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854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54]
荆州市2009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Ⅱ)
  荆州市2009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Ⅱ)
    本试卷共10页。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I—12题为选择题,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13—23题为非选择题,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试题由学生保存。 
    本科目考试时间、:2009年2月17日上午9:00---1l:30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僭称(jiàn)    逸兴遄(chuán)飞       腼腆(diǎn)       以飨(xiǎng)读者
   B.纰漏(pī)      相(xiāng)机行事       蝙(biān)蝠       众口铄(shuò)金
   C.凝噎(yē)      满腹经纶(lún)         毗邻(pí)         金蝉脱壳(qiào)
   D.形骸(hái)     叱咤风云(zhà)         模具(mó)         呼天抢(qiāng)地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切磋    照相馆    前倨后恭    功亏一篑 
   B.诀窍    捅漏子    佶屈聱牙    莞尔而笑 
   C.宣泄    跑龙套    春风殆荡    厉兵秣马
   D.驰骋    顶梁柱    振聋发聩    奴颜卑膝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食品生产和质量监督要把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只有始终坚持    这个原则,企业才能真正做大做强做长久,否则便会危如累卵,朝夕之间轰然倒塌。
B.三鹿集团4名原高管出庭受审,2008年12月31日8时05分,审判长宣布带被告人入场,审判厅南测的门随即被打开,4名穿着黄色看守服的被告在法警的带领下鱼贯而入。 
C.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中日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这是2008年中日关系的最大亮点。
D.2009年2月底,中国棋手古力与韩国棋手李世石,当今世界棋坛上最耀眼的两大天才少年,将在LG杯围棋决赛中上演“龙腾虎跃”的好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国和欧盟需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粮食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方面加强合作。”
   B.中国科协日前公布了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其中一项对最希望子女从事职业       的看法调查显示:教师、科学家、医生分别以53.6%、51.2%和38.4%的比例排在职业声望较高的前三位。
   C.宇航服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服装,“神舟七号”宇航员翟志刚太空漫步所穿的国产“飞       天”宇航服造价虽然高达3000万元人民币,但最后也只能随轨道舱长时间留在太       空。 


浏览完整试题   D.设置交通技术电子监控设备测速却不公开位置,容易形成设置执法陷阱行为出现,       助长执罚经济现象的盛行。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中环国际娱乐、英皇电影等联合出品的梅兰    芳以“生别”“死离”和“聚散”三个篇章架构,讲述了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传奇人生历程。 
   B.上了小学,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读到“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实在无法理解,荔枝哪里会是红色的!
   C.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发展史上的新界标,成为我们继续    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融人国际社会的新起点。
D.先哲林则徐曾书一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容”是宽容,是理解,是鼓励,也是善意,是默许,是等待;是自信心,是原动力,是想象力,是创造力,也是思想的无终无止,是情感的无边无际。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韩国的中秋节
【韩】郑锡元
