店,照着违章建筑,从古代到现代,一直安慰那些屋子里的人。
我们这个民族认为,只有靠月亮才能完成一幅文学上不朽的名画。李白描绘着“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画面,似乎唐朝夜里的长安城必须靠月光装饰才够美,最好整座城都映着月光。杜甫画的则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那滔滔滚滚的大江,那波浪上跳动的月光!田园诗人王维画得不错,他在《桃源行》里画松树,画房子,不够,再添一个月亮就使全盘美化起来:“月明松下房栊静”。松树本身不够美,加上月光就美极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如果把柔和的月光去掉,怕味道全没了吧。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三幅文学上的“月亮图画”杰作。第一幅是“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二幅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第三幅是“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张九龄画的那大幅的壮丽的文学图画,很使人动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对中国人来说,月亮就是美的化身,月亮就是美。
中国人喜欢跟月亮交往。李白有一次下山,月亮送他回家。“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老人家做人豪迈痛快,心情激动的时候怕人说他是疯子,所以只找月亮喝酒去,“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亮、影子,多热闹,但又多寂寞。老人家主张“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也是“月友”,也说过“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他爱月,跟月对酌。王维弹琴的时候,月亮伴着他。“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月亮是中国人永恒的朋友,真挚的朋友。
中国人相信月亮是有情的,通人性的。张泌说月亮会关怀人,是一位痴心朋友,“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因为这样,中国人面对明月的时候,往往情绪波动,好像躺在现代心理治疗师诊所的大皮椅上,童年,故乡,远地的亲人,自己的身世,都涌上了心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连着接下去的那两句,谁不会吟,谁不能解?这是李白的,杜甫呢?“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老杜之心,千万人之心。王昌龄想得远,“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卢纶,也有“万里归心对明月”的感触。
跟月有关的诗句,中国人爱记,“月落乌啼霜满天”呀,“烟笼寒水月笼沙”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呀,念起来津津有味,它跟月亮有关,美。
我们的中秋节,又叫月亮节。这一天,我们爱月的民族觉得自负,因为我们靠历代作家诗人的努力,已经赋予那块作大空流浪的大石头不朽的生命。中国人把月亮迎接到现代,中国的月亮没有一丝的矿石味儿。
              注 :《中国的月亮》是台湾省散文家予敏的作品,有删节。
17、“中国的月亮没有一丝的矿石味儿”中的“矿石味儿”指的是什么?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是?(4分)
19、从全文看,中国的月亮有哪些特点?(4分
20、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集中叙说了中国文学作品中有关月亮的形象以及中国人对月亮的情感,表现中华民族是“一个真正爱月的民族”。
B、历代中国文人主要是根据神话进行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从而赋予月亮不朽的生命和美的形象。
C、本文引用大量的诗句,充分地反映出中国人对月亮的特殊感受、特殊情缘。文章首尾呼应,突出了中华民族爱月的主旨。


展开余下试题D、“中国的月亮”是相对于“科学月亮”而言的,它不是太空中寂寞的大石头,而是被中华民族文学作品赋予了不朽生命的“有情的人”。
E、中国人喜爱月亮,把中秋节叫月亮节。因为“月是故乡明”,所以我们爱月的民族为中秋节而感到自负。
六、作文(40分)
  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要有真情实感,内容丰厚深刻;除诗歌外,不限文体;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一、
1A(粗犷guǎng   忖度cǔn  咀嚼jué   伫立zhù  岑寂cén   埋怨mán   莘莘学子shēn)
2C(协调 原谅 呕心沥血 车辙 旁征博引 放浪形骸)
3B(信口开河:毫无根据,随意乱说不负责任的话.  出神入化:形容文学艺术或技艺达到神奇绝妙的境界. 居安思危:处在安定的环境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险. 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嚣杂乱.)
4B(A杂糅,“授予”“获得” 施受关系混乱;C成分残缺,应为:达到距地10万米的高空;D搭配不当,“加强污染源控制”) 
二、
5C(见全文第4段及最后一段)6D(D项内容属于自然界的原因,与题干无关)7C(条件关系错误)
三、
8D(A主持,掌握;C诚实;D治理)9D(A表转折,却;表承接,就B介词,表原因;介词,用\凭C代词,他的\他们的;语气副词,表推测语气,大概;D结构助词,的)10D(A古:放纵自己的骄傲之情;今:尽情.B古:路人;今:走路.C古:以之为;今:认为.D古今同:不自满,谦虚.)11A(“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成”错)
四、
12(1)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茂盛,一定要使它的根底稳固;想要河水流得远长,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2)开头做的好的实在太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大概少.
13(1)内容(主体 情状),语言(想像合理,具体生动).每点一分,只是单纯的翻译只给1分.   (2)陆词—形象:孤傲、高洁. 感情:不肯与俗世合流.   毛词—形象:昂扬乐观、明媚开朗. 感情:乐观自信.(合理的词均可)
14.见课本.
15 合理均可。  
16参考:羌山风情亮相国际盛会.(合理均可)
五、
17、自然中的月球(大石头)寂寞、无情。(意思对即可)
18、说明月亮是“有情的人”,从古至今中华民族一直与月亮有缘。(或:月亮是中国人永恒的朋友,真挚的朋友。)意思对即可。
19、月亮是美的化身,有情,通人性。意思对即可。
20、BE(B项:原文“主要不是靠神话”。E项:错拉因果,见尾段。)
六、参照高考作文评分细则评分。 (61.157.144.132)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高中第二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8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