    中秋节在韩国被称为“秋夕”,与春节、寒食、端午一起并称为“四大名节”。虽然同为“四大名节”,但从大众的关心程度以及在民俗方面的重要性来讲,寒食与端午却远不及春节与秋夕,现在20岁以下的年轻人当中,对寒食和端午比较了解的似乎并不太多,小学生当中完全不知道这两个节日的也不在少数。如果要说现在韩国有两大传统节日的话,当然就得数春节与秋夕了。而秋夕是一年当中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
    秋夕也叫做嘉俳,既有人认为是“中秋之月”的说法,也有认为是玩民俗游戏时败方给胜方摆设的宴席或游戏的说法,到底是什么意思,至今还没有定论。另外,因为这一天要去祖上的墓地扫墓,所以也有称之为“省墓日”的。
    关于秋夕由来的记载,最早从新罗初期开始,一到每年阴历八月十五,就会有载歌载舞,享用美酒美食的欢庆活动。也就是说,秋夕应该已经有大约两千年的历史了。新罗比任何其他王朝都更加热衷于引进中国的先进文化技术,在其中叶之后,汉字已经在全国盛行,其制度、官阶、服式等各个领域也都受到了中国的影响,民俗当然也不例外。原来中国人将八月十五称为“中秋”或是“月夕”,所以可以推测,新罗有可能是将这两种称呼合二为一而称之为“秋夕”。
    秋夕以其是一个满怀收获与丰饶的节日而至今还被人们所重视。秋夕的时候有各种各样的节日风俗以及民俗游戏,其中有一些一直流传到现在。在韩国,每年一到阴历八月十五秋夕的时候,居住在外地的子女回到故乡拜见父母叫做“归省”。还有向祖上行茶礼这样较为严肃的风俗,茶礼仪式,是为了追思自己的祖先而进行的一种祭祀活动。另外,茶礼还兼有向祖上敬献当年的新谷这层意思,这叫做“荐新”。茶礼的供桌上食物,祭祀完祖先后再与家人、亲戚或者邻居们一起食用,人们称为节食。
    这一天主要具有“农功感谢日”的性质,所以还要包松饼进献祖上,同时也要到祖上的墓地去把一个夏天长起来的杂草全都除掉,再精心地把有些破损的坟头修补好,这些扫墓活动是绝不可少的。也有大闹一通的各种节日游戏等。如角戏(摔跤)、龟戏、照里戏、牛戏等。
    秋夕晚上的赏月活动,被称为“玩月’’或是“迎月”。一家人一起坐在院子里或是村头,一边望着十五的圆月,一边祈求家庭平安或是给自己许一个愿,这种活动是秋夕时必不可少的一种风俗。
    在韩国,以秋夕为代表的各种具有农耕色彩的传统节日虽然被很好地继承了下来。但在进入产业社会之后,其重要性开始逐渐退色,这是其无法摆脱的命运。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各种节日的退色令人十分遗憾,这与社会变化的潮流也是分不开的,我们应该寻求一个更为明智的政策,使我们既能顺应时代的潮流,又能完好地保存传统文化,做封“温故而知新”。
    (选自《文史知识》2008年第10期,有删改)
6.下列关于秋夕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国的中秋节叫秋夕,是受中国影响的民俗,在韩国已经大约有两千年历史。
   B、韩国的秋夕和中国的中秋节虽然都在同一天,但节日的民俗活动却大不一样。
   C、秋夕也称省墓日,这一天全家人都会聚在一起祭祀祖先,去祖上墓地扫墓。
   D、秋夕也叫嘉徘,是韩国四大名节之一,也是韩国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
7.下列对“秋夕时的节日风俗以及民俗游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到阴历八月十五,居住在外地的子女要回到故乡拜见父母叫归省。
   B、秋夕时的茶礼和荐新都是追思祖先而进行的一种祭祀活动。
   C、秋夕时省墓是前往祖上的墓地举行祭祀,修补坟头,追恩祖先的一种仪式。
   D、秋夕晚上的玩月和中国中秋节一致,一家人在月下祈求平安,都是一个重要风俗。
8.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秋夕名称的由来最早从新罗时期,是将中国的中秋与月夕合二为一而成。
   B、与中国的中秋节相比,风俗不同的只是韩国中秋节还要到祖上墓地扫墓。
   C、秋夕既有中秋之月的意思,也有宴席和游戏的说法,具体含义莫衷一是。
   D、茶礼仪式中向祖上敬献食物,在祭祀完祖先后,由家人食用;都是由新谷做成的,叫做荐新o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秋夕由来可以看出,目前韩国以秋夕为代表的传统四大名节均应源于中国。
   B、秋夕时节省墓要包松饼进献祖上,由此可见,省墓含有感谢祖先保佑今年丰收之意。
   C、韩国传统节日正在退色,主要是由于社会正在由农耕社会进入产业社会,与农耕社  会联系的节日逐渐被人们所忽视。


展开余下试题   D、韩国四大名节中,秋夕至今被人们所重视,因为它意味着丰饶、收获和荐新。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苦斋记
刘  基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茅,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处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于是鲜支、黄蘖、苦楝、侧柏之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钩夭之草,地黄、游冬、葴、芑之菜,槠、栎、草斗之实,楛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荼亦苦于常荼。其池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汩汩,木节滵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梁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藉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毋亦犹是也夫!”
    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A.味苦而微辛                      辛:辣
   B.间则蹑屐登崖                    蹑:踏,穿
   C.寝必重褥                        重:有分量
   D.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      庸:岂,难道
11.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说明“苦之为乐”和“苦生于乐’ 的道理的一组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匡山周围高中间低,山上多北风,山之中物,多是苦的。但蜜虽苦,可以已积热,除烦渴之疾;鱼味虽苦,但食之可以清酒。人爬山虽苦,但可以靠着大树啸歌,可    见苦中往往隐藏着乐。
   B.这是篇游记类散文,作者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写景上,但有时寥寥数笔,却能把苦斋    周围的山之高、水之秀描绘得有声有色,把极其寻常的景物点染成奇观。
   C.作者以“苦”字作为贯串全文的脉络,或将“苦”隐于语言之外,或将“苦”显于记叙之中,化景为趣,化趣为理,使人领悟到乐与苦相为倚伏的真谛。
   D.章溢先生把自己的隐居之室命名为“苦斋”,是因为这里的植物其味皆苦,水里的    鱼味苦而微辛,野蜂所酿的蜜味亦苦,山中之人也难于往来,真是目之所见,口之    所食,足之所至,无往而非“苦”。
四、(24分)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3分)
(2)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wā,低洼地)而室焉。(3分)
(3)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清平乐•春晚
王安国①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小怜②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注:①王安国:王安弟,后被罢官归田。②小怜:泛指歌女
(1)上片中画线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代学者谭献在《谭评词辩》中称这首词“结笔品格自高”,请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谈谈你对末二句的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填空。(6分)   
 (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寄寓了作者对所叙对象充满情感的句子,如《屈原列传》中“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________①_______”,寄寓了司马迁对屈原的深切同情;《兵车行》中“_______②______,武皇开边意未已”抒发了杜甫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无比愤慨;《六国论》中“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_______③________”,表达了苏洵对六国以地事秦的遗憾之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想当年,_____④_____,气吞万里如虎”,反映了辛弃疾对英雄刘裕的无限景仰。
(2)《墙上的斑点》是英国著名小说家__________的一篇意识流小说;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通过祥林嫂的不幸遭遇,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这篇小说选自其小说集《______》。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流逝的古典
黄  晖
    ①那天下午,我去听一位老教授的课,他讲的是《诗经,蒹葭》。午后的阳光从窗户跑进来爬在他那苍苍白发和陶醉的脸上,听着他温暖地读着那些渐行渐远的诗句时,我突然有一种很静谧、很幸福的感觉。
    ②夜里,月色和清风悄悄穿过窗帘,我从高高的书架上找出了那本遗忘多年的《诗经》。线装的书页泛着远古的光芒,是那种随着光阴流逝,越来越朴实的金色。在幽幽浮动的墨香里,我再一次看到了“蒹葭苍苍”“白露未晞”。我看见远古时代的一个芦塘,清晨,纤纤芦苇被牛乳般流动如烟的雾霭轻柔地包裹着。晨曦中,浅绿的墨绿的苇丛倩影婆娑,亭亭玉立,如衣香鬓飞的女子涉水而来。怀念这一种意境:我不想把这说成是一种诗情,而情愿把它归为一种古典。“古典”一词本身就很静态,很内敛,很纯粹,有一种淑静、典雅的感觉,令我们咀嚼、玩味不够。
    ③我读到《关雎》,读到《桃夭》,读到“青青之麦,生于陵坡”,读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读到“昔年移柳,依依江南,今看摇落,凄伧江潭。”我想到为什么,这些很远古的文字,如今读来,依然淙淙如诉,让人可感可悟。真如澹澹的渌水,我们的心田仿佛千万年来一直是它青青的河床。
    ④想到了《古诗十九首》,这些不知作者姓名和年代,突兀而起复又戛然而止的谜一般的诗歌群落。为什么就连李白这样的大诗人也为之佩服得五体投地?怎会洋洋洒洒醉酒般地写下整卷《古风》?我想,这就是古典的魅力吧。它们以其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言近旨远、语短情长的艺术魅力震撼、陶冶着无数的后人!


展开余下试题   ⑤注视着这些古典书籍,抚摸着它们厚实的脊梁,我能感受到它们所蕴含的时代精髓和撑起的时代魄力。而它们又是那样宁静,我不敢想象没有《诗经》、《楚辞》的时代叫什么先秦,没有唐诗宋词的时代算什么唐宋,没有小说的明清是什么样的明清。这些源自第一张植物纤维构筑的纸片的灵感,在千百年漫长的时光中,抚慰着人类的精神与灵魂,牵引着人类穿越长长的时光隧道。一行行时长时短的句子,一页页时近时远的思绪,那么质朴、厚重,它们牵着我走向文字的源头。这些久远的古典文字的确“旧”了,但那字里行间所充盈的生命精神、深邃的原理、多极的内核却超越了彼时彼地,在这个世界夜深人静的时刻渐入我们的心灵、血脉,在我们的血管里流淌……
    ⑥我相信那些古典的文字肯定来自于平凡的生活,源于简洁、沉静的心灵。古人在最为平凡的采摘、狩猎、耕种之余,偶有所见所感,自自然然,随口吟出了“蒹葭苍苍’,“渌水澹澹”这些精纯得像墨金一样的文字。汽车、电脑离它们很远,人欲物欲离他们很远,而平凡离他们很近,诗情离他们很近,古典离他们很近。古典与古人本来就是水乳交融的一体。而我们呢?在抚摸那些《诗经》句子的时候,除了对美的巨大感动,内心、更有一份莫名的冰凉和疼痛:那自然史上最纯真的童年风景、生命与自然最相爱和谐的“蜜月之岁”似乎已经渐行渐远了!阅读竟成了永远的怀念!
    ⑦怀念古典,这是一份超越时空的契约。我的心灵深处永远会留下一个宽敞、透亮的空间,让飘溢着灵性、充盈着生命精神的古典诗情灿然长流。
    (选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3月27日第12版)
16.文章第一自然段,作者写听“老教授的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简析第5段划线句子中“厚实的脊梁”的具体含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6段作者为什么说“阅读竞成了永远的怀念”。(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摇曳多姿、鲜活形象,请举例赏析本文修辞手法运用的妙处。(至少三种,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2分)
20.下面是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的结尾段。此段文字意蕴丰厚,读后请根据要求答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1)请你用概括性的短语为这段文字拟一个小标题。(不超过10个字)(2分)
(2)文段中史铁生说自己“头一次意识到”,表明突然读懂了母亲。他读懂了什么呢?文中语言深沉含蓄,如果现在母亲就站在他面前,请你替史铁生拟写几句对母亲直抒胸臆的话。(不超过50字)(2分)
21.“忽悠”是赵本山和范伟在春晚小品表演中出现过的一个词。近年来使用频率较高,请根据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分别用一个词语进行替换。(4分)
    (1)碧绿的田野上,一阵劲风吹来,把几个稻草人吹得直忽悠。
可替换为(                   )
(2)三鹿奶粉的虚假广告,这下可把消费者忽悠苦了。
可替换为(                   )
(3)今天是朋友聚会,我乐感有限,不会唱歌跳舞,那我现在只能来忽悠几句,略表心声。
可替换为(                   )  
(4)范伟看见赵本山身后的两个徒弟忙对赵本山说:“奇了怪了,今天大忽悠还带了两个小忽悠。”
可替换为(                   )
22.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坚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下图是1978—2007年我国年末总人口和人口出生率的统计图。请用简要的文字将此图所反映的人口增长的状况描述出来。
(不超过50字)(4分)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荆州市2009”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5